海岸帶綜合利用

海岸帶綜合利用是指政府通過制定計畫和法規,綜合管理和安排海岸帶各種資源開發和空間利用的布局、比重和次序,從而既能保護資源和環境,又能獲得最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海岸帶綜合利用

正文

政府通過制定計畫和法規,綜合管理和安排海岸帶各種資源開發和空間利用的布局、比重和次序,從而既能保護資源和環境,又能獲得最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海岸帶指陸地與海洋的交接地帶。沿海岸灘與平均海平面的交線稱為海岸線。海岸帶是海岸線向陸、海兩側擴展一定寬度的帶形區域,其寬度的界限尚無統一標準,隨海岸地貌形態和研究領域不同而異。中國全國海岸帶和海塗資源綜合調查規定:海岸帶的寬度為離岸線向陸側延伸10公里,向海到15米水深線。
海岸帶開發利用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建造港口,發展海運事業。目前世界各國共有2300多個海港,國際貿易貨運量99%通過這些港口,其中年吞吐量在100萬噸以上的約有200個。隨著各國經濟的發展,海港數量和吞吐量迅速增加。
海岸帶往往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海塗。利用海塗發展水產養殖業為沿海各國所重視。現在世界海洋養殖業年產魚類約50萬噸,海藻栽培年產 130萬噸。一些海岸帶由於河流挾帶泥沙入海,每年海塗都有自然增長。如中國的大河每年入海泥沙達20餘億噸,大部分沉積在河口海岸,一些岸段的岸線每年向外延伸數十至數百米。許多海洋國家還圍海造地,擴充海岸帶土地資源。荷蘭從13世紀開始圍墾海塗,至今總面積達7100平方公里,占全國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中國從唐代(618~907)已開始較大規模的圍墾,1949年以來共圍墾了800餘萬畝(見圍海工程)。
海岸河口水域餌料豐富,是大量魚類生長和孵化的場所,海岸帶的漁業生產在海洋捕撈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如美國海洋漁業生產有70%是在海岸帶進行的。
在海岸帶開闢鹽場提取海鹽,是人類食鹽的主要來源。海鹽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此外,一些工業已開發國家從海水中提取碘、鈉、鎂、溴等重要元素和鈾、鍶等稀有元素,發展工業生產(見海洋資源化學)。
開發利用海岸帶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是目前世界上正在發展的重要產業。海岸帶還蘊藏有大量可供開採的煤、鐵、鎢、錫、砂礫礦以及稀有元素礦物金紅石、金、金剛石等(見海底礦產資源)。
海岸帶蘊藏有潮汐能、鹽差能、波浪能等可再生海洋能。據初步計算,全世界海洋潮汐能約10億千瓦,主要集中在淺海區。中國沿海潮汐能蘊藏量約 1億千瓦(見海洋能利用)。海岸帶在水利建設和國防建設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並且是建立海濱和海上旅遊、療養區的場所。
由於海岸帶具有各方面開發利用的價值,而不同的開發利用目的之間往往相互牽制甚至發生矛盾。長期以來大多是由各地區、各經濟部門進行單目標開發利用,以致某些資源遭到破壞或污染環境。例如,海岸工程建成後,海岸動力因素髮生變化,可能引起新的工程技術問題;水流、灘涂的演變也會對魚類洄游和貝類生長發育條件產生影響;採油和排污工程有污染環境的危險,並對稀有動植物、珍貴文物、名勝、古蹟和遊覽勝地產生影響,等等。各國在這方面均有不少經驗教訓。如埃及亞斯文水壩的修建使入海口海岸迅速蝕退,沙丘體阻塞溯河性魚蝦洄游通道,僅沙丁魚減產每年即損失幾百萬美元。但是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明確提出了海岸帶的綜合利用問題。許多沿海國家開始採取措施,對海岸帶實行綜合管理和開發,已取得成果。例如,荷蘭於1953年開始進行的“三角洲計畫(The Delta Project)”,完成後能防止高潮洪水災害,改善鹿特丹港和安特衛普港的航運條件,並使萊茵河下游兩側河網完善,形成的淡水湖能確保工業和生活用水,還可以開闢新的遊覽區。
海岸帶綜合利用的工作主要包括:①開展海岸帶調查,全面掌握自然、社會和經濟條件。如中國50年代開始對全國大部分海區的海岸帶進行了普查;70年代以來,又開展了全國海岸帶和海塗資源綜合調查。②通過對海岸帶資源進行綜合評價,制定旨在保護環境並獲取最大經濟效益的綜合開發利用的規劃,進行多目標開發,儘可能創造資源保存和再生的條件。③加強海岸帶管理。制定管理法規,建立專門機構,協調各種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進行環境監測和保護,監督綜合開發利用方案的實施。各國對此都很重視,美國1972年通過了《聯邦海岸帶管理條例》,從聯邦到各州都建立了海岸帶管理機構。中國也設立了全國和沿海省、市、自治區海岸帶開發和管理的機構,擬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岸帶管理法》,並於1984年底成立了中國海岸帶開發與管理研究委員會。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