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災害知多少?

我國是世界上海洋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海洋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僅次於內陸的洪澇和風沙等災害。

我國是世界上海洋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海洋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僅次於內陸的洪澇和風沙等災害。1980年--2002年的22年中,海洋災害的經濟損失大約增長了30倍,高於沿海經濟的增長速度,已成為我國海洋開發和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海洋防災減災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社會安定、經濟安全和沿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因此,探討沿海城市所面臨的海洋災害的主要類型及典型特徵,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經濟價值。這裡主要列舉與我國沿海城市的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幾種主要海洋災害。

1、風暴潮

風暴潮是指由颱風、溫帶氣旋、冷鋒的強風作用和氣壓驟變等強烈的天氣系統引起的海面異常升降,使受其影響的海區的潮位大大地超過平常潮位的現象,又稱“風暴增水”、“風暴海嘯”、“氣象海嘯”或“風潮”。西北太平洋每年生成的颱風有30多個,占金球1/3以上,其中影響我國的約有20個,在中國登入的有7-8個。風暴潮通常可以分為颱風風暴潮和溫帶氣旋風暴潮兩種,影響我國的颱風風暴潮一般分布在東海、南海、黃海南部及台灣以東太平洋海域;溫帶氣旋風暴潮一般分布在渤海、黃海北部。其中颱風風暴潮對我國沿海地區的影響較為強烈,浙江沿岸、福建、廣東、海南沿海是多發區域。截至2005年10月底,我國沿海地區共發生了規模較大的7次颱風風暴潮。颱風所帶來的風暴潮給沿岸地區帶來了巨額的經濟損失和一定的人員傷亡,如今年影響我國大陸的第一場颱風“海棠”,在不到一天時間,共造成福建、浙江兩地直接經濟損失80.93億元,並導致浙江3人死亡;颱風“達維”自9月26日凌晨4點左右在海南省萬寧市山根鎮沿海登入,截至9月28日統計已造成海南、廣東、廣西三省(區)900多萬人受災,因災死亡21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03萬公頃,倒塌房屋3萬多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21.0億元。

2、赤潮

赤潮是指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類、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暴發性繁殖或集聚而引起水體變色的一種有害的生態異常現象。它是一種常見的海洋災害,它會破壞生態平衡和漁業環境,危害漁業和養殖業,有毒赤潮還能通過食物鏈轉移造成人畜中毒死亡。從總體上講,近20年來我國沿海赤潮災害日益頻繁,20世紀80年代平均每年10次左右,到90年代上升到每年20次左右,進入21世紀以來,赤潮暴發次數劇烈增加,到2003年達到119次之多。造成我國近海赤潮發生頻率越來越高、規模越來越大、持續時間越來越長的根本原因在於陸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船舶排污及碰撞溢油、海上石油開採溢油增加、近岸養殖過度、近岸旅遊造成壞境污染等。據《中國海洋災害公報》數據顯示,我國近幾年來的赤潮災害發生頻率不斷上升,對漁業、養殖業等造成嚴重影響,經濟損失巨大。另據國家海洋局報導,自2005年3月31日在浙江省溫州南麂外側海域首次發現赤潮以來,到目前為止,全省共監視監測到赤潮11次,累計面積已達1萬多平方千米。

 3、海岸侵蝕

海岸侵蝕是指在自然力(包括風、浪、流、潮)的作用下,海洋泥沙支出大於輸入,沉積物淨損失的過程,即海水動力的衝擊造成海岸線的後退和海灘的下蝕。海岸侵蝕現象普遍存在,中國70%左右的砂質海岸線以及幾乎所有開闊的淤泥質岸線均存在海岸侵蝕現象。如江蘇廢黃河口附近海岸,1855-1970年岸線以平均每年147米的速度後退,20世紀70年代以來,岸線後退速率仍達20-40米/年;近代黃河三角洲釣口至神仙溝岸段,每年後退達350米以上;海南省文昌縣由於珊瑚礁被開採,海岸已後退200餘米,造成大量的椰樹林被海水傾倒。引起海岸侵蝕的原因有兩種:一是由於自然原因,如河流改道或大海泥沙減少、海面上升或地面沉降、海洋動力作用增強等都導致海岸侵蝕;二是人為原因,如攔河壩的建造、灘涂圍墾、大量開採海灘沙、珊瑚礁,濫伐紅樹林,以及不適當的海岸工程設定等,均會引起海岸侵蝕。由於海岸侵蝕使土地大量失去、海岸構築物破壞、海濱浴場退化、海灘生態環境惡化、海岸防護壓力增大、侵蝕下來的泥沙又搬運到港灣淤積而使航道受損,從而成為一種嚴重的環境地質災害,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並加強海岸線管理,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海岸侵蝕。

4、海浪

海上引起災害的海浪,一般是指波高為6米以上的海浪,它是由颱風、溫帶氣旋、寒潮的強風作用下形成的。當然,對於不同性能的船舶,它所能抗禦的海浪大小也不一樣。沒有動力的帆船以及小馬力的機帆船,3米波高的海浪足以構成威脅;千噸以上至萬噸的船舶,其抗浪能力又增強了,至於現代化的十幾萬噸、幾十萬噸的巨型船舶,只有特大的9米波高以上的巨浪,才能造成危害。據測量,近岸浪對海岸的壓力,可達到每平方米30-50噸,這對海岸工程、沿岸設施的破壞是毀滅性的的,有時海浪還會攜帶大量泥沙進入海港、航道,造成淤塞等災害。據記載,在一次大風暴中,巨浪曾把1370噸重的混凝土塊移動了10米,20噸的重物也被它從4米深的海底拋到了岸上。巨浪衝擊海岸能激起60-70米高的水柱。根據1966-1993年的資料統計,中國近海和鄰近外海,波高≥6米的災害性海浪在28年中共發生735次,平均每年28次;其中波高≥9米的狂濤過程162次,平均每年5.8次。也就是說,鄰近的渤、黃、東、南海及巴士海峽區域,每年大約有150天處於狂風惡浪的困擾當中,使這裡成為世界上最不“平靜”的海洋區域之一。

5、海霧

海霧由海面低層大氣中水霧凝結所致,通常呈乳白色,產生時常使海面能見度降到1千米以下。我國近海霧區北寬南窄,黃海與東海的霧區最大,南海次之,渤海最小;瓊州海峽、浙閩沿岸和山東半島沿岸為三個多霧區。成山角一次海霧可持續26天不散,有我國的“霧都”之稱。海霧是一種危害很大的海洋災害,首先,無論在海上還是在海岸帶地區,海霧都因其大大降低能見度而對交通運輸、漁業捕撈和養殖、海上油氣勘探開發以及軍事活動等造成不利影響;其次,霧氣會極大地減少日照時間,低溫高濕會對農作物生長造成很大危害;第三,霧水中的鹽分對建築物的腐蝕也是不可忽視的。其中,在全部因海洋和氣象原因造成海難事故中,因海上能見度原因造成的船舶海難事故,占有相當的比例。國內一項1950-1987年的船舶海上航行事故統計顯示,因惡劣能見度而造成的海難事故,占事故總數的首位。但從對船舶造成的損害講,在數量上占首位的是颱風,占74%,而海霧只占12%,居第二位,損害的程度也比較輕。但也有例外,如1993年5月,中國國家海洋局所屬4000噸級遠洋科學考察船“向陽紅16號”,在北緯29度,東經134度舟山群島海域與一外籍貨輪相撞而沉沒,在事故中死亡3人,生還107人,經濟總損失近億元。

6、海冰

海冰是由海水凍結而成的鹹水冰,但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大陸冰川或陸架冰滑入海洋後斷裂而成的巨大冰塊中,露出海面的高度在5米以上者稱為冰山,高度大者可達幾十千米,長度一般為幾百米至幾十千米;特大的冰山叫冰島。我國北部海域緯度偏高,每年都有結冰現象出現,在黃河口附近也有一定河冰入海。海冰災害是極地海域和某些高緯度海域最突出的海洋災害之一,主要表現為:①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壞海洋工程設施、航道設施,或撞壞船舶造成重大海難;②阻礙船舶航行,破壞螺旋槳或船體,使之失去航行能力;③海冰封鎖港灣,使港口不能正常使用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費用;④使漁業休漁期過長和破壞海水養殖設施、場地等,造成經濟損失。例如,1969年1月下旬至3月的我國渤海冰封期間,渤海石油公司“海二井”石油平台,長41米,打入海底2米深,由2.2厘米厚錳鋼板捲成的直徑0.85米的圓筒樁柱15根全部被摧毀;海冰還割斷了“海一井”石油平台的全部鋼管拉筋。但海冰對沿岸工程建築的破壞性則相對較小,這與風暴海浪災害,尤其是主要對濱海地區造成災害的風暴潮恰好形成明顯的對照。

7、海水入侵

在沿海地區,由於大量開採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海水侵入沿海含水層並逐漸向內陸滲透,這種現象被稱為海水入侵。海水入侵的直接後果是地下淡水受到海水的污染、沿岸土地鹽鹼化、水源受到破壞、沿海建築物受損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地下水的過量開採,我國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廣西、海南和台灣等省市均發生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加劇現象,其中環渤海地區比較嚴重。以山東沿海地區由於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發海水入侵的最嚴重地區---萊州灣為例,萊州灣沿岸海鹹(鹵)水入侵始於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初海鹹水入侵加劇。至2002年,沿萊州灣南岸平原中部橫貫東西形成一條寬度為115-1210千米的連續入侵帶,總面積達69618平方千米,陸側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的漏斗面積達2561平方公里,並造成40多萬人吃水困難,8000餘眼農田機井變成報廢,400多平方千米耕地喪失灌溉能力,糧食每年減產3億噸以上,工業產值每年損失4億元。

8、沿海地面下沉

地面沉降是指某一區域內由於開採地下水或其他地下流體導致地表淺部鬆散沉積物壓實或壓密引起地面海拔下降的現象,又稱地面下沉或地陷,其特點是波及範圍廣,下沉速率緩饅,不易察寬,但對建築物、城市建設和農田水利危害極大。我國海岸帶是人口、??人們大量開採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產生地下漏斗,造成地面下沉;另外,眾多的高層建築,亦增加了地面承載力,又加劇了地面下沉的速率。我國96個地面沉降城市和地區中80%在沿海她區,如天津、上海、蘇州、常州、無錫、嘉興、寧波、湛江、台北等。累計沉降量為480-2780毫米,沉降速率10-56毫米/年。以上海市區(400平方公里)為例,1921年-1992年,70年時間內,1921年-1948年,平均地面沉降率為24毫米/年,1957年-1961年,平均地面沉降率為110毫米/年,在控制地下水抽用量及採取回灌措施後,1962年-1972年,平均地面沉降率為59毫米/年,1972-1992年,平均地面沉降率為4.3毫米/年,過去40年來,上海市因地面沉降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900億元。

9、河□及海灣淤積

我國入海河流流域面積占全國面積的44.9%,多年平均入海徑流量為18152.44億立方米,占全國河川總徑流量的69.8%。其中黃河、長江、遼河、鴨綠江、錢塘江、閩江、珠江、韓江等主要河流,每年入海徑流量為14900億立方米,占金國河川入海徑流量的82.20%。在為河口地區帶來巨大流量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泥沙,如黃河年輸沙量約為12億噸,長江年輸沙量約為5億噸,這些泥沙堆積在河口地區形成了巨大的攔門沙和水下三角洲。因此,位於河口區的規摸較大的港口城市就面臨著一個雙刃劍,既具有便利的港航條件,又要為保持這個優勢付出大量的維護費用。以長江口為例,每年僅投入到長江口航道清淤的經費就達數億元。

10、海上溢油

海上溢油是指在海上作業或航行過程中發生的石油泄露事件。石油在海洋表面上形成面積廣大的油膜,阻止空氣中的氧氣向海水中溶解,同時石油的分解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而且重金屬和有毒有機化合物等有毒物質在海域中累積,並通過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對海洋動物和以此為食的其他生物造成毒害。據2004年我國海洋統計公報,2004年統計到海上溢油事件5起,其中12月7日,巴拿馬籍貨櫃船和德國籍貨櫃船在珠江口發生碰撞,其中德國籍船燃油艙破損,約1200噸燃油溢漏,8日上午在海上形成了長9海里、寬200米的油帶,造成我國近年來較大的一次海洋污染事件。

11、海平面上升

由於近年來溫室氣體的不斷增加,造成了全球性氣溫上升,導致海水受熱膨脹、高山冰川融化、南極冰蓋解體,造成海平面的絕對上升;並且由於人為因素導致的陸地地面沉降,又造成了海平面的相對上升。根據現有觀測數據表明,20世紀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速度是近300年來最快的,未來的21世紀我國沿海海平面將可能繼續上升。從1900年至今,全球海平面高度平均上升了10-20厘米,到2100年將比1990年高出9-88厘米。近50年來我國近海海平面平均上升了約13厘米,且上升速率逐漸加快。氣候模式預估結果表明,到2050年,我國沿海海平面將上升約12-50厘未,大於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海平面上升對人類環境的危害主要表現為:首先,海平面的上升可淹沒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區,加強了的海洋動力因素向海灘推進,侵蝕海岸,從而變“桑田”為“滄海”;其次,海平面的上升會使風暴潮強度加劇,頻次增多,不僅危及沿海地區人民生命財產;而且還會使土地鹽鹼化,海水內侵,造成農業減產,破壞生態環境。據推測,今後海平面上升1米,全世界受災人口將達10億,其中3-4億人將無家可歸,一些國家,尤其島國,將從地球上消失,全世界受災土地總面積可達500萬平方千米,世界上1/3可耕地將受影響。

12、外來物種入侵

伴隨著人們的經濟活動和國際交往,一些物種由原生存地藉助於人為作用或其他途徑移居到另一個新的生存環境並在新的棲息地繁殖並建立穩定種群,這些物種被稱為外來物種。有針對性地引進優良動植物品種,既可豐富引進國的生物多樣性,又能帶來諸多效益;但若引種不當或缺乏管理則會引發較大負面影響。我國是世界上海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被國際保護組織譽為“生物多樣性大國”和“生物多樣性全球熱點地區”。但隨著我國海洋運輸事業的發展、國際貿易的日趨頻繁、海水養殖品種的傳播和移殖,我國海洋外來物種數量越來越多,對我國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海洋生態系統安全帶來了嚴重影響。以養殖生物為例,鮑、牡蠣、扇貝、對蝦、魚類、藻類等大量從國外引入親體,甚至新物種,在養殖過程中由於各種方式導致養殖對象進入自然海域,不僅與當地土著生物爭奪生存空間、餌料,爭奪生態位,並且傳播疾病、與土著生物雜交導致遺傳污染,降低土著生物的生存能力,導致土著生物自然群體降低,甚至瀕於滅絕。

(作者:陳君)--原載《海洋世界》2005年第12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