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附屬中學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成立於1947年,前身為杭州私立明遠中學,1992年定名為浙江大學附屬中學。1996年被評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2008年被評為浙江省首批體育特色學校。 截止到2014年,浙江大學附屬中學總面積約6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5000平方米。有教職人工員170人。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歷史沿革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歷史沿革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的前身是豐子愷、潘天壽等明遠學社成員創辦於1947年的杭州私立明遠中學。

1949年春,由於時局動盪處於政局變革之際,學校已無法進行教學工作,只能宣布暫時停課解散。5月杭州解放,6月在市區吉祥巷原省教育會(另有史料記載:白蓮花寺)暫租賃民房數間複課。8月斐章女中併入杭州私立明遠中學,9月遷至西湖臥龍橋郭莊。

1956年6月,學校由私立轉為公立,隸屬於杭州市教育局。初夏學校搬入松岳路(既現校址:曙光路89號),學校正式更名為杭州市第一初級中學。

1959年1月,學校隸屬於浙江大學,更名為浙江大學附屬中學,開始招收高中新生,成為完全高中。

1972年1月,學校劃歸杭州市教育局領導,並改名為浙江省杭州第十五中學。

1992年2月,學校恢復浙江大學附屬中學的校名,並創辦東方中學(民辦)。

1996年, “求是中學”併入浙江大學附屬中學,6月設立浙江大學附屬中學國中部,同年並評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2000年4月,浙江大學附屬中學隸屬於杭州市教育局,同年學校國中部獨立,學校成為一所完全高中。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截止2014年,學校擁有設施健全的圖書館、音樂廳、閱覽大廳。體育運動設施有現代化的體育館、網球場、塑膠標準籃球場8個、排球場8個,400米塑膠標準運動場。

辦學規模

截止2014年,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校園面積達53467平方米,建築面積35000平方米。設有高中部,共有36個高中教學班,學生總共2000人左右。

對外交流

浙大附中全貌 浙大附中全貌

截至2014年,浙江大學附屬中學開設西班牙語、德語、俄語等多語種必選修課程;與美、英、德、日、澳、丹等十個國家的優秀高中建立友好關係,美國AYP項目落戶學校。學校每學期開設80多門選修課,構建“西湖文化”課程群,掛牌成立“西泠印社”、“中國茶博”、“南宋官窯”等十大課程基地。

師資力量

操場 操場

截至2014年,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有正教授級特級教師1人,特級教師5人,研究生學歷教師20餘人,省市級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優秀班主任50餘人,高級教師占全體教師比例超過60%。

正教授級特級教師(1人):張慧慧

浙江省省級特級教師(5人):張慧慧、李烈明、吳旭輝、顧建辛、程繼伍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2009 2010 2011 2012
高考成績 一本上線人數 —— 185 212 156
一本率 —— —— 32% 43.67%

(表格中的參考資料來源於中國教育線上: )

競賽成績

時間 學生姓名競賽名稱獲獎情況
2013年 孔俊堅 第八屆全國高中套用物理知識競賽 二等獎
白雲榮 三等獎
徐 俊、盛時達、史久昀、 孔俊堅、吳思睿、徐海峰 浙江省高中學生化學競賽 二等獎
方繹旻、劉庭偉、王一欽。蔡皇誠、徐 晟 三等獎
張歐聲、史久昀、沈運傑 浙江省高中學生數學競賽 二等獎
俞凌峰、李想 三等獎
2013年 沈逸雲、謝禕凡、王盛、方銘嘉、王雯沁、蔡佳、何魏、孔俊堅、趙一健、何淑儀、傅駿傑 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 三等獎

(表格中所有資料來源於浙江大學附屬中學官網:

素質成績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2014年1月,浙江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參加第十四屆浙江省中國小電腦製作活動中,學生作品《杭絲之韻》獲高中組網頁設計二等獎。

2013年12月,浙江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參加天文奧林匹克競賽,獲亞太天文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2012年4月,浙江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參加杭州市第三屆“陽光學子”評選活動中,被杭州市教育局授予杭州市“陽光學子”稱號。

2011年6月,浙江大學附屬中學學生參加杭州市第四屆中小學生陶藝大賽中,獲三等獎。

教師成績

•論文

校園一角 校園一角

2014年5月,浙江大學附屬中學申屠永慶校長參加浙江省教育廳舉行的“樹立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徵文評選中,《校長的文化使命》論文獲得二等獎。

2012年9月,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朱霖老師的《“求是”精神引領下學校文化育人途徑的研究》論文,在杭州市第九屆中國小德育論文評比中獲得三等獎。

2011年11月,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杜愛萍老師撰寫的論文《讓高中化學實驗點燃創新之花》在全國教育技術裝備與實驗教學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中獲一等獎。

2010年1月,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朱春捷老師撰寫的論文《高中生物緘默知識顯性化的教學實踐》獲杭州市中學生物教學研究會年會論文評比二等獎。

•獎項

時間
姓名比賽名稱所獲榮譽
2012年 李成利 杭州市第六屆中國小美術教師基本功比賽 中學組全能一等獎,同時獲中學組單項手工製作第二名
李孟磊 杭州市第16屆青年教師基本技能比賽 三等獎
樊一君 杭州市中國小教師誦讀大賽 一等獎
李鳴 浙江省2012年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評比 一等獎
2011 裘螢 杭州市第15屆青年教師基本技能 三等獎
王娟娜 杭州市高中語文教師說課評比 一等獎
繆仁票 杭州市高中生物優秀教學設計評比 二等獎
以上資料來自於校官網

•稱號

2011年,戴灩灩老師被浙江省人民教育基金會、浙江省特級教師協會評為2011年浙江省教壇新秀

2011年,屠旭濱老師被評為杭州市第2011年七屆教育科研先進個人

2010年,施永忠老師被評為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響力人物,被譽為“支援貴州教育的彩虹使者”。

學校獲獎

時間 榮譽稱號
1992年 浙江省先進學校
1996年 杭州市行為規範達標學校、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1999年 保衛21世紀中國”全國萬校國防教育活動先進學校、二十一世紀中國學校體育發展研究實驗學校、二十一世紀中國學校體育發展研究實驗學校、浙江省文明學校、浙江省首批創新教育試點學校
2000年 中國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中國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第二批)
2001年 杭州市綠色學校
2002年 中國重點科研課題21世紀中國學校體育發展研究實驗學校、浙江省“校園網資源建設”試點學校
2003年 學校運動場地設施向社區開放工作先進學校、杭州市高師教育實習先進學校
2004年 第二批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實驗學校、杭州市滿意學校、浙江省首批依法治校示範學校
2005年 杭州市文明學校、東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化實驗校、中國首批依法治校示範學校、中國基礎教育英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科研基地
2006年 杭州市“平安校園”稱號、首批杭州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中國中國小科研興校示範基地、國家級依法治校示範校(首批)
2008年 首批浙江省體育特色學校
以上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文化傳統

校徽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校徽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校徽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校徽由浙大附中的校訓“求知、求真、求實、求新”的中文拼音環繞,強調浙大附中辦學理念,而環繞的中間則是一座獎盃,獎盃的上方有一個“z”代表浙大附中的簡稱同時又像飛燕,代表著附中激勵學生拼搏努力,展翅高飛,最後如同獎盃上的人拿到成功理想的獎盃。

校訓

求知、求真、求實、求新

學生活動

浙大學附屬中學經常開展文體活動,例如校園之聲比賽、主持人大賽、紅歌節、感恩獻唱活動、雷鋒節並且經常帶領社團的成員參加杭州市,浙江省乃至全國的社團活動和比賽。

據2015年1月學校網站顯示,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共建有學生社團9個。

流火話劇社校園之聲廣播台電視台
湖畔文學社翰墨書畫社辯論隊
和合唱團《浙大附中報》編輯部回散族漫畫社

(表格中所有資料來源於浙江大學附屬中學官網: )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 職務
申屠永慶校長、黨委書記
朱霖黨總支副書記
王克誥副校長
王華琪副校長
顧建辛工會主席
以上資料來源於2015年4月學校官網

歷任校長

姓名 任職時間
汪志青 1947年----1949年
戚紀唐
1949年----1953年
陳家懋
1955年----1956年
秦漢
1962年----1971年
張緒培 1984年----1994年
張熊楚 1994年----2000年
季 芳 2000年----2004年
以上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知名校友

校友姓名校友介紹 
王一義1968屆校友,任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副社長兼總經理
謝魯渤
1967屆校友,一級作家,浙江省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任《江南》雜誌副主編
張緒培1966屆校友,任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
盧步東1965屆校友,任浙江省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民建中央委員、民建浙江省委副主委、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管理學院MBA導師.
簡慶閩
1964屆校友,任浙江大學外語學院教授,浙江大學外語教學傳媒研究所所長,中國外語教學期刊質量檢測中心主任
韓征和
1963屆校友,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特聘教授”,“首都傑出人才提名獎”,任國家“十五”863計畫新材料技術領域“超導材料與技術”專項總體專家組組長,清華大學套用超導研究中心主任
樓豪生
1956屆明遠校友,國務院授予特殊獲得者,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嘉楨
1954年屆明遠校友,任南京空軍氣象學院教授
鮑行豪1950屆明遠首屆校友,教授級研究員,享受首批國務院特殊津貼
以上資料來源於學校官網

杭州中學名錄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也是長三角第二大經濟城市,南翼經濟、金融、物流、文化中心。浙江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東南重要交通樞鈕。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基礎教育事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