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運河

浙東運河

浙東運河現稱杭甬運河,西起杭州三堡,經錢塘江航行27公里後,又經蕭山、紹興、寧波至鎮海口出海,全長239公里,溝通了錢塘江與甬江之間的寧紹平原東西向水系。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浙東運河逐漸與京杭大運河融合,成為中國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把傳統意義上的京杭大運河向東延伸了239公里,為千年古運河提供了一條便捷的出海通道。千百年來,浙東運河承載著時代的舟舸,馱負著歷史的責任,孕育出燦爛輝煌的浙東文明。

概述

浙東運河現稱杭甬運河,西起杭州三堡,經錢塘江航行27公里後,又經蕭山、紹興、寧波至鎮海口出海,全長239公里,溝通了錢塘江與甬江之間的寧紹平原東西向水系。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浙東運河逐漸與京杭大運河融合,成為中國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把傳統意義上的京杭大運河向東延伸了239公里,為千年古運河提供了一條便捷的出海通道。千百年來,浙東運河承載著時代的舟舸,馱負著歷史的責任,孕育出燦爛輝煌的浙東文明。
浙東運河浙東運河

2008年11月,浙東運河正式被列入中國大運河申遺範圍,浙東運河(寧波段)的保護與申遺工作也隨之全面鋪開。到2009年2月底,全市運河遺產資源專項普查基本完成。目前,申遺工作進入遺產點遴選和價值評估階段。這條古運河即將重新煥發青春與活力,綿延千年的運河文明也將獲得更好的保護和發展。

浙東運河地理位置:

浙東運河浙東運河
浙東運河是自浙江省蕭山縣西興鎮至上虞縣曹娥江的古代運河。浙東運河途徑蕭山、紹興,國曹娥江東可接餘姚江經餘姚至寧波,再經甬江入海,沿曹娥江上溯可至嵊縣;東入杭州灣可出海外;北入杭州閘接江南運河。浙東運河是古代浙東地區的交通幹線,並與中原、海外相聯繫。

建立時期:

浙東運河始建於晉代,最初用於灌溉。史載,晉懷帝時(307~312),會稽內史賀循(山陰人)主持開鑿西興運河以溉田。從會稽郡城西郭向西,經柯橋、錢清、蕭山至固陵,固陵晉稱西陵,後又稱西興,故稱西興運河。後通稱浙東運河。運河向東,通過郡城都泗堰進入鑑湖而可直達曹娥。隨梁湖疏通,自運河越曹娥江而達明州(今寧波)。

浙東運河浙東運河

運河的改建:

浙東運河浙東運河
宋代河上交通已很繁忙,並建多座堰埭和通航閘。航道經過寬闊睡眠時建有的長橋式石纖道,是一種特殊的通航建築物。古纖道作為全國重點文物,成為紹興一帶重要的景觀。
浙東運河歷史上多次修浚和改建,至今仍是浙東地方運輸的重要線路。1983年完成蕭甬鐵路南錢清—湖塘—鑑湖—皋埠—涇口段拓竣、護岸工程後,運河西段開闢蕭山臨浦至曹娥南線航道,通航能力達40噸級,原西興—柯橋—紹興段水運量漸減。

運河其他資料:

浙東運河浙東運河
經歷朝歷代的整治和疏浚,浙東運河寧波段形成了集灌溉、防洪、運輸多種功能為一體的水上大動脈。經濟文化交流的繁榮不僅造就了寧波,也造就了與運河相關的船閘、堤岸、橋樑、碼頭等水工建築,由運河衍生的衙署、官倉、會館、寺廟、驛站等景觀,以及附著大運河風情的民俗、民間藝術等。
沿著運河,僅鄞州就有近十座古橋,包括望春橋、高橋。由於要過船隻,橋身很高大。橋之外還有許多渡口,名氣大的如河姆渡、藍公渡、半浦渡,這些古渡口附近還有天燈遺址,這些都是一道道很不錯的風景。運河流經寧波也由此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越窯遺址、保國寺、阿育王寺、招寶山、東錢湖等不同類型的文化遺址……寧波由此被譽為“文獻名邦”。
浙東運河浙東運河
除了這些物質上的歷史遺存之外,運河途經的餘姚、慈城古鎮是明清之後浙東文化最集中的地方,同時也是中國文化最燦爛的地方之一,王陽明的陽明學派,黃宗羲的浙東學派,都在此誕生。由於運河是當時寧波通往杭州、開封、長安等大城市的惟一一條水路,月湖旁高麗使館的使者,當年通過運河北上,張蒼水押往杭州也通過這條運河。
古運河的航道和現在的杭甬運河的航道基本是一致的。一直在上世紀80年代,運河上仍很繁忙。
杭甬運河當年建設時,設計的運載能力為40噸,而現在則達到了500噸,當年運河上隨處可見運送建築材料的船隻、漁民捕魚的船隻,由於運輸十分方便,這條水路一直被利用。現在,提倡節約能源,水路又開始被大家重視,而申遺無疑會讓更多的人關注運河的發展和保護。”

史料記載 

浙東運河最早可上溯至春秋晚期越國開鑿的“山陰古水道”。根據歷史文獻記載,這條古運河從紹興東郭一直延伸到曹娥江旁,全長20餘公里。在此基礎上,晉代人溝通了姚江與蕭紹平原河道的聯繫,使它的功能得到進一步發揮。秦統一中國後,對溝通錢塘江和長江的水道作了整治,初步奠定了浙東運河的基本走向。隋煬帝在開鑿京杭運河時,對它也作了整治,使它與京杭運河的溝通更加暢通。唐中葉,曾多次對浙東運河進行疏通、深挖和修築,並對兩岸平原溝渠進行整治,便利灌溉和航遠。南宋時,歷時近一個世紀對其全線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疏浚,通航狀況大為改善。清康熙年間,在浙東運河上大規模修築了河道和河堤,方便了運河沿線的水路交通。

修建特點 

浙東運河(寧波段)地處寧波平原,具有典型的江南水格線局特徵,即自然江河利用與人工塘河建設並行共舉,農業水利與水運交通一體開發。浙東運河(寧波段)是人與自然共同創造的偉大傑作,可謂“天工人巧、各居其半”。這從浙東運河(寧波段)的線路走向和歷史文獻記載中可以清晰看出。
從線路看,浙東運河(寧波段)主航道除利用甬江、姚江自然水系外,還有約80公里人工開掘、整治並與主航道組合的運河航道複線系統。它們包括從餘姚雲樓鄉窯頭至下壩(亦稱下新壩)的十八里河。這段河道開挖於明代永樂年間,它與四十里河及姚江西段的四明江組合,原是浙東運河進入寧波段的主線。另一處是五夫長壩以東全長12公里的虞余運河餘姚段,這段河道是利用當地的湖泊、沼澤,經人工整理後形成的運河,後稱為甲線。還有一處人工河道為慈江經中大河到鎮海的河道,基本就是現在從丈亭到鎮海的浙東運河乙線航道,總長49公里,為鎮海溝通浙東運河的主航道。這段河道在南宋淳祐六年,由制守顏頤仲會合鄞、定、慈三縣之力,共同疏浚開拓。
除上述幾處人工開挖河道之外,慈城南面(原慈谿縣城南)連線丈亭慈江直貫東鄉的河道叫管山江,長約2.5公里,是南宋丞相制使吳潛於寶祐五年(1257年)買民田開挖而成。而浙東運河從西經東到達明州府的最後一段運河航程是人工內河西塘河,它是古浙東運河的末段。
這些自然與人工相間的水道河網結構,共同組成了浙東運河寧波段。這種自然江河與人工塘河並行結合、複線運行、因勢取捨的設計、構築理念與航運方式,正是寧波地區古代航運系統的一個重要特徵。
歷史上對浙東運河(寧波段)航運情況的記載,比較詳細的要數朝鮮人崔溥所寫的《漂海錄》。明弘治元年(1488年),朝鮮官員崔溥和同船42人在海上遇險後漂泊至浙東台州沿海,上岸後由官府接待,沿運河北上抵達北京,北返歸國。他在後來寫的《漂海錄》中記載了一路的見聞。書中記載了他乘船沿南塘河到寧波城南的長春門入城,出西門到西塘河,由西塘河到大西壩,由大西壩至小西壩,進入慈谿縣(現江北)境內。經過車廄驛、姚江驛、江橋,至餘姚縣,到下新壩,過通明壩,挽舟逆上至上虞江。
崔溥的記載至少反映了這么幾個情況:第一,當時浙東運河(寧波段)是寧波西達杭紹、北上江淮的主要水道,沿路景象繁華;第二,浙東運河(寧波段)沿岸多處作堰起壩,調節水量、控制水位差,以利於航運,人力水工設施建造十分普遍。書中多次提到的“挽舟”,正是當時運河上船過堰壩常用的方式。崔溥的記載比較完整地反映了當時運河的實際情況,是浙東運河(寧波段)的重要史證。

作用

作為中國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浙東運河除了溝通杭州灣南岸浙東地區的內河交通外,其主要目的與核心價值,是為大運河提供接軌對外貿易和海洋經濟的優良海港。我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陳橋驛先生認為,在南宋,浙東運河就是南宋王朝的生命線,屬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當時,杭州與紹興的聯繫、杭州與海外的聯繫都是靠浙東運河在起作用。到了明代,寧波更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口岸,許多海外商客都是通過浙東運河深入內地。歷史上,寧波作為大運河的南端,一直與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相連,實際上承載著對外交往的厚重文化。
古時在寧波姚江、奉化江、甬江三條自然江河航行的客、貨船隻,為避外江潮汐、航道曲折多變等風險,大都選擇走塘河。據初步考證,這些河道起碼在兩宋時期已經通航。從歷史文獻記載看,唐宋時,寧波進入了以港口城市為核心的“帆船貿易”時期,海港、河口港、內河港三港合一的寧波港城成為寧波城市的基本特徵和價值核心,浙東運河(寧波段)不斷得到重視和利用。到達寧波的內河航船,一般從寧波東渡門外的三江口換乘海船經甬江出海。同樣,從嶺南、福建等地以及日本來的海船,在明州駐泊後,改乘內河船,經浙東運河至杭州,與大運河對接,直達當時的最大商業城市揚州。唐代明州的水產貢品就是取道運河,晝夜兼程運往長安的。而著名的上林湖青瓷也是通過浙東運河(寧波段)和明州港輸出海外的。
元至正《四明續志》提到,南宋慶元年間,“凡中國之賈高麗與日本諸蕃之至中國者,唯明州一港”。當時明州從海外輸入的商品已達160種,而元朝從寧波進口的貿易品種達220種之多。
明代漕運發達,尤其是弘治年間,是大運河史上比較暢通的時期。崔溥《漂海錄》記載,崔溥一行出寧波府城西門到西塘河時,見“江之兩岸,市肆、舸艦紛集如雲”,可見當時寧波府城西門外運河碼頭市場貿易的繁榮景況。
鴉片戰爭以後,寧波作為五口通商的城市之一,逐步淪為半殖民地,港口貿易發生急劇變化。據民國《鄞縣通志》記載:“甬埠通商以清代鹹、同間為最盛。是時國際因初辟商埠,交通頻繁;國內則太平軍起各省梗塞;惟甬埠巍然獨存,與滬埠交通不絕。故邑之廢著鬻財者,舟楫所至北達燕魯、南抵閩粵,而迤西川、鄂、皖、贛諸省之物產亦由甬埠集散。且仿元人成法重興海運,故南北號盛極一時”。僅每年往來寧波港的船隻就有4600多條。從寧波港出口的徽茶在屯溪集中,經浙東運河可“一水直達”寧波,占寧波出口茶葉的五分之三;而從紹興運來的平水茶則占五分之二,寧波實際上成為服務於上海的一個重要轉口港。
近代的寧波港由帆船港時代逐步進入了輪船港時代,而浙東運河作為寧波港的重要內河航道,仍然發揮著溝通江南經濟腹地的重要作用,並一直延續到當代。

文化底蘊

經歷朝歷代的整治與疏浚,浙東運河(寧波段)成為了集灌溉、防洪、運輸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水上動脈,經濟、文化交流的繁榮不僅造就了富庶發達的寧波,也造就了與運河有關的船閘、堤岸、橋樑、碼頭等水工建築,由運河衍生的衙署、官倉、會館、寺廟、驛站等景觀,以及附著於大運河的民俗風情、民間藝術等。沿著運河,僅鄞州就有近十座古橋,包括望春橋、高橋。橋之外還有許多古渡口,名氣大的如河姆渡、藍公渡、半浦渡,古渡口附近有天燈遺蹟。
運河流經之處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是中華古文化的傑出代表,以王陽明、朱舜水、黃宗羲等為代表的浙東學派蜚聲中外。還有以天一閣為代表的藏書文化,以它山堰為代表的水利文化,以越窯為代表的青瓷文化,以保國寺為代表的建築文化,以天童寺、阿育王寺為代表的佛教文化,還有運河畔的愛情聖殿——梁祝文化公園,招寶山下的戚繼光、林則徐等民族英雄的歷史遺蹟。
浙東運河(寧波段)的“文化之水”還滋養哺育了沿河的文化名城、文化名鎮,比如餘姚城、慈城古鎮是明清浙東文化最集中的地方。餘姚城關運河上的武勝橋、通濟橋、最良橋、舜江樓、龍泉山、皇山節制閘等,是各個歷史時期重要的水工遺存和文化景觀。一直為浙東運河申遺呼籲的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陳橋驛先生告訴記者:“我曾多次到寧波考察大運河的情況。令人欣慰的是,大運河寧波段的大部分歷史文化遺存保存完好,這是寧波在大運河申遺上的最大優勢。”

申請過程

2006年全國“兩會”期間,58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呼籲啟動對京杭大運河的搶救性保護工作,並在適當時機申報世界遺產項目。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大運河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隨後,國家文物局把它列入申報世界遺產的預備名單。2007年,國家文物局把“京杭大運河”擴展為“中國大運河”,申遺對象不斷擴大。2008年3月24日,國內33個城市達成了“大運河保護與申遺揚州共識”,同時,確立了揚州的牽頭地位,計畫2013年大運河申遺成功。
令人遺憾的是,此時寧波及其他浙東地區的城市並未被列入其中。2008年6月,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奎元率全國政協調研團到浙江(寧波)考察,以羅哲文為代表的許多專家學者對浙東運河納入大運河申遺表示了充分的肯定。2008年9月,市政府、市政協應邀參加了在淮安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大運河文化節暨大運河保護高峰論壇”,寧波加入大運河申遺城市聯盟在專家層面得到基本肯定。
2008年10月下旬,國家文物局領導向浙江省徵詢關於浙東運河是否納入大運河申遺範圍的意見,明確指出,寧波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大運河不僅是溝通中國南北的水上通道,而且還是連線世界的大通道。不久,浙東運河被正式列入大運河申遺範圍,寧波、紹興名列其中。
2008年11月,寧波市第一階段運河遺產資源普查工作展開。2008年12月31日,市政府第47次常務會議決定成立大運河(寧波段)保護與申遺領導小組,由市長毛光烈任組長。2009年2月底,全市所涉及的餘姚、鄞州、江北、海曙、江東、鎮海、北侖等7個縣(市)區,總計39個鄉鎮(街道)的運河遺產資源專項普查工作基本完成。目前申遺工作進入遺產點遴選和價值評估階段。

歷史上知名運河

運河是指用以溝通地區或水域間水運的人工水道,中國的運河建設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為發展和外界的交往,就已經在所控制的區域內開鑿運河了,隋末開鑿的京杭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一起了解一下中國歷史上知名的運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