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漕渠

利漕渠

運河名。東漢末由曹操所築。《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東漢建安十八年(213),建鄴都(今河北臨漳縣西南鄴鎮東),為魏公,“鑿渠引漳水入白溝以通河”。此渠自今河北曲周縣南,東南至大名縣西北、館陶縣西南注入白溝,以溝通鄴都和四方漕運,故名。此後鄴都可由運河直通河北平原北端,此水北魏《水經注》時尚存。其後水道變遷,詳情不明。

簡介

白溝東北流到今館陶縣南,有利漕口。建安十八年(公元二一三年)九月,曹操經營鄴都,開渠引漳水過鄴入白溝轉通黃河,渠名利漕渠。利漕口就是渠與白溝會合處。這樣由鄴可經過利漕渠、白溝,通黃河,轉江淮。又可由白溝北通平虜諸渠(詳見下)。

記載

北魏崔光曾說,“鄴城平原千里,漕運四通”[註:事在太和十八年(公元四九四年)]。大概北魏時還維持這一情況。東魏天平元年(公元五三四年),自洛陽遷都鄴城,就曾利用黃河、白溝通運,運送拆毀洛陽宮殿的木材到鄴③[註:《魏書·張熠傳》]。這時枋堰已毀,但仍可通運。後此七十餘年,隋大業四年(公元六零八年),改建白溝為永濟渠,引清、淇二水為水源,亦無重建堰的記載。

《水經·濁漳水注》在漳水“又東北過斥漳縣南”下記:“漢獻帝建安十八年,魏太祖鑿渠,引漳水東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斥漳縣在今河北曲周縣東南,其引漳水入白溝處,即為利漕渠的北口。又《水經·淇水注》在館陶故城南述及:“白溝又東北逕羅勒城東,又東北,漳水注之,謂之利漕口。自下清、漳、白溝、淇河,鹹得通稱也”。羅勒城址已無考,館陶故城在今館陶縣(即南館陶)。利漕渠南口即在其西南。

作用

利漕渠的開鑿,使白溝與漳水直接溝通以後,船隻即可由白溝通過利漕渠進入漳水,直抵鄴城。白溝在得到漳水的補給後,水量豐盈,其連線清河的運道,亦得以暢通無阻。

歷史上知名運河

運河是指用以溝通地區或水域間水運的人工水道,中國的運河建設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為發展和外界的交往,就已經在所控制的區域內開鑿運河了,隋末開鑿的京杭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一起了解一下中國歷史上知名的運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