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河史
正文
因大規模航運的需要,中國自春秋起歷代相繼開鑿人工運渠。它們的發展和政治經濟的發展相適應。按運渠發展的規模、技術水平以及所在地區等的不同,可分為五個階段。先秦時期 自夏代至秦統一全國(約公元前21世紀~前221年),以春秋戰國開渠較多,各國多在境內開較短運渠。如吳除開邗溝外,於太湖流域開渠,溝通江湖;齊溝通濟水和淄水;楚溝通漢水、雲夢、洞庭以及江淮;魏開鴻溝,溝通黃淮;秦於成都平原開二江。這些運渠通常兼有灌溉之利(圖1)。 邗溝是有明確記載的最早(公元前486)運渠,吳為了用兵開渠溝通江淮。後四年又開菏水溝通黃淮,這是邗溝運道向北延伸,以便軍運與晉國爭霸。邗溝以南,長江南岸吳還開了自吳國首都蘇州至長江的渠道;更向南,吳越用兵也有水道通杭州灣。此外還有人認為(證據尚不充分):吳楚交兵,在開邗溝以前,吳還開中江運道,自太湖西通長江;楚開長江經巢湖,溝通南、東兩肥河至淮水的運道,到三國時成為要道。
戰國魏自公元前361年起,引黃河水開鴻溝,南通淮水各支流,東通濟水、泗水,構成中原水運網。通泗水的是古汴渠,為隋以前重要運道。經過上述各運道,已可能自錢塘江北通黃河和濟水。這時黃河北通海河水系,因此也通海河。
秦漢時期 自秦統一六國至東漢末(公元前221~公元220)。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開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水系,後代成為通向嶺南的要道;西漢建成東西大運河,自長安可通長江至珠江或通太湖及錢塘江;東漢晚期修成南北大運河,可自灤河通長江、珠江或太湖、錢塘(圖2)。東西及南北兩大骨幹構成了以後中國運河的基本布局。 東西大運河 秦都關中可由渭水、黃河、鴻溝水系,組成東西向水運。西漢初每年漕運糧食入關中不過數十萬石,至武帝時經營西北,漕運量增至三四百萬石(西漢一石約合今兩斗),最多至六百萬石。渭水彎曲寬淺,航運滯遲。元光六年(公元前129)沿終南山麓,自長安北引渭水另開漕渠,東入黃河,航道直捷,三年得以完工。至此,漕渠、黃河(由潼關至鄭州北)、狼湯渠(見鴻溝)、汴渠、泗水(徐州至淮陰段)、邗溝、江南運河構成了東西大運河,長約四千里。
東漢初由首都洛陽開陽渠入洛水通黃河,亦通江淮。當時關中殘破,首都供應更多地仰仗江淮,這條水道顯得更重要。
南北大運河 東漢末曹操為了統一北方,北征袁尚和烏桓。自黃河向北於建安九年至十一年(204~206)開白溝(見永濟渠)、平虜、泉州三渠,串通海河各支,再向東開新河通灤河。這樣避免了渤海海運風險,由灤河通黃河,南可至錢塘江,構成了南北大運河。但實際通航遠不如東西運河。建安十八年曹操經營鄴城(在今河北臨漳縣西南)為根據地,又開利漕渠自鄴城引漳水至館陶南面接白溝。
魏晉南北朝時期 自魏篡漢至隋政權的建立(220~581),南北長時期分裂(西晉曾短暫統一),江淮間常為主要戰場,切斷了東西及南北大運河。各自分立的政權都想擴大勢力,統一全國。南人長於用水師,征戰時往往開運渠輔助原有水道;北人南討亦必訓練水軍,開運渠。這些渠道多半是臨時性的,不久即毀。南方多河流,為了利用通航,常建堰埭等渠化建築物。
江淮和黃淮間運道 三國孫曹交兵,由於邗溝南段的殘破荒蕪,多走由潁水、渦水入淮,經合肥巢湖至長江水道。東晉以後邗溝多次整修改道,並開通揚州至今儀征的分支,邗溝又成為主要運道。
在淮水支流汝水、潁水上三國魏曾開賈侯渠及討虜渠,不久即廢。黃淮間或走汴渠、鴻溝,或由泗水北通濟水入黃河,都需要臨時修浚。東晉曾溝通汶水和泗水,重開洸河;後又於泗水西面(在今山東南部)開桓公溝三百餘里,溝通泗、汶、濟水。
長江流域運渠 三國吳赤烏八年(245),為了避免長江航運的風險,開句容東南至今丹陽縣西的破岡瀆,漕運可由太湖通秦淮河至建業(今南京),瀆上為了跨越山嶺,攔河修成14處堰埭是最早見於記載的渠化建築物。船隻過堰需要升船設備,是升船機的雛形。西晉時曾從漢水開渠直通江陵再東通湘水。
南方河流的渠化 東晉時除一些運河,如邗溝、江南運河及杭州至今寧波的浙東運河都建有攔河堰埭外,一般中小河流上也多建有堰埭。到南北朝時,河流上公私堰埭有增無減,船隻過埭都要收費,形成了一種苛捐雜稅。梁武帝曾下詔清理,禁止隨意增建。過埭用牛拖的叫牛埭。
隋至北宋時期 自隋開皇元年至北宋靖康二年(581~1127)。隋唐以首都長安和陪都洛陽為中心,改建秦漢時期的兩大骨幹運河,以控制東北及東南各地區,並吸收東部地區尤其是江淮地區的財富。北宋都開封向四方開渠通漕運。這一時期的運渠數量、規模以及停泊港、碼頭和渠道建築物的質量、工程技術水平、管理維修制度、航運的繁盛等各方面均超過前代。
兩大運河的改建及擴建 隋開皇四年(584)開廣通渠是西漢漕渠的重開。大業元年(605)開通濟渠(亦稱汴渠),同年拓寬邗溝,大業四年由黃河開永濟渠通涿郡(今北京),再後二年整修江南運河。這樣自長安由廣通渠經黃河、通濟渠、淮水、邗溝,過江由江南運河可至杭州,成為東西大運河的新道。它和舊道不同處,除擴建各段外,還以通濟渠直接入淮代替古汴渠由泗入淮。自今北京經永濟渠、黃河、通濟渠等同樣可至杭州,成為南北大運河的新道。它以永濟渠代替了舊道的白溝等渠,北端改在涿郡。由這兩大運河和天然水道可以南至嶺南,北通遼海,西至川陝。唐代更自長安開升原渠西至寶雞通千水。平時自江淮每年向長安、洛陽漕運食糧三四百萬石(唐石約合今6斗)。
北宋運渠 北宋都開封,有汴渠東通江淮,西通黃河,再由黃河北接永濟渠;東北有通今山東的廣濟河;西南有惠民河通豫南;東南有蔡河通淮水支流。並曾試開運河自惠民河通漢水支流白河,但未成功(圖3。每年從江淮漕運六百萬石食糧至汴渠,最多至八百萬石(宋石約合今6.6斗)。 汴渠南端在泗州(在今盱眙縣北,淮水北岸)入淮水,北宋為避淮水風險,還在南岸先後開沙河、洪澤運河、龜山運河等自淮安至泗州。
渠道建築物 汴渠通黃河口,邗溝通長江口唐代已建有水門(邗溝水門最早建於東晉時)。類似現代船閘的復閘,於984年已在淮陰附近出現,以後在邗溝和江南運河上大量推廣,發展成二級、三級以及帶有積水池的澳閘。早在東漢已利用渠道旁的湖塘及人工池蓄水接濟運道,在北宋時叫水櫃。北宋汴渠曾建成樁梢木岸數百里,邗溝段有堰閘、涵洞、石(溢流堰)等七八十處。
南宋至民國時期 自南宋建炎元年至民國末(1127~1949),在諸運河中,以京杭運河最為著名。南宋都杭州只利用邗溝及江南運河漕運。金都中都(今北京)利用白河、衛河行漕。汴渠已淤成平地。元代統一全國,都大都(今北京),為了控制南方並吸收江南財富,先後開會通河、通惠河打通京杭運河。這是隋代南北大運河的裁彎取直,縮短了北京至杭州的距離。由於會通河水源不足,漕運至北京多走海道,並曾試開山東半島的膠萊河,縮短海程,但未成功。
明永樂時遷都北京,重開會通河,解決水源問題,訂立全運河管理制度。以後五百餘年由運河南糧北漕,平均每年四百萬石(約與今石相等)。由於受黃河決溢的干擾,山東南部至江蘇北部段,幾次局部改線,至清初黃運分離,僅在清口交叉。鹹豐五年(1855)黃河改道山東,以後海上輪船、陸捷運路運輸代替了運河航運,河道逐漸湮廢,民國時曾用新法測量全線,提出整修規劃,但未實施,只局部通航。
參考書目
傅澤洪撰錄:《行水金鑒》,商務印書館,上海,1936。
黎世序等纂修:《續行水金鑒》,商務印書館,上海,1936。
姚漢源:《中國水利史綱要》,水利電力出版社,北京,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