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甸河

沙甸河

沙甸河屬珠江流域南盤江水系二級支流,是個蒙開“三海”、“四壩”唯一的排洪通道,經倘甸進入開遠瀘江河匯入南盤江。

基本信息

沙甸河沙甸河

概述

沙甸河,發源於白竹山東側和妥甸老黑山,由南向東北在迤三郎處匯入綠汁江。主要支流有草堵河紅豆樹河普岩河普媽河塔扎河新會河九旦河古木河等。總流域面積1505平方公里,主河道長67.2公里,是全縣水利灌溉的重點河流。沙甸河幹流起點為沙甸河與草堵河交匯處,終點為沙甸河與星宿江交匯處,從圖上查得起點高程1405米,終點高程1306米,量得全長31.2公里,河床自然落差99米,平均坡降為3.17‰,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164萬千瓦。


沙甸河治理

紅河州水利局公告

2009年11月19日,雲南省水利水電技術諮詢管理中心在昆明召開了技術評審會,對《箇舊市沙甸河(沙甸鎮段)治理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元陽縣者那河(縣城段)治理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進行了評審,省水利廳、州水利局、兩市(縣)水利局領導出席了會議,對初步設計報告進行了認真的討論研究,對治理沙甸河(箇舊市沙甸鎮段)、者那河(元陽縣城段)的必要性給予充分的懇定,專家組評審認為兩本報告基本達到規劃要求,認為工程治理方案可行,經濟評價指標基本合理。
通過築堤、清障、疏浚、護岸等工程措施,將使沙甸河(沙甸鎮段)6.135公里河道防洪標準提高20年一遇,同時保護了沙甸鎮2萬人、3.1萬畝耕地;通過對者那河(元陽縣城段)3.15公里河段的治理,保護了南沙鎮2.06萬人及沿岸5884畝耕地,防洪能力將提高到30年一遇標準。

沙甸河治理工程全面開工

沙甸河沙甸河

2011年2月11日,沙甸河治理工程第一次建設管理工作會召開,工程建設管理局全體人員以及工程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代表人員參加了會議。本次會議的召開,標誌著沙甸河治理工程正式開工。
沙甸河珠江流域南盤江水系二級支流,是個蒙開“三海”、“四壩”唯一的排洪通道,經倘甸進入開遠瀘江河匯入南盤江。2010年11月10日,省水利廳對沙甸河治理工程初步設計進行了批覆,同意治理工程實施,工程建設概算總投資2948.64萬元。工程項目建設分沙甸河段(昆河公路橋至沙甸區賽馬橋,全長4420米)、乍甸河段(雞街鐵路橋至沙甸河交匯處,全長2335米),工程將於今年5月31日前竣工。

著名滇南回族村莊——沙甸

沙甸,是雲南著名的回族聚居村莊,地處滇南重鎮箇舊開遠蒙自建水的交匯點,交通四通八達。南距箇舊20公里,北距開遠28公里,東距蒙自30公里,西距建水59公里。毗鄰的雞街是昆寶鐵路的大站,從箇舊往西南,可達邊境口岸城鎮——金平;從蒙自沿昆河公路或乘滇越火車南下,可直達國家級口岸——河口,從開遠、從公路或乘滇越火車北上,可直達省城昆明;從開遠經硯山,富寧,可入廣西百色、南寧;從建水經通海、江川(或玉溪),也可直達昆明,從建水經石屏元江思茅,可達美麗的西雙版納。交通十分便利。箇舊是著名的錫都,蒙自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開遠是滇南交通樞紐,新興工業城市,煤炭、電業、化工、建材等較為發達。建水既是文化名城,又是一個農業大縣,資源十分豐富。沙甸處於四縣交匯點,城市輻射強,區位優勢,在滇南農村屈指可數。沙甸靠近城市、靠礦山,附近工廠林立,既有廣闊的市場,又有豐富的資源。公路、鐵路交錯而過,通訊發達,電力充足,村東有一座中型水庫。水源充足’給水方便,發展交運輸業、礦產業、建築業等鄉鎮企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沙甸,位於北回歸線以北10公里,東經103度13分,北緯23度31分,屬亞熱帶氣候,年均氣溫20℃左右,年霜期不到10天,年均降雨量700--800oc~。全區面積為15·4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5814.5畝,土地平整而肥沃,海拔在1200--1400米之間。它座落在雞街壩子以北,地處壩子的出水口。流經壩子的兩條小溪在村東下井槽處相匯入沙甸河二又稱玉帶河。玉帶河由東向西從村邊流過。河上建有一道石閘門,洪水季節,開閘泄洪,枯水季節,關閘蓄水。數千畝良田,溝渠縱橫,與河道相配套,形成良好的灌溉網系。
沙甸物產豐富,是滇南有名的經濟作物區和蔬菜基地。這裡盛產甘蔗。春夏、甘蔗發新葉,一片碧綠;秋冬,濃綠的蔗林,成了一片片青紗帳;沙甸甘蔗、蔬、軟、甜、脆,粗大、糖份多、產量高。解放前,製糖業就頗為發達,產品有紅糖、白糖、冰糖,大多遠銷昆明,轉銷各省。這裡蔬菜品種十分豐富,一年四季,菜花天天開,蔬菜日日收,青椒、芋頭、洋芋、蓮藕、茄子四季豆、豇豆等尤為出名。這裡稻穀也有名,這裡適合種植亞熱帶水果,石榴、蜜桃、無花果、仙棗為特產。

甸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平坦,水利設施和灌溉網系發達,電力充足,發展大農業、高效農業和食品加工業,具有良好條件。
沙甸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山河秀麗。村前(村南),玉帶河自東向西蜿蜒緩流,村人稱之為汝水,河中成群白鵝與孩童相游渡。河上有兩座橋,一座是建於明代的石拱橋,一座是石礅木板橋。曾有詩句贊道“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兩岸古木相望,樹木樹成行;河岸內外數千畝良田沃土,阡陌交錯,菜花芳香。村後,鳳凰、公鵝、金魚、黑山重巒疊嶂,常年蔥翠。山麓有墓地,數千座明清的古墓碑,記載著沙甸的歷史和變遷,沙甸人對家鄉留下了美好的詩句:“山如碧玉城,水似黃金帶。高峰雨露新,兩岸煙霞古”;“玉帶繞佳城,公鵝聳作屏”。c
沙甸山青水秀、良田沃土,平坦整齊,村北青山重疊,諸峰聳立;村南玉帶繞佳城,汝水如鏡’村東水庫青山環抱,水暖花香;村西荷塘秀美,魚躍荷花開;距沙甸西面30公里的建水的燕子在洞內築巢安家而得名,有滇南奇觀之譽。

沙甸山河秀麗,景色別致,又有濃郁而獨特的宗教文化,地處滇南溶洞阿廬古洞、白龍洞、南洞與燕子洞之間,附近名勝古蹟美不勝收,民族旅遊資源豐富,發展旅遊業潛力巨大,條件優越。沙甸古代屬峋町轄地,元、明、清屬臨安路、府所轄,今屬紅河州箇舊市所轄。
“沙甸”,這一地名的來歷,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沙甸境內原系沙人所居,所以稱為沙甸。回民移來此後,向沙人收購田地,田地逐漸轉移於回民手中,沙人乃逐漸向南移居,今境內已無沙人蹤跡,另一種說法,沙甸境內土質多含沙,村中有白沙井、沙拉溝、沙灘地……地上沙多,地下沙層厚,而得“沙”。“甸”,古時稱郊外的地方,亦稱高原上的壩子。 《辭原》對“甸”的解釋有:①古代稱都城郊外的地方,“②元代雲南某些縣和縣以下的一些地方常稱甸。我國東北和雲南有一些地名至今尚稱為甸。③古代征賦劃分田地,區域的單位,四丘為甸。”賽典赤出任雲南行省平章政事後,對雲南行省建制進行了改革,行省下設路、府、州、縣、甸、寨。可見,沙甸的得名有四個原因:一是境內多沙,二它是一個高原壩子,三它與屯田有關,四它與行政單位有關,其得名時間在元代可能性極大。沙甸周邊的壩子,地名也有帶甸的,如乍甸、徜甸、緬甸等。沙甸的得名,後一種說法更符合實際。據村中父老相傳,沙甸得名之前曾叫過黑果棚、黑果林、河邊寨,西北村等名。

廣西雲南西藏新疆諸國際河流

廣西雲南西藏新疆諸國際河流包括了元江紅河水系、獅泉河一印度河水系、伊犁河額敏河水系、額爾齊斯河水系等。提示:參考資料少的詞條可用一兩句話進行描述,可不添加摘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