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甸

沙甸

沙甸,是滇南著名的回族聚居區。位於箇舊、開遠、蒙自三縣、市的交界處,距州府蒙自22公里。沙甸地理環境優越,交通便利。昆(明) - 河(口)二級公路、蒙(自) - 寶(秀)鐵路穿境而過,距雞(街) - 石(屏)高速公路、泛亞鐵路僅1000米。總面積27.5平方公里,4280戶,13500多人,有回、彝、漢等民族,回族占總人口的90%。位於雲南省箇舊市北郊,距市區12公里,離開遠38公里,蒙自38公里,是個開蒙群落城市建設之一。地理位置東經103°06′至103°12′,北緯23°24′至23°35′19′之間。最高海拔2522米,最低海拔1250米(綠沖河)

基本信息

簡介

是滇南著名的回族聚居區。位於箇舊、開遠、蒙自三縣、市的交界處,距州府蒙自22公里。沙甸地理環境優越,交通便利。昆(明)-河(口)二級公路、蒙(自)-寶(秀)鐵路穿境而過,距雞(街)-石(屏)高速公路、泛亞鐵路僅1000米。沙甸區下轄四個鄉(村民委員會級):沙甸、新沙甸、金川三個回族鄉及沖坡哨彝族鄉,11個自然村,全區國土面積27.5平方公里,人口14944人。全區地勢平坦,海拔1200-1400米,年均氣溫20℃,年霜期不到10天,年均降雨量700-800毫米,屬典型的亞熱帶氣候。

發展歷程

沙甸方針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的貫徹落實,在黨中央和省、州、市黨委、政府以及各部門的關心幫助下,沙甸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抓機遇,促商貿,治污染,上旅遊”的發展思路,區委、區公所緊緊抓住改革開放帶來的富民政策,大力發展地方民族經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帶領全區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四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1993年,沙甸榮獲雲南省“綜合實力百強鄉鎮”稱號,成為滇南第一個億元鄉鎮。2001年被列為雲南省“鄉鎮企業50強”。2002年獲雲南省全民健身“先進單位”;2003年獲全國億萬農民健身“先進鄉鎮”;2004年獲省級“體育特色先進鄉鎮”;2005年10月獲得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2001-2004年度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2006年,獲箇舊市“文明鄉鎮”稱號;2010年3月獲“州級衛生鄉鎮”榮譽稱號。

歷程

2006年在紅河州所屬鄉鎮人均耕地倒數第一的熱土上,創造出了農村經濟總收入、工業總產值、農民人均純收入三項紅河州第一。沙甸經過20多年的工業化發展道路,現已成為箇舊市北郊工業片區-鉛、鋅、錫等有色金屬及金、銀稀貴金屬冶煉加工基地。全區共有工業企業49個(其中:粗鉛冶煉企業29戶、精鉛電解企業10個、稀貴金屬綜合回收企業2戶、精鋅生產企業1戶、選廠4戶、建材企業3戶。從業人員5000餘人,固定資產8億多元。
改革開放30年,沙甸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經濟總收入由1978年的60萬元躍升到2010年的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不足100元增加到2010年的5821元。工業總產值由1991年的8900萬元上升到2010年的43億元,累計上繳國家稅收9億元。在社會和諧穩定,經濟逐年增長的情況下,沙甸的文化、教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2004年9月,沙甸普及了12年初等教育。現有完全國小4所,在校學生154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完學率達100%,鞏固率達100%。有完全中學1所(箇舊第十三中),該中學有26個教學班,學生1107人,教職工89人。另有民辦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300名,有民辦阿拉伯語中等職業學校一所,在校學生200名。
為保持沙甸經濟社會長期穩定持續發展,沙甸區委、區公所審時度勢,決定發揮沙甸獨特的優勢,走“工業化、城鎮化”協調發展的道路,確立了以沙甸有色金屬冶煉加工為基礎,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綠色清真食品、餐飲服務、回族歷史、文化旅遊等特色的“中國·沙甸回族文化旅遊小鎮”品牌,努力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為沙甸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可持續發展增強後勁。
沙甸是回民聚居區,現居住著回民一萬三乾餘人。沙甸位於滇南紅河州箇舊市北部,北回歸線附近,自然條件優越,依山環水,日照長、氣溫較高,雨量充沛,適宜種植經濟作物甘蔗、水果以及稻穀之類;交通便利,處在滇南重鎮箇舊、蒙自、開遠的公、鐵路樞紐地段。
沙甸回族先民來自元末鹹陽王賽典赤及明初征滇大將沐英、常遇春等部屬,多數出身伊斯蘭世家,伊斯蘭信仰根基紮實,文化素質較高。沙甸回民歷來重視雙軌教育(中文、阿文),培育兩用人才(社會、宗教),所以,人才輩出。知感真主的恩典,沙甸“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兼有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很快,教門長盛不衰,享有盛名,被譽為“小香港,小麥加”。
沙甸回民履行“五功”的自覺性長期得以保存,口碑相傳,早在明朝中期就有人到麥加去朝覲,現流傳下來的哈吉名單中就有清朝同治年間的王永平、王桂安父子、劉楊氏(女)等。沙甸穆斯林朝覲幾乎沒有間斷過。1990年中沙建交以後,沙甸的哈吉一年比一年多,每年由幾人,幾十人到百餘人,2006年突破二百人。在沙甸的哈吉人數已超過一千三百多人,占沙甸回民人口的10%,堪稱“哈吉之鄉”,沙甸哈吉之多,是件好事,它給沙甸帶來許多變化:

變化

沙甸沙甸
第一,自覺學習、宣傳伊斯蘭教理、教義的人多了。在沙甸共有十座清真寺,在寺里專門學習伊斯蘭教規教義的“哈里發”七百餘人;業餘學習教義小組(婦女組、老人組)三十多個,學員四、五百人。沙甸的中國小、幼稚園都開設阿文課,使學生在學習科技知識的同時也學習阿文知識。有幾位哈吉自主組成宣教組,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和各地教親交流學習伊斯蘭教理的心得體會,互相促進辦教門的積極性。有的哈吉發揮自己的特長,編寫出版伊斯蘭教的基礎知識讀物,免費贈送教親學習。
第二,禮拜的人多了。有幾所清真寺的朝真殿不夠用,一再擴建;沙甸的大型企業(沙甸電冶廠、合眾鋅業公司等)及大型餐廳(回味餐廳、豐泰漁莊等)都設有禮拜堂,沐浴室,供職工和顧客按時淨身禮拜。
第三、齋月是尊貴的月份,是乾功課的最佳時期,沙甸朵斯梯念經、禮拜、封齋、贊主、贊聖格外興盛,令人讚嘆。
第四、生活富裕者踴躍捐資(抽天課、散“乜貼”)用以建蓋清真寺、學校、修橋、鋪路;供哈里發,資助學生上學;幫貧扶困,關心孤老,憐恤殘疾人;有的哈吉主動組織扶貧協會,籌建帶領貧困鄉親共同致富的工廠。在沙甸的清真寺、中國小校都建成高樓大廈,教學設備基本齊全。每年考上大專院校的學生幾十人。有的哈吉為主道施捨很慷慨,動則就捐幾十萬、幾百萬,他們說:“財帛是真主給的,用在正道上,應該。”認識很好,很到位!本來應報他們的名字,但他們不同意,不願沽名,令人佩服!
第五、沙甸的社會風氣得到淨化,大為改觀。在整個沙甸地區,沒有一個茶鋪、酒館,沒有歌舞廳,沒有遊戲室。幾十家商店、超市,經營日用百貨,清真食品,找不到賣煙、賣酒的門市。經書店中穆斯林服飾日月增加,店裡的經書、頭巾、白帽、念珠、銅罐等,琳琅滿目,任人選購。中國小校門口豎立著顯目的“無菸酒社區”的警示牌;餐廳門口掛著“禁止飲酒、抽菸”的告示,並得到廣大顧客的理解和支持,生意照樣興隆。沙甸街道上,公共場所看不到抽紙菸的沙甸人。沙甸婦女普遍戴頭巾,男性哈吉參加集體活動時,普遍戴白帽。沙甸的街道有專門的環衛工人清掃,保持清潔衛生。

氣候

北回歸線越鎮而過,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主風為南風,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最高氣溫30.3℃,最低氣溫4.7℃,年平均氣溫20℃。全年無霜期320天左右,立體氣候十分明顯。全鎮耕地面積1.64萬畝,人均耕地1.13畝,林地53085畝,森林覆蓋率42%。

宗教

沙甸伊斯蘭文化繁榮,教門意識濃厚,曾因湧現出馬堅、張子仁、林仲明、林興華、林松等國內外知名教授、學者而聞名遐邇。有清真寺9所。沙甸穆斯林到沙特麥加朝覲的哈吉已有1000餘人。回民最隆重的節日有大開齋節、古爾邦節。沙甸大清真寺搬遷重建工程於2005年開工。
新的禮拜殿建築面積17700平方米,設計投資3000萬元,可容納10000人同時做禮拜。

文化

沙甸沙甸
1999年9月,沙甸大清真寺建起了沙甸唯一一所穆斯林幼稚園,經過四年的建設,從最初只有幾十個孩子到21世紀已經有了250多名幼兒。幼稚園實行的是雙語教學,這裡的雙語不是英語與漢語,而是阿語與漢語教學。
沙甸大清真寺除了這所穆斯林幼稚園之外,還有一個阿文學校。沙甸區共有九座清真寺和一個教育基金會,九座清真寺基本上都有海里凡在學習,最大的就是沙甸大寺的阿文學校了,這裡面在有二百人左右的學生。除了本地和省內的學生,還有內蒙、河南、新疆、寧夏、甘肅、青海、四川、貴州等省區的。
沙甸清真大寺不只在經堂教育上為伊斯蘭教育實實在在地做了貢獻,近幾年來,他們還在穆斯林大學生伊斯蘭基礎知識短期培訓上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他們特意從省內外清真寺及大專院校請來知名阿訇及穆斯林老師、學者,為同學們講臥爾茲,回答他們提出的各種疑問,學習基本的伊斯蘭教法教義知識。這不僅僅體現在年青人身上,沙甸的穆斯林老人、婦女也同樣熱愛學習,重視學習,他們利用早晚空閒的時間,到清真寺參加學習,接受伊斯蘭教育。在清真大寺里,婦女班、老年班的學員們,利用哺禮、昏禮與霄禮的空檔學習《古蘭經》,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各族穆斯林大學生們了解伊斯蘭,堅定信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僑鄉

沙甸是滇南著名的僑鄉,移居海外的近百人。他們大多數是單身出境,在境外成家立業。經歷數十年的發展,他們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已成人。21世紀僑居海外的沙甸人及其後裔,已有200餘戶,1000餘人,主要集中在泰、緬、港、台,有的已走出東南亞,僑居歐、美,中東等地,大多從事商業貿易。

移居

歷史上沙甸回族對海外、境外有較多的交往,究其原因有三:其一,麥加朝覲活動;其二馬幫出境貿易;其三出國留學。這三項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了解、熟悉海外、境外。然而,沙甸人成批移居海外主要是解放前後。從移居的時間看大體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1、解放前移居海外
1948年11月,白亮成等50人從佛海經打洛處境定居緬甸。1931年白亮成先生被雲南省財政廳委派到思普工作,1935年他在南嶠“茶業試驗農場”,在此基礎上成立思普企業局,經過十餘年的創業,思普企業局已發展為有千餘米名職工的現代企業,有近貳百名沙甸男女青年在企業局工作。抗戰勝利後,他雄心勃勃準備在西雙版納邊區大幹一番事業、決心把企業局辦得更興旺,並為之設計了宏偉規劃的時候,蔣介石發動了內戰,並設法控制雲南大權、政局動盪不安;國民政府在西雙版納成立的中茶公司,又妄圖吞併思普企業局,以壟斷版納的茶葉經營:於是白先生被迫放棄企業局的發展計畫,決定出境定居。這就是他們移居緬甸的目的。隨白亮誠移居緬甸的沙甸人(當時在企業局工作)有白亮誠夫人沙鳳書、女兒白芷卿及女婿、金治堂、王伯成、林在文、馬聯芳、沙忠雲、王家全、馬雲安、林明喜、馬順文、馬義安、馬宏早、馬宏喜、馬雲良、林永文、王祖明、林萬全、王春元、王招存、馬少安、馬舉忠、王錫光、白子康、馬雲廷、王興朝、馬子真、田子成、王誠、王家文、林寶厚、馬文禮、林寶福、王明龍、王美存、王粉存、馬子云、王明科、楊明聲、王金科、林增書、王福有、林培祥、王培全、納明興、馬興安、張德祥,馬在文、王雙德等50餘人。他們先定居緬甸。大多數人在緬甸的景棟,利用從佛海帶去的馬匹進行馱運、經商,少數人如白亮誠等定居仰光,創辦企業。五十年代後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陸續向泰國的清萊府、清邁府遷移,多數人定居清邁,部分人定居密賽。白亮誠先生大約於1962年從仰光移居密賽,在女兒白芷卿家安度晚年。
解放前,有少數人在國民黨軍隊中服役和在國民黨政府中任職,全國解放前夕,他們隨國民黨逃往台灣。如:王耀庭,原在國民黨軍中服役,去台後,在台東縣成功鎮任職。林興智,原任新疆阿克蘇縣縣長,新疆解放前夕,從新疆出境。去台後被國民黨政府派往沙烏地阿拉伯、任台灣駐沙特吉達市領事。
2、解放初期移居海外
1951年初,因顧慮“鎮反”、“土改”運動,相約從沙甸經滇西的大理、保山等出走緬甸的有:王世琅、馬有、馬世超、王樹周、王明孝、林向東、王春山。他們先移居緬甸,後再遷移泰國。王世琅、馬世超、王樹周、王明孝定居清邁。王春山定居台北,林向東定居沙烏地阿拉伯。解放初期,出境定居的還有林永興、林華英等人,他們從昆明乘汽車經下關、保山、德宏出境入緬,林永興後移居泰國清邁,林華英定居密賽。六十年代初,林永興移居香港。八十年代,其子林傑、林南、林杉、妻子及兒媳先後遷居香港。

沙甸華僑

沙甸人僑居海外的情況、包括分布、職業、文化諸方面,第代和第二代有很大差別和變化。
1、分布情況
第一代僑居海外的沙甸人主要分布在泰國、緬甸、香港、台灣、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以泰國為最多,又主要集中在泰國清邁,多達數十戶;緬甸十餘戶,香港四五戶,台灣五六戶,沙特2戶。他們的子女大多數已成家立業。這些第二代僑居海外的沙甸人後裔,在泰國,已由泰北的清邁、密賽移居泰國首部曼谷;在緬甸,已由景棟一帶移居仰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有的已移居歐美等西方國家,有的移居(或留居)香港、中東、台灣等地區,幾乎遍布全世界。
2、職業情況
第一代的職業主要有:
第一、經商者占半數以上。如:王明孝、王樹周、林永興、林向東、納明興等五十餘人。他們中有做珠寶玉石生意的、有做糧食生意的、有做進出口貿易的大商人、大老闆;有做小本生意的、有擺地灘做買賣的小商小販。
第二、在泰國、緬甸,從事農業、服務業。如楊明聲、王金科、林增書、王福有、馬雲良、沙忠雲等。他們生活並不寬裕。
第三、宗教職業者和教員。如王春山,21世紀台北清真寺任教長。白芷卿在泰國密賽某漢語學校任教員,王樹周現為清邁王和街清真寺管事。
第四、在國民黨台灣政府中供職。如林興智曾任台灣駐沙烏地阿拉伯吉達市領事,王耀庭曾供職於台東縣成功鎮,王春元在台灣國民黨軍中服役,林萬興曾供職於國民黨軍方,等等。
第一代僑居海外的沙甸人,除少數人外,大部分人生活景況並不好,他們辛苦勞作、勤奮經營,也只能養家餬口,僅僅是為後代進入居住國社會作鋪墊。相比之下,他們的子女,比他們的景況好得多。從第二代的職業可以得出這個結論。第二代的職業主要有:
(1)繼承父業進行經商。如,王樹周的女兒、女婿在父輩經商的基礎有較大發展。王樹周從事玉石生意但規範較小,成不了氣候、他的女婿馬劍波創辦公司,往來於泰國與中國進行國際貿易,經營範圍、經濟實力都有較大發展。林永興的三個兒子林傑、林南、林杉的公司,經營活動比他們的父親興旺發達。
(2)任公司職員。如馬雲良之子馬駿剛,在泰國大興旅遊有限公司供職、任副理。王春山之子王夢陽在台灣某公司供職。林萬興之女林楠松曾在台灣駐利比亞、商務辦事處供職。他們的收入比他們父輩高。
(3)從事翻譯工作。如林向東之子林權在沙烏地阿拉伯從事翻譯工作。第二代僑居海外的沙甸籍人一般既懂居住國語言、又懂漢語,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還懂英語,是從事翻譯工作的最佳人才。因此,從事翻譯工作的人不少。
(4)從事科技工作。有的人到西方經濟已開發國家留學,攻讀現代科技知識,學成後留居西方國家從事科技業務。如,林永興之女林玉昆學習醫務護理,在法國巴黎定居,從事醫務工作。
第二代僑居海外的沙甸籍人,已進入居住國社會,比他們的父輩,在事業上有所發展,在職業上有較大變化,在海外已紮根立足、發展壯大。
3、文化狀況
第一代僑居海外的沙甸人載負的是漢文化和中國伊斯蘭文化,嚴格地說是滇南回族文化)二元文化。他們大多數人同當地民族結婚,溶入第三種文化,即泰、緬文化等。但是,漢文化和回族文化仍占主導地位。他們堅守伊斯蘭教的信仰、講漢語、講滇南方言,甚至講沙甸的“漏八分”語言;在泰、緬形成了有中國特點的回族華人區,尤其在泰國北部的清邁形成了滇南回族社區;為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他們有的經商、辦企業,有的進行漢文教育、宗教事務,有的著書立說,傳播中國文化(包括中國伊斯蘭文化),為泰、緬等國吸收外來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豐富自己、發展自己也作出了貢獻。
他們大多保留著中國國籍,深深眷念著祖國和家鄉。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有條件的都紛紛回國、回鄉探親訪友。他們成立了雲南同鄉會,為加強雲南與泰、緬、港、台的聯繫與交往努力工作,為雲南的對外開放、走向東南亞、走向世界作貢獻。
第二代僑居海外的沙甸籍人,載負的仍然是一種多元文化,即中國文化、伊斯蘭文化、泰文化(緬文化),甚至受到西方文化影響。他們的母親,很可能是操泰語(緬語)、曾信奉小乘佛教,後皈依伊斯蘭教的泰國(緬甸)婦女。他們加入了居住國國籍,其文化現象更加複雜。但是,他們都能講流利的漢語,堅守著父輩的信仰,取中國人的名字,漢文化仍占主導地位,對祖國和家鄉有深深眷念、悠悠情思。
他們受教育的程度和整體文化水平一般比父輩高,尤其是在居住國文化、西方文化和現代科學技術方面比父輩強。但是,在漢文化功底和伊斯蘭文化水平方面不如父輩。儘管如此,在國際間的文化交流與經濟交往方面,在促進雲南走向東南亞、走向世界方面,他們一定會比其父輩作出更大貢獻。

名人

沙甸僑居海外的第一代華僑人近百人,較知名的有以下幾位:
白耀明
字亮誠,出國定居前在西雙版納勐海縣經營思普企業局、任總辦(總經理)。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發動內戰,並設法控制雲南大權,國民黨在西雙版納成立的中茶公司,妄圖吞併思晉企業局,以壟斷雲南的茶葉經營。加之對解放後的一些顧慮,於是,白亮誠決定出國定居。948年11月,他從勐海經打洛出境定居緬甸仰光。跟隨他出國定居緬甸的沙甸人(當時在企業局工作)50餘人,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五十年代陸續移居泰國北部的清邁等地,使清邁市形成了滇南回族社區。
《朝覲南針》共3章;第一章敘論,第二章朝覲篇,第三章聖陵。全書共140頁,16開本,中阿對照、圖文並茂,結構完整,重點突出,內容具體,實用性強;插有25幅照片、即玄石圖、祈禱處圖像、易仆拉欣大聖位份圖、米那圖像、滲滲泉圖像、默底納圖像、聖陵圖像等,較為珍貴;書首有作者《自敘》和《凡例》。《拜功淺識》分上、下編,共16個題、45章。上編拜功儀注、分為2個題,即一拜功規制篇,二拜功程式篇,共5章。下編拜功體制,分為14個題,即三五時天命拜篇、四集體篇、五瞻補錯誤叩頭篇,六壞拜篇、七念經叩頭篇、八補拜篇、九病人拜功篇、十旅行拜篇、十一聚禮篇、十二會禮篇、十三單三拜篇、十四聖則篇、十五殯禮、十六附陣亡篇,共40章。全書共184頁,16開本,橫書從右至左;綱目細而不繁,內容具體而實在,實用性強。
作者在《自敘》中說:“拜功是念供證詞奠定信仰之後,最重要的功課。它具有內心的信仰唯一;身體的清潔端肅;包羅遠食色的齋戒;朝向天房的朝覲;備置衣物的費用錢財等玄機。故拜功的規律嚴密,儀式整飭。有個別的條件和要素;有整體的制度和程式。個別禮和集體禮的儀式相同,而規律不同;天命拜和聖則拜的儀節相同,而念誦和規定的拜數不相同。拜功的成壞,即關係於條規儀式的合格與否,或意志與實際的符合或不一致。”白亮成在台灣後出版的叢書之一《禮法史話》、之三《齋戒真詮》、之四《課賦玄機》,篇幅都較短,影響亦不及上兩本。由於多種原因,他編纂伊斯蘭叢書計畫未全部完成。晚年他從仰光移居泰國密賽,投奔女兒白芷卿,整理出考察筆記書稿:《車佛南邊區考察雜記》、《滇西探訪》《海外張目記》(含九省考察)、《日本考察》、《大西北考察》等,準備付梓出版,不幸於1965年8月6日歸真。
白亮誠先生是知名的愛國華僑,是緬、泰滇南回族華僑的領袖,為我國回族華僑社區在緬甸、泰國的發展壯大作出了貢獻。在國外的17年間,他集中精力用漢文著書,傳播中國伊斯蘭文化,為緬、泰伊斯蘭文化的發展和中緬、中泰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王真良
字意誠,少時學習漢文和經文,後在沙甸清真寺任經堂國小教員,1939年回響白亮誠之號召,到佛海思普企業局任職、同時負責企業局的伊斯蘭教教務,為廣大的回族職工服務,被尊稱為王阿訇。1948年11月,隨白亮誠出境定居緬甸仰光,從事商業經營。1949年前住麥加朝覲,被尊為王哈只。他協助白亮誠先生編纂伊斯蘭叢書。白先生對此多次深表謝意,在《朝覲南針》的《凡例》中說:“本書付印時,得王意誠君為我清理阿文印版及校對,並同馬耀東甥及合宗孝君奔走接洽。”在《拜功淺識》的《自敘》中說:“本書製造阿文版及排印阿文,均由王意誠哈只負責處理,並為校正疏漏和筆誤,並貢獻很多寶貴的意見。謹附此致謝。”
王意誠阿訇阿文功底較深,為中國伊斯蘭文化在西雙版納勐海和緬甸、泰國的傳播作出了貢獻。
王明孝
少時在沙甸魚峰學校念書,1951年出走緬甸,後移居泰國清邁。先開雜貨店,後從事五金機電的國際貿易和房地產業,是沙甸回族華僑在泰國的大商人之一。他熱心教育事業,曾兼任泰國清邁敬真學校(漢文學校)的副校長,為華僑後裔學習漢文、提高漢文水平做了大量工作。他關心祖國和家鄉的改革開放,任泰國雲南同鄉會常務理事,多次回雲南探鄉訪問,積極為雲南走向東南亞牽線搭橋。他雖然是有一定實力的商人,但乎易見人、待人隨和而誠實,凡雲南家鄉的穆斯林到清邁探親訪友,旅遊觀光,他都熱情接待,盡力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受鄉人好評。
王樹周
出身教門之家,父親教門好。少時在沙甸魚峰學校念書,1951年與同伴出走緬甸,後移居泰國清邁。初到清邁時景況不好;後做玉石小生意,也只能維持生計。兒女長大後,得兒女之力,家景漸漸豐厚。女婿馬劍波繼承其玉石生意,創辦公司,往來與泰中之間,進行國際貿易,經營範圍和經濟實力都有較大發展。王樹周任清邁王和街清真寺管事,熱忱地為當地穆斯林大眾服務。他看守教門,多做善事。凡國內穆斯林到清邁,他都熱情相待,並盡其所能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受國內穆斯林的好評。
馬雲安
少時喜歡武藝、大膽過人,不嗜詩書,講義氣、奉忠誠。多年跟隨白亮誠先生,忠心耿耿。三四十年代隨白亮誠先生在勐海“思普企業局”,被任命為運輸大隊長,指揮120餘匹馬組成的馬幫運輸隊,長年往來於勐海——玉溪之間,有時也出緬甸馱運。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侵入緬甸,逼近中緬邊界。1943年侵犯我國西雙版納地區,並侵占了勐海打洛江南岸的打洛、曼掌、曼蚌、曼傘等村寨。為了抗擊日寇入侵,白亮誠組織了由企業局回民職工組成的“回民抗日游擊隊”,配合當地駐軍抗擊日軍。馬雲安是這支“回民抗日游擊隊”的負責人之一。曾參與幾次對日軍的戰鬥,為邊區的抗日作出貢獻。
1948年11月,他隨白亮誠出境到緬甸,先在景棟落腳,後移往泰國北部邊境。白亮誠將從思普企業局帶出境的槍枝、馬匹交給他使用。因此,他在泰國的北部邊境,有權有勢,名氣很大。在泰緬邊境的國民黨軍殘部也不敢小看他,甚至封他師長、副軍長——儘管他不會帶兵。他在泰國主要從事馱運貿易,歸真於泰國清邁。大女兒移居沙烏地阿拉伯,二女兒居泰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