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耀明

白耀明,男,(1893~1965.8),回族,箇舊市沙甸人,雲南省法政學校畢業。

基本信息

白耀明(1893~1965.8),字孟愚、蓮父、亮誠,回族,箇舊市沙甸人。雲南省法政學校畢業。篤信伊斯蘭教,曾兩次到麥加朝覲。他重視培養人才,在桑梓創辦魚峰學校、養正學校,不斷送出畢業生到昆明及外地深造,由埃及留學歸國的馬堅、林仲明、納忠等,都由他培養送出。
民國19年(1930),省政府委白耀明為知縣,他婉言謝絕,後財政廳長陸崇仁委他為磨黑鹽井保款專員,經友人多方勸說才前往就職。他辦事認真,兩年內解送省款銀元百餘萬,從未發生差錯。
1932年,白奉省令派到思茅、普洱一帶辦理鹽務和稅務。在職期間,深感邊地落後,亟待開發,於1935年到車裡、佛海、南嶠3縣考察茶、礦、農等情況。看到這一地區土質肥沃,水源充足,特產豐富,更堅定了開發邊地的決心。1936~1937年,他先後到粵、湘、鄂、贛、京、滬等22個省市考察,後又到日本學習植茶及農作物裁種技術。回雲南後,結合雲南實際情況,向省府提出開發方案。1938年,省財廳決定籌建雲南省思普區茶業試驗場,於當年元月建立南嶠第一分場。4月建立南糯山第二分場。採選國內優良茶種培苗梯台栽種,實行科學採摘管理。1940年,佛海總場成立,白任場長。在南糯山茶園中心區,建立制茶廠,從印度引進制茶機,推行機械制茶工藝。後又從滬杭聘來10幾名高級技師,制出紅、綠茶質優價廉,客商紛紛前來訂貨,長期供不應求。
1942年,思普區茶業試驗場劃歸雲南省企業局,改稱“思普企業局”,白任總辦。原一分場改稱安嶠農場,二分場改稱南糯山茶葉種植場。並新建了樟腦培植場和志安紡織廠,白兼任紡織廠廠長。他以身作則,賞罰嚴明。一次宴客,有位客人獻媚說替他女婿賣過大煙,白立即撤掉女婿的職,打發回家。
為大力發展邊疆生產,白耀明動員沙甸回族200餘人遷移到佛海。採用新式農具個輪喋耙、中耕機、印度式犁等,開墾荒地,栽種甘蔗、水稻、蔬菜,燒磚瓦建蓋新式廠房,佛海農村第一次出現新式農具和磚瓦房。甫糯山用科學方法栽培茶樹10萬株,有廠房500平方米,住房700平方米,揉茶機大小各1部、烘茶機1部、切茶機1部、分篩機1部,年產機制茶2000擔左右。還設立了職工醫院,開闢了球場、娛樂場等文體活動設施,豐富職工生活。
正值思普企業局興旺、發達之際,日本侵略軍自緬甸進犯中國邊境。國難當頭,白耀明又致力於抗日救亡運動。他在車裡成立接待站,趕造木筏50多條,供歸國僑胞搶渡,使眾多華僑平安回國。他還組織茶廠游擊縱隊,配合九十三師防守邊境。
1948年11月,白耀明卸任,一度僑居緬甸,1956年到泰國清邁女兒白芷卿家定居。晚年著書立說,著有《禮法史話節譯》、《課賦玄機》、《齋戒真銓》、《朝覲指南》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