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

蔡甸

蔡甸區,湖北武漢市市轄區,原名漢陽縣,位於武漢市西南部,處於長江、漢江交匯的三角地帶,江漢平原末端,京港澳高速、滬蓉高速和318國道交匯於此,形成全國唯一的“金十字”經濟地理中心,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截至2013年,全區版圖面積1100平方公里,轄12個街鄉鎮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50萬人。蔡甸區區經濟始終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3.67億元。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蔡甸蔡甸
商末周初,先隸南國,後屬鄖國。
春秋戰國時期,隸屬楚國
秦統一中原時,屬南郡。西漢時,北部屬安陸縣,南部濱長江一帶屬沙羡縣,同屬江夏郡。
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置沌陽縣。東漢末建安初年,復為安陸縣。
三國時,魏、吳分據江夏郡,置石陽縣(又名石梵)、沙羡縣。
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石陽為曲陽;惠帝永興二年(公元305年),改曲陽為曲陵,復置沌陽縣。
南北朝時,屬郢州江夏郡、司州漢陽郡,置沌陽、灄陽縣(後廢)。
隋屬沔陽郡、置沌陽、漢津縣。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因漢津縣位於漢水北岸,依”山北為陰,水北為陽”的舊例,改名為漢陽縣。
唐朝時,先後隸沔州漢陽郡、鄂州江夏郡。
五代十國時,先後屬吳和南唐,仍隸鄂州,為漢陽軍(領漢陽、漢川)治所。
宋初,屬荊湖北路漢陽軍。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漢陽軍為漢陽府,隸屬湖廣行中書省。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撤漢陽府,縣屬湖廣布政使司武昌府;十三年(公元1380年),恢復漢陽府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湖北、湖南兩省分治,漢陽府隸屬湖北布政使司,仍轄漢陽、漢川兩縣。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湖北布政使司將德安府孝感縣和黃州府黃陂縣劃為漢陽府的轄地。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又將安陸府沔陽州列入漢陽府管轄,從此漢陽縣成為附郭首縣。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準漢陽、漢口分治(陽夏分治),漢口鎮及周圍數鄉從漢陽縣分出,另立夏口廳,同屬漢陽府。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漢陽府為漢陽縣,屬湖北省江漢道。後又屬湖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蒲圻專員公署第一和第三行政督察區。1926年,成立中共漢陽縣委會(縣委機關設漢陽城區)。1932年,與漢川建立中共川陽縣委會。1941年,與黃陂、孝感建立漢孝陂邊區工作委員會。1948年,與沔陽、漢川建立中共川漢沔縣委、縣政府。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2月,川漢沔縣委分為沔東縣委和川漢縣委,川漢縣委轄4個區,其中有漢陽一區和四區;1949年4月撤銷川漢縣委、縣政府;1949年5月16日漢陽縣全境解放,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恢復漢陽縣建制;1949年7月,正式建立漢陽縣人民民主政府;1949年8月,改為漢陽縣人民政府,隸屬沔陽專區。1951年,漢陽縣改屬孝感專區。1959年,劃屬武漢市。1960年,復屬孝感專區。1975年,被劃歸武漢市為武漢市四個郊縣之一。1992年9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漢陽縣,設立武漢市蔡甸區,其行政區域不變,區治仍設蔡甸街。

區劃詳情

截至2013年,蔡甸區轄蔡甸、奓山、永安、侏儒、大集、張灣6個行政街道,索河鎮、玉賢鎮,消泗鄉,桐湖農場,洪北管委會。全區共有村288個,村民小組2005個,有社區居委會28個。
街道、鄉鎮名稱 駐 地 面積 ( 平方千米) 人口 (人) 社區居委會(個) 村委會 (個)
蔡甸街道 蔡甸街 74.44 140655 29 42
張灣街道 柏林莊 71.42 37252 2 31
侏儒街道 侏儒山 178.55 71034 2 50
永安街道 永安堡 69.07 33970 1 21
奓山街道 奓山集 102.04 58458 2 48
大集街道 大集場 57.79 30344 1 34
索河鎮 索河 49.77 29677 1 26
玉賢鎮 李集 49.85 17461 1 17
消泗鄉 消泗溝 80.81 20037 12
桐湖辦事處 香爐山 30.59 3204
軍山街 黃陵磯 82.91 2 21
沌口街 郭徐嶺 77.2
國有獨立權屬單位 176.37
合計 1100.81 41 307

地理環境

蔡甸蔡甸
位置

蔡甸區,位於武漢市西郊,地處漢江與長江匯流的三角地帶,江漢平原東緣,地跨東經113°41′-114°13′,北緯30°15′-30°41′之間。蔡甸區北傍漢江與東西湖區唇齒相依,南臨通順河與漢南區山水相連,東瀕長江與江夏區隔水相望,西與漢川市交錯接壤,東北鄰漢陽區,西南鄰仙桃市,地處長江和漢江夾角地帶。全區土地面積1093.57平方公里。
地形
蔡甸區境內地勢由中部向南北逐減降低,中部均為丘陵崗地,坡度較緩,最高處九真山海拔263.4米,為全區群山之首。蔡甸區北部為平坦平原區,地面高程多位於20-24米之間。區南部為窪地平原區,屬於漢水與長江兩個河漫灘之間的湖窪低地,高程在19-22米之間。區北有漢水逶迤西來,南有長江,東荊河自西向東橫切全境,構成三面環水之勢,全境地貌是壟崗為主體的丘陵性湖沼平原。
氣候
全區氣候屬北、中亞熱帶過渡性季風氣候,具有熱豐、水富、光足的氣候特徵。全區年平均無霜期為253天,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450毫米左右,且雨量分布的地域差異不明顯,但年際差異較大,最高降水量可達1865.8毫米。全區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時數可達2111.8小時,光能輻射每平方厘米112.4千卡,均集中於春、夏、秋三季,具有明顯的溫光同季的特點。全區南北溫差不明顯,平均氣溫為16.5℃。其中:春季月平均為16℃,夏季27.6℃,秋季17.5℃,冬季4.8℃。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蔡甸區境內有礦床(點)58處。其中:溶劑石英砂岩礦,11處,儲量9926萬噸,主要產於大集街伏牛山、玉賢鎮鹽山、奓山街奓山、侏儒街橫山一帶;耐火粘土礦。3處,儲量150萬噸,主要產於大集街姜灣、玉賢鎮蝙蝠山、蔡甸街鳳凰山;水泥石灰岩,9處,儲量19238萬噸,主要產於侏儒街、奓山街宗許灣、永安街張灣等地;玻璃石英砂岩,3處,儲量1740萬噸。,主要產于軍山鎮大軍山、永安街雷公山、索河鎮嵩陽;水泥粘土礦,產於侏儒街烏龜山;建築石英砂岩,11處,儲量80841萬噸,主要產於蔡甸街鳳凰山、索河鎮六神山、軍山鎮王家山等地;磚瓦粘土礦,17處,儲量5651萬噸,主要產於張灣街牌坊灣、蔡甸街丘灣等地;煤礦,2處,主要產於奓山街陳家嶺、蔡甸街。
生物資源
全區主要植被有25種,其中灌木類有鹽膚木、山胡椒、胡枝子、杜鵑、梔子、六月雪、南竹、冬青、竹類、野薔薇、野花椒、芫花、白棟、奓木、野山楂、野柿子、紫藤等17種;草木類有絲茅、蕨類、蘚類、狗尾草、苔草、撥葜、葛藤等8種。全區樹種共有69科,140屬,250種,主要用材樹種有馬尾松、濕地松、火炬松、馬褂木、杉木、水杉、池杉、側柏、川柏、樟樹、檫木、法桐、楓香、意楊、榆樹、柳樹、楠竹、泡桐等。全區主要經濟樹種有柑桔、銀杏、梨、桃、枇杷、茶葉、葡萄、李等。
水利資源
蔡甸境內長江過境流程達19.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為30913立方米/秒;漢江過境流程達37.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為1784立方米/秒;東荊河由仙桃市入境,過境流程達77.3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7.82億立方米。
水產資源
全區有魚類資源16科77種,其中理科魚類48種,占62.3%,青、草、鰱、鱅、鯉、鯽、鯿、鱖、烏鱧是主要經濟魚類。全區主要經濟水生動物有甲魚、蟹、黃鱔、泥鰍等。

經濟概況

綜述
2011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連續跨越100億元、200億元兩個台階,達到202億元,是2006年的3.0倍,五年年均增長17.3%。全區第一、二、三產業比重由2006年的19:56:25調整為2011年的8:63.5:28.5。
2012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63.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75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167.39億元,增長17.7%;第三產業增加值68.53億元,增長8.8%。一、二、三產業比重10.5:63.5:26.0,與2011年相比,第一產業上升0.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上升0.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下降1.2個百分點。
農業
2012年,全區實現農業總產值45.49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全區糧食作物產量為13.20萬噸,比上年增長0.3%;棉花產量0.42萬噸,增長4.6%;油料產量1.06萬噸,減少4.7%。全區蔬菜產量65.75萬噸,增長4.7%。全區全年牲豬出欄19.42萬頭,增長1.0%;禽蛋產量1.13萬噸,增長0.5%;水產品產量6.18萬噸,增長5.4%。
2012年末,全區農業產業化農戶覆蓋率達73.7%。全區有畜禽養殖小區9個,水產健康養殖32510畝。全區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80個。全區共有78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0.06億元,增長24.9%。全區耕地面積有37.5萬畝。全區共整治”小農水”設施1868處,建成標準化當家塘334口。
工業
2012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47.85億元,增長36.5%;完成產值516.53億元,增長41.0%,其中,輕工業完成產值202.96億元,增長139.0%;重工業完成產值313.57億元,增長11.5%。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3.2%。全區14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食品、飲料製造行業完成產值101.21億元,增長236.5%;紡織服裝行業完成產值27.68億元,增長52.2%;造紙和紙製品行業完成產值11.99億元,增長40.1%;日用輕工行業完成產值10.99億元,增長19.8%;塑膠製品行業完成產值21.59億元,增長132.1%;通用設備製造行業完成產值31.10億元,增長80.4%;專用設備製造行業完成產值17.96億元,增長2.4%;汽車零部件行業完成產值28.23億元,增長26.4%;電氣製造行業完成產值47.50億元,增長62.9%;電子信息行業完成產值157.59億元,下降4.8%。
2012年,全區完成建築業增加值16.80億元,比上年增長7.0%。其中,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26個,從業人員22965人,完成建築業產值62.14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62.08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169.35萬平方米,實現利潤總額19194萬元,比去年增長46.1%。
貿易服務業
2012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2.52億元,比上年增長19.9%。其中:批發零售業完成56.44億元,比上年增長23.5%,住宿餐飲業完成6.08億元,比上年增長13.0%。

交通運輸

2008年底,全區現有公路總里程1366.809公里。其中:國道165.11公里,省道65.121公里,區道186.636公里,鄉道280.253公里,村道665.189公里,專用路4.5公里。全區水上運輸經營企業5家,在冊營運船舶62艘、6590載重噸、3477千瓦。其中:客船21艘、560客位、113千瓦;貨船41艘、5577噸位、3364千瓦;鄉鎮渡口17處、渡船18艘,從業人員42人。轄區內有碼頭26處(長江6處、漢江15處、通順河5處),年吞吐量約35萬噸。港口貨運量4萬噸,周轉量750萬噸公里。全區道路客運經營業戶4戶。其中:班線客車280台,營運線路27條、5807客座;客運出租經營公司2家,客運出租汽車100輛;道路貨運經營戶732戶。其中:建制公司31戶,個體業戶701戶,營運貨車2741輛,載貨總噸位10862噸。全區各類營運拖拉機350台、小四輪121台。全區有二級客運站1座,四級客運站2座,簡易客運站3座。
2012年,全區完成交通投資4.11億元,完成客運周轉量26016萬人公里,貨運周轉量59358萬噸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3.33%和16.6%。

社會事業

教育文化
截至2010年,全區有普通中學38所,在校學生3.3萬人;職業學校5所,在校學生299人;國小147所,在校學生4.23萬人。全區有區級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楚劇團1個,少兒業餘體校1個,文化體育稽查隊1個,體育館1個,影劇院1個,街(桐湖)、鄉鎮文化服務中心11個,村辦文化室36個。全區有廣播電台1座,鄉鎮廣播站15個,村廣播室288個,電視台1座;區有線電視轉播台1座,有線電視用戶達6.8萬戶,廣播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為98%和100%。全年全區舉辦大型民眾活動12次,業餘創作作品2300件。
體育
2006年,全區體育人口達26萬人,各類體育場地325個,其中游泳池1個,標準田徑場69個,籃球場114個,排球場54個,網球場21個,標準足球場2個,其它足球場60個,健身培訓中心2個,多功能體育館1個,訓練館1個。1993年,蔡甸區運動員連續在世界及亞洲划船錦標賽中以及全國第七屆全運會划船比賽中獲得金牌各1枚。1996年、1998年,蔡甸區運動員在第26屆奧運會和第13屆亞運會上分別獲銀牌和金牌。1992年,蔡甸區被湖北省授予首批”武術之鄉”,199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建設體育強省特殊貢獻獎”等稱號。
衛生
截至2010年,全區有各類衛生機構85個,其中醫院18個,擁有病床1010張。衛生技術人員1911人,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18人,病床22.2張。全區全年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166.3人/10萬人,”四苗”覆蓋率達99%,食品衛生監督覆蓋率達100%。

風景名勝

古琴台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天下知音第一台”位於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漢陽龜山西腳下月湖之濱,連線武漢長江大橋和江漢一橋。它與”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楚國晴川第一樓”—晴川閣並稱為武漢三大名勝。古琴台是荊楚大地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中國最著名的音樂文化古蹟,也是湖北省、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九真森林公園
九真森林公園位於蔡甸區永安街境內,前身為湖北省國有九真林場,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1993年開始規劃建設。九真山自南北朝至清末一直是道教活動勝地。
知音九真
知音九真是”大好河山”生態休閒旅遊區三大板塊之一,位於九真山地區,毗鄰”武漢新區”,距武漢市中心僅三十餘公里。
知音湖旅遊度假區
知音湖旅遊度假區位於蔡甸、大集街境內,東鄰漢陽區、東南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隔湖相望,京珠、滬蓉交匯於此,318國道、漢沙公路通達東西,距武漢市中心城區20公里。
武漢森林野生動物園
武漢森林野生動物園是華中地區首家集森林、動物於一體的大型森林野生動物園,坐落在張灣街烏嵋山美麗的遊子洞湖畔,占地面積3000餘畝,水域面積260畝,總投資達1.5億元。
地球村歡樂世界
地球村歡樂世界由台資企業投資興建,位於美麗的長江之濱,鄰武漢軍山長江大橋,占地478畝,是集休閒、娛樂、教育、餐飲於一體的綜合性環保旅遊景區。
鍾子期墓
鍾子期墓位於新農馬鞍山南麓的鳳凰嘴上。有”楚隱賢鍾子期墓”殘碑1座,系光緒十五年(1889)所立。1980年重修舊墓,墓高1.3米,直徑4.7米,依山傍水,矮山護冢。1987年,又按原碑文重新立碑,碑高1.5米,寬0.7米,並築有知音亭。
熊伯龍墓
熊伯龍,清順治五年榜眼,康熙皇帝的啟蒙老師,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無神論者,著有《無何集》。熊伯龍墓碑高1.5米,寬0.65米,厚0.18米,立於雍正十一年。
陳子墩遺址
陳子墩遺址位於永安古蹟崗村正南1華里處湖邊,面積3000平方米,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5米。屬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人物

姓名 生卒年 簡介
朱光亞 1924.12- 中共第九、十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
熊伯龍 1616—1669 著名無神論者和理想者
密昌墀 1852—1919 光緒十八年進士
宗彝 1875—1935 清末民初著名書法家
黃雲樵 1901—1990 教授、知名老中醫。
吳天保 1903—1967 ”漢劇大王”
陳昌浩 1906—1967 曾任中央編譯局副局長
張執一 1911—1983 曾任中央統戰部顧問、黨組書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