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流域

珠江流域

珠江,或叫珠江河,舊稱粵江,是中國境內第三長河流,按年流量為中國第二大河流。全長2400公里。原指廣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後來逐漸成為西江、北江、東江和珠江三角洲諸河的總稱。其幹流西江發源於雲南省東北部霑益縣的馬雄山,幹流流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四省(自治區)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在廣東三水與北江匯合,從珠江三角洲地區的8個入海口流入南海。北江和東江水系幾乎全部在廣東境內。珠江流域在中國境內面積44.21萬平方公里,另有1.1萬餘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內。

簡介

珠江流域水系圖 ...珠江流域水系圖
珠江流域是中國南方的重要水系,流域範圍跨越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等六省(區),全長約2300公里,流域面積45.37萬平方公里,其中我國境內流域面積44萬平方公里,為我國第四大河,年徑流總量僅次於長江,居全國第二位。珠江水質好壞直接影響南海的重要漁場--珠江口漁場,因而珠江流域漁業資源和環境與南海漁業管理息息相關。
珠江流域內多為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94.5%,平原面積小而分散,僅占5.5%。總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為平均海拔1000~2000米的雲貴高原,在高原上分布有盆地和湖泊群。高原邊緣地區急流瀑布很多,其中以北盤江打幫河上源白水河上的黃果樹瀑布最為著名。在雲貴高原以東,是一片海拔在5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稱兩廣丘陵。珠江下游的沖積平原是著名的珠江三角洲,河海交匯,河網交錯,美麗富饒,具有南國水鄉的獨特風貌。
珠江水系主要由西江、北江、東江及珠江三角洲諸河段組成,乾支河道呈扇形分布,形如密樹枝狀。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幹流,發源於雲南省霑益縣馬雄山,流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等省(自治區),流域面積35.3萬平方公里。自江源至出海口依次稱南盤江、紅水河、黔江、潯江、西江。其主要支流有北盤江、柳江、鬱江、桂江、賀江等,西江幹流全長2214公里,總落差2130米。北江的正源是湞水,發源於江西省信豐縣西溪灣,乾支流大部分都在廣東省境內,流域面積4.67萬平方公里,幹流全長468公里,總落差310米。東江的上游尋烏水發源於江西省尋烏縣大竹嶺椏髻缽,幹流流經廣東省東部,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幹流全長523公里,總落差440米。珠江有“三江匯通,八口分流”之說,珠江三角洲是東、西、北三江下游的複合三角洲,有崖門、虎跳門、雞啼門、磨刀門、橫門、洪奇瀝、蕉門、虎門八大出海口。珠江水系乾支流總長36000公里,通航總里程14000多公里,約占全國內河航運里程的1/8,水運居全國第二位。
珠江流域瀕臨南海,北回歸線橫貫珠江流域的中部,屬於濕熱多雨的熱帶、亞熱帶氣候。多年平均雨量在1000~2200毫米之間,年平均徑流總量珠江流域為3360億立方米,相當於長江的1/3,約為黃河的6倍,列全國第二位,約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4%,人均水資源量為全國的1.25倍。珠江是我國各大河流中含沙量最小的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為0.126~0.334公斤每立方米,僅相當於黃河的1%。
根據80年代珠江水產所的綜合調查,珠江流域有魚類384種,主要魚類有淡水四大魚類、廣東魴鯿魚鰣魚中華海鯰鱭魚梅童魚等。珠江流域捕撈的主要漁具漁法有刺網、手拋網地曳網張網浮拖網敷網、釣具、大籮橫罾等。

自然地理

珠江是中國南方的大河,流經等省(區)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東北部,流域面積453690平方公里,其中中國境內面積442100平方公里。
珠江流域北靠五嶺,南臨南海,西部為雲貴高原,中部丘陵盆地相間,東南部為三角洲沖積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流域土地資源共66300萬畝,其中耕地7200萬畝,林地18900萬畝,耕地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流域人均擁有土地僅有9.31畝,約為全國人均擁有土地的五分之三。

氣象水文

珠江流域圖珠江流域圖
珠江流域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橫貫流域的中部,氣候溫和多雨,多年平均溫度在14~22℃之間,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2200mm,降雨量分布明顯呈由東向西逐步減少,降雨年內分配不均,地區分布差異和年際變化大。
珠江年均河川徑流總量為3360億立米,其中西江2380億立米,北江394億立米,東江238億立米,三角洲348億立米。徑流年內分配極不均勻,汛期4~9月約占年徑流總量的80%,6、7、8三個月則占年徑流量的50%以上。珠江水資源豐富,全流域人均水資源量為4700立米,相當於全國人均的1.7倍,但年際變化大,時空分布不均勻,致使流域洪、澇、旱、鹹等自然災害頻繁。
珠江流域洪水特徵是峰高、量大、歷時長。造成流域洪水的主要天氣系統主要是峰面或靜止峰、西南槽,其次是熱帶低壓颱風,每年的暴雨洪水多出現在6、7、8月。
珠江流域枯水期一般為10月至下年3月,枯水徑流多年平均值為803億立米,僅占全流域年徑流量的24%左右。西江梧州站枯水期出現的最小流量為720立米每秒,北江角石為130立米每秒,東江博羅站為31.4立米每秒。
珠江屬少沙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為0.249千克每立米,年平均含沙量8872萬噸。據統計分析,每年約有20%的泥沙淤積於珠江三角洲網河區,其餘80%的泥沙分由八大口門輸出到南海。
珠江口門的潮汐屬不規則的半日周潮。珠江口為弱潮河口,潮差較小,平均潮差為0.86~1.6米,最大潮差為2.29~3.36米。八大口門漲潮總量多年平均為3762億立米,落潮多年平均值為7022億立米,淨減量為3260億立米。

河流水系

珠江流域是一個複合的流域,由西江、北江、東江及珠江三角洲諸河等四個水系所組成。西、北兩江在廣東省三水市思賢窖、東江在廣東省東莞市石龍鎮匯入珠江三角洲,經虎門、蕉門、洪奇門、橫門、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及崖門等八大口門匯入南海。
主流西江發源於雲南省曲靖市境內的馬雄山,在廣東省珠海市的磨刀門企人石入注南海,全長2214KM。西江由南盤江紅水河黔江、潯江及西江等河段所組成,主要支流有北盤江、柳江鬱江桂江及賀江等。思賢窖以上河長2075KM,流域面積353120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面積的77.8%。
北江發源於江西省信豐縣大茅塬,思賢窖以上河長468KM,流域面積46710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面積的10.3%。主要支流有武水、滃江、連江、綏江等。
東江發源於江西省尋烏縣椏髻,石龍以上河長520KM,流域面積27040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面積的5.96%。主要支流有新豐江、西枝江等。
珠江三角洲面積26820平方公里,河網密布,水道縱橫。入注珠江三角洲的主要河流有流溪河潭江深圳河等十多條。

社會經濟

珠江流域內有滇、黔、桂、粵、湘、贛等六省(區)及時港澳地區共63個地(州)、市。據1993年資料統計,珠江流域總人口8766萬人(未計入香港、澳門),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91人。人口結構中農村人口約占69%,城市人口占31%。人口分布極不均勻,其中珠江三角洲約占22.6%。
流域內民族眾多,共有50多個民族。主要民族有、布依、毛難等,其中以漢人為最多,其次是壯族
珠江流域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據1993年統計,流域工農業總產值5365.56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為4556.67億元,農業總產值為808.89億元。珠江流域所屬地區貧富差距大,而欠發達地區所占面積達90%以上。

物產資源

珠江河川徑流豐沛,水力資源豐富,全流域可開發的水電裝機容量約為2512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1168億度。其中西江的紅水河落差集中,流量大,開發條件優越,素稱水力資源的"富礦"。目前已開發利用的尚少,極待加快開發。
珠江流域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已探明礦種計有58種,儲量億噸以上的有25種,主要有煤、錫、錳、鎢、鋁、磷等。另珠江口外南海蘊藏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現正在進行勘探開發。
珠江是我國七大江河之一。流域內各河流水量充沛,河道穩定,具有良好的航運條件,現有通航河道1088條,通航總里程14156KM,約占全國通航里程的13%,年貨運量僅次於長江而居第二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