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什河

哈什河

哈什河亦名喀什河或伊犁喀什河。源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山脈與依連哈比爾尕兩山之間西北麓。向西流至伊寧縣墩麻扎附近與鞏乃斯河匯合,北流稱伊犁河。全長304km。伊寧縣托海以上流域面積8656km2,天然落差2506m,水能理論蘊藏量145.1萬kW。可能開發裝機容量61.50萬kW,年最大徑流量43.5億m3,年最小徑流量25.1億m3,多年平均徑流量32.1億m3。多年平均含沙量0.41kg/m3,流域地勢西南高,北部低,平均海拔在2335~2508m之間。河道順直,河型呈羽毛形。支流短小而廣布。較大支流有寨口河、阿拉斯坦河等。

基本信息

概述

哈什河又稱喀什河、伊犁喀什河,是伊犁河國內部分三大支流之一(另外兩大支流分別為特克斯河和鞏乃斯河),發源於北天山

哈什河哈什河
羅科努山南坡。哈什河全長304公里,由東向西蜿蜒穿行在北路天山與中路天山之間,在伊寧縣墩麻扎附近的雅馬渡與鞏乃斯河匯合而成伊犁河,爾後浩蕩西去,最終注入哈薩克斯坦的巴爾喀什湖。哈什河全長304km,流域面積8656km2,天然落差2506m,多年平均徑流量38.1億m3,流域地勢西南高,北部低,平均海拔在2335~2508m之間。

哈什河來源於終年積雪的西天山冰川,它本身既是西天山獨特區域地理氣候的產物,又用它的清洌河水為西天山澆灌出了一條絢麗的綠色長廊。在它的滋潤下,小流域內流水潺潺,芳草如茵,牛羊成群,風光如畫,不啻仙境。據說它流經的河川共有113條溝谷,每條溝谷都是一個靚麗風景。在當地每年都要舉行的“阿肯彈唱會”(阿肯是哈薩克人對民間詩人的稱呼)上,多才多藝的阿肯們在悠揚的冬不拉琴聲伴奏下,能夠即興發揮、聲情並茂地吟唱出每一條溝谷里流淌著的美麗和神韻。

水文記錄

哈什河種蜂場水文站(新疆尼勒克)2010年6月20日8時洪峰水位9.42米,相應流量518立方米每秒,超過保證流量(400立方米每秒)。

伊犁喀什河亦名哈什河。源出天山山脈與依連哈比爾尕兩山之間西北麓。向西流至伊寧縣墩麻扎附近與鞏乃斯河匯合,北流稱伊犁河。全長304km,流域面積8656km2,天然落差2506m,多年平均徑流量38.1億m3,流域地勢西南高,北部低,平均海拔在2335~2508m之間。伊犁喀什河亦名哈什河。源出天山山脈與依連哈比爾尕兩山之間西北麓。向西流至伊寧縣墩麻扎附近與鞏乃斯河匯合,北流稱伊犁河。全長304km,流域面積8656km2,天然落差2506m,多年平均徑流量38.1億m3,流域地勢西南高,北部低,平均海拔在2335~2508m之間。

流域管理處

該管理處所轄的喀什河渠首(俗稱:龍口)建在清代民族英雄林則徐捐資的“皇渠”(今稱人民渠)龍口遺址,工程布置型式與塔河源流葉爾羌河卡群渠首類似,屬於彎道式(亦稱為:費爾乾式)渠首。位於伊寧縣墩麻扎鎮東阿布熱勒山麓喀什河大橋之南一公里處。管理站現有5個民族的職工20名,占地20畝,站點內花木掩映,環境優美,除滿足基本功能外,還建有網球場、檯球室、葡萄長廊、圖書室、餐廳等設施,極大地豐富了職工的業餘生活。
哈(喀)什河下游攔河引水樞紐水閘工程自運行以來,能按批准的調度方案進行控制運用,工程按規定進行了定期、經常和特殊檢查,閘門、啟閉機、機電設備等按規定進行維修養護,保證了工程正常運行,未發生過重大安全事故。由於機構設定合理,規章制度健全,管理體制順暢,管理許可權明確,建立了有效分配激勵機制,先後取得了自治區和全國精神文明單位、全國水管先進單位以及國家水利風景區等稱號;2007年10月,伊犁喀什河流域管理處通過了國家二級水利管理單位的驗收。
哈什河流域管理處哈什河流域管理處

沿岸風景

波濤粼粼的哈什河兩岸陽光明媚、泉水叮咚、溪水纏綿、不斷從大山深處匯入波濤洶湧的哈什河,哈什河兩岸山峰連綿千萬里,有巍峨的冰峰、茂盛森林、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草原上百花爭艷、鳥語花香、蜂蝶飛舞、氈房遍布,草原周圍處處建起嶄新的城、鎮、鄉、村、各處人畜興旺、風調雨順、事業發達,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盛世景觀。與哈什河隔岸相望的寨口大草原也如同煥發了青春一般格外讓人喜愛和眷戀,雪山溝夏牧場到處都是牧民潔白的氈房,氈房猶如鑲在碩大綠地毯上璀璨的寶石一般亮麗、醒目,膘肥體壯的馬、牛、羊象珍珠一般撒滿山坡上、樹叢里、溪流旁、曠野上、氈房周圍,給如詩如畫的草原增添幾道亮麗的風景。

林則徐與河

1842年,林則徐因嚴禁鴉片得罪英國而遣戍新疆伊犁。此時,清廷正在籌劃擴大伊犁的屯田,欲在阿齊烏蘇開墾荒地。該地原曾墾荒,但因水源不足而廢置。這次籌劃重墾,林則徐踴躍參加,力肩重任,計畫開渠引進哈什河水。哈什河是伊犁河的支流,水流豐沛,“貫注永可不窮”,但工程浩大。林則徐認領了一段最艱難的工程。清廷沒有經費投入,林則徐就與當地官員紳民共同捐資。他運用自己在內地長期治河的經驗,於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5月開鑿引水道,釘樁拋石,歷時4個月,用工十萬餘,至當年九月,渠工告成。哈什河水引至阿齊烏蘇,自龍口至渠尾“無不盈科遞進,水到渠成。”共可灌溉田地十餘萬畝。到今天,這條寬廣的渠道碧波粼粼,仍滋潤著西部土地,當地人民稱之為“林公渠”。

相關閱讀

清朝在天山南北所修建的灌渠很多。圖伯特、松筠、林則徐、左宗棠等,在這方面都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乾隆二十年到二十四年(公元1755年—1759年),清軍相繼平定阿睦爾撒納和布拉尼敦、霍集占(即大小和卓)的叛亂。為了加強回疆(當時清對新疆的稱呼)的軍事力量,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清政府從東北地區,即盛京(遼寧省瀋陽市)將軍的管區,調一支軍隊到伊犁。這支軍隊由錫伯人組成,包括家屬,共3000人。他們在伊犁一帶,一邊駐防,一邊屯墾。從屯墾的需要出發,他們以伊犁河為水源,修建了一條長約180里的乾渠,稱察布查爾。察布查爾,錫伯語意為“糧倉”。

嘉慶七年

(公元1802年),錫伯營總管圖伯特,又率領本族軍民,用八年的時間,在舊渠北面鑿了一條新渠。新渠長200多里①,寬10尺。兩渠共可溉田10多萬畝,至今仍在發揮作用。與圖伯特鑿察布查爾新渠的同時,回疆最高軍政首領、伊犁將軍松筠(蒙古族正蘭旗人),也在伊犁河北面,進行規模很大的水利建設,既修理舊渠,又穿鑿新渠。在一系列的渠系建設中,最重要是引伊犁河支流哈什河(喀什河)為水源的渠道的拓展,修了170多里新支渠。後來,它被皇帝命名為通惠渠。《新疆圖志》記載,哈什有一條皇渠,溉田43.7萬畝。有人認為這條皇渠可能就是通惠渠。

道光二十二年

(公元1842年),清政府將禁菸有功的林則徐謫戍伊犁,“效力贖罪”。林則徐在伊犁深得伊犁將軍布彥泰的器重,1844年授命他與①渠道長度,各書說法不一。另一說舊渠長150里,新渠長100里。全慶共同興辦南疆水利。兩人組織各族人民,在南疆的和爾罕(今若羌北)、葉爾羌(今莎車)、喀喇沙爾(今焉耆)、伊拉里克(今託克遜西)、庫車、烏什、和闐、喀什噶爾等地,經過約一年的努力,修建成數量很多的水利工程,墾地近70萬畝,成績斐然。

同治三年

(公元1864年),中亞浩罕國在英國支持下,派阿古柏率兵侵入我國南疆。接著,俄國也以護僑為藉口,強占我國伊犁地區。南北疆許多水利設施湮廢。後來,左宗棠統兵入疆,曾紀澤赴俄交涉,在軍事和外交雙重努力下,大部分失地收復。

光緒十二年

(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建省前後,左宗棠和劉錦棠先後在新疆擔任軍政要職時,都把恢復和發展南北疆的農田水利,作為善後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他們組織士兵和各族人民,在各地修建成許多渠道,開墾出大量的農田。據後來編寫的《新疆圖志·溝洫志》統計,全區已有乾渠900多條,灌田面積1100多萬畝。

廣西雲南西藏新疆諸國際河流

廣西雲南西藏新疆諸國際河流包括了元江紅河水系、獅泉河一印度河水系、伊犁河額敏河水系、額爾齊斯河水系等。提示:參考資料少的詞條可用一兩句話進行描述,可不添加摘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