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和中

沈和中

沈和中(1900—1966)秦腔演員,工小生。陝西鹹陽人。其父系一窮書生。他九歲進陝西易俗社第一期學藝,民國四年(1915)畢業後,就職於該社。民國十年隨易俗社至漢口公演,與劉箴俗合演《女大王》,珠聯璧合,大受讚揚。飾《蝴蝶杯》中的田玉川,《青梅傳》中的張介受、《五鏡台》中的溫嶠,《殷桃娘》中的韓信,亦因嗓音清亮,響遏行雲;做工出眾,刀馬超群,轟動江漢。民國十一年六月,與社方領導發生衝突,自行離開易俗社,先後於蘭州等地搭班演出。民國二十六年“七·七”事變後,於蘭州借錢,自建中興社,至民國二十八年解體。民國二十九年,又搭蘭州新興社演出。寧夏軍閥馬鴻逵給他娘做壽,要沈和中去唱堂會,沈和中無法推卻,說定演戲一個月。但到期後,馬鴻逵不準他回蘭。沈只得偷跑,被馬部官兵抓獲,打入監牢,經人說情,方獲釋放。民國三十一年,攜帶全家赴平涼,搭“聚義社”等班演戲,1949年蘭州解放後,參加了甘肅省文工團,1953年赴朝鮮作過慰問志願軍演出,1956年後擔任丁劇團副團長等職。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沈和中擅長文武小生,其身材修長,扮相英俊,音域寬厚,嗓音宏亮,吐字清晰,唱腔剛勁,做派大方,細膩傳神。小生戲《黃鶴樓》、《激友》、《詳狀》、《周仁回府》為其成名作。飾周瑜,長用“傲音”、拖腔十分别致,曾有“活周瑜”之稱。鬚生戲,如《三滴血》的周仁瑞、《四進士》的宋士傑、黑鬍子戲如《滿江紅》的岳飛、醜腳戲如《鴻鸞禧》的老醜、《三滴血》的晉信書等,也都演得繪聲繪色,頗為迷人。演現代戲也頗有功夫,扮《梁秋燕》的梁老大,認識到干涉女兒婚事不對沉痛地說:“娃呀,爹對不起你”,話音未落,真的落下淚來。

1966年病故於蘭州,終年六十六歲。

珍貴資料

在位於蘭州金城關文化風情區仿古建築群的“中國秦腔博物館”,其陳列室“演員篇”內,有諸多曾像星斗一樣閃爍在西北秦腔舞台上的名角。沈和中,就是一塊西北秦腔藝壇上熠熠響亮的牌子。民國時,他曾挑班唱秦腔,新中國成立後曾赴朝鮮慰問志願軍,後任甘肅省秦劇團副團長,被譽為“小生泰斗”。但是在籌備“中國秦腔博物館”時,專家們費盡心思卻沒找到能夠展現“沈和中”英姿妙影的照片,因此只用文字介紹了這位名噪秦壇的角兒。這對於沈和中,對於秦腔博物館來說都是一件憾事。

一位叫沈曉軍的參觀者帶著一張珍稀的民國老照片——沈和中年輕時的劇照,找到中國秦腔博物館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捐贈出來。這讓中國秦腔博物館非常欣喜。

當日,記者見到沈曉軍後才得知,沈曉軍是沈和中的孫子,張掖市民樂縣文化館工作。2010年5月份,他來蘭州學習專程參觀秦腔博物館時,看到館內沒有祖父的影像資料,深感遺憾和困惑,便決定將留存的照片捐贈出來,對國家非物質文化保護做點貢獻。

沈曉軍告訴記者:“這張拍攝於民國時期的老照片,是他們全家對祖父唯一的念想,當年受文革影響,祖父的遺物都被燒毀或損壞。這張照片還是藏在放毛主席照片的相框背面,才得以僥倖留下來。”

遺憾

甘肅省著名戲劇評論家李智說,名角沈和中,其做派唱念堪稱一絕一生演出劇目百本以上嗓音宏亮、台架大方、氣宇軒昂、表演奔放其表演的《黃鶴樓》在西北地區享有盛譽觀眾稱其“活周瑜”。在陝甘兩省都只有審核中的文字資料而沒有圖像資料,這張珍稀的老照片彌補了戲劇史上的一大遺憾。

秦腔明星

秦腔又稱亂彈,是中國戲曲曲種之一,源於西秦腔,如今流行於中國西北地區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是中國戲曲四大聲腔中最古老、最豐富、最龐大的聲腔體系。現在北方各地梆子戲雖然風格與秦腔有很大不同,但在音調和伴奏上都保持著共同的特徵。
陳妙華 | 陳仁義 | 陳淑玲 | 丁良生 | 高登雲 | 高廣傑 | 郝全林 | 靖正恭 | 康健海 | 康正緒 | 雷開元 | 李愛琴 | 李東鋒 | 李東橋 | 李小鋒 | 李正斌 | 劉化鵬 | 劉茹惠 | 劉易平 | 劉毓中 | 馬全祿 | 蒲虎勤 | 喬新賢 | 任哲中 | 沈和中 | 蘇育民 | 蘇哲民 | 譚建勛 | 陶金麗 | 田正武 | 王藹民 | 王景旗 | 王文鵬 | 楊覺民 | 袁克勤 | 常小紅 | 陳雨農 | 戴春榮 | 黨甘亭 | 竇鳳琴 | 竇鳳霞 | 段桂珍 | 傅鳳琴 | 郭明霞 | 郝彩鳳 | 侯紅琴 | 惠敏莉 | 雷通霞 | 李愛雲 | 李君梅 | 李正敏 | 李箴民 | 劉美麗 | 劉穎 | 柳萍 | 馬桂芬 | 馬蘭魚 | 馬友仙 | 孟遏雲 | 齊愛雲 | 秦等梅 | 屈巧哲 | 全巧民 | 任小蕾 | 蘇蕊娥 | 王天民 | 王曉玲 | 王玉琴 | 魏長生 | 肖若蘭 | 肖玉玲 | 熊小玲 | 熊月玲 | 楊鳳蘭 | 楊金鳳 | 余巧雲 | 袁丫丫 | 李志翔 | 田德年 | 溫軍海 | 張健民 | 張蘭秦 | 周輔國 | 樊新民 | 晉福長 | 孫存蝶 | 王輔生 | 閻振俗 | 張武宏 | 邊霄 | 范紫東 | 封至模 | 高培支 | 李桐軒 | 馬健翎 | 孫仁玉 | 王伯明 | 楊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