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漁者

江上漁者

江上漁者,是宋代詩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的小詩指出江上來來往往飲酒作樂的人們,只知道品嘗鱸魚味道的鮮美,卻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魚人出生入死同驚濤駭浪搏鬥的危境與艱辛。全詩通過反映漁民勞作的艱苦,希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體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江上漁者、宋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
但②愛鱸魚③美。
君看一葉舟⑤,
出沒⑥風波⑦里。

注釋譯文

注釋

江上漁者江上漁者
①漁者:捕魚的人。
②但:只。愛:喜歡。
③鱸魚:一種頭大口大、體扁鱗細、背青腹白、味道鮮美的魚。生長快,體大味美。
④君:。
⑤一葉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樹葉似的小船。
⑥出沒:若隱若現。指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⑦風波:波浪

譯文

江上來來往往無數人,只知喜愛鱸魚之鮮美。
請您看那一葉小小漁船,時隱時現在滔滔風浪里。

創作背景

范仲淹是主張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時曾擔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他能夠關心生活在社會下層的一般民眾的疾苦,寫過一些同情勞動人民的詩歌作品,但流傳下來的很少。 

江南水鄉,川道縱橫,極富魚蝦之利。其中以江蘇松江四腮鱸魚最為知名。凡往來於松江水上的,沒有不喜歡這一特產,不希望一嘗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蘇吳縣人,生長在松江邊上。對這一情況,知之甚深。但他發之於詩,卻沒有把注意力僅僅停留在對鱸魚這一美味的品嘗和讚嘆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東西。注意到了隱藏在這一特產背後的漁民的痛苦和艱險,並且深表同情。

作品鑑賞

江上漁者江上漁者
首句寫江岸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次句寫岸上人的心態,揭示“往來’的原因。後二句通過的視線,指示出風浪中忽隱忽現的捕魚小船,注意捕魚的情景。鱸魚雖然味美,捕捉卻艱辛表達出詩人對漁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對“但愛鱸魚美”的岸上人的規勸。“江上”和“風波”兩種環境,“往來人”和“一葉舟”兩種情態、“往來”和“出沒”兩種動態強烈對比,顯示出全詩旨在所在。表達作者對漁民工作痛苦艱險的同情和對百姓的憐愛。

這首語言樸實、形象生動、對比強烈、耐人尋味的小詩,反映了漁民勞作的艱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寫江岸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次句寫岸上人的心態,揭示“往來’的原因。後二句牽過的視線,指示出風浪中忽隱忽現的捕魚小船,注意捕魚的情景。鱸魚雖味美,捕捉卻艱辛表達出詩人對漁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對“但愛鱸魚美”的岸上人的規勸。“江上”和“風波”兩種環境,“往來人”和“一葉舟”兩種情態、“往來”和“出沒”兩種動態強烈對比,顯示出全詩旨在所在。

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字希文,原名朱說。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諡號“文正”。漢族,祖籍陝西彬州(今陝西省鹹陽市彬縣),生於蘇州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公元1015年(真宗大中祥符八年)進士,恢復范姓,後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概述這首語言樸實、形象生動、對比強烈、耐人尋味的小詩,反映了漁民勞作的艱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本文描繪了生活勞動的艱苦。指出江上來來往往飲酒作樂的人們,只知道品嘗鱸魚味道的鮮美,卻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魚人出生入死同驚濤駭浪搏鬥的艱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