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花洋地黃

毛花洋地黃

毛花洋地黃玄參科毛地黃屬,毛花洋地黃種,學名Digitalis lanata Ehrh,二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狹葉洋地黃、希臘洋地黃。原產歐洲。中國主產於河北、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葉供藥用或作原料藥,葉的主要成分為強心苷,可從中分離得一級苷及各種次級苷共約40餘種。功能增加心肌的收縮力,系強心利尿藥。

基本資料

毛花洋地黃毛花洋地黃性味:苦,平
1、中文名字:毛花洋地黃
2、拼音名字:MAO HUA YANG DI HUANG
3、英文名字:Grecian foxglove
4、拉丁名:Folium digitalis Lanatae
5、學名:Digitalis lanata Ehrh
5、來源:雙子葉植物藥玄參科植物
7、藥用部位:毛花洋地黃葉
8、性味:苦,平
9、歸經:心經
10、功能主治:強心劑。主要作用在興奮心肌,增加心肌收縮力,使收縮期的血液輸出量大為增加,改善血液循環。對心臟性水腫患者有利尿作用。
11、用法用量:0.1~0.2克。洋地黃粉(《中國藥典》1963年版規定1g的效價應與10個洋地黃單位相當。)常用量口服一次0.05~0.2g,一次極量0.4g。洋地黃用量的個體差異很大,必須根據患者的反應以確定用藥劑量。
12、資源分布:分布於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有少量引種栽培。
13、採收加工:當葉片肥厚皺紋顯著時即可採收,北方在9-10月、南方在5-7月採收為宜,且宜選連晴數日的中午為宜,採收時注意採集外圍及基部顏色濃綠肥厚成熟的葉片為好。采後及時乾燥,也可採用烘乾,烘乾濕度不超過60℃,以葉片深綠有光澤且易碎者為佳。
14、生長習性:喜陽且耐蔭,適宜在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
15、中文名字由來:毛地黃是典型的歸化植物,毛花洋地黃有著布滿茸毛的莖葉及酷似地黃的葉片,因而的“毛地黃”名;又因為它來自歐洲,因此又稱為“洋地黃”。

化學成份

毛花洋地黃毛花洋地黃葉含毛花洋地黃甙
葉含毛花洋地黃甙甲、乙、丙。毛花洋地黃甙丙經酶水解產生地毒甙(digoxin,C41H64O14)、葡萄糖醋酸,地毒甙強心作用較強。毛花洋地黃結構式如下:
1、 屬於一級甙的有四種,基結構式如下:
(1)紫花洋地黃甙A(purpurea glycosid A) =洋地黃毒甙元-3洋地黃毒糖-葡萄糖。

(2)紫花洋地黃甙B(purpurea glycoside B)=羥基洋地黃毒甙元-3洋地黃毒糖-葡萄糖。

(3)真地吉他林(digitalinum verum)=羥基洋地黃毒甙元-洋地黃毒糖-葡萄糖。

(4)葡萄糖吉他洛甙(glucogitaloxin)=吉他洛甙元-3洋地黃毒糖-葡萄糖。

2.、其餘大多為次級甙,較重要的有以下幾種:

(1)洋地黃毒甙(digitoxin)=洋地黃毒甙元-3洋地黃毒糖。

(2)洋地黃毒甙元雙洋地黃糖甙(digitoxigenin-bis-digitoxoside)=洋地黃毒甙元-2洋地黃毒糖。

(3)洋地黃毒甙元-洋地黃毒糖甙(digitoxigenin-mono-digitoxoside)=洋地黃毒甙元-1洋地黃毒糖。

(4)奧多諾甙H(odoroside H) =洋地黃毒甙元-洋地黃糖。

毛花洋地黃毛花洋地黃

(5)洋地黃毒甙元-16-去氧葡萄糖甙(digitoxigenin-16-deoxyglucoside)=洋地黃毒甙元-16-去氧葡萄糖。

(6)羥基洋地黃毒甙(gitoxin)=羥基洋地黃毒甙元-3洋地黃毒糖。

(7)羥基洋地黃毒甙元雙洋地黃毒糖甙(gitoxigenin-bis-digitoxoside)=羥基洋地黃毒甙元-2洋地黃毒糖。

(8)吉托甙(gitoroside 或gitoside)=羥基洋地黃毒甙元-1洋地黃毒糖。

(9)洋地黃次甙(strospeside)=羥基洋地黃毒甙元-洋地黃糖。

(10)吉托林(gitorin)=羥基洋地黃毒甙元-葡萄糖。

(11)吉他洛甙(gitaloxin)=吉他洛甙元-3洋地黃毒糖。

(12)吉他洛甙元-洋地黃毒甙(gitaloxigenin monodigitoxoside lanadoxin)=吉他洛甙元-洋地黃毒糖。

(13)吉他洛甙元雙洋地黃毒糖甙(gitaloxigenin bis-digitoxoside)=吉他洛甙元-2洋地黃毒糖。

(14)吉他洛次甙(verodoxin)=吉他洛甙元-洋地黃毒糖。

(15)吉他洛葡萄糖次甙(glucoverodoxin)=吉他洛甙元-洋地黃糖-葡萄糖。
毛花洋地黃其種子中分離出達30種強心甙,含量為0.5%,主要含洋地黃甙等。葉中另含四種黃酮芹菜素(apigenin)、地納亭(dinatin)、金谷醇(chrysoeriol) 和豬籠草亭(nepetin)。

植物形態

株高100厘米左右。直立。葉互生,長披針形或闊披針形,全緣,先端尖銳,總狀花序頂生,5~6月開花,花冠鍾狀唇形,白色。花萼、花柄密被綿毛。6~7月結果,蒴果圓錐形。種子細小,黃褐色。喜溫暖濕潤氣候, 不耐嚴寒,怕高溫,需充足陽光。在氣溫15~25℃時生長良好。適宜砂質壤土。苗期喜濕潤,成株耐旱力增強,宜於陽光充足處栽培。在腐殖質較多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較好,忌連作。用種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種子播前用20~30℃溫水浸12小時催芽,播種時與細砂或細土拌勻。條播行距25~30厘米。每畝播種量0.25千克左右。幼苗期需濕潤環境,勤除草,多施追肥。病蟲害有根腐病花葉病地老虎等。當葉片生長肥厚濃綠並開花時採收,採收的時期和時間與葉片中強心苷的含量有密切關係。中國南方一年可分批採收 3~5次,北方一年可採收2~3次,以下午2時前後葉片強心苷含量最高時採收為好。

性狀鑑別

(圖)毛花洋地黃毛花洋地黃葉大多為破碎而皺縮的葉片
葉大多為破碎而皺縮的葉片。完整的呈長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10~30cm,寬4~10cm。葉端鈍圓,基部狹縮 而形成翅狀葉柄,邊緣具不規則鈍齒,具羽狀網脈,上面凹入,下表面顯著突起,中脈平闊,其側脈間的角度通常小於45°,細脈末端達於齒緣,上表面暗綠色,微有毛,下表面淺灰綠色,密被毛。質薄而脆,易碎,味苦。

顯微鑑別:葉的橫切面:上表面細胞長方形,大小不一,略作波狀排列,有毛茸。下表皮細胞扁小,氣孔眾多,有毛茸,有時下表皮與海綿組織脫離。柵欄組織通常為1列(稀2列),海綿組織為5~6列細胞,略呈切向延長,兩者區別不甚明顯。主脈及側脈,均向下突出極顯著,上面則略凹陷。木質部呈新月形,導管排列成行,每間以1列(偶2列)壁菲薄的射線細胞,韌皮部細小,維管束四周有厚角細胞層,以韌皮部下側者較發達。
洋地黃葉主脈橫切面(×240)

葉的表面觀:⑴上表皮細胞垂周壁稍平直或彎曲,下表皮細胞的垂周壁波狀彎曲;氣孔為不定式,於下表皮較多,副衛細胞3~6個。⑵腺毛:一種頭部為2個細胞,柄1~2個細胞,另一種頭部為單細胞,柄1~4細胞,腺頭直徑為25μm。⑶非腺毛為2~5~8個細胞,稍彎曲,外壁略有疣狀突起,中部常有一細胞皺縮。

栽培技術

毛花洋地黃毛花洋地黃選擇地勢較高種植
1、選地、整地: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土地種植,忌連作。於前作收穫後,畝施用腐熟堆肥5000千克及塘泥等農家肥作底肥,然後進行翻耕,耙碎耙細,整成寬1.2-1.5米、高20厘米的高畦,畦面要求平整,育苗地宜精耕細作,畦寬1米左右。

2、繁殖方法:可採用直播或青苗移栽的方法,直播法省工,產量質量也可以,但不利套茬口及苗期管理。(1)直播法南方9月上中旬播種,北方4月中旬,播前用30℃溫水浸種12小時,浸後晾乾覆濕布置暗處催芽,每天翻動l-2次,並用清水淋洗,翻動直輕,露白後即可播種,播種時按行距對厘米開淺溝,均勻撒播,播後覆細土,再覆蓋層稻草保濕,注意常淋水,保持土壤濕潤,10天后萌芽。每畝用種0.3千克。(2)育苗移栽可用溫床、溫室育苗,播前催芽,晾乾後拌勻種子量100倍細土,撒於苗床上,再用細土稍稍覆蓋,噴淋水,再覆草保濕,並常淋水,使土面保持濕潤,直至發芽揭去蓋草。當幼苗有6-7片真葉時即可移栽,移栽在早春3月份進行,選陰雨天,隨起苗隨栽種,帶泥移栽,按株行距20厘米×20厘米開穴定植,穴深10- 12厘米,定植後隔田澆水。

3、田間管理:(1)越冬管理 苗期因氣溫下降,苗很容易受凍害,當幼苗達8片真葉時,長江以南結合冬前雍上一般能安全越冬,某些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用薄膜搭矮棚越冬,但應注意調節棚內氣溫,不可過熱過冷,天氣回暖後即可拆除。(2)中耕除草 幼苗生長緩慢,要注意及時除草鬆土,利於幼苗生長,每次采葉後,也應中耕除草1次,越冬植株可結合雍根冬鋤。(3)肥水管理 可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定植、返青後都應追肥,以肥為主,適施少量硫酸銨,第一次采葉後可以追施稀薄人糞尿以及硫酸鉸15千克,過磷酸銨10千克。苗期注意常澆水,生長期一般不需澆水。(4)打頂 越冬後5-6月間部分植株抽薹開花,應及時摘除花薹,以減少養分消耗。

4、病蟲害防治:(1)根腐病為害根部,造成腐爛,6-8月高溫暴雨季節易發生。防治方法:注意排水、鬆土;及時拔除病株,病穴及在其周圍澆石灰水;發病株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根部;不宜連作。(2)花葉病 為害嫩葉,表現花葉、葉皺縮變厚、畸形不結果。防治方法:早期防治蚜蟲,防止傳染媒介,可用40%樂果乳劑 1500倍液噴霧防治;及時拔除病株,用無病種苗作種。(3)蟲害:有蚜蟲、地老虎、蠐螬螻蛄等為害。

注意事項

毛花洋地黃毛花洋地黃易於蓄積中毒
(1)毛花洋地黃排泄緩慢,易於蓄積中毒,故用藥前應詳詢眼藥史,原則上兩周內未用過慢效洋地黃者,才能按常規給予,否則應按具體情況調整用量。
(2)強心甙治療量和中毒量之間相差很小,每個病人對其耐受性和消除速度又有很大差異,而所列各種洋地黃劑量大都是平均劑量,故需根據病情、製劑、療效及其它因素來摸索不同病人的最佳劑量。
(3)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房室傳導阻滯、主動脈瘤及小兒急性風濕熱所引起的心力衰竭,忌用或慎用強心甙。心肌炎及肺心病患者對強心甙敏感,應注意用量。
(4)強心甙中毒,一般會有噁心、嘔吐厭食、頭痛、眩暈等,首先應鑑別是由於心功能不全加重,還是強心甙過量所致,因前者需加量,後者則宜停藥。如中毒一旦確診,必須立即停藥,並根據具體情況套用下列藥物:1、輕者,口服氯化鉀,每次1g,1日3次;若病情緊急,如出現精神失常及嚴重心律失常,則用1.5~3g氯化鉀,溶於5%葡萄糖500ml中,緩慢靜滴;同時也需補充鹽,可使用硫酸鎂L-天門冬氨酸鉀鎂。但腎功能不全、高血症或重症房室傳導阻滯者不宜用鉀鹽。2、強心甙引起的房室傳導阻滯、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等,可靜注阿托品1~5mg,2~3小時重複1次。3、洋地黃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以用苯妥英鈉效果較好。對緊急病例,一般先靜滴250mg,然後再根據病情繼續靜滴100mg或肌注100mg,此後可改口服,每日400mg分次服用。對非緊急病例,僅口服給藥即可。利多卡因亦可用於洋地黃類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室顫動。
(5)用藥期間忌用注射劑。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