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逸疇

楊逸疇

楊逸疇,男,68歲,江蘇人,水資源專家,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地理地貌學家,科學探險家,1957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理系,長期從事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登山科學考察和塔克拉瑪乾沙漠的科考探險活動,前後20次上青藏高原,8次深入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峽谷,5次深入塔克拉瑪幹探險。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科學家——楊逸疇 科學家——楊逸疇

他在我國特殊、邊疆、空白的自然科學領域研究中作出了開拓性的貢獻,特別在發現論證推出雅魯藏布(圖庫)江下游大拐彎峽谷為世界之最,為發現雅魯臧布江大峽谷為世界之最的第一人;發現和解釋福建平潭石人碑、船帆石、花崗岩海蝕造型地貌為世界之最等方面,作出了傑出的地理髮現和貢獻。

從溫婉的江南到粗獷的青藏,楊逸疇先生走了一條常人認為不常規的路。如果讓他回憶起江蘇(圖庫)常州那方魚米之鄉的故土,高大結實的身材,黝黑的膚色,卻在實實在在地告訴你我是一個老青藏。確實,自打1959年第一次上青藏高原,楊逸疇先生就把自己全部的心血澆灌在了這片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這片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書寫了自己碩果纍纍的科學旅程。

人物履歷

1935年,楊逸疇先生出身於江蘇常州武進縣鳴凰鎮南周鄉巷上村。戰亂年代顛沛流離的生活,磨礪了楊逸疇先生堅毅的性格,一直堅持的體育鍛鍊讓他擁有了強健的體魄,《徐霞客遊記》和《魯濱遜漂流記》則讓少年楊逸疇對大自然充滿了無限渴望。1953年跨入南京(圖庫)大學地理系的大門,把青年楊逸疇帶進了他一直夢想的科學殿堂。

四年之後,楊逸疇先生來到中國科學院地理所工作,這裡是中國地理學界的最高學術機構。都是一幅好身板惹的禍,楊逸疇被領導“指”到了青藏高原,當時條件極度艱苦,科學上還是空白的青藏高原卻給了年輕的楊逸疇一個極佳的舞台。從1959年開始,20次上青藏高原,8次深入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峽谷,5次深入塔克拉瑪乾沙漠腹地。楊逸疇先生用他每一步的丈量,實現著他作為一個科學實踐者的準則。

在那樣一個火熱的年代,許許多多的科學工作者聽從祖國的召喚,聚集到了青藏高原,進行綜合科學考察。楊逸疇先生作為其中的一員從事區域地貌研究,在填補青藏高原地貌科學研究的空白,對高原地貌的形成和演化,高原區域環境的演變(湖泊、冰川、喀斯特、風沙、雅魯藏布江河流方面)研究,作出了開拓性的貢獻。正是因為有了包括楊逸疇先生在內的許多科學工作者的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對這塊占我國國土面積1/4的土地有了基礎的科學的了解。

而前後20次進入青藏高原,數不清的高原反應,多少次穿越鬼門關,最後給了楊逸疇先生最豐厚的回報。 1973年我國科學家第一次進入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他是八人中的一個;

1998年,楊逸疇先生徒步穿越了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最後的90公里無人區;而作為論證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為世界第一大峽谷的第一人,楊逸疇這個平凡的名字將被載入史冊,也被永久篆刻在中國世紀壇的白色大理石壁面上。

青藏高原和塔克拉瑪乾沙漠,一個號稱“生命的禁區”,一個被稱作“死亡之海”,但恰恰是這兩個常人聞之色變的地方,構成了楊逸疇先生科學之旅完整的舞台。從1988年開始,楊逸疇先生五次深入塔克拉瑪乾沙漠腹地,對青藏高原的隆起與塔里木盆地的環境變化,沙漠環境的變遷和人類文明興衰等研究方面,以及沙漠腹地的探險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曾有一位科考隊員說,他幾次去西藏,都會被問道“是楊逸疇帶人來了嗎?”是啊!前後40年沫浴著高原的風,楊逸疇先生從青年走到了老年,青藏高原也成了他心中一個深深的情結。如果你問他下一次考察去哪裡,看不出老的楊逸疇先生會用他響亮的聲音告訴你,“古稀之年前希望去北極看看。”

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主要成就

《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對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影響》,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86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1989年陳嘉庚地球科學獎、1983年中國科學院野外先進工作者獎、1992年中國科學院竺可楨野外工作獎。

《西藏(圖庫)地貌》,1985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西藏第四紀地質》,1986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為發展我國科學技術事業作出突出貢獻,從1992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先後發表學術專著10本,論文80餘篇,科普文章50餘篇。其中主要有,《西藏高原地貌的形成和演化》《雅魯藏布江下遊河谷水汽通道初探》《青藏高原的隆起與塔里木盆地環境的演變》《塔里木盆地地理環境與人類文明興衰初探》等諸方面的學術論著,以及《西藏地貌》《西藏第四紀地質》《南迦巴瓦峰圖庫登山綜合科學考察》《西北乾旱地區全新環境變遷與人類文明興衰》《秘境青藏》《沙漠探險》《南迦巴瓦峰(圖庫)地區自然地理和資源》《中國地理博覽》《神奇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獲1997年度河南圖庫省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等專著和文集。

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成立於1989年1月21日;是由從事和熱愛科學探險事業的科技工作者、科學探險愛好者及關心、支持科學探險事業的有關人士自願組成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姚檀棟
夏訓誠
王會軍
劉少創
趙亞輝
龍翼飛
李致新
袁揚
毛一雷
劉嘉麒
張百平
張波[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高守亭
張文敬
李世傑[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王方辰
楊逸疇
嚴江征
何平平[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余志川
劉麗[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郭寶新[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王維[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張江援
張進江
王渝生[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張樹義[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張繼民[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鄒捍
陳杰[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陳挺恩
陸詠鴻
武素功
金雷[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恰加
馮雪華
旦增倫洙
郭柯
李玉拄
溫景春
群增
戴明華
於憲光
馬健龍
王富葆
劉洪海[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呂茅利
詹明蘇
任雨劍
劉小漢
劉長秀[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劉玉凱[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武立磊
劉時銀
劉燕[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孫廣友
高登義[探險家]
杜玉奇
胡東生[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徐國慶[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李大元[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高月娟
李傑[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李滌徽
郭建崴
楊永平[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候福強
凌風[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楊建
吳玉虎
陶麗娜
沈顯傑
董仁威[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蔣齊康
陳麗莉
陸龍驊
武振華
武淑環[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程占群
魏光飈
周衛軍
陳榮華[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王呂剛
王新民[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王存牛
項飛
項明[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趙永濤
姚健[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宮淑鳳
葉建青
關志華[中國科學探險協好會員]
劉文江[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徐進[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黃萬波
趙延平
劉耕年
孫波[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李明[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儲國強
李昌發
顏其德
李映洙
李院生
李斌[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許期京
何建邦
邱衍慶
陳偉海
陳拓
耿宗成
張璞[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周長進
周愛明
舒磊
霍翠萍
林日凡
田長彥
孟超[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李孝澤
屈建軍
余雷[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鄧軍文
黃明芬
徐立[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李燕春
鄭貴龍
齊德利
顧耀棟
俞國強
劉剛[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廖震宇
楊勇傑[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黃秀軍
楊鏡明
杜澤泉
谷全喜
吳冠昌
宋建軍[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劉亞升
劉默[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李梓敬
游威
杜學文
黃天幫
荊文發
胡喜鵬
諶良仲
舒津德
宋小超
方麗達
許勇[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柏春
趙紅[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