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崴

郭建崴

郭建崴,山西大同人,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系,現就職於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郭建崴,1963年12月生於山西大同。1985年北京大學生物系畢業後於華南農業大學教書,1990年北京大學生物系碩士研究生畢業。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至今。
1981年,我考上了北京大學生物系,金秋9月,不滿18周歲的我跨進了夢寐以求的美麗燕園。那個時候的北大學生,非常有理想、有朝氣,關心國家大事。因為我們那個時候,什麼也不用發愁。不愁學費、不攀比吃穿、不愁工作,國家包分配,北大學生畢業分配的工作相對來說都不錯。再加上改革開放初期,政治氣氛很活躍,年輕人的思維也很靈活。
剛入學不久,我就碰到了一件大事。還記得是11月份的某天晚上,我正在教室里上自習,突然聽到外面有口號聲,我跑出教室一看,有隊伍遊行,同學們舉著火把(多是用掃帚當火把的),高喊“團結起來,振興中華”衝出校園了。我一打聽,原來是中國女排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我第一次被北大學生的愛國熱情震撼了。後來我得知,“團結起來,振興中華”這句上世紀80年代的時代最強音就是當年3月份,中國男排力克南韓隊,成功進軍世界盃之夜,北大同學喊出的。
1984年10月1日,國慶35周年,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式和民眾遊行活動。我們81級學生代表北大參加大學生方隊遊行。當年暑假,我們好像沒有休幾天,提前返校開始緊張地軍訓,練佇列、喊口號、跳集體舞。當時為了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12周年,兩個國家互派青年進行文化交流。國慶的晚上,在天安門廣場上將舉行盛大的民眾聯歡活動,中日青年聯歡是其中重要的內容,我們要跳集體舞。
進入9月份後,上面發了統一的服裝,我記得很清楚,是藍色的,還發了彩紙,讓我們自己紮成花束,還有小彩旗。這期間,我們還參加了天安門廣場遊行的預演。9月30號晚上,我們幾個在宿舍里扎花,當然心情都很興奮。我們的宿舍是28號樓203房間,有常生、張志、杜傑、柳波、王新力和我。常生是北京人,本來是80級的學生,因為生病休學一年,就和我們同班了。休學期間,常生養成了練書法的好習慣,所以,經常寫字,字寫得也不錯。
我們邊扎花邊議論明天的活動。大家七嘴八舌,突然有人說:“明天的遊行,我們能不能偷偷帶點什麼進去?能展現我們個性的東西?”常生於是就說:“我寫點什麼,做個橫幅,讓全世界看看我的書法。”他的提議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贊成。其實,當時的規定是非常嚴格的,不讓私自帶東西進入遊行隊伍中。北大的學生嘛,就是想與眾不同,張揚一下個性而已。就我個人而言,參與這么一件在後來成為里程碑式的事件,在當時真的不像一些媒體報導的那樣說經過很深的思考,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很偶然。
既然決定寫點東西,那么,寫什麼呢?大家七嘴八舌議論起來,主要還是圍繞著大的形勢。“振興中華”被別人說過了,沒有創意;“教育要改革”、“加快改革開放步伐”等沒有特色。一個個的口號被提出又被否定。隔壁宿舍的幾個同學也加入進來,有欒曉峰、毛小洪、李禹、於宏實、郭慶濱等幾位,女生佟丹也參與進來了。
這時,有人提議表達一下對鄧小平同志的感情,因為當時改革開放有幾年了,成效顯著。我們是改革開放的受益人,沒有改革開放,我們也上不了大學。我們想表達對鄧小平同志的愛戴之情。有人提出寫“鄧主席萬歲!”(小平同志當時任中央軍委主席),這種帶有文革遺留的口號立馬被大家否定了。最後決定直接問聲好,就寫“尊敬的鄧小平同志您好”,但是又覺得句子長了點;就寫“鄧小平同志您好”。大家越是議論,越是膽大,把姓氏也省略掉,乾脆直呼“小平同志您好”。於是,常生拿來一張紙,一時找不到那么大的毛筆,就用宿舍里擦桌子的抹布,捲成小棒棒,蘸著墨汁寫下了“小平同志您好”六個大字。
字寫好了,怎樣做成橫幅呢?想來想去,只好用床單,把六個大字粘在上面。這時,大家一致瞄準了其中一位同學(好像是李禹的吧)的床單,因為比較新。這位同學邊從床上撤床單邊說:“這可是個新床單。”
把六個大字往床單上一比劃,床單不夠長。這時不知誰說了一句:“把‘同志’兩個字也省去吧。”這句話一出來,本來很熱鬧的宿舍里,一下子靜了下來。直接稱呼國家領導人的名字,是不是有些不敬?要知道,在我們國家,對長輩、對領導是不習慣直接稱名道姓的。再一想,這是對領袖的問候,沒有別的意思,不至於上綱上線吧!於是,我們就把“小平您好”四個大字用訂書機訂在了床單上。
條幅製作好了,怎么打出來?我們從幾個宿舍找了三根長木桿,其中有拖把,把墩布頭卸了,只留下棍子,把橫幅綁在了桿子上。外面繞以彩帶,頂端綴以紙花,橫幅成了一把巨大的花束。
忙完之後,大家立即休息。此時已是凌晨兩點,離集合時間只有兩個小時了。
10月1日凌晨4時,我穿上了實驗室的白大褂,把橫幅藏在了裡面。我們乘坐大巴來到東皇城根集合,然後步行經過王府井,到達東長安街。這時,我偷偷將橫幅交給了高個子同學(記不清是於宏實還是李禹了)。張志是班長排在第一個,杜傑、李禹、於宏實等幾個緊隨其後,大家用手上的紙花為他們做掩護。
當北大學生方隊走到天安門金水橋東華表時,常生、李禹、於宏實等同學一下子打開橫幅,隊伍歡騰起來。這個時候,我們的帶隊老師喊:“快跑,快跑!”於是,隊伍便開始跑起來。
跑過去之後,我的心裡咚咚在跳。後來有人說小平同志看到橫幅笑了,我沒看見。
中央電視台的鏡頭本來先拍北大的遊行隊伍,橫幅打開後,鏡頭轉向清華,不過馬上又轉向北大,這時橫幅全面展開,場面一片歡騰。整個過程前後頂多一分鐘。
可惜的是隊伍過去之後就把橫幅給扔掉了,沒有保存下來。
遊行結束,我們坐上校車回到學校。晚上跳完集體舞后回到北大,我們還在議論這件事。這時,佟丹來到我們宿舍說:隊伍遊行時她弟弟正在一個路口上觀看,聽到幾個警察在說北大這幾個學生也太膽大了,要收拾他們。於是,我和常生、王新力幾個連夜躲到在北京的家裡或親戚家了。
過了幾天,據說有新華社記者來北大生物系採訪我們,老師一時很緊張,後來記者對他們說這是一件好事。那時信息不像現在這么快,後來才得知10月2日人民日報第二版刊登了我們舉著“小平您好”橫幅的照片,是人民日報攝影記者王東老師拍攝的。至此,我們心裡才踏實下來。

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成立於1989年1月21日;是由從事和熱愛科學探險事業的科技工作者、科學探險愛好者及關心、支持科學探險事業的有關人士自願組成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姚檀棟
夏訓誠
王會軍
劉少創
趙亞輝
龍翼飛
李致新
袁揚
毛一雷
劉嘉麒
張百平
張波[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高守亭
張文敬
李世傑[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王方辰
楊逸疇
嚴江征
何平平[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余志川
劉麗[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郭寶新[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王維[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張江援
張進江
王渝生[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張樹義[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張繼民[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鄒捍
陳杰[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陳挺恩
陸詠鴻
武素功
金雷[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恰加
馮雪華
旦增倫洙
郭柯
李玉拄
溫景春
群增
戴明華
於憲光
馬健龍
王富葆
劉洪海[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呂茅利
詹明蘇
任雨劍
劉小漢
劉長秀[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劉玉凱[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武立磊
劉時銀
劉燕[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孫廣友
高登義[探險家]
杜玉奇
胡東生[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徐國慶[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李大元[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高月娟
李傑[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李滌徽
郭建崴
楊永平[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候福強
凌風[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楊建
吳玉虎
陶麗娜
沈顯傑
董仁威[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蔣齊康
陳麗莉
陸龍驊
武振華
武淑環[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程占群
魏光飈
周衛軍
陳榮華[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王呂剛
王新民[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王存牛
項飛
項明[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趙永濤
姚健[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宮淑鳳
葉建青
關志華[中國科學探險協好會員]
劉文江[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徐進[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黃萬波
趙延平
劉耕年
孫波[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李明[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儲國強
李昌發
顏其德
李映洙
李院生
李斌[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許期京
何建邦
邱衍慶
陳偉海
陳拓
耿宗成
張璞[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周長進
周愛明
舒磊
霍翠萍
林日凡
田長彥
孟超[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李孝澤
屈建軍
余雷[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鄧軍文
黃明芬
徐立[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李燕春
鄭貴龍
齊德利
顧耀棟
俞國強
劉剛[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廖震宇
楊勇傑[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黃秀軍
楊鏡明
杜澤泉
谷全喜
吳冠昌
宋建軍[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劉亞升
劉默[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李梓敬
游威
杜學文
黃天幫
荊文發
胡喜鵬
諶良仲
舒津德
宋小超
方麗達
許勇[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柏春
趙紅[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會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