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線蟲病

植物線蟲病是由植物寄生線蟲侵襲和寄生引起的植物病害。此外還有一些植物線蟲侵襲植物的莖、葉、花和果實等地上部分,表現的症狀有萎蔫、枯死、莖葉扭曲、葉尖捻曲乾縮、葉斑、蟲癭和花冠腫脹等。

簡介

植物線蟲病是由植物寄生線蟲侵襲和寄生引起的植物病害。受害植物可因侵入線蟲吸收體內營養而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線蟲代謝過程中的分泌物還會刺激寄主植物的細胞和組織,導致植株畸形,使農產品減產和質量下降。中國較為嚴重的植物線蟲病有花生等多種作物的根結線蟲病、大豆胞囊線蟲病、小麥粒線蟲病、甘薯莖線蟲病、水稻乾尖線蟲病、粟線蟲病、松材線蟲病、柑橘半穿刺線蟲病等。

植物寄生線蟲長1毫米左右,多呈線形,無色或乳白色,不分節,假體腔,左右對稱。其口腔壁加厚形成吻針的特徵,是大多數植物寄生線蟲與其他線蟲的重要區別之一。

症狀

因線蟲的種類、為害部位及寄主植物的不同而異。大多數植物線蟲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如根、塊莖等,並使地上部分表現葉片發黃、植株矮小、營養不良。根部症狀可表現為:①結瘤。入侵線蟲周圍的植物細胞由於受到線蟲分泌物的刺激而膨大、增生,形成結瘤。通常由根結線蟲、鞘線蟲和劍線蟲引起。②壞死。植物被害部分酚類化合物增加,細胞壞死並變成棕色,可由短體線蟲引起。③根短粗。線蟲在根尖取食,根的生長點遭到破壞,致使根不能延長生長而變短粗。常由毛刺線蟲、根結線蟲和劍線蟲引起。④叢生。由於線蟲分泌物的刺激,根過度生長,鬚根呈亂髮叢狀叢生。根結線蟲、短體線蟲、胞囊線蟲、長針線蟲及毛刺線蟲均可引起這種症狀。

此外還有一些植物線蟲侵襲植物的莖、葉、花和果實等地上部分,表現的症狀有萎蔫、枯死、莖葉扭曲、葉尖捻曲乾縮、葉斑、蟲癭和花冠腫脹等。

特性

植物線蟲的寄生方式和習性大致可分為內寄生、半內寄生或半外寄生以及外寄生3種,每一種又可根據線蟲寄生後移動與否分為定居型和移動型。內寄生線蟲的全部體軀進入寄主植物體內,其定居型有根結線蟲 (Meloidogyne spp.)和胞囊線蟲 (Heteroderaspp.)、移動型有短體線蟲(Pratylenchus spp.)和松材線蟲(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等。半內寄生線蟲只以頭部或身體的前半部進入植物體內取食,而後半部則留在植物體外,其定居型有柑橘半穿刺線蟲(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移動型有擬環線蟲(Criconemoides spp.)、針線蟲 (Paraty lenchus spp.)和鞘線蟲 (Hemicycliophoraspp.)等。外寄生線蟲不進入植物體內,只以口針刺破植物表皮吸取營養,其定居型有腎形線蟲(Rotylencyhulus reniformis),移動型有劍線蟲 (Xiphinema spp.)和錐線蟲(Dolichodorus spp.)等。

生殖方式

植物線蟲病有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 2種類型。有性生殖時受精卵經減數分裂而形成胚胎;孤雌生殖時卵母細胞不經過受精,而通過有絲分裂後形成胚胎。發育歷經卵、幼蟲和成蟲3態。幼蟲有4個齡期,經4 次蛻皮後成為成蟲。世代長短因種類不同而有很大差別,短的7~10天,一般3~4周,長的可達9個月。大多可在土壤、蟲癭或病植物殘體上越冬。

線蟲自身的活動有限,主要進行被動式的傳播移動:隨病殘體、蟲癭和種子,根苗材料傳播,或藉助於水的流動,土壤、農機具的沾帶和昆蟲的傳帶。絕大部分植物病原線蟲的生活史中,都有一個階段(甚至終身)要經過在土壤中生活,因此很多線蟲特別是外寄生線蟲和根線蟲都通過土壤進行傳播。遠距離傳播則主要靠攜帶線蟲的種苗和其他種植材料的調運。

致病作用

除吻針對寄主的刺傷和蟲體在植物組織中的穿行所造成的機械損傷以及因寄生消耗植物養分而造成的危害外,植物線蟲主要是通過穿刺寄主時分泌各種酶或毒素來造成各種病變。同時,線蟲的侵害活動還可為次生病原微生物提供入口,如馬鈴薯根腐病就是由於馬鈴薯莖線蟲取食根部造成傷口,為其他細菌和真菌提供了通道,致使馬鈴薯根部腐爛。線蟲也可與其他病原物形成複合侵染,如菸草黑脛病菌只有與根結線蟲聯合侵染時才能發病,而該病菌單獨存在或遇機械傷口時都不會發生病害。經常和線蟲造成複合病害的有鐮刀菌、疫霉、輪枝菌和絲核菌等。線蟲還可傳播病毒,一般球形或多面形的病毒由劍線蟲和長針線蟲傳播,而桿狀或管狀病毒則多由毛刺線蟲傳播。

防治方法

利用線蟲病被動傳播為主的特點嚴格執行檢疫措施;利用植物線蟲在不適宜的寄主上難以繁殖的特點,選用抗病、耐病品種;利用大多數植物線蟲有在土壤中的生活史的特點,用化學藥劑處理土壤;進行種子汰選和種苗的熱處理;通過輪作、秋季休閒、翻耕曬土、田間衛生等耕作措施破壞植物線蟲存活的適宜條件,以及利用天敵控制等。

生物防治

植物可由多種因素被引發各種病害,相較於以往的化學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因其具有安全低毒,環境友好等特點,已經成為研究熱點的套用主流,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前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