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寄生

重寄生

既可以指一種生物學的特殊寄生現象,也可以特指產於四川、湖北、貴州、廣西。在海拔1000-1400米林中,常寄生於銹毛鈍果寄生Taxillus levinei(Merr.)H. S. Kiu等桑寄生科植物的枝上的一種植物。特殊情況下也會出現同種寄生,如介殼蟲總科的某些種,其雌體為介殼蟲之初次寄生物,而雄體為寄生於同種之雌性上的二重寄生物。檀香科重寄生屬的植物常寄生在檞寄生、桑寄生和大苞鞘花等桑寄生科的植物上,這種以桑寄生科植物為寄主的寄生物特稱為“重寄生”。核果卵圓狀長圓形,長6-8毫米,直徑3.5毫米,有縱溝5-6條,基部圓形,頂端宿存花被裂片直立,內彎;種子1枚,圓柱狀。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重寄生樣本重寄生樣本

中文名稱:重寄生

英文名稱:epiparasitism;hyperparasitism

套用學科:昆蟲學(一級學科);昆蟲生態學(二級學科);植物學(一級學科)

定義:一種寄生蟲(寄生植物)又被其他寄生蟲(寄生植物)寄生的現象。

套用學科: 水產學(一級學科);植物保護(一級學科);水產生物病害及防治(二級學科)

重寄生現象superparasitism

即在寄主體內有食物鏈式的多層寄生,即第一種寄生物寄生於寄主體內,第二種寄生物又在第一種寄生物上寄生。這樣第一種寄生物稱為寄生物或原寄生物,第二種寄生物稱為重寄生物,如果重寄生物上還有寄生物,則為二重寄生物,三重以上的寄生物可以此類推理解。

昆蟲類之捕食寄生所致的重寄生中,大多只有最高次的寄生物能繼續生存。

特殊情況下也會出現同種寄生,如介殼蟲總科的某些種,其雌體為介殼蟲之初次寄生物,而雄體為寄生於同種之雌性上的二重寄生物。

可參見詞條重寄生現象。

特指的重寄生植物Phacellariafargesii

檀香科重寄生屬的植物常寄生在檞寄生、桑寄生和大苞鞘花等桑寄生科的植物上,這種以桑寄生科植物為寄主的寄生物特稱為“重寄生”。

植物簡介

中國植物志>>第24卷>>檀香科 Santalaceae>>重寄生屬 Phacellaria

花序密集簇生,嫩時被銹紅色短柔毛,有縱條紋,不分枝,長6-8厘米。花兩性,通常單一,散生,鍾狀圓柱形,長2.3-2.5毫米,直徑1.3-1.5毫米,黃白色,無毛;苞片卵狀三角形,長l-1.3毫米,頂端反折,被緣毛;小苞片2枚,微小,長0.5毫米,卵狀三角形,頂端銳尖,被緣毛;總苞不存在;花被裂片通常5枚,稀4枚,常與花盤離生,長不及0.7毫米,內面常被微柔毛;雄蕊5枚;子房與花被大部連生,花柱短圓柱狀,柱頭多少呈長圓盾狀。核果卵圓狀長圓形,長6-8毫米,直徑3.5毫米,有縱溝5-6條,基部圓形,頂端宿存花被裂片直立,內彎;種子1枚,圓柱狀。花果期7-8月。

產於四川、湖北、貴州、廣西。在海拔1000-1400米林中,常寄生於銹毛鈍果寄生Taxillus levinei(Merr.)H. S. Kiu等桑寄生科植物的枝上。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城口。

與“重寄生 Phacellaria fargesii Lecomte”相關的種有:

粗序重寄生Phacellaria caulescens Collett & Hemsl.

扁序重寄生Phacellaria compressa Benth.

硬序重寄生Phacellaria rigidula Benth.

長序重寄生Phacellaria tonkinensis Lecomte

生物防治

植物可由多種因素被引發各種病害,相較於以往的化學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因其具有安全低毒,環境友好等特點,已經成為研究熱點的套用主流,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前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