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霜霉病

黃瓜霜霉病

黃瓜霜霉病,俗稱“跑馬乾”、“乾葉子”。苗期成株都可受害,主要為害葉片和莖,卷鬚及花梗受害較少。 黃瓜霜霉病是保護地黃瓜栽培中發生最普遍。為害最嚴重的病害。病情來勢猛,發病重,傳播快,如不及時防治,將給黃瓜造成毀滅性的損失。

基本信息

發病症狀

霜霉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上。苗期發病,子葉上起初出現褪綠斑,逐漸呈黃色不規則形斑,潮濕時子葉背面產

黃瓜霜霉病黃瓜霜霉病

生灰黑色霉層,隨著病情發展,子葉很快變黃,枯乾。成株期發病,葉片上初現淺綠色水浸斑,擴大後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黃綠色轉淡褐色,後期病斑匯合成片,全葉乾枯,由葉緣向上捲縮,潮濕時葉背面病斑上生出灰黑色霉層,嚴重時全株葉片枯死。抗病品種病斑少而小,葉背霉層也稀疏。

病原菌

病菌的孢子囊梗無色,單生或2—4根束生,從氣孔伸出,上部呈3—5次銳角分枝,分枝末端著生一個孢子囊;孢子囊卵形或檸檬形,頂端具乳狀突起,單胞,淡褐色。孢子囊可萌髮長出芽管,或孢子囊釋放出遊動孢子,變為圓形休止孢子,萌發芽管,侵入寄主。卵孢子球形,黃色,表面有瘤狀突起。

​基本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多在開花結果後發生,從下部老葉開始發病。發病初期,葉片背面出現水漬狀、淺綠色斑點,擴大後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病斑顏色變化為綠色、黃色,最後變為褐色,潮濕情況下葉片背面病斑上長出紫黑色霉層。

病原產生

黃瓜霜霉病是由卵菌綱黴菌屬真菌侵害引起,該病菌無性繁殖形成遊動孢子,靠露珠和雨水傳播。

病因及規律

霜霉病病害循環霜霉病病害循環

黃瓜霜霉病病原為鞭毛菌亞門假霜霉屬古巴假霜黴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Berk.et Curt.) Rostov.】

,該病菌的孢子囊靠氣流和雨水傳播。在溫

室中,人們的生產活動是霜霉病的主要傳染源。黃瓜霜霉病最適宜發病溫度為16-24℃,低於10℃或高於28℃,較難發病,低於5℃或高於30℃,基本不發病。適宜的發病濕度為85%以上,特別在葉片有水膜時,最易受侵染髮病。濕度低於70%,病菌孢子難以發芽侵染,低於60%,病菌孢子不能產生。

病菌在保護地內越冬,翌春傳播。也可由南方隨季風而傳播來。夏季可通過氣流、雨水傳播。在北方,黃瓜霜霉病是從溫室傳到大棚,又傳到春季露地黃瓜上,再傳到秋季露地黃瓜上,最後又傳回到溫室黃瓜上。

病菌為活體專性寄生真菌,種子不帶菌,病菌主要靠氣流傳播,從葉片氣孔侵入。霜霉病的發生與植株周圍的溫濕度環境關係非常密切,發生起始溫度為16℃左右,而流行適溫為 20~ 24℃,且要求相對濕度在 85%以上。該病的蔓延速度很快,有人將其稱為“跑馬乾”,一旦有了中心病株,只需3~4次的擴大再侵染,即可釀成大災,因此防治此病的關鍵是儘早發現中心病株或病區。

防治技術

防治黃瓜 霜霉病 建議從以下方面和注意事項從事農業活動:黃瓜霜霉病防治應該以預防為主,預防的時期根據溫濕度條件而定。一般在陰雨天到來之前及連續陰雨的情況下,進行預防。方法可採用噴灑保護性藥劑或採用煙燻劑、粉塵等進行預防、煙霧劑以45﹪的百菌清煙霧劑效果較好。一般每公頃 畝用量3~3.75kg,分放在棚內4~5處,點燃後悶棚,熏一夜,次晨通風,5~7天熏一次。霜霉病一旦發生,套用藥劑進行防治。藥劑以水劑為主,噴藥時要均勻周到,葉子正、背面均勻噴灑,重點是病葉的葉背霉層,此外對上部健康葉片進行噴藥保護。另外要注意選用對霜霉病抗病良種;加強栽培管理,適當稀植,採用高畦栽培:澆小水,嚴禁大水漫灌,雨天注意防漏,有條件的地區採用滴灌技術可較好地控制病害;收穫後徹底清除病殘落葉,並帶至棚、室外妥善處理;有條件優先套用粉塵劑或 煙霧劑防治。

植保要點

(1)發病初期適當控制澆水,保護地栽培注意增強通風,降低空氣濕度。

(2)培育無病壯苗,增施基肥,注意氮、磷、鉀肥合理搭配。

(3)收穫後徹底清除病株落葉。

防治黃瓜霜霉病,必須認真執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在全面搞好節能溫室蔬菜栽培無公害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各項防治措施的基礎上,著重抓好生態防治和化學防治。

首先要調控好溫室內的溫濕度,要利用溫室封閉的特點,創造一個高溫、低濕的生態環境條件,控制霜霉病的發生與發展。

黃瓜霜霉病黃瓜霜霉病

溫室內,夜間空氣相對濕度多高於90%,清晨拉苫後,要隨即開啟通風口,通風排濕,降低室內濕度,並以

較低溫度控制病害發展。9點後室內溫度上升加速時,關閉通風口,使室內溫度快速提升至34℃,並要盡力維持在33--34℃,以高溫降低室內空氣濕度和控制該病發生。下午3點後逐漸加大通風口,加速排濕。復蓋草苫前,只要室溫不低於16℃要儘量加大風口,若溫度低於16℃,須及時關閉風口進行保溫。放苫後,可於22點前後,再次從草苫的下面開啟風口(通風口開啟的大小,以清晨室內溫度不低於10℃為限),通風排濕,降低室內空氣濕度,使環境條件不利於黃瓜霜霉病孢子囊的形成和萌發浸染。

如果黃瓜霜霉病已經發生並蔓延開了,可進行高溫滅菌處理:在晴天的清晨先通風澆水、落秧,使黃瓜瓜秧生長點處於同一高度,10點時,關閉風口,封閉溫室,進行提溫。注意觀察溫度(從頂風口均勻分散吊放2--3個溫度計,吊放高度於生長點同)當溫度達到42℃時,開始記錄時間,維持42℃--44℃達2個小時,後逐漸通風,緩慢降溫至30℃。可比較徹底的殺滅黃瓜霜霉病菌與孢子囊。

第二要注意實行輪作,增施有機肥料,合理肥水,調控平衡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係,促進瓜秧健壯;提高黃瓜植株的抗病能力。只要能堅持始終,不但黃瓜霜霉病很少發生或不發生,其它病害也會很少發生。

防治方法

①選用抗病品種. 黃瓜品種對霜霉病的抗性差異大,要選較抗病的品種。

②選用健壯無病幼苗. 育苗地與生產地隔離,定植時嚴格淘汰病苗。

③選地. 露地栽培時,要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

④生態防治. 改革耕作方法,改善生態環境,實行地膜復蓋,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降低空氣濕度,並提高地溫。進行膜下暗灌,在晴天上午澆水,嚴禁陰雨天澆水,防止濕度過大,葉片結露。澆水後及時排除濕氣,防止夜間葉面結露。加強溫度管理,上午將棚室溫度控制在28~32℃,最高35℃,空氣相對濕度60%~70%,每天不要過早地放風。

⑤ 科學施肥. 施足基肥,生長期不要過多地追施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植株發病常與其體內“碳氮比”失調有關,碳元素含量相對較低時易發病。根據這一原理,通過葉面噴肥,提高碳元素比例,可提高黃瓜的抗病力。

⑥高溫悶棚.一般在中午密閉大棚兩小時,使植株上部溫度達到44-46℃,不要超過48℃,可殺死棚內的霜黴菌,每隔7天進行1次,2-3次後,可基本控制病情的發展。

總之,用控制溫濕度使其不利於病菌生長發育的措施,降低病情的發展,是有效防治黃瓜霜霉病的無公害防病技術。

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

黃瓜霜霉病黃瓜霜霉病

(2)培育壯苗,適期早播。

(3)選用無滴膜或用耐火處理的長壽膜蓋大棚,移栽時起壟蓋地膜種植。

(4)大棚、溫室降低濕度。

(5)配方施肥,增施硼肥。

(6)藥劑防治

輕微發病 氟菌霜霉威1200倍液稀釋噴施,5—7天用藥1次;病情嚴重時,氟菌霜霉威800倍液稀釋噴施,3天用藥1次,噴藥次數視病情而定。

注意科學合理用藥,延緩抗藥性產生

1.避免長期單一用藥,選用新品種農藥長期單一使用一種農藥,尤其是使用防治對象單一、作用位點少的內吸性殺菌劑,病原菌很容易產生抗藥性,防治效果降低。因此要注意淘汰防效差的農藥老品種,選擇使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新品種,不僅可以減少用藥次數,降低生產成本,而且還可顯著提高化學防治效果,減緩抗藥性的產生。

2.保護性殺菌劑和內吸性殺菌劑輪換交替使用良好的保護性殺菌劑主要有奧力克霜貝爾(中藥殺菌劑)、代森錳鋅、代森銨和百菌清,這類農藥藥效穩定,不易產生抗藥性;內吸性殺菌劑有:乙磷鋁、甲霜靈、苯霜靈、霜脲氰、安克等,這類農藥高效,但易產生抗藥性。實際生產中要合理輪換、交替使用各種殺菌劑,既可延緩抗藥性的產生,又可延長農藥的使用年限。

3.正確復配、混用各種防治霜霉病的藥劑一是內吸性殺菌劑與代森錳鋅的混合劑,如乙磷鋁錳鋅、甲霜靈錳鋅、霜脲氰錳鋅、氟菌霜霉威;二是內吸性殺菌劑與銅製劑的復配,如甲霜銅、惡霜嘧銅菌酯、加瑞農等。農藥的正確復配、混用,既可擴大農藥的殺菌範圍,又可延緩抗藥性的產生。

4.掌握適宜的用藥量和藥液濃度一般情況下,藥劑濃度越高,殺滅病原菌的效果越好。但過高的施藥濃度,會造成過多的藥劑殘留,不僅容易產生藥害,而且容易增強病原菌的抗藥性,造成農藥的“過早失效”,縮短農藥的使用年限。因此,使用時,要仔細閱讀說明書上的農藥使用量,嚴格按照稀釋倍數配製藥液。

5.控制施藥次數,掌握合理的施藥間隔期施藥次數過多、過濫,間隔時期過短是目前防治黃瓜霜霉病的一大問題。這樣既浪費了農藥,增加了生產成本,又造成了病原菌抗藥性的增強。一般化學農藥的有效期約7~10天,因此施藥間隔時間以7~10天為宜。日光溫室黃瓜每月施藥次數以2~3次為宜,最多不超過4次。

注意掌握好防病用藥的4個關鍵時期

1.第1個關鍵時期在苗期黃瓜育苗期間,由於幼苗較小,抗逆性較弱,易受病菌侵染,應噴施1次保護性殺菌劑,確保幼苗不受病原菌侵染。定植時選擇無病苗進棚定植。

2.第2個關鍵時期在定植緩苗後黃瓜定植緩苗後,植株生長速度加快,霜霉病容易發生。應進行一次保護性噴藥,使植株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病原菌侵染植株。

3.第3個關鍵時期在黃瓜開花初期黃瓜開花後,植株由營養生長期轉入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並進的時期,葉片營養較以前差,植株抗病性較弱,霜霉病容易發生流行,應及時噴施一次殺菌劑,防止植株感染病原菌。

4.第4個關鍵時期在黃瓜採收盛期在黃瓜採收盛期,植株吸收的一大半養分被果實帶走,植株抗病性較弱;同時澆水次數較多,棚內濕度較大,適於霜霉病菌孢子的萌發侵入。因此,澆水前要先噴農藥預防,避免因濕度高而引發霜霉病,同時還要經常進行田間調查,發現中心病株,立即用藥,將霜霉病消滅在發病初期。

注意提高噴藥技術,保證用藥質量

1.噴藥要全面噴藥時應做到不漏噴、不重噴、不漏行、不漏棵,噴藥時一定要從瓜秧的下部葉片往上噴。不僅植株葉片的正面、背面要噴灑均勻、周到、細緻,而且植株基部、地膜、大棚走道、大棚膜、山牆、後牆都要噴施,保證噴藥質量,做到全面殺菌。

2.噴藥要抓住3個重點一是大棚前沿濕度高,南部植株容易發病,要重點噴藥;二是中心病株周圍的植株易感染病原菌,要重點噴藥;三是植株中上部的功能葉片易受病原菌侵染,要重點噴藥。

3.確定好噴藥時間一般情況下,光照強、溫度高、濕度大時,黃瓜的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呼吸作用均較強,黃瓜莖葉表面的氣孔張開,有利於藥劑的進入;另外,因濕度大,莖葉表面藥液乾燥速度慢,也有利於藥劑被充分吸收而增強藥效。但光照過強、溫度過高時,易引起藥劑的光解或引起藥害,因此中午前後不宜噴藥。實踐中,應根據藥劑對溫度,濕度和光照的要求,把握最佳施藥時期,取得最佳防治效果。當溫度20~25℃,相對濕度70%~75%時,藥液揮發少,大部分被植物吸收,殺菌效果好;當溫度高於30℃時,藥液揮發快,造成葉片藥劑濃度提高,易產生藥害,效果不理想;當溫度低於20℃,相對濕度高於80%,植株對藥液的吸收利用少,不適於噴藥防治。

4.完善用藥方法一是採用塗抹法,陰雨天氣如果發現有病葉,可把70%代森錳鋅調成漿糊狀,用小刷子反覆塗抹病葉的背面;二是採用煙燻法,即在傍晚施放百菌清煙霧劑,進行空氣殺菌;三是採用粉塵法,利用噴粉器把百菌清或防毒礬粉塵劑噴撒在植株葉片上,噴粉時間應選擇在早晨或傍晚。

注意結合其他方法,搞好綜合防治

2.高溫滅菌高溫滅菌方法簡單,經濟有效,易於管理。具體做法是:將溫度表掛在黃瓜秧蔓頂端,選擇晴天中午密閉大棚,使棚內溫度上升到44--46℃,連續維持2小時。中午燜棚期間,每隔15分鐘觀測一次溫度,低於42℃,殺菌效果不顯著,高於48℃,植株易受損傷。處理後及時放風(要緩慢),降溫排濕。如果土壤乾燥,在燜棚前1天,應灌1次水。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培育無病壯苗;運用平衡配方施肥技術,補充中微量元素,增施二氧化碳氣肥;採用滴灌或膜下暗灌技術,降低棚內濕度搞好棚內衛生,做好棚內工具及牆壁的消毒工作,減少病源基數。

3.營養防治黃瓜植株對霜霉病的抵抗力與植株體內可溶性糖度有關。黃瓜生長後期,植株體內汁液含糖量下降時,在葉面噴施葡萄糖(或白糖)100倍液、或米醋和尿素200倍混合液;也可以用1:0.5:100的白糖、尿素、水混合液,間隔5天噴1次,連續5次。

生物防治

1、預防方案:按《奧力克-霜貝爾》500倍液稀釋噴施,7天用藥1次。

2、治療方案:輕微發病時,按《奧力克-霜貝爾》300—500倍液稀釋噴施,5—7天用藥1次;病情嚴重時,按300倍液稀釋噴施,3天用藥1次,噴藥次數視病情而定。

生物防治

植物可由多種因素被引發各種病害,相較於以往的化學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因其具有安全低毒,環境友好等特點,已經成為研究熱點的套用主流,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前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