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單胞菌

假單胞菌

假單胞菌Pseudomonadaceae為假單胞菌屬,該菌為直或稍彎的革蘭氏陰性桿菌,是無核細菌,以極生鞭毛運動,不形成芽孢,化能有機營養,嚴格好氧,呼吸代謝,從不發酵。模式屬為假單胞菌屬。此屬有29種。其中至少有3種對動物或人類致病(見假單胞菌感染)。多分布於土壤和水中及各種植物體,有極強分解有機物的能力,可以將多種有機物作為能量來源。Harald的研究報告中列出了已經完成次級代謝基因簇鑑定的單個假單胞菌26種,已經完成測序的基因組大小為4.6~7.1Mb,包括4237~6396個基因,GC含量57.8%~66.6%,其中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da (Schroeter) Migula].螢光假單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 Migula)和丁香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van Hall) 全基因組序列測序結果顯示二次代謝產物豐富,其次生代謝產物的合成機制複雜,涉及PKS,NRPS和NRPS-PKS等多個基因簇。

基本信息

研究進展

假單胞菌假單胞菌

在假單胞菌中發現多種活性代謝產物,包括植物抗菌劑植物抗菌劑2,4-二乙醯基均苯三酚(2,4-DAPG).Orfamide A.抗菌劑莫匹羅星及抗腫瘤藥物番紅菌素和Syringolin。這些產物在農藝.化工和醫藥工業中已經得到廣泛套用。Harald的研究報告中列出了已經完成次級代謝基因簇鑑定的單個假單胞菌26種,已經完成測序的基因組大小為4.6~7.1Mb,包括4237~6396個基因,GC含量57.8%~66.6%,其中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da (Schroeter) Migula].螢光假單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 Migula)和丁香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van Hall) 全基因組序列測序結果顯示二次代謝產物豐富,其次生代謝產物的合成機制複雜,涉及PKS,NRPS和NRPS-PKS等多個基因簇。與放線菌的次生代謝產物合成研究相比,假單胞菌的研究更注重於次生代謝產物合成機制的研究,已經發現了多種組合生物的新機制,這項重要的進展不僅為假單胞菌次生代謝基因簇的鑑定和組合生物合成的機制的研究奠定了極為重要的生物信息學基礎,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些進展為以假單胞菌作為重要的宿主,利用基因工程,對假單胞菌相關基因簇進行重組.突變和插入等修飾,開發相關抗腫瘤藥物,建立了一個重要的資源基礎。

生物防治

植物可由多種因素被引發各種病害,相較於以往的化學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因其具有安全低毒,環境友好等特點,已經成為研究熱點的套用主流,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前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