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滿族自治縣

桓仁滿族自治縣

桓仁滿族自治縣地處遼寧東部山區,隸屬於本溪市。東與吉林省集安市相接,南與丹東市寬甸縣相連,西與本溪縣和撫順市新賓縣相依,北與吉林省通化市毗連,距瀋陽市189公里,大連市460公里,丹東市174公里,本溪市192公里,通化市70公里,集安市159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24°27′—125°40′,北緯40°54′—41°32′。境內主要有漢、滿、朝鮮、回等民族,面積3547平方公里。 桓仁滿族自治縣獲得過多項殊榮,楓林谷森林公園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和“中國森林氧吧”,“京租稻”栽培系統成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成功創建國家冰葡萄酒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和國家冰酒葡萄綜合標準化示範區,先後獲得中國山參之鄉、中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最美休閒小城、中國最佳旅遊風景區、最美中國休閒度假旅遊城市、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全國第三屆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民眾體育先進縣、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縣等榮譽稱號。 2019年1月9日,憑藉桓仁傳統木版年畫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桓仁滿族自治縣 桓仁滿族自治縣

桓仁遠在新時器時代(6000多年前)就有人類生息,戰國時屬燕國。公元前37年,北扶餘王子朱蒙在五女山建高句麗部落第一代都城。公元1424年,建州女真首領李滿柱率部落來到桓仁,從此桓仁成為滿族先人活動區。清光緒三年(1877年)建縣,名懷仁縣,隸屬奉天府。民國3年(1914年)更名桓仁縣。民國18年(1929年)隸屬遼寧省,1959年隸屬本溪市,1966年隸屬丹東市,1968年又隸屬本溪市。1989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桓仁滿族自治縣。

位置境域

桓仁滿族自治縣地處遼寧東部山區,隸屬於本溪市。東與吉林省集安市相接,南與丹東市寬甸縣相連,西與本溪縣和撫順市新賓縣相依,北與吉林省通化市毗連,距瀋陽市189公里,大連市460公里,丹東市174公里,本溪市192公里,通化市70公里,集安市159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24°27′—125°40′,北緯40°54′—41°32′。境內主要有漢、滿、朝鮮、回等民族,面積3547平方公里。

氣候類型

桓仁滿族自治縣屬於中溫帶大陸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日照2685.6小時,年平均降水量610.6毫米,年平均氣溫7.4℃(最高氣溫36.3℃,最低氣溫-25℃)。無霜期156天(最長181天,最短115天)。

行政區劃

桓仁滿族自治縣轄4個鄉,8個鎮(木盂子管委會掛靠華來鎮),1個國營農場,1個街道辦事處,103個行政村,1035個村民小組。縣政府所在地設在桓仁鎮。全縣總人口達到291530人,有漢族、滿族、朝鮮族、回族及蒙古族民族和錫伯族、壯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土家族,共11個民族。

鄉鎮名 所轄村
桓仁鎮 劉家溝村、泡子沿村、東關村、西關村、通天村、鳳鳴村、曲柳川村、六道河子村、四河中心村、五道河子、大甸子村、平原城村 、虎泉村
二棚甸子鎮 雞冠砬子、四道嶺子、二棚甸子 、四平、橫道川、巨戶溝村
沙尖子鎮 影壁山、乾溝子、下甸子、沙尖子、秋皮溝、鬧枝溝、北溝村、曉陽村
五里甸子鎮 樺樹甸子、三架窩棚、大鏡溝、五里甸子、夾皮溝、老黑山村
雅河朝鮮族鄉 聯合、灣灣川、雅河、米倉溝、董船營村、雅爾古寨村、邊哈子村、荒甸村
普樂堡鎮 瓦房、普樂堡、梨樹、大青溝、老漫子、夾道子村、龍泉村
向陽鄉 北岔、向陽、雙合、和平、爬寶村、回龍村
華來鎮 文治溝、碑登、光復、柳林子、大恩堡、馮家堡子、拉古甲、果松川村、二戶來村、朱家堡子村、高台子、川里、鏵尖子、瓦爾喀什寨
木盂子管委會 木盂子、暖河子、蔡俄堡、高儉地、仙人洞村
八里甸子鎮 韭菜園子、八里甸子、川頭、柞木台子、大南溝、馬鹿泡、佛頂山村、秀麗村
黑溝鄉 六道溝、黑溝、石虎子、大川
古城鎮 新江、窪泥甸子、雙嶺子、古城子、拐磨子、岔路子、江南村、八道溝、二道溝、鹼廠溝、中心村、同江村
北甸子鄉 英英溝、友誼、大牛溝、長春溝、彎龍背、北甸子村

自然資源

地貌概況

林業用地438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81.8%,水域面積39.8萬畝,占全縣總面積7.5%,形成了“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地貌。地貌類型分為山地地貌、岩溶地貌和河流地貌。

礦產資源

2017年,已經探明全縣共有9大類、40多個品種礦產資源分布在130多處礦產地,其中煤500萬噸、鐵3261萬噸、銅2566萬噸、鉛2241萬噸、石墨932萬噸、滑石341萬噸、石灰石5億噸。

山林資源

2017年,全縣林地面積438萬畝,有林地面積420萬畝,森林蓄積量278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8.9%,國家重點公益林202.6萬畝,地方公益林和天然商品林112.4萬畝,人工商品林113萬畝。桓仁境內有大小山峰64座,其中較為著名的有佛頂山,高1367.78米,為遼寧最高山峰,花脖子山1336.1米,五女山804米,全縣海拔最低點為108米。在桓仁35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低、高等植物2082種;各種野生動物2681種,其中脊椎動物311種,無脊椎動物2370種。境內先後發現動、植物新種22個,中國新紀錄動、植物109種,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惜瀕危動、植物73種,其中植物40種,動物33種。

水利資源

2017年,全縣水域面積39.8萬畝,水資源總量156357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3400萬立方米,地下水32957萬立方米,可利用水量70479萬立方米,實際利用水量7971.3萬立方米。全縣有大小河流70條,其中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0條,流域面積在10平方公里至100平方公里的19條。渾江全長447公里,其中在桓仁境內160公里,總流域面積17500平方公里,境內流域面積3547平方公里。

旅遊資源

2017年,全縣已有旅遊景區(點)4個,已開放4個。有旅行社9家,旅遊資質審查合格單位19個。全年接待國內旅遊人數872.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2%。國內旅遊收入71.85億元,比上年增長10%。接待入境旅遊者1.3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1%。旅遊創匯112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2%。全年旅遊總收入72.6億元,比上年增長14%。

經濟概況

綜合

2017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0.2億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8.3億元,比上年增長2.9%;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0.5億元,比上年增長7.4%;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1.4億元,比上年增長0.1%。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全縣生產總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4:31:45調整為23:34:43。

農業

2017年,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52.9億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種植業產值18.64億元,比上年增長2.1%;林業產值18.95億元,比上年增長5.44%;牧業產值11.99億元,比上年增長2.27%;漁業產值2.77億元,比上年增長4.97%。全年實現農業增加值28.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速2.4%。其中種植業增加值10.15億元,比上年增長2.11%;林業增加值11.88億元,比上年增長5.58%;牧業增加值4.46億元,比上年增長2.27%;漁業增加值1.77億元,比上年增長4.19%。
2017年,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2770公頃,其中,水稻種植面積8800公頃;玉米種植面積12170公頃;大豆種植面積820公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3734公頃,其中,藥材作物種植面積1658公頃;蔬菜及食用菌作物種植面積1090公頃;其他經濟農作物種植面積986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13.43萬噸,同比減少9.87%,其中水稻產量6.02萬噸,同比增長2.56%;玉米產量6.77萬噸,同比減少19.79%;大豆產量0.18萬噸,同比增長9.76%;在非糧食作物中,油料產量234噸,同比增長3.08%;蔬菜產量5.5萬噸,同比增長5.29%;水果產量2.97萬噸,比上年減少4.68%。

2017年,全縣完成人工造林1000公頃,植樹270萬株,森林撫育改造面積4333公頃。目前,我縣森林面積420萬畝,活立木總蓄積量278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78.9%。

全年肉類總產量32321噸,同比增長1.92%;禽蛋產量8853噸,同比減少1.75%。

2017年,全年商品魚產量實現2481噸,其中,淡水捕撈467噸、淡水養殖2014噸。淡水養殖面積為9780公頃,其中,池塘面積61公頃、水庫面積9719公頃。

桓仁滿族自治縣農業 桓仁滿族自治縣農業

工業

2017年,全部工業總產值實現820491萬元,比上年下降7.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3459萬元,按可比口徑同比下降0.98%,占全部工業總產值24.8%。

桓仁滿族自治縣工業 桓仁滿族自治縣工業

2017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實現287172萬元,按可比口徑同比下降0.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9692萬元,比上年下降2.3%。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主營業務收入194552萬元,比上年下降15.9%。工業產品產銷率為100.3%,實現利稅51573萬元,比上年下降7.6%,其中實現利潤17920萬元,比上年下降41.9%。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7年:全縣有26個文化機構,有各類學校25所,其中12年一貫制學校1所,9年一貫制學校4所,獨立國中3所,獨立國小15所,職教中心、教師進修學校各1所。全縣現有在校生19782人,其中國小10986人,國中5773人,普通高中3023人。全縣現有教職工2457人,其中高中479人,國中662人。全縣擁有衛生機構19個,其中醫院18個,婦幼保健計畫生育服務中心1個。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077人。縣共有醫藥企業170個(12個生產企業,1個包裝企業,157個經營企業),生產56種中成藥,其中有2種列入國家中藥保護品種,15種列入醫藥保護目錄。

交通運輸和郵電業

2017年,全縣共有等級公路1721.6公里,其中國家級公路238.6公里,省級公路185.8公里,縣級公路148.3公里,鄉級公路519.5公里,公路密度為49.14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縣共有橋樑448座,16686米,有隧道6處,4116米。全縣有103個行政村通油路,占所有行政村的100%。全縣擁有固定電話用戶4萬戶,其中城鎮電話用戶1.94萬戶。

科技技術

2017年,科技工作邁出新步伐,全年實施科技計畫項目12項,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

人口和就業

2017年,全縣總人口達到291530人,總戶數102626戶,戶平均人口2.84人。在總人口中,城鎮人口84030人,鄉村人口207500人。男性人口148529人,占全縣總人口的50.9%;女性人口143001人,占全縣總人口的49.1%。性別比為51:49。

2017年,全縣2017年完成各類就業培訓2105人次,新增城鎮實名制就業3751人,公益性崗位安置125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92%以內。

社會保障

2017年,在崗職工工資年人均工資實現46899元,比上年增長7.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4554元,比上年增長7.3%;社會保障事業得到加強,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全縣企事業單位、黨政機關參加基本養老保險69126人,比上年增長1.95%;企事業單位、黨政機關參加基本醫療保險52663人,比上年下降7.1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運行平穩,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85605人,參合率為100%。全縣有1593名城鎮居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生態環境

2017年,生態建設成果豐碩,生態體系日趨完善。全年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173.13噸,工業廢水排放31.79萬噸,工業煙塵排放215.64噸,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1%,城區空氣品質優良以上天氣達到349天。

人口民族

2013年, 桓仁滿族自治縣共有30萬人口,有漢族、滿族、朝鮮族、回族、蒙古族、錫伯族、壯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土家族等11個民族。

風景名勝

望天洞 望天洞
望天洞 望天洞
望天洞 望天洞位於桓仁滿族自治縣境內,該洞發育於20萬年前,洞總長7000餘米,洞內最大的廳6000餘平方米,可容納萬人。全洞4大景區100餘景點。洞內的迷宮更為奇特,被稱為“北國第一洞,迷宮世無雙”。 此洞兩個洞口並列,中間一道兩抱多粗的石樑。右側洞口有50平方米,洞口石壁上一隻展翅昂首的大鳥,面向東方,形象逼真,名曰“鯤鵬朝陽”。 左側洞口有35平方米。兩個洞口酷似一副巨大的眼鏡放在山巔。沿左側洞口石壁扶鐵欄踏石階經“通天橋”,下行30餘米,便是該洞的第一大廳--“聚仙廳”,寬闊高大,可納千人。回首仰望,兩道光柱直射廳中,使人有懷抱紅日、目接青天之感。若在春冬季節或雨、雪之後,廳內雲霧繚繞,從洞口向上升騰,雲霧與洞口綠樹交相輝映,更是妙不可言。望天洞景觀迷人,奇、特、險俱全,洞內鐘乳石潔白如玉,五光十色,姿態各異,千變萬化,世人進入洞內如遇仙境,洞內各式寶塔林立,神、佛、仙人到處可見,神態各異,有動物、植物,形象逼真,有華清池、瑤池、有蓮花及蓮花池,有石林、城牆,有冰花雪蓮,有冰川雪海,有噴泉、瀑布,有暗河,可乘船千米,到處是仙境。 在洞中,道路曲折忽上忽下。最狹窄之處,只能容一人通過,胖者不顯擠,瘦者不顯寬。在“迷宮”,道路多條環環相套皆都類似,令人頓生樂趣。然而那條條道路又都能走出迷宮,而外邊的景象卻各異。迷宮分上、中、下三層,洞中有洞,洞洞相通,門中有門,門門可行,總長度1100多米,為世所罕見。入其內,行來走去,難分難辨,妙趣橫生。望天洞如同一軸奇異的畫卷,飄逸迷離妙趣無窮。在民間傳誦著這樣一首歌謠:望天洞府洞望天,晉朝鹹和住過仙,若問此仙是哪個,青蛇修煉十八年。還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望天洞府洞天望,藏龍青山青龍藏,古今傳頌傳今古,光賞請君請賞光。
五女山 五女山
五女山 五女山
五女山 五女山
五女山 五女山山城位於遼寧省東部桓仁縣城以北8.5公里處,與遼寧省最大的水庫——桓龍湖相接。公元前37年,北夫余國王子朱蒙,來到桓仁境內的渾江流域,建立高句麗政權,三年後在五女山上建造王都宮室。作為高句麗建國初期的第一座都城,五女山山城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2年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2004年7月1日,在第二十八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以“高句麗王城、王陵、貴族墓葬”項目榮登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名山大辭典》記載五女山為中國名山之一。 五女山山城歷史遺蹟與自然風光並存。山城內外,曾發現王宮、兵營、糧倉、天池等遺址,歷經兩千年風雨滄桑,令人追今撫昔,感慨萬千。山城內出土了一批典型的高句麗文物,向世人再現了高句麗民族生活、戰爭的場面,給我們留下無數個暇想的空間。從這裡開始,高句麗民族歷經705年歷史,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文化。 五女山文化內涵豐富,自然景觀秀美。山上霧海奇峰,古松幽壑,蒼藤薜蘿,石牆巍立。飛來峰獨矗一幟,大有天外飛來之勢;一線天幽壑深遠,更有鬼斧神工造成之象。最深處31米,最窄處0.65米,站在其中向上仰望,僅為一線藍天;登太極亭憑欄遠眺,山下川流迂曲,環作太極圖形;君臨點將台,桓龍湖臥踞足下,彤出浩淼,雲飛霧競。五女山可謂無峰不秀,有石皆古。 五女山博物館座落在世界文化遺產五女山山城西南腳下,渾江右岸,依山傍湖,環境幽雅。博物館造型別致,古樸典雅,建築面積3400平方米,展覽面積1500平方米,館內採用多媒體幻影成像、場景復原、電子圖書等表現形式,重現了高句麗初創時期的輝煌歷史,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大雅河漂流 大雅河漂流
大雅河漂流 大雅河漂流
大雅河漂流 大雅河漂流素有“塞北小桂林”之稱,又有“十里畫屏山”之名。2005年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2006年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景區。 這裡懸崖百丈,一路奔騰的大雅河水與岸邊的山峰奇石相擁相抱,構造了引人入勝的人間勝境。漂流區內河水受地貌的影響時急時緩,急處驚濤駭浪,波峰流轉,緩處微瀾不驚,河面如鏡,總長5000米的漂流里程就象我們正在進行的人生搏擊一樣壯觀,為了實現自我,我們有時需要象狂風巨浪一樣叱詫風雲,有時要象輕風微波一樣寬厚平穩,大雅河漂流就是讓您以大自然的名義,在清山綠水間體會人生況味,由您親手劃漿,行走于山水之間。沿岸的山,讓您領略自然的雄偉;沿途的水,讓您體會自然的神奇;山,將印證您的一次挑戰;水,將濺濕您的一次記憶;駕馭了山,您會超越自我;駕馭了水,您會豐富人生的閱歷。 盡興之餘,這裡還有醉孔雀、印心石、情侶樹等景點供你把玩,木藝酒樓、舒心閣等依山傍水的餐館和休閒場所,讓您在就餐和休息的同時,品味木文化的獨特魅力,周末的晚上,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晚會期待您的參與。
萬樂島 萬樂島
萬樂島 萬樂島
萬樂島 萬樂島
萬樂島 如果說桓龍湖是一條騰飛的巨龍,那么萬樂島就是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萬樂島位於桓仁滿族自治縣五女山景區的桓龍湖中,距桓仁縣城22公里,與世界文化遺產——五女山隔湖相望。萬樂島是一個四面環水的湖中島,島上面積225畝,島岸線長2600米,從高空俯瞰,島形酷似古代的“樂”字,由此而得名“萬樂島”。 萬樂島是一個佛教、道教氛圍濃厚的仙島,島上廟宇林立,香火鼎盛,共有佛教、道教景觀6處。萬樂島至高點矗立著國內最高的楊柳觀音像,總高30.9米,銅鑄而成,莊嚴肅穆,巍峨壯觀,堪稱全國第一;由26尊佛像組成的石窟群像莊嚴肅穆,可謂東北之最。紅牆青瓦的龍華寺、文昌閣等寺廟掩映在綠蔭叢中,晨鐘暮鼓,仙樂縹緲,置身其中,如臨仙境。此外,還有魁星樓、五方五土財神廟等,令遊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萬樂島最大限度地保留著自然原始風貌,風光秀麗,景色怡人,是一處集自然風光和佛教文化於一體的旅遊勝地。島嶼周圍碧波萬頃,島上青山疊翠,曲徑通幽,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軒榭樓台如詩如畫,湖光山色美不勝收。遊客登臨島上,可欣賞遠處五女山神奇美幻的偉人峰,可飽覽周圍碧波萬頃的桓龍湖,置身其中,恍若世外桃源。
楓林谷 楓林谷
楓林谷 楓林谷
楓林谷 楓林谷
楓林谷 “楓林映清泉,綠樹掩幽谷”,遼寧東部山區桓仁滿族自治縣南部有一處集 “森林、溪水、氧吧、楓葉”的休閒度假旅遊景區——楓林谷景區。 景區生態環境優良。景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8.75%,樹種多樣,綠意盎然;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桓仁山參、紅豆杉在景區分布;刺龍芽、大葉芹、刺五加等山野菜遍布林下,春雨季節採摘之後,或炒或拌,清爽宜口。 景區楓葉景觀優美。秋霜之後,楓葉由綠轉黃,由黃漸橙,由橙變紅,由紅而紫,五彩斑斕,與十月湛藍的天空輝映,構成一幅絕美的畫卷。登至紅楓頂,縱目一望,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夕陽在山,楓葉在絢麗的晚霞下,盡顯楓情萬種。 景區氣候涼爽宜人。每逢盛夏,大多地區酷暑難耐,但景區平均氣溫20℃左右,濕度65%左右,空氣純淨,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5萬個,置身其中,令人頭腦清新,呼吸舒暢,心情愉悅。 景區溪水充沛清澈。濃綠的樹蔭下,小溪曲折蜿蜒,潺潺而流,時而形成飛瀑,時而形成潭池,水質清澈優良,手掬可飲。溪內有河魚、林蛙、喇蛄等野生水產,味道鮮美。 景區地貌形態多樣。懸崖、溝谷、緩坡、峽谷、疊水、巨石地造天設,與綠樹相映,宛若盆景。 景區文化資源豐富。景區“兩綠兩紅”——生態文化、森林文化、紅色文化、楓葉文化四種文化互相依託,構成多處精品景點,具有旅遊、觀光、休閒、養生和科普功能。 景區交通條件便利。景區在鶴大(丹通)高速公路設有砬門出口,距景區僅6公里。
東北第一漂 東北第一漂
東北第一漂 “東北第一漂”是遊客賜給大雅河漂流的美譽,大雅河漂流河段落差大,水流急,彎轉曲折,起伏跌宕,加之沿岸秀麗山峰,漂流項目倍受遊客喜愛,它以自己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國內外遊客。
冰臼奇觀 冰臼奇觀
冰臼奇觀 桓仁沙間子鎮雙水洞村的渾江岸邊一塊近千平方米的石塊上有數十個石坑,大小不一,大者如缸,小者如盆。因為石坑的形狀多為圓形缸狀,當地人稱其為“地缸子”。
桓龍湖 桓龍湖
桓龍湖 桓龍湖
桓龍湖 桓龍湖桓龍湖位於桓仁縣城東北的五女山腳下,是遼寧最大的人工湖和淡水魚養殖基地,湖岸線長81公里,庫區總容量34.6億立方米,水域面積14.8萬畝,水最深處60餘米,平均水深15米。 桓龍湖,蕩漾於群山之中,浩浩蕩蕩,碧波萬頃,山奇水秀,風景如畫。桓龍湖,奇峰疊嶂,鬼斧神工,造化萬千。三層砬子,峭壁險峰,臨江矗立,銜接巧妙,層次分明,似一層層翠華樓閣,如一幅幅水墨丹青。峰峰相高,層層相向,連綿不絕。峰頂布滿青松,千姿百態,高低不等,山下個個山樑,擺布均勻,橫貫全山,森林茂密,雜樹叢生。南部峰巒峻秀,峰頂三石並立,勢與天齊,號稱“三柱擎天”。 北部奇峰聳立,更顯特異,山青水碧,瑰麗迷人。閻王鼻子山,懸崖臨江,巍峨雄險,怪石列天,形態各異。馬面石,妙景天成,分外壯觀。仰頭上有百仞青山接雲端,俯首下有十丈深淵繞壁前,陡壁如抹,怪石嵯峨。西有“鹿頭峰”酷似一頭頭長茸角,低頭吃草的梅花鹿;中有“七音谷”,懸崖峭壁,刀削斧劈,兩壁對峙,天開一線,谷的東壁如同人工巧制盆景,頂端布滿千姿百態的古松。在左壁的盡頭那株怪松如同黃羅傘蓋,松後一石似一把利劍,直插藍天。置身其間,給人以青山欲傾,怪石欲墜之感。少微寧靜,風吹浪涌,驚濤拍岸,松林作響,飛鳥歡鳴,以及人們的談笑聲,交織在一起,不時奏出悅耳的交響曲,美妙動聽。棄船登岸,攀樹拽藤,順著峽谷登上峰頂,仰望碧空,浮雲遊動,蒼鷹盤鏇;近山崢嶸,松風解帶,蝶戀花舞,鳥弄歌聲;遠山如黛,煙波浩渺,山水相連,交相輝映;俯視江面,鳧與鴛鴦戲碧水,群魚奔游躍銀波。置身峻峰懷抱里,別有天地非人間,心中升起無限憧憬,恰在朦朧夢幻中,似一幅彩色的風景畫,如一首清新淡雅的抒情詩。 依山傍水而建的國家森林公園綜合服務區,東方船舶綜合服務區,擁有大小遊船60多艘,經濟實力雄厚,管理服務一流,湖區港灣深處的龍湖宮度假區,可接待300多人的會議、餐飲、住宿,閒暇之時,保齡球、沙弧球、書畫、棋牌、音樂、洗浴、垂釣、蕩舟會讓你的生活更加有情趣。
另外還有龍湖酒店、五女山莊、漁業飯店等環境優美,造型別致的旅遊賓館,在這裡您不但可品嘗各種農家飯菜,還可盡享渾江全漁宴、特色烤羊、烤魚的美味。
虎谷峽 虎谷峽
虎谷峽 虎谷峽
虎谷峽 虎谷峽風景旅遊區位於桓仁滿族自治縣縣城東南雅河鄉和向陽鄉的交界處,距縣城26公里的雅河鄉米倉溝和和平村。原名老虎洞溝、老虎哨,現在叫做虎谷峽。老虎哨在當時就被稱為桓仁的十大美景之一。這也與當時的交通有關,當時的交通以航運為主,水上交通比現在的陸路交通重要,老虎哨因為風光優美,而且不浪急浪險,行船到此不加小心就會被老虎嘴吞沒,所以人們記憶猶深。現在的老虎嘴已經被水位上升的回龍湖淹沒,水流也不在那么急、險了。 虎谷峽風景旅遊區是由山、水、島、湖和古蹟組成的。山是長白山余脈老嶺支脈的群山,水是鴨綠江支流的渾江、島是臥虎島,湖是回龍湖,古蹟是將軍墓。整個區域面積有幾十平方公里。來虎谷峽遊覽不但可以游青山秀水、名勝古蹟,還可以聽一聽民間飛禽走獸的傳說,體會鄉野風情。除此之外,還可以在景區的臥虎島上吃飯住宿,休閒渡假,娛樂垂釣,舉行各種會議。 虎谷峽雖然比不了國家著名的名山大川,但她稱得上一方名勝,可以說是遼東勝境她有四個景區,就是藏龍灣、臥虎島、虎谷峽、將軍墓,並有幾十處景點。虎谷峽崖峭松奇,島平水碧,傳說神奇,古蹟幽幽,是藏龍臥虎的寶地。
老禿頂子 老禿頂子
老禿頂子 老禿頂子
老禿頂子 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遼寧東部,距桓仁縣城70公里,總面積1.5萬公頃。遼寧第一峰海拔1376.3米,素有“遼寧屋脊”之稱。這裡屬長白山龍崗支脈。森林植被屬長白植物區系。保護區內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尚存有完整的原生植被群落。現有低高等植物232科,1788種;陸生脊椎動物63科,222種;昆蟲131科,708種。其中,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植物17種,野生動物22種,是一個重要的天然物種的基因庫,生物學科的研究基地。 “白雲托日,浮空絮紅”,這說的就是遼寧第一峰—老禿頂子,從山麓到山頂分為六個不同景觀帶,落葉闊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雲冷杉暗針葉林帶,岳樺林帶,中山灌叢帶和中山草地。在這裡有第四世紀冰川浩劫倖存下來的世界稀有古化石植物——紫杉,聞名國內外的本溪市市花——天女木蘭,世界珍稀植物——雙蕊蘭。 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生態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鬼斧神鵰,造就奇山異水的自然景觀。遼寧第一峰山勢宏大,沸雲似海,蔚為壯觀;冰壺溝的雲天瀑布、百瀑川;靖宇潭,古樹參天,暖流潺潺;天橋河的蟾蜍石、盤龍騰等自然景觀,春季野花爛漫,百鳥爭鳴,金秋楓葉紅遍,層林盡染,呈現出一幅幅迷人的山水圖畫。這裡是您秋日賞楓的絕佳去處,漫山紅葉,醉染群峰,近可賞玩,遠觀如畫,站在山頂極目遠眺,雲涌霧起,神秘和幽深之感由然而生。“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這裡也是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密林間抗聯英雄們留下了抗擊日寇的不朽遺蹟。有著名的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戰鬥過的地方,抗聯司令部、兵工廠、練兵場等歷史遺址人文景觀。
蒼龍山原始森林公園 蒼龍山原始森林公園
蒼龍山原始森林公園 蒼龍山原始森林公園
蒼龍山原始森林公園 遼寧蒼龍山原始森林公園,地處長白山脈龍崗支脈,位於本桓二級公路大凹嶺隧道桓仁一側,總面積1335.8公頃。境內群山聳立,古樹參天,溝谷縱橫,溪水環繞。春天百花鬥豔,夏天涼爽宜人,秋天層林盡染,冬天白雪皚皚,鳥語獸鳴,風景秀麗,最高海拔1200米。 公園內植被具有典型的原始森林特徵,空氣中含有大量的負離子,步入林內可吸收新鮮空氣,祛病健身,心曠神怡,如入仙境。到此尋幽探谷,可盡顯神奇詭秘,攀岩登峰,且又驚險刺激。 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各類植物1680餘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瀕危植物20餘種,珍貴紫杉、本溪市花-天女木蘭名譽四海。野生動物200餘種,野豬、黑熊橫行其間。園內“西城口”、“北風溝抗聯遺址”、“原始林”、“白砬子”、“恐龍貝”、“石門”、“龍椅峰”、“遼寧樺王”、“東北古柞”等眾多景點讓人留連忘返,諸多知名人士時常到此欣賞原始森林風貌,併合影留念。 在遼寧蒼龍山原始森林公園您將步入原始,談古論今,既可團體旅遊,休閒度假,又可科學考察探索大自然之迷,是最理想的生態旅遊之地。
將軍墓 將軍墓
將軍墓 將軍墓位於雅河鄉米倉溝村北 500米的黃土山崗上。崗下渾江東流,又沿崗勢繞南而去,江水三面環繞,四周山青水秀。在其西、南20米處各有封土石室墓十數座,與山崗上聳然而立的將軍墓累累相望。該墓是一座大型封土石室墓,與吉林省集安市五盔墳中的四號墓類似,1989年被列為遼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遼寧省境內所見的最大一座古墓。
太極圖 太極圖
太極圖 桓仁縣城位於哈達河與渾江交匯處附近,哈達河由北面南流,在同渾江匯合前,向東南拐個彎;而由東向西流的渾江,納入哈達河水以後,向西南繞過桓仁縣城也拐個彎轉向東南。從五女山西山崖邊俯視這兩個拐彎的曲線,可以清楚的看到其所呈太極圖形。
紇升骨城 紇升骨城
紇升骨城 公元前37年(漢元帝建昭二年)高句麗族在桓仁五女山上建立了第一個都城,即五女山山城,史稱紇升骨城。紇升古城作為高句麗國都長達40年。紇升骨城海拔820米,山城主要占據山巔及東部山坡,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約300米。城牆用修整過的楔形石壘築,最高處可達8米,有的地方直接利用天然崖壁,不再砌牆。城內有蓄水池、瞭望台等設施。

政治體制

桓仁滿族自治縣委書記孟廣華
桓仁滿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富曉明

地方特產

桓仁板栗 桓仁板栗
桓仁板栗 據《桓仁縣誌》記載,“板栗是縣內另一個重要樹種,主要有板栗和日本栗。重點產區分布於渾江沿岸氣候較暖的向陽鄉、沙尖子鎮、二棚甸子鎮和五里甸子鎮。60年代以前,有少量栽培。……”桓仁是我國板栗主要產區之一。桓仁地處長白山南麓,境內山多林密,針闊葉混交林帶,雨量適中,氣候溫涼潮濕,土壤鬆軟肥沃,年均日照時數2372小時,非常適合板栗生長。 《桓仁年鑑》(2012概況第42頁)記載,“桓仁板栗營養價值很高,甘甜芳香,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糖、澱粉、粗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A、B、C及鈣、磷、鉀等礦物質,可供人體吸收和利用的養分高達98%。” 目前,桓仁板栗栽培的主要品種為“沙優1號”。該品種早期豐產,高產穩產,座果率高,豐產性好,嫁接第2年生結果率100%,畝產200公斤左右,五年進入結果盛期,畝產400—500公斤,特別是抗寒能力強,在極限低溫-32℃時沒有凍害,非常適合桓仁地區栽培,得到果農普遍認可。該項研究成果獲得了2004年度本溪市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桓仁天麻 桓仁天麻
桓仁天麻 天麻,別名:赤箭,為蘭科、天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天麻為多年生腐生直立草本植物。桓仁野生天麻很稀少,1973年,開始引進天麻種植栽培。1982年8月,縣委、縣政府確定五里甸子、普樂堡和縣農業科研所為天麻生產基點,基點保證供應全縣所需菌種,傳授技術,帶動全縣。1983年末,桓仁天麻栽培發展到8400箱,全縣湧現出一批天麻生產專業戶。經過40餘年的栽培和技術改造,桓仁天麻受當地氣候、溫度、土壤、光照、水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使得桓仁縣產的天麻品質純正,藥用價值高,形成了獨特的品質。 桓仁地處遼寧東部山區,地貌特徵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天麻生長山林或坡地,遠離村鎮,不受污水和廢氣的污染,也不噴灑農藥,從而保證了其天然綠色品質。而種植技術的成熟和提高,使天麻的產量有了大幅度增加。產品主要銷往瀋陽、大連、本溪藥都、廣州、深圳、杭州、寧波、香港、台灣等地。 桓仁天麻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評定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桓仁甜瓜 桓仁甜瓜
桓仁甜瓜 桓仁地處長白山南麓,境內山多林密,針闊葉混交林帶,雨量適中,氣候溫涼潮濕,土壤鬆軟肥沃,非常適合甜瓜生長。目前大棚生產套用的品種主要有龍糖一號、伊莉莎白、、網紋瓜有天蜜、香蜜以及國內外的一些適宜的早熟、中熟高產品種。 桓仁甜瓜的銷售:桓仁甜瓜以個大、肉厚、味香、甜脆、營養豐富聞名周邊地區。隨著該項產業的加速發展,桓仁甜瓜產業已形成了以桓仁鎮為中心的甜瓜生產基地。近幾年,我縣主要打造和推廣了綠色無公害品牌。在培植模式上推廣了新品種和塑膠溫室栽植技術,提高了甜瓜品質、產量和上市時間。桓仁甜瓜主要銷售區域為遼寧的大連、撫順、鞍山、本溪、丹東地區,吉林的通化、白山、延吉、集安等市。桓仁甜瓜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評定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桓仁細辛 桓仁細辛
桓仁細辛 1958年8月,遼寧省中藥研究所在桓仁縣參茸場建立試驗站,進行中藥材生產研究,課題之一是以種籽繁殖細辛,1962年獲得成功。桓仁細辛,又名細參、菸袋鍋花。屬馬兜鈴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藥。因其根細、味辛,故得名。為常用中藥,《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桓仁地處“遼細辛”主要產區——長白山南麓,境內山多林密,針闊葉混交林帶,雨量適中,氣候溫涼潮濕,土壤鬆軟肥沃,具有得天獨厚細辛生長的自然條件。 桓仁細辛全草常捲曲成團。根莖呈不規則圓柱形,長3至10厘米,直徑2至4毫米,表面灰棕色,有環節,節間長2至3毫米。根細長,密生節上,長10至20厘米,直徑約1毫米;灰黃色,質脆。葉基生,柄長,呈卵狀心形或腎狀心形,長4至9厘米,寬5至13厘米。表面深綠色,偶見花,紫褐色,半球形,氣芳香,葉辛辣,略有麻舌感。桓仁細辛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評定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桓仁遼五味子 桓仁遼五味子
桓仁遼五味子 桓仁遼五味子是集食、藥、補為一體的純綠色珍品。五味子鮮果肉可釀酒,提煉五味子素。近年來,五味子又用於高級飲料的行業中,以營養健身的療效,酸甜可口的飲料的雙重價格,備受人們的喜愛。古代醫學家、藥王孫思邈認為:“常服五味子以補五臟氣”。女皇武則天曾用五味子延年益壽。 桓仁遼五味子生產基地選在無污染和生態條件良好的地區。多以肥沃的腐殖土或砂壤土,和用過的老人參地。遠離工礦區和公路幹線,避開工業和城市污染源,大氣、水質、土壤條件均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生態環境質量標準。從而保證其綠色品質。 桓仁遼五味子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評定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桓仁貝母 桓仁貝母
桓仁貝母 貝母,百合科植物。貝母生長在溫帶高山、高原地帶的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高山灌叢中,土壤為山地棕壤、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等。貝母為潤肺止咳的名貴中藥材,套用歷史悠久,療效卓著,馳名中外。 桓仁貝母是川貝母的一種,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圓錐形,莖直立,高15-40cm。葉2-3對,常對生,少數在中部間有散生或輪生,披針形至線形,先端稍捲曲或不捲曲,無柄。花單生莖頂,鍾狀,下垂,每 花具狹長形葉狀苞片3枚,先端多少彎曲成鉤狀。
1956年,縣內開始栽培貝母。農業部門從通化購進1200公斤種栽,在五里甸子、六道河子、桓仁鎮試栽14畝。1957年在全縣推廣。經過50餘年的栽培和技術改造,桓仁貝母受當地氣候、溫度、土壤、光照、水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使得桓仁縣產的貝母品質純正,藥用價值高,形成了獨特的品質。桓仁貝母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評定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母
桓仁大米 桓仁大米
桓仁大米 桓仁大米
桓仁大米 據《桓仁縣誌》(1877-1985第三篇第二章第二節)記載,“縣內水稻種植始於光緒元年(1875年),當時只有少量種植。品種單一,僅有大黃毛子、京租。曾是清皇室貢米基地,因此,桓仁大米又有“京租米”、“貢米”之稱。” 桓仁大米,原名京租米、貢米,產於遼寧省桓仁滿族自治縣。桓仁縣位於遼寧省東部山區,環境優美,水質良好,渾江流域一直是優質水稻重點產區,其米質潔白如玉,做飯清香可口,早在清朝時期,桓仁大米就被列入皇室貢品。1949年以後,桓仁大米被國家指定為招待高級外賓專用米,桓仁縣被國家列為名貴水稻生產基地。 桓仁大米以其“米粒似珍珠,米香留口鼻”的優良品質,獲得人們喜愛。近年來,桓仁大米主要銷售市場有瀋陽、大連、鞍山、撫順、北京、本溪等地。桓仁大米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評定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桓仁山參 桓仁山參
桓仁山參 桓仁山參
桓仁山參 桓仁地處中國人參主要產區——長白山南麓,境內山多林密,雨量適中,氣候溫涼潮濕,土壤鬆軟肥沃,具有得天獨厚人參生長的自然條件。民諺稱:“關東山,三件寶,人參、貂皮、鹿茸角。“其中人參主要指山參。桓仁縣是長白山脈山參主要產地之一,採挖歷史已有百餘年。在長期採挖的實踐中,逐漸掌握了山參生長習性、分布,形成一套民間傳統採挖和種植林下山參的經驗和技術。 人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我國的東北山區的森林地帶,對生長條件要求比較嚴格,分布地區是有限的,而且在野外條件下,生長非常緩慢,參根要生長15-20年才能達到40克重。在人為條件下,土壤、水分、光照等都比野生環境優越得多。經過研究,人工種植15-20年收穫的參根,在重量和質量上都相當於野生20-30年的參根。 桓仁地區正好具備人參生長條件。2002年8月1日,國家標準委頒布了《野山參分等質量標準》,附錄明確了林下播種的人參如果完全體現野山參特徵,可視為野山參。
桓仁核桃油 桓仁核桃油
桓仁山核桃油 桓仁山核桃油
桓仁山核桃油 野生山核桃油選用優質的東北野生山核桃仁為原料,經物理冷榨、精製過濾而成的天然食品,野生山核桃油中富含維生素A、B1、B2、C、E及人體所需的Ca、Mg、Fe等微量元素,更重要的是含有高達90%含量的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尤其以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從外界攝取的必需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的含量為其它食用油類品種之最,二者比例與母乳相似,極易被人體吸收。 野生山核桃油中含有的歐米茄-3不飽和脂肪酸可通過降低血液及肝臟中的甘油三脂和膽固醇水平,降低肝臟中脂類合成,並調控肥胖相關基因及影響脂肪組織的發育,對肥胖的發生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野生山核桃油具有獨特的滋補、營養、保健作用。藥典《本草綱目》、《食物多用精華》中指出:核桃油具有滋補脾腎,保肝明目,益精血補肝腎,強筋壯骨,潤腸通便,黑髮須,延年益壽,增強智力,促進生長發育之功效。
桓仁冰酒 桓仁冰酒
桓仁冰酒 桓仁冰酒
桓仁冰酒 桓仁冰酒的特殊品質 :桓仁冰酒,別具特色。觀之,酒體豐滿、金黃亮麗;聞之,芳香濃郁,花香、蜜香、果香、木香兼而有之,泌人心脾;品之,口感醇厚,甜潤細膩,回味無窮。 感官要求:(國家標準) 色澤:白冰葡萄酒為淺黃色或金黃色;紅冰葡萄酒為棕紅色或寶石紅色。 澄清度:澄清、有光澤、無明顯懸浮物(使用軟木塞封口的酒允許有少量軟木渣,裝瓶超過一年的葡萄酒允許有少量沉澱)。 香氣:具有純正、豐富、優雅、怡悅、和諧的乾果香、 蜜香與酒香,品種香氣突出,陳釀型的冰葡萄酒還應具有陳釀香或橡木香。 口味:圓潤豐滿,酸甜適口,柔和協調。 風格:典型性突出、明確。 理化要求:(國家標準) 酒精度/(%VOI)9.0~14.0;總糖(以葡萄糖汁計)(g/l)≥125;乾浸出物/(g/L)≥≧30;蔗糖(g/L)≤≦10;揮發酸(以乙酸計)/(g/L)≤2.1;鐵/(㎎/L)、銅/(㎎/L)、防腐劑(山梨酸、苯甲酸)白冰葡萄酒/(㎎/L)≤,紅冰葡萄酒/(㎎/L)≤應符合GB15037的規定。 酒精度標籤標示與實測值之差不得超過±1.0%VOI。 桓仁冰酒除了珍貴以外,還有著獨特的風格和很高的營養保健價值。冰酒的營養成分里幾乎包含了人體所必需的數十種酶和胺基酸,有養顏、美容、保健等功能,營養價值非常豐富,這是其它任何酒類產品所無法比擬的。
桓仁哈蟆油 桓仁哈蟆油
桓仁蛤蟆油 桓仁蛤蟆油
桓仁蛤蟆油 哈蟆油的作用在許多中藥文獻中都有記載。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林蛙油具有“解虛勞發熱,利水消腫、補虛損。尤益產婦”。《中藥大詞典》指出:林蛙油具有“堅益腎陽、化精添髓、澤潤肺臟,為虛寒,氣不化精之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記載﹕蛤蟆油“補腎益精、養陰潤肺,用於陰虛體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盜汗不止、癆嗽咳血等症。” 我國中醫認為,林蛙油能提高體內血糖正常水平,具有明顯的抗疲勞作用,增加機體血氧利用率,降低耗氧量,從而增強機體活力和應激狀態下的保護作用,連續一段時間服用,能明顯降低血脂,磷脂結構中親水性基因和親油性基因,可以消除血管壁沉積的脂類物質,使血管中血流量增大,改善微循環,對於冠心病,心律不齊及併發症有輔助治療作用。林蛙油含有雌二醇、辛酮等激素類物質,它具有的同化激素作用,可促進人體內的蛋白質合成,尤其是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人體對外來病菌的抵抗能力。林蛙油經充分溶脹後釋放出的膠原蛋白質、胺基酸和核酸等物質,可促進人體,特別是皮膚組織的新陳代謝,保持肌膚細膩,延緩衰老、美容養顏,對於調節女性內分泌、改善更年期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另外,如果有凍瘡、腳氣、水火燙傷,用蛤士蟆油外敷也有治療作用。蛤士蟆油作為一種兼具藥用、食補、美容的高級營養品,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尤其是冬季服用,第一個星期也許不會有太明顯的感覺,服用時間較長以後會發現冬天不那么怕冷了,身體也沒有以前那么容易疲勞了。是孝敬老人、饋贈親友的理想佳品。不過,蛤士蟆油雖然是滋陰的佳品,但它有點雌激素的成份,所以小孩最好不要吃。
桓仁紅松籽 桓仁紅松籽
桓仁紅松籽 桓仁紅松籽
桓仁紅松籽 松籽為名貴樹種紅松的種子。主要分布於我國的東北長白山山脈及小興安嶺林區,屬國家一級瀕危物種,野生紅松需生長50年後方開始結籽,成熟期約兩年。因此極為珍貴。其種子粒大,種仁味美,被譽為“長生果”、“長壽果”,並以較高的營養價值受到人們的青睞。  其食用歷史悠久,屬無污染的高級有機綠色食品。據有關資料顯示,紅松籽含油率高達78%,蛋白質14.8%,並含有多種維生素,是很有價值的木本油料和保健食品。 松籽仁中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大量的Ve成份和內含豐富的維生素A和E及人體所需的脂肪酸、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還有其它植物中所沒有的皮諾斂酸等。經常食用可預防心臟病;降低血脂,軟化血管,滋顏美容。 松子仁是松樹的果仁,其脂肪含量特別豐富,具有較好的潤膚作用。《名醫別錄》載:松子仁“可以潤澤皮膚,驅除死肌”。因為女性面容憔悴,肌膚粗糙,形神枯槁,如不是由疾病引起,就是因為脂肪缺乏所致。如能經常食用松子仁,其中的油脂能營養肌膚,若每天吃數粒,堅持半年,皮膚就會漸見潤澤,容光煥發,皺紋也可減少。 松子既是美味食物,又是食療佳品,松子仁含有10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份,具有獨到的營養保健功能,故有“長生果”的美譽。
桓仁黑木耳 桓仁黑木耳
桓仁黑木耳 桓仁地處長白植物區系與華北植物系區過渡帶,山多林多,山林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79.12%。透光撫育砍伐的枝椏木材、加工板材的鋸末、刨花、木屑等,為桓仁黑木耳人工培植提供了充足的自然資源條件,造就了黑木耳產業。 一、特殊品質桓仁黑木耳質地肥嫩,味道鮮美,有山珍之稱。感觀指標:桓仁黑木耳子實體可分為單生的耳狀,群生的菊花狀兩種。膠質,半透明,中凹,耳面呈黑褐色,有光澤感,背面常呈青褐色,有絨狀短毛,腹面平滑,有脈狀皺紋,紅褐色。 二、營養(藥用)價值 。桓仁黑木耳屬於藥食同源,適於滋潤強壯,清肺益氣;補血活血,產後虛弱及手足抽筋麻木等症,同時,由於黑木耳是膠質菌類,子實體內含有豐富的膠質,對於人類的消化系統具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桓仁黑木耳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評定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著名人物

王研,女,1971年出生於桓仁鎮,1983年10月被選入遼寧省競走隊。多年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獲得冠軍,數次打破全國、亞洲、世界紀錄。

朱蒙,高句麗國始祖。

何和禮,清朝開國元勛。

唐聚五,抗日英雄。

張金垠,新時期愛民模範。

陳先舟,民主先驅。

章樾,桓仁首任縣官。

李秋實,模範共產黨員。

所獲榮譽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遼寧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
瀋陽市瀋河區 | 皇姑區 | 和平區 | 大東區 | 鐵西區 | 蘇家屯區 |東陵區 | 瀋北新區 | 于洪區| 新民市 | 法庫縣 | 遼中縣 | 康平縣
大連市西崗區 | 中山區 | 沙河口區 |甘井子區 | 旅順口區 | 金州區 |瓦房店市 | 普蘭店市 | 莊河市 | 長海縣
鞍山市鐵東區 | 鐵西區 | 立山區 | 千山區 |海城市 | 台安縣 |岫巖滿族自治縣
撫順市順城區 | 新撫區 | 東洲區 | 望花區 |撫順縣 | 清原滿族自治縣 | 新賓滿族自治縣
本溪市平山區 | 明山區 | 溪湖區 | 南芬區 | 本溪滿族自治縣 |桓仁滿族自治縣
丹東市振興區 | 元寶區 | 振安區 | 東港市 | 鳳城市 | 寬甸滿族自治縣
錦州市太和區 | 古塔區 | 凌河區 | 凌海市 | 北鎮市 | 黑山縣 | 義縣
營口市站前區 | 西市區 | 鮁魚圈區 | 老邊區 | 大石橋市 | 蓋州市
阜新市海州區|新邱區 |太平區 | 清河門區 | 細河區 | 彰武縣 |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遼陽市白塔區 | 文聖區 | 宏偉區 | 太子河區 |弓長嶺區 | 燈塔市 | 遼陽縣
盤錦市雙台子區 | 興隆台區 | 盤山縣 | 大窪縣
鐵嶺市銀州區 | 清河區 | 調兵山市 | 開原市 | 鐵嶺縣 |昌圖縣 | 西豐縣
朝陽市雙塔區 | 龍城區 | 凌源市 |北票市 | 朝陽縣 |建平縣 |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葫蘆島市龍港區 | 南票區 |連山區 | 興城市 | 綏中縣 |建昌縣
(註:瀋陽市大連市為副省級城市。)(參見:遼寧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