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馬圈鎮

東馬圈鎮

東馬圈鎮是天津市武清縣轄鎮。1961年設東馬圈公社,1983年置東馬圈鄉,1995年建鎮。位於縣境西部,與河北省廊坊市接壤,距天津市45公里,面積38平方公里,人口1.6萬。京福公路、京山鐵路穿境而過。 轄常莊、大謀屯、廣善、安標垡、小南旺、西馬房、半城、西劉莊、東馬圈、張標垡、小謀屯、田家務、董標垡13個村委會。鄉鎮企業產品有機械、化工、冶金、建標家具等5大類100多個品種。農業主產小麥、玉米、棉花、大白菜。開發區近幾年茁壯發展,已頗具規模。

基本信息

東馬圈鎮概況

武清區轄鎮。位於區境西部,東經116°50′、39°26′。北鄰城關鎮,東連泗村店鄉,南毗豆張莊鄉,西與河北省廊坊市接壤。東西長6.73千米,南北寬5.54千米,總面積37.4平方千米。轄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東馬圈村,距武清城區25千米,距天津市區45千米。龍河沿境南流過,龍北新河、大小謀屯總乾渠三條水系橫穿境內。

沿革

鎮因駐地東馬圈而得名。1961年設東馬圈公社,1983年改東馬圈鄉,1995年建鎮。1996年,面積38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轄常莊、大謀屯、廣善、安標垡、小南旺、西馬房、半城、西劉莊、東馬圈、張標垡、小謀屯、田家務、董標垡13個行政村。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120114111:~201 121東馬圈村 ~202 220西馬坊村 ~203 220大謀屯村 ~204 220小謀屯村 ~205 220田家務村 ~206 220張標垡村 ~207 220半城村 ~208 220廣善村 ~209 220常莊村 ~210 220西劉莊村 ~211 220小南旺村 ~212 220安標垡村 ~213 220董標垡村

【村名】東馬圈:成村於遼代,因遼軍於此地設圈牧馬演變成村,相對位東故名東馬圈。西馬坊:明洪武年間建村,此地系馬房官田,安置山西移民後成村,相對位西故名西馬房。大謀屯:明永樂年間於此地安置山西移民而立村,因地勢低洼多生蘑菇,相對村落較大,故名大蘑菇屯,解放後改為大謀屯,含謀求幸福之意。小謀屯:明永樂年間建村,相對村落較小,故名小蘑菇屯,解放後曾用過東謀屯之名,後改稱小謀屯。田家務:建村於元朝以前,系田姓貴族於此地開墾土地,原名田家府,後衍變為田家務。張標垡、董標垡、安標垡:清初軍屯立村,設東、西、中3個標(軍制)垡(耕垡),始因位於東曾稱東標垡,後分別因張姓、董姓、安姓族繁遂習稱張標垡、董標垡、安標垡。小南旺:明初建村,因明軍在此地設有大、小南向嘹敵哨,此處較小故稱小南望,演變成村後,取興旺之意遂改稱小南旺。西劉莊:遼代建村,有常、劉兩姓人家於此建村,因位於河道(已淹沒)之傍,故取名常流莊,後常姓遷出遂改稱劉莊,1982年改稱西劉莊。常莊:明初建村,常姓人家自常流莊遷出建村,以姓名村。廣善:明初年建村,有於、王、李三姓人家於此定居開荒種地,成村後因有廣善寺而得名。半城:明洪武年間成村,始名羊城(羊同祥取祥瑞之意),清朝後期衍變為半城(喻此村有半個縣城之大)。

行政區劃

2016年轄13個行政村 。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120114111201121東馬圈村委會
120114111202220西馬坊村委會
120114111203220大謀屯村委會
120114111204220小謀屯村委會
120114111205220田家務村委會
120114111206220張標垡村委會
120114111207220半城村委會
120114111208220廣善村委會
120114111209220常莊村委會
120114111210220西劉莊村委會
120114111211220小南旺村委會
120114111212220安標垡村委會
120114111213220董標垡村委會

地理環境

東馬圈鎮位於武清區政府所在地楊村鎮西部,呈馬頭形臥於楊(村)廊(坊)之間,距離楊村鎮17公里,距離廊坊13公里。

境內地勢平緩,西北略高,最高處(安標垡北口)地面高程為10米,最低處(西馬房)為7.8米。龍河沿境南流過,龍北新河、大、小謀屯總乾渠三條水系縱穿境內。

教育事業

國中

東馬圈鎮初級中學新教學樓於2005年5月建成並投入使用,學校占地19627平方米,教學樓建築面積4993平方米,裝配有5個專用教室,1個計算機教室,4個多媒體教室。學校現有12個教學班,在校生近500人,教職工57人。

學校以“團結、勤奮、活潑、向上”為校訓,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的辦學理念,初步形成了“優質、高效”的辦學特色。教學成績在全區同類學校中始終名列前茅,2005年至2007年連續三年中考綜合評估居全區前五名。2008年的學業考試,159名學生報名,有9人被楊村一中錄取,84人被城關中學錄取。

學校先後被評為區級“控輟”先進單位、市級義務教育完成率先進單位、區級優秀家長學校、市級優質國中校、區級行為規範示範校,2001年至2007年連續七年被評為區級教育教學優秀單位。

東馬圈中心國小

東馬圈中心國小新校址坐落在武清區西部。由東馬圈鎮政府投資一千餘萬元興建的四層框架結構建築,2011年9月投入使用。學校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836平方米。學校共有學生400餘人,教師24人,其中國小高級教師23人。

學校堅持“以學生為本,建和諧校園”的辦學理念。切實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尊重成就個性,以賞識激勵成功。以師德高尚、知識豐富、充滿人格魅力的教師培養一代新人。是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學校、家庭、社會相互協調,建設和諧校園。

東馬圈中心國小正門 東馬圈中心國小正門

大謀屯中心國小

大謀屯中心國小始建於解放初期,原為平房,2002年在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建現教學樓,2003年8月開始使用,服務於周邊五個自然行政村,時為我鎮第一所高標準教學樓。建築面積2421平方米,學校總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共有標準教室12個,多媒體教室、微機室、儀器室、圖書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實驗室、衛生室等一應俱全。

學校現有教學班8個,幼兒班2個,學生300餘名,教師20人,其中16人取得大專及以上學歷。幾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天津市“落實德育規程”先進單位,武清區教學工作先進單位等,並第一批建成天津市體彩“少兒快樂營地”。借著現代化達標之勢,全校師生正在奮發努力,為爭創一流農村校而奮進。

學校現有教學班8個,幼兒班2個,學生300餘名,教師20人,其中16人取得大專及以上學歷。學校辦學思想明確,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把“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作為學校工作的出發點,努力辦出人民滿意教育。

西劉莊中心國小

大謀屯中心國小 大謀屯中心國小

西劉莊中心國小位於武清區東馬圈鎮西北,始建於2006年,由廣善中心國小和董標垡中心國小合併而成。學校共有11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80餘人,教職工23人。學校占地1萬多平方米,教學用房3000餘平方米。服務6個自然村(半城、廣善、常莊、西劉莊、小南旺、董標垡)。

學校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品德優良、知識紮實、身體健康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遵循“全員育人、發展特長、教研先導、質量強校”的辦學思路。堅持三個面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努力實踐“質量是興校之本”的管理宗旨。

學校堅持以素質教育為宗旨,以德育工作為先導,以愉快教學法為手段的綜合教學模式。堅持以人為本,以德治校,法德並用。全體教職工團結務實,開拓進取,不斷更新教育思想和觀念,在教育教學方面勇於探索和創新,形成教科研氣氛濃烈,人際關係和諧,風氣正,熱情高,幹勁大的良好局面。

德育工作多人次取得先進稱號及獎勵。承擔的教科研課題有1項已結題,2項正在進行研究,20餘篇教師論文及教學成果獲市、區級獎勵。學校在2007年12月獲市級教師語文基本功大賽先進學校稱號。在鎮級歷次運動會均取得各組別第一名。

東馬圈鎮中心幼稚園

東馬圈鎮 東馬圈鎮

東馬圈鎮中心園始建於2005年5月,今年三月份按照《天津市農村鄉鎮中心幼稚園提升改造標準》對幼稚園進行軟硬體提升。總占地面積5880平方米,建築面積1630平方米,活動室、睡眠室、廚房、幼兒專用廁所等設施設備齊全。

共有大、中、小共7個教學班,200餘名幼兒。教職工9人,大專以上學歷7人,中專2人,其中,中級職稱6人,幼教專業教師6人。幼稚園的辦園特色是關注環境創設,營造園所文化,用自然天成,方便易行,就地取材的各色材料,為孩子提供巨大的想像與創造空間,放飛孩子們的大腦與雙手。

武清區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