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定陽

朴定陽 - 生平早年經歷朴定陽(朝鮮語:박정양,1842年―1905年),朝鮮王朝後期大臣。字致中,號竹泉,本貫南朴氏。現代韓國史學界評價朴定陽為“朝鮮末期不偏不黨的穩健中立派”,並對他出使美國、支持獨立協會等行為表示肯定。也有人把他作為“親美開化派”(貞洞派)的中心人物。日本駐朝代理公使杉村�在1895年7月13日對本國政府的報告中稱朴定陽“性質極其溫順,十餘年來受王與妃之寵遇,兩陛下素對其推心置腹”。但也有史料記載“定陽前後聚俸銀還獻之上,故能久於其位。”,對其品行表示質疑潘。

生平

早年經歷

朴定陽(朝鮮語:박정양,1842年―1905年),朝鮮王朝後期大臣。致中竹泉本貫潘南朴氏。他的父親是朴齊近。
1866年(朝鮮高宗三年)參加科舉考試,獲庭試文科丙科及第。1874年出任慶尚左道暗行御史,受閔妃之命肅清興宣大院君的黨羽慶尚監司金世鎬、東萊府使鄭顯德等人,同時與慶尚道東萊倭館取得聯繫,秘密開啟和日本的談判。此後他便成為閔妃集團的得力幹將。1881年,朴定陽作為“紳士遊覽團”的一員,奉國王高宗密令訪問日本3個月。歸國後,朴定陽成為穩健開化派人物,被任命為統理機務衙門的理用司堂上。
以後,朴定陽便一直作為閔妃集團的重要人物而獲得重用,歷任吏曹參判、協辦軍國事務、機器局總辦、協辦交涉通商事務、協辦內務府事等位高權重之職。1887年,朴定陽被任命為朝鮮駐美公使,捲入了一場外交風波。

出使美國

1887年(高宗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朝鮮高宗教旨,任命朴定陽為全權大臣前赴美國,充任駐美公使職務,沈相學(後改為趙臣熙)為駐歐洲五國公使。此舉為朝鮮大臣閔泳翊及美國顧問德尼策劃,希望透過朴定陽等人出使歐美宣示朝鮮的獨立自主。朴定陽也成為朝鮮歷史上首任駐美使節。
但是,朴定陽出使美國又是中國清朝非常不願意看見的。清朝作為朝鮮的宗主國,一直控制著朝鮮的外交權。朝鮮不經過清廷同意,擅自派公使常駐外國,是對清政府對朝宗主權的挑戰。清王朝的干涉勢必與朝鮮造成外交衝突,歷史上將這次事件稱為“派使西國之爭”。
在清廷的一再阻撓和干涉下,朴定陽啟程日期被無期限拖延下去。最終,清朝重臣李鴻章同意朴定陽出使,但他列出三條規則,稱為“三端”,要求朴定陽遵守。“三端”分別為:
1、韓使初至各國,應先赴中國使館具報,請由中國欽差挈同赴外部,以後即不拘定。
2、遇有朝會公宴酬酢交際,韓使應隨中國欽差之後。
3、交涉大事,關係緊要者,韓使應先密商中國欽差核示。
“三端”由清廷駐朝大臣袁世凱通報給朝鮮政府。朝鮮政府同意了清朝提出的“三端”,朴定陽也在九月二十九日啟程,搭乘美國軍艦從朝鮮仁川出發,十一月十四日抵達美國舊金山,十一月二十六日(陽曆1888年1月9日)到達美國首都華盛頓。但是朴定陽並沒有遵守“三端”,他到達華盛頓以後,並沒有去清朝駐美使館報到,而是逕自會見美國國務卿貝亞德,並在抵達華盛頓8天后在白宮向美國總統克利夫蘭遞交國書。朴定陽本人則對清朝使館搪塞道他沒有受到本國關於“三端”的正是命令,清朝大失體面,對此十分惱怒。與此同時,朝鮮政府也派鄭秉夏與袁世凱會晤,請求清政府刪除“三端”中第一端,但是遭到清政府的拒絕。
此後,清廷不斷責問朝鮮政府,並要求追究朴定陽的責任。在袁世凱的施壓下,朝鮮政府不得不於1888年十月發電報,要求朴定陽“速還”。朴定陽遂於同年十月十六日歸國。然而朴定陽並沒有馬上回到朝鮮,而是以療養為由在日本滯留了約4個月,直到1889年五月才回到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朴定陽在漢城為避免袁世凱的追查,過了兩個月晝伏夜行的生活,直到七月二十四日才正式回朝復命,正式結束了他出使美國之行。
朴定陽歸國後,袁世凱要求對其嚴厲懲罰,但遭到朝鮮的抵制,此事也就不了了之。風頭過去以後,朴定陽於1891年升任戶曹判書。在“派使西國之爭”中,朴定陽不辱使命,完成了出使美國的任務,亦迴避了清政府的問罪,而朝鮮政府亦與清政府巧妙周旋,成功達到了宣示主權的目的。朴定陽本人曾作為作為“紳士遊覽團”中的一員出使日本,這次又出使美國,也使他開闊了視野,思想進一步開明。而他出使的隨員李完用、李商在、李夏榮等,都成為了後來朝鮮政壇叱吒風雲的人物。

擔任總理

1894年(高宗三十一年)六月,閔妃集團倒台,甲午戰爭爆發,朝鮮日本的扶植下開始實行甲午更張。朴定陽雖然是閔妃集團官員,但他的思想屬於開化派,所以也被吸收進了金弘集組建的新政府,成為軍國機務處的一員,參與近代化改革――甲午更張的決策中。七月,朴定陽被任命為朝鮮王朝首任學務大臣,正式加入金弘集內閣。1895年四月改稱學部大臣。此時內閣中總理大臣金弘集與內部大臣朴泳孝勢成水火,最終朴泳孝排擠金弘集而得勢。但是朴定陽卻坐收漁利,於五月八日被任命為內閣總理大臣。這實際上出於閔妃的命令,閔妃欲藉助朴定陽、李完用等親美、親俄勢力(貞洞派)之力量,驅逐朴泳孝等親日派,以奪回政權。朴泳孝對此非常不滿,計畫暗殺閔妃,閔妃得到情報後發動宮廷政變,於閏五月十五日(陽曆1895年7月6日)將朴泳孝趕到日本,肅清了朝中的親日勢力,重新把持朝政,建立親俄政權。七月五日,金弘集被任命為內閣總理大臣,朴定陽轉任內部大臣,仍然掌握實權。
1895年八月二十日(陽曆10月8日),日本人入宮暗殺了親俄的閔妃,史稱“乙未事變”。兩日後,高宗在日本的強迫下廢閔妃為庶人,朴定陽沒有參與會議,也沒有在廢后詔上署名。此時日本肅清朝鮮的親俄勢力,改組金弘集內閣,朴定陽辭去了內部大臣的職務,改任虛銜中樞院議長。1896年(建陽元年)2月11日俄館播遷以後,金弘集內閣垮台,高宗在俄國公使館宣布任命金炳始為內閣總理大臣、朴定陽為內部大臣,組建親俄政權。朴定陽聞訊後頭一個趕到俄國公使館,拜見高宗。由於金炳始堅辭不受,內部大臣朴定陽便署理內閣總理大臣,成為朝鮮親俄政府的首腦。
1896年9月,內閣改組為議政府,朴定陽被任命為議政府參政大臣,為議政府的二把手。此後歷任內部大臣、議政府贊政、度支部大臣等高級職務,大韓帝國建立後一度署理議政大臣(總理大臣)。1898年(光武二年),韓國掀起了獨立協會運動,10月29日,獨立協會在漢城市中心召開萬民共同會官民共同會),朴定陽作為官員代表列席會議,並將獨立協會在大會期間提出的“獻議六條”進呈給高宗皇帝。在獨立協會運動期間,朴定陽始終作為開明派官員同情和支持獨立協會的示威活動,並與朝中守舊派形成對立。後來高宗倒向守舊派一方,堅持鎮壓獨立協會,朴定陽也因此遭到了排擠。1899年2月,獨立協會風波之後,朴定陽被降職為宮內府特進官,此後他就被遠離中樞,做了閒職。1904年2月出任度支部大臣,10月改任宮內府特進官。1905年9月任表勛院總裁,同年11月,日本強迫大韓帝國簽訂《乙巳條約》,朴定陽上疏反對。同年12月15日去世。諡號文翼”。

評價

現代韓國史學界評價朴定陽為“朝鮮末期不偏不黨的穩健中立派”,並對他出使美國、支持獨立協會等行為表示肯定。也有人把他作為“親美開化派”(貞洞派)的中心人物。日本駐朝代理公使杉村�在1895年7月13日對本國政府的報告中稱朴定陽“性質極其溫順,十餘年來受王與妃之寵遇,兩陛下素對其推心置腹”。但也有史料記載“定陽前後聚俸銀還獻之上,故能久於其位。”,對其品行表示質疑。

著作

朴定陽著作有《從宦日記》、《竹泉稿》、《海上日記草》、《日本內務省及農商務省視察書啟》、《日本內務省視察記》、《日本農商務省視察記》等,被收錄進《朴定陽全集》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