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塔寺

木塔寺

木塔寺,原名萬壽寺,位於甘肅省張掖市縣府南街,原張掖中學校園內,現為古塔廣場。寺與塔初建於北周或更早一些,經隋、唐、明、清歷代重修。

基本信息

簡介

木塔寺之木塔風光木塔寺之木塔風光

據《重修萬壽寺碑記》載,“釋迦涅盤時,火化三昧,得舍利子八萬四千粒,阿育王造塔置瓶每粒各建一塔,甘州木塔其一也”。據《甘鎮志》記載:後周時已有之,隋開皇2年(公元582年)重建,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敕尉遲敬德監修,明清均有補修,其建築技巧集木工、鐵工、畫師技法於一體,製作精巧,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現存木塔重建於1926年,為張掖市五行(金、木、水、火、土)塔之一。塔高32.8米,八面九級,每級八角有木刻龍頭,口含寶珠,下掛風鈴。塔主體為木質結構,外檐系樓閣式建造,塔身內壁空心磚砌,每層都有門窗、樓板、迴廊和塔心。窗上雕有花飾,門楣嵌磚雕橫額。

景色

木塔寺寺內風光木塔寺寺內風光

塔第一層東為"登極樂天"、西為"入三摩地"。第二層東為"西天正覺",西為"寶代金繩"等,整個塔沒有一釘一鉚,全靠斗拱、大梁、立柱、縱橫交錯,相互拉結,是完整而堅固的木質結構造型。附有樓梯,供人攀登。每層都有迴廊、扶欄、可依欄遠眺,整座塔給人以高大、巍峨之感,體現了我國獨特的樓閣建築藝術特點。最上層原有古鐘一口,叩之,鐘聲隱約若在天際,四野皆聞。"木塔疏鍾",曾是甘州八景之一,可謂:"塔勢凌霄漢,鐘聲叩白雲"。

僧卜舟題萬壽塔詩一首:"巍然筆勢蘸寒谷,九級玲瓏造化互,結頂朝元映日月,盤根錯節傲霜風。聲飄煙景微茫外,影射波光淡漠中,靈瑞毓鍾張掖秀,宏仁標范永流東"。這座塔不僅造型美觀,而且構制精細,別具風格。塔後有樓,俗名黑樓,取鎮懾黑水之意。現存者為清末重建,也稱藏經樓,闊五間,27.4米。樓有兩層重檐歇山頂,四周木構欄,雄偉壯闊。1983年到1986年,人民政府撥款修復,現在修葺一新,全寺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古建築群。

全塔沒有一釘一鉚,全靠頭拱,大梁立柱連結,縱橫交錯,相互拉結,渾然一體。登上塔頂,扶欄遠眺,全市風光盡收眼底。木塔寺內現壁有張掖市民俗博物館。

旅遊提示

門票:5元/人

交通:從張掖市坐計程車直達

6路:水泥廠、商貿、麵粉廠什字、草灘莊路口、新墩鄉、農科所、雙堡五社、雙堡九社、上頭閘三社、上頭閘村委會、上頭閘四社

7路:草灘莊路口、地區醫院、門診二部、省輕機廠、地區農科所、安里閘村、八里堡→(←上秦村五社)、上秦村橋、(←高升庵二社)、(←十號村三社)、(←十號村)、沿溝國小

8路:體校、市勞動局、鼓樓北、商貿、省輕機廠、飲馬橋、鋼窗廠、三工、清涼寺、花家窪、黨寨鄉政府

9路:汽車南站、軍分區、西關盤鏇路、皇嘉門口、東盤鏇路、二十七醫院、市交警大隊、汽車南站

12路:汽車南站、省輕機廠、甘州市場、汽車東站(後門)、東盤鏇路、牌坊樓、濱河集團、五八岔路口、收費站、付家堡七社、付家堡十社、王家墩村、王家墩三社、王家墩倉庫、金家灣路口、東王堡、繆家堡

住宿指南:張掖市內有很多專為遊客準備的不同檔次的賓館,服務對象從外國友人、華僑、港澳同胞、台灣同胞到廣大國內遊客,服務熱情周到,價格也十分合理,保證遊客可以游得開心,住得放心。

西安木塔寺

簡介

莊嚴寺位於隋大興城西南隅永陽坊東半部,今雁塔區丈八溝鄉木塔寨村北。隋初置宇文弼別館於此坊。隋仁壽三年(603年),文帝為獻皇后立禪定寺。建築大師宇文愷建設都城時,以京城之西有昆明池,地勢低卞,奏請於寺中建木塔以補之,高330尺,周回120步,大業七年(611年)竣工。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為莊嚴寺,因寺內有木塔,俗稱木塔寺。唐會昌元年至六年(841一846年)禁佛時為長安城內倖存四大寺院之一(其他三寺為大慈恩寺、薦福寺、西明寺)。 隋時的禪定寺和店時的月寺在隋唐時代香火旺盛,《長安志》載:“天下伽蘭之盛,莫與此寺為比。”寺址占地3.33萬平方米,有佛殿、廂房、僧舍等建築。隋時寺內有佛牙,長三寸,系沙門法獻從烏踵國所獲,由豫章王楊晾自揚州持入京,文帝令置此寺。唐貞元十年(794年),新修寶塔,供佛牙於其中,寺內香火極盛。寺中有盧稜伽、尹琳畫。玄葵法師曾在此寺小住。唐代詩人宋之問有《奉和聖制閏九月九日登莊嚴、總持二寺閣》詩:閏月再重陽,仙興歷寶坊。帝歌雲稍白,御酒菊擾黃。風鐸喧行漏,天花拂舞行。豫游多景福,梵宇日生光。明代以後,寺院因年久失修,木塔損毀,佛殿倒塌,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由官紳捐資重修,蓋山門正殿,裝塑諸佛,堅築牆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受齋田免役優待,收回被侵齋田。清末,正殿再次坍塌,僧人將神龕移至寺後磚砌窯洞事佛。窯洞共三面,青磚砌表,洞前有東西廈房各三間,正洞中供西方三聖像三尊,高約七尺。1955年,莊嚴寺與大興善寺等寺組成佛教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僧人併入大興善寺。寺址存牌樓、法堂、石碑、石柱、香爐等物,由市園林局木塔寺苗圃代管。

江蘇興化木塔寺

木塔寺位於江蘇省興化得勝湖東,距興化城約60里。建於唐代長慶(821~824)年間,距今1200年。從清代王象山《木塔寺》的“舍舟遵陸跋荒叢,古寺蕭條入望中。雙樹百年來法雨,斷橋斜日掛晴虹。天驚鵬運搖空闊,湖起龍蟋擁大雄。向夕登樓探海氣,蒼茫萬里迅飄風。”詩文中可以看出,明末清初的木塔寺儘管因戰爭的破壞,已經成為蕭條古寺,但仍然金碧輝煌。一條如虹的石橋將人們引入寺門。

根據記載,自唐代德信和尚選用最名貴的“紫荊美質”的木料建成這座寺院後,到宋元之間,興廢不一。經歷明朝洪武年間、萬曆年間的大修後。又於清代光緒年間重新規劃,規劃後的木塔寺有高大的“玉舍樓閣”,可以登探海,可以觀蟾龍蟠的得勝湖和有雄鷹翱翔的萬里晴空。“規模完畢,遂改叢林”成江為江淮名寺。

木塔寺有門樓、大雄寶殿、高亭、東客堂、西主殿、地藏殿、法堂、戒堂、齋堂等。樓殿閣,錯落有致,古樹名木,環繞其間。當然木塔寺還是以木塔而聞名。“木刻浮屠七寶裝,玲瓏遺物稱名勝”。塔直徑約二米,高七米,呈六角形,分七層,每層各邊嵌有佛龕一隻,內供佛像一尊。整座塔總共嵌有四十二隻佛龕,供奉著四十二尊神情各異的佛像。梁、坊、斗拱全部是榫鉚結構,無一鐵釘。木塔外是青磚砌成的十多米高的護塔,其終日呵護著木塔免招日曬夜露、風吹雨淋。護塔內修塔梯,一梯兩用,香客們拜佛時可借之給佛龕里的佛像上香。木塔的葫蘆金頂在清晨初升太陽透過塔樓的窗戶照耀著它時,便發出五彩斑斕的奇光異彩,與大雄寶殿頂脊正中央的寶鑑相映成輝,形成一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因此成為興化“昭陽十二景”之一的“木塔晴霞”。

甘肅張掖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