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

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

佛宮寺釋迦塔又稱應縣木塔,位於山西省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原寺已毀。塔始建於遼清寧二年(1056年),外觀八角形,五層,塔內另加暗層,共九層。塔身直徑30.27米,通高67.13米。塔建在兩層高4米的石砌台基上,全木結構,內外兩層立柱,構成雙層套筒式結構,加以梁木方聯結,並加大量斜撐,加強木塔結構的整體性,歷經大震而巍然屹立。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體量最大的純木構大塔。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山西朔州應縣木塔(全景)山西朔州應縣木塔(全景)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山西省
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I-71

建築概況

..
應縣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畢。是我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也是唯一一座木結構樓閣式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朔州應縣木塔山西朔州應縣木塔

木塔位於寺南北中軸線上的山門與大殿之間,屬於“前塔後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層立面重檐,以上各層均為單檐,共五層六檐,各層間夾設暗層,實為九層。因底層為重檐並有迴廊,故塔的外觀為六層屋檐。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八根,木柱之間使用了許多斜撐、梁、枋和短柱,組成不同方向的復梁式木架。有人計算,整個木塔共用紅松木料3000立方,約2600多噸重,整體比例適當,建築宏偉,藝術精巧,外形穩重莊嚴。
該塔身底層南北各開一門,二層以上周設平座欄桿,每層裝有木質樓梯,遊人逐級攀登,可達頂端。二至五層每層有四門,均設木隔扇,光線充足,出門憑欄遠眺,恆岳如屏,桑乾似帶,盡收眼底,心曠神怡。塔內各層均塑佛像。一層為釋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莊,神態怡然,頂部有精美華麗的藻井,內槽牆壁上畫有六幅如來佛像,門洞兩側壁上也繪有金剛、天王、弟子等,壁畫色澤鮮艷,人物栩栩如生。二層壇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薩和二脅侍。三層壇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層塑佛和阿儺、迦葉、文殊、普賢像。五層塑毗盧舍那如來佛和人大菩薩。各佛像雕塑精細,各具情態,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塔頂作八角攢尖式,上立鐵剎,製作精美,與塔協調,更使木塔宏偉壯觀。塔每層檐下裝有風鈴,微風吹動,叮咚作響,十分悅耳。

設計成就

..
應縣木塔的設計,大膽繼承了漢、唐以來富有民族特點的重樓形式,充分利用傳統建築技巧,廣泛採用斗拱結構,全塔共用斗拱54種,每個斗拱都有一定的組合形式,有的將梁、坊、柱結成一個整體,每層都形成了一個八邊形中空結構層。設計科學嚴密,構造完美,巧奪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風格、民族特點,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築,在我國古代建築藝術中可以說達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現在也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

該塔設計為平面八角,外觀五層,底層擴出一圈外廊,稱為“副階周匝”,與底屋塔身的屋檐構成重檐,所以共有六重塔檐。
每層之下都有一個暗層,所以結構實際上是九層。暗層外觀是平座,沿各層平座設欄桿,可以憑欄遠眺,身心也隨之溶合在自然之中。全塔高67.3米,約當底層直徑2.2倍,比例相當敦厚,雖高峻而不失凝重。各層塔檐基本平直,角翹十分平緩。平座以其水平方向與各層塔檐協調,與塔身對比;又以其材料、色彩和處理手法與塔檐對比,與塔身協調,是塔檐和塔身的必要過渡。平座、塔身、塔檐重疊而上,區隔分明,交代清晰,強調了節奏,豐富了輪廓線,也增加了橫向線條。使高聳的大塔時時回顧大地,穩穩噹噹地坐落在大地上。底層的重檐處理更加強了全塔的穩定感。
由於塔建在4米高的兩層石砌台基上,內外兩槽立柱,構成雙層套筒式結構,柱頭間有欄額和普柏枋,柱腳間有地伏等水平構件,內外槽之間有梁枋相連線,使雙層套筒緊密結合。暗層中用大量斜撐,結構上起圈樑作用,加強木塔結構的整體性。塔建成三百多年至元順帝時,曾經歷大地震七日,仍巍然不動。塔內明層都有塑像,頭層釋迦佛高大肅穆,頂部穹窿藻井給人以天高莫測的感覺。頭層內槽壁面有六尊如來畫像,比例適度,色彩鮮艷,六尊如來頂部兩側的飛天,更是活潑豐滿,神采奕奕,是壁畫中少見的佳作。二層由於八面來光,一主佛、兩位菩薩和兩位脅從排列,姿態生動。三層塑四方佛,面向四方。五層塑釋迦坐像於中央、八大菩薩分坐八方。利用塔心無暗層的高大空間布置塑像,以增強佛像的莊嚴,是建築結構與使用功能設計合理的典範。與巴黎埃弗爾鐵塔和比薩斜塔並稱為世界三大奇塔。

天下奇觀——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全名為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忻州市應縣縣城內西北角的佛宮寺院內,是佛宮寺的主體建築。它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
..
是我國古建築中的瑰寶,世界木結構建築的典範,屬中國第一,世界無雙。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建築技藝及建築材料角度講,它與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法國的艾非爾鐵塔並列為世界三大名塔。佛宮寺坐北朝南,占地25000平方米。院南100米的入口處是一座三樓四柱懸山頂的牌坊,明間橫額上刻有“浮圖寶剎”四字,橫額之上立匾題“佛宮寺”三字。佛宮寺院整箇中軸線上由南往北依次為山門、釋迦塔、大雄寶殿。寺院前部東西兩側還有鐘樓和鼓樓,後有東西配殿、廂房。佛宮寺內除釋迦塔為遼代原物外,其餘為明清建築。
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即北宋至和三年,至今已有949年的歷史。塔高67.31米,底層直徑30.27米,總重量約7400噸。整個建築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基分為上下兩層,下層為方形,上層為八角形。塔身平面亦為八角形,塔高九層,五個明層四個暗層,外觀為五層六檐。塔剎由基座、仰蓮、相輪、圓光、仰月、寶蓋、寶珠組成,直插雲霄。
木塔在設計和施工一匠心獨具,結構上採用雙層環形套筒空間框架。上層柱腳插在下層柱頭的枋上,並向內遞收,形成一層比一層小的優美輪廓。全塔在結構上沒用一個鐵釘子,全靠構件互相鉚榫咬合。塔的暗層,內外槽柱之間的梁用斜撐連線,成八角筒式內外槽框架,增強了構件的整體性。全塔共使用54種不同形式的斗拱,種類之多,國內罕見,被世人稱為“斗拱博物館”。因此,應縣木塔被古人譽為“遠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蓮”。一層南北開門,四周設有迴廊。塔內各層裝有木製樓梯,遊人可拾級而上。二層以上都設有平座欄桿,形成迴廊,供遊人憑眺。
塔內各明層內都有塑像,總計26尊。其中一層迴廊內佛壇上有一座高約11米的釋迦牟尼金身塑像,保存完好。塑像頂部在精美華麗的藻井,內槽牆上畫有六幅如來佛像。門洞兩側的牆壁上繪有天王、金剛及佛門弟子等壁畫。壁畫在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層內槽門額壁板上的三個供養人,人物體態勻稱,面容豐滿,神情安詳,衣著華麗。據有關專家考證,他們是倡建木塔的三位皇后,從左至右依次為:仁懿皇后蕭撻里(小說里的蕭太后)、宣懿皇后蕭觀音、欽愛皇后蕭耨斤。古往今來,觀瞻應縣木塔是一大樂事,歷史上不少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文人墨客、佛門弟子盡興瀏覽之餘為木塔揮毫潑墨,留下讚美絕句,塔上因此存下51面珍貴牌匾,其中明成祖朱棣題的“竣極神工”、明武宗朱厚照題的“天下奇觀”筆畫蒼勁凝重、神韻連貫、婉媚娟秀,為絕代珍品。
..

應縣木塔歷經滄桑,遭受過無數次自然和人為的破壞。元代以後,應縣曾發生過十餘次較強的地震,其中六級以上就有三次,房毀人亡,木塔卻安然無恙。1926年軍閥混戰時,木塔中彈200餘發,至今彈痕可見而她仍巍然屹立。木塔之所以壽命綿延,除其本身結構堅不可摧外,歷代不斷維修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據史料記載,歷史上的大型維修共有六次。解放前,木塔曾多年失修,許多地方破損不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國家非常重視這一“國寶”,進行了較為系統的修繕和保護管理。1974年到1982年,國家先後多次撥款,調撥優質木材。補修更換了樓板、樓梯、圍欄,加固了二、三層大梁。歸整加固了塔基,補塑了十年動亂中被毀壞的各層塑像,並油飾了外部所有的構件。1993年應縣木塔的維修搶救工作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中央電視台通過《東方時空》節目向全世界徵集維修方案,國家文物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聯合組成“山西省應縣木塔修繕保護工程管理委員會”,專事應縣木塔修繕保護工程的前期勘測準備工作。目前,應縣木塔的修繕保護已被列為我國“十五”期間六大重點文物維修工程。
這裡還值得一提的是,1974年維修木塔時,在四層主佛像體內發現了一大批遼代珍貴文物,其中刻經、寫經和木刻板套色絹質佛畫以及七珍八寶等,內容豐富,年代準確,是多年來國內外遼文物的一次空前發現,對研究我國印刷工藝發展史和遼代政治、經濟文化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近年來,應縣木塔的景觀配套工程已經全面展開。為了發展以木塔為中心的旅遊業,繁榮應縣經濟,根據縣委縣政府發展社會的指導精神,在塔前牌坊處向南開通一條寬60米長400米,具有遼代建築風格,集旅遊、文化、商業為一體的古建大街。在塔後興建一座占地2.4萬平方米的塔影公園,園內假山碧水亭台樓閣鳥語花香。這些建築落成後,與雄偉高大的木塔渾然一體,構成一幅美妙絕倫的圖畫,更會使遊人縱情瀏覽、流連忘返。

文化積澱

木塔自建成後,歷代名人掛匾題聯,寓意深刻,筆力遒勁,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率軍北伐,駐宿應州,登城玩賞時親題“峻極神功”;明武宗朱厚燳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軍在陽和(山西陽高縣)、應州一帶擊敗入侵的韃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請有功將官時,題“天下奇觀”。塔內現存明、清及民國匾、聯54塊。對聯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雲山拱一柱,乘風步月萬家煙火接雲霄”;“點檢透雲霞西望雁門丹岫小,玲瓏侵碧漢南瞻龍首翠峰低”。此外,與木塔齊名的是塔內發現了一批極為珍貴的遼代文物,尤其是遼刻彩印,填補了我國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經卷為數較多,有手抄本,有遼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經卷長達30多米,實屬國內罕見,為研究我國遼代政治、經濟和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佛牙舍利

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內,供奉著兩顆為全世界佛教界尊宗的聖物佛牙舍利,它盛裝在兩座七寶供奉的銀廓里,經考證確認為是釋迦牟尼靈牙遺骨。
佛牙舍利佛牙舍利
公元486年,釋迦牟尼涅盤,享年80歲,佛滅度後,共留下七顆佛牙舍利。今日之佛教界,對釋迦牟尼荼毗後究竟留下多少顆佛牙,看法不一。一說是佛滅度後留下四顆佛牙,另一說是佛滅度後留下七顆佛牙。佛入滅後,究竟留下多少顆佛牙?而各方爭論的依據又是什麼呢?研讀過佛經的人都知道,有關佛牙的記載出自《大般涅盤經》。而《大般涅盤經》共有三個版本。第一個版本為東晉法獻所譯《大般涅盤經》(三卷);第二個版本共有三個譯本:第一個譯本為北涼天竺三藏曇識譯《大般涅盤經》(四十卷),第二個譯本為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大般涅盤經》(三十六卷),第三個譯本為東晉平陽沙門法獻譯《佛說大般泥盤經》(六卷);第三個版本為《大唐南海波凌國沙門若那跋陀羅譯《大般涅盤經》(後分卷上下)。上述三個版本都稱為《大般涅盤經》,都是記載釋迦牟尼如何涅盤的經典,前二個版本並未提及佛滅度後留下佛牙,只有在第三個版本即南本《大般涅盤經》(後分卷上下)的卷下的《聖軀廓潤品第四》記載有釋迦牟尼荼毗後留有佛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