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觀

景陽觀

景陽觀出生在100年前,主要生產醬油和醬菜,天天在家做飯的家庭主婦都很熟悉其獨特的江南風味。早在1995年的時候,就被認定為“中華老字號”,是“杭州市著名商標”。每天上下班尖峰時間,位於定安路的景陽觀醬菜專賣店,常常被一些爺爺奶奶和家庭主婦擠得水泄不通,他們都說景陽觀的醬菜吃得放心。景陽觀目前自行生產醬菜品種達到了100多種。

簡要介紹

景陽觀店主沈達清,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在杭州薦橋街(今清泰街)佑聖觀路開設前店後坊的景陽觀醬菜店。精製各種醬菜、腐乳,自產自銷(28、28乙),以“質量取勝,品種益眾”的經營之道被譽為全國著名四大醬菜店(北京六必居揚州三和三美、濟南玉堂)之一,民國時期,雖數易店主,仍繼承發揚傳統經營,產品久銷衰。

歷史來源

景陽觀景陽觀

景陽觀店主沈達清,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在杭州薦橋街(今清泰街)佑聖觀路開設前店後坊的景陽觀醬菜店。精製各種醬菜腐乳,自產自銷,以“質量取勝,品種益眾”的經營之道被譽為全國著名四大醬菜店(北京六必居揚州三和三美、濟南玉堂)之一,民國時期,雖數易店主,仍繼承發揚傳統經營,產品久銷不衰。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一個頭後梳著一條烏亮大辮子的浙江諸暨壯漢,隻身乘船來到杭州,在薦橋直街(今清泰街)佑聖觀巷口開了一爿叫“景陽觀”的醬菜店,這個壯漢就是壽達清。

大事記

景陽觀景陽觀

“景陽觀”作為全國四大著名醬菜店之一,自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開業至今,始終保持著杭州金字招牌,百年老店的特色,將“質量取勝、品種蓋眾”的生產經營之道,雖歷經風雨,卻依舊本色不改。

“2002年景陽觀改制,恢復前店後場的經營模式,重整“景陽觀”百老老店的金字招牌形象,使“景陽觀”得以老樹新芽,重現生機。

2003年11月遷入杭州河坊街,成為又一家遷入清河坊古街的百年老字號。 在杭州市政府扶持及重現“中華老字號”百年傳承的鼓勵政策下,“景陽觀”繼續以“質量取勝、品種蓋眾”為生產經營之道,繼續保持原料選擇、加工製作、上櫃供應每一步驟的真工實料,堅持直接向原產地收購原料,堅持以傳統方式加工製作,堅持保持真實的質量管理,使“景陽觀”的醬菜系列以“安全、健康”的品牌形象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景陽觀在堅持發揚優良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和現代工藝相結合,投入大量資金購置現代化的醬菜生產“巴氏”殺菌線,在保證醬菜的脆度和口感的基礎上又保證了食品安全衛生性。在醬菜行業獨樹一幟。2003年1月,在“讓消費者都吃得上真正有營養的好醬油”的產品戰略下,向市場推出了前景更廣的一級醬油系列產品,將大豆含量高,並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胺基酸、蛋白質的高品質醬油推向市場,滿足消費者“吃的更好,吃的更有營養的”消費需求。

2006年4月,景陽觀經過幾年的發展在杭州蕭山設立分公司,專業生產醬菜,使“景陽觀”醬園發展史上成為又一新的起點。 從1993年“景陽觀”取得國內貿易部頒發的“中華老字號”稱號至今,“景陽觀”所經營的商品達八大類120餘種產品,保持“景陽觀”在醬菜市場獨樹一幟的地位。而自身所生產製作的品種更達到了40餘種,同時保持每年出新品,每年有新特色,使“中華老字號”的百年傳承得以繼承和發揚。

發展歷史

景陽觀醬瓜片景陽觀醬瓜片

壽達清十三歲,在諸暨湄池鎮上一家釀造廠當學徒。三年滿師後,學得一手醃製醬菜、豆製品的好手藝。舊社會的規矩,滿師後仍要給廠做三年,叫做“謝師”。二十歲那年受聘留在這家釀造廠當醃製作場“老大”(把做師傅即技師)。到了二十六歲的“創業之年”,他憑藉有了點積蓄,辭職離開了那家廠,隻身渡江(浦陽江和錢塘江)來到杭州開設景陽觀醬菜店,他所醃製的醬菜、腐乳,尤其是一隻叫“雙插瓜”,由在北京的浙江籍官員帶到京里,除了自食外,還饋贈給在朝同僚、親王,進而傳進了宮內。因雙插瓜的脆嫩又鹹中略帶點甜味,口感鮮美,上到“老佛爺”(慈禧太后)、光緒皇帝,下到諸宮后妃,都定為每天早晨必備的佐菜,故又叫“貢品”。

景陽觀的醬菜“走紅”北京城。據傳還與王文韶有一段淵源。王文韶,杭州人,在朝任要職。因杭州人歷來有早餐吃“泡飯”的習慣,王文韶也不例外。故此他經常要從杭州捎去一些醬菜、腐乳之類的佐菜。景陽觀的雙插瓜也被例為常捎之物。王文韶為官圓滑,又好廣交皇室族人和諸同僚,在饋送杭州土產中,雙插瓜是少不了的,這就是景陽觀的雙插瓜搖身一變成為皇家御定的“貢瓜”的由來,其牽線人便是王文韶。從此,杭州人沾皇帝老兒的光,在家也能經常吃“貢瓜”。

景陽觀以銷售自製醬菜、腐乳為業,前店後坊,聘僱紹興技工製作各式越味醬菜、腐乳,較有名的有雙插瓜、甜乳黃瓜八寶什錦菜糟油籮卜蜜棗籮卜開洋腐乳、桂花腐乳等10多個品種。後又開闢新業,經營起寧波的醉蟹、泥螺、蝦子和杭州的醬鴨、醬豬頭桂花梅醬醬油、各種露酒等應季醬製品、調味品、禮酒以及各地風味醬菜。品種之多,品位之全,有“東鹹西酸,南甜北辣”的美譽,在杭州首屈一指,故生意做的好,聲譽極大,被稱為全國四大著名醬菜店之一。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杭州市民人心不穩,一些有錢人家和大店紛紛外遷,市面冷落。是年12月下旬,侵華日軍占領杭州,實施燒殺搶劫,住家、商店被掠一空,民房燒毀慘重。景陽觀店鋪雖未燒毀,但商品被搶,損失不下,生意一蹶不振。壽達清遂將店面盤於他人,回諸暨老家另謀出路。抗日戰爭勝利後,景陽觀一度好轉,後因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又一次陷入困境。直至解放後,景陽觀如“枯木逢春”,再度得到發展。

清河坊歷史街區的重現,給景陽觀再一次提供了發展機遇,2002年夏季,景陽觀從官巷口遷至清河坊歷史街區新址開張營業。

特色杭州之百年老字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