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錦生絲織廠

都錦生絲織廠

杭州都錦生實業有限公司(都錦生絲織廠)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絲織品工藝品生產經營企業,因其成品富麗華貴、色彩斑斕,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被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之花”,是為中國四大名錦之一。

簡介

都錦生絲織廠都錦生絲織廠

杭州都錦生絲織廠創建於民國11年(1922年)。創始人都錦生,浙江杭州西湖茅家埠人,早年就讀於浙江省甲種工業學校機織科(現浙江大學前身),畢業後曾任該校工場管理員兼圖案畫教師。

他所創辦的杭州都錦生絲織廠主要生產絲織風景畫,1926在美國費城博覽會上獲金獎,從此“都錦生”產品譽滿全球。杭州都錦生實業有限公司(都錦生絲織廠)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絲織品工藝品生產經營企業,因其成品富麗華貴、色彩斑斕,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被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之花”,是為中國四大名錦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都錦生絲織廠作為對外開放單位,每年接待近萬名來參觀的中外賓客。我國領導人曾先後陪同60多個國家和政黨的領導人到該廠參觀。該廠一直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關心和重視。

周恩來總理曾三次親臨視察,並多次指示:“織錦是中國民間藝術,要保留下去,要後繼有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董必武彭真陳毅葉劍英李先念曾到廠視察。李瑞懷、朱容基、姬鵬飛、賽福鼎等領導同志也先後來廠參觀。

歷史

都錦生絲織廠都錦生絲織廠

杭州都錦生實業有限公司( 杭州都錦生絲織廠)坐落在美麗的西子湖畔,由我國著名民族企業家都錦生先生於1922年在杭州西湖茅家埠創辦,最初只是一個僅一台手拉織機和二位工人的家庭作坊,主要產品為絲織風景織錦畫。

都錦生絲織廠於1954年實行公私合營;

1966年因受文化大革命影響,企業改稱為東方紅絲織廠

1972年根據周總理的指示,又改名為杭州織錦廠;

1983年開始恢復使用杭州都錦生絲織廠廠名;

2001年企業改制為杭州都錦生實業有限公司,但保留杭州都錦生絲織廠作為第二廠名。

創辦人

創辦人都錦生,1898年出生於杭州西湖茅家埠,青少年時痴迷於描畫西湖風景,為他以後發明創造風景織錦奠定了紋樣基礎。1922年5月,他在茅家埠都宅門口掛起了“都錦生絲織廠”的招牌,自此,一朵織錦奇葩在西子湖畔盛開。

都錦生都錦生

都錦生(1897—1943年),號魯濱杭州人。民國8年(1919年)畢業於浙江省甲種工業學校機織專業,留校任教。在教學實踐中,親手織出我國第一幅絲織風景畫“九溪十八澗”。11年5月15日,在杭州茅家埠家中辦起都錦生絲織廠。由於產品新穎別致,很受社會歡迎。15年,在艮山門外購地10多畝,建造新廠房,擴大生產,有手拉機近百台、軋花機5台,職工130多人。絲織畫產品曾在美國費城國際博覽會展出,獲金質獎章。後又建第二、第三工場,並在全國各地開設營業所,至20年營業所已遍及上海南京漢口北平廣州香港等13個城市,產品遠銷東南亞和歐美等地。

九一八事變後,為抵制日貨,停購日產人造絲,改用義大利和法國人造絲。26年12月,日軍侵占杭州,因拒絕出任日偽杭州市政府科長,避居上海,並在上海建廠。28年,杭州艮山門廠房與設備全被日軍燒毀。30年,日軍占領上海租界,絲織廠被迫停產;加上各地營業所先後被日機炸毀,都錦生悲憤交集,於32年5月在上海病逝。

杭州都錦生實業有限公司坐落在美麗的西子湖畔,由我國著名的民族企業家都錦生先生於1922年創辦,由最初的手工作坊發展成目前國內最大的絲織工藝品生產出口企業,從五十年代開始,公司被省市政府定為杭州市重點對外開放單位,專門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敬愛的周總理等老一輩革命家和朱鎔基李瑞環胡錦濤李嵐清等國家領導人都曾視察公司並指導工作。

公司主要生產絲織工藝品和真絲綢段二大類近千品種,而特色產品是都錦生織錦,深受海內外賓客的歡迎。品種主要分為像景織錦、裝飾織錦、綢緞、服飾產品和家紡產品,適宜於傳統和現代家居及賓館裝飾。產品雍容華貴,富麗堂皇。公司產品早在1926年就獲得美國費城世界博覽會金獎,並多次獲得國家金銀獎。都錦生織被被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之花”,產品遠銷歐美、港澳台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公司在保持傳統織錦生產的基礎上,大力開發第三產業,先後創辦武林服飾城、杭州鞋城、都錦生賓館、龍鳳苑茶樓、都錦生專賣店等經濟實體,公司內還建有都錦生織錦博物館及商場,初步形成集貿、工、商、旅一體的企業集團。

公司地處市中心繁華的湖濱商貿圈,武林路時尚女裝街,距西湖200米,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工藝

都錦生織錦堅持用傳統工藝設計生產,大多為純手工製作,一般產品都要經過 58道手工工序才能完成,由於做工精緻、色彩瑰麗、質地細膩、手感豐滿、極富民族特色等特點,被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之花”。

都錦生織錦堅持用傳統工藝設計生產,經過八十餘年的發展和創新,都錦生織錦目前已形成了以像景織錦、裝飾織錦、服用織錦為代表的三大系列,一千六百四十餘個花色品種。是為中國生產規模最大,花色品種最多,設計工藝最複雜的名錦之一。

榮譽

都錦生織錦曾代表杭州傳統織錦工藝參加1926年在美國費城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並一舉榮獲金獎;1929年參加首屆西湖博覽會,榮獲特等獎和優秀獎;並在1979年、1982年、1984年多次榮獲國家金質獎、銀質獎。都錦生絲織廠也於1990年被國家內貿部命名為“中華老字號”。

都錦生產品通過了國際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生產全過程中採用了先進的技術工藝手段和科學的組織管理標準,在設計、開發、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各道環節都能提供最好的質量保證。

特色

都錦生絲織廠都錦生絲織廠

杭州都錦生絲織廠以具有中國特色的絲織工藝品而聞名中外。從30年代都錦生研製成第一張西湖風景絲織畫“九溪十八澗”起,經過70多年的探索研究,已形成獨特的產品風格。現在的產品主要有絲織風景織錦、台毯、靠墊、床罩、窗簾,服用面料、裝飾綢,圍巾、領帶等三大系列,1000多個品種。“錦花”牌裝飾織錦,包括織錦台毯、織錦坐墊、織錦床罩,花色豐富,規格齊全。其花色吸取了雲錦、蜀錦圖案的表現手法而別具一格。組織複雜、構圖嚴謹、製作精細、質地緊密而厚實。

題材多系樓台亭閣、仕女山水,圖案都寓意著我國民間喜聞樂見的故事情節和神話傳說,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產品四周鑲以絲須,使其更加完美大方。經線採用桑蠶絲,緯線採用粘膠人造絲,染色後經提花絲織機交織而成。該廠曾為北京人民大會堂織造一幅長12米、寬6米的“東風緞”。1959年還織造了闊2.2米、高3.5米的浮雕型毛澤東絲織像。該系列產品適用於裝點客廳、臥室,富麗堂皇、雍容華貴,被國內外賓客盛譽為“東方藝術之花”。

“廠字牌”風景織錦,包括“彩色錦繡”、“五彩織錦畫”、“絲織畫軸”三大類品種。該產品既保持我國精緻美妙的工藝傳統,又含有西洋藝術的精華。其表現手法強,能將彩色相片、國畫水粉畫油畫等不同的作品真切地移植到絲織品上,達到栩栩如生的境地。近年來,又織造了長達11.05米的《江山萬里圖》和代表目前世界最高水平的彩色絲織壁掛《春苑凝暉》。該系列產品已成為大眾喜愛的旅遊紀念品和名貴的禮品。

“廠字牌”絲織像片也是該廠獨創的特種工藝藝術品,具有質地平挺、畫面層次豐富、形象逼真、質量高的特點。所制馬、恩、列、斯和毛主席、周總理、朱委員長及其他友好國家的領袖像,懸掛於會場、客堂,栩栩如生,受到高度評價。

該廠1979年以來已有10個產品獲省、市名優新產品稱號。其中錦花牌裝飾織錦獲國家銀質獎;廠字牌風景織錦連續兩次獲國家銀質獎;飛童牌53103人造絲織錦緞連續兩次獲國家金質獎;飛童牌53205人絲古香緞獲國家金質獎。都錦生絲織廠於1980年獲國家二級企業稱號。

發展

都錦生絲織廠都錦生絲織廠

都錦生織錦從五十年代開始就被定為國家禮品之一,毛澤東主席、江澤民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多次以都錦生織錦作為禮品贈送外國首腦和貴賓。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在1957年視察都錦生絲織廠時曾指出“都錦生織錦是中國工藝品中一朵奇葩,是國寶,要保留下去,要後繼有人。”

都錦生絲織廠從1953年開始就被列為外事接待單位、現為杭州市的國際旅遊訪問點之一,幾十年來曾接待了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敬愛的周總理、朱德、葉劍英等老一輩革命家和胡錦濤、吳邦國習近平朱鎔基李瑞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都曾先後前往都錦生視察並指導工作。
都錦生地處杭州市的商貿旅遊中心地段,距西湖僅百米之遙,都錦生織錦博物館和都錦生故居都是杭州市的著名旅遊景點,也是杭州市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都錦生織錦現已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了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都錦生織錦也列入了杭州市傳統工藝美術重點保護品種和技藝名錄。
在保持和發揚傳統絲織工藝品牌的同時,都錦生目前還實施了多元化的經營,並形成了以都錦生織錦博物館為龍頭,集絲織工藝品生產、展示、參觀、旅遊、休閒、購物、餐飲、娛樂於一體的工業旅遊中心。

特色杭州之百年老字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