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允升百貨店

張允升百貨商店建於一九二六年,占地兩百多平方米,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末,曾經是杭州營業額最多、來往人數最多的一家百貨店,專營絲線、帽子,後來別的品種多了,改為張允升百貨店。張允升同時還經營著配套的加工廠,它生產的線在一九二九年的西博會上得獎,有一種線,專門用來串佛珠,很受華僑的歡迎,遠銷到馬來西亞等地。

概述

張允升百貨商店建於一九二六年,占地兩百多平方米,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末,曾經是杭州營業額最多、來往人數最多的一家百貨店,專營絲線、帽子,後來別的品種多了,改為張允升百貨店。張允升同時還經營著配套的加工廠,它生產的線在一九二九年的西博會上得獎,有一種線,專門用來串佛珠,很受華僑的歡迎,遠銷到馬來西亞等地。
張允升百貨店,已有200多年歷史。為杭州最老的百貨商店,經銷各種南北百貨。於清乾隆年間設於杭州清河坊四拐角,原名張允升線帽百貨店,是杭城最早開設的百貨商店。店主孫仲舒,紹興人。商店設有制線、制帽兩個工場,前店後場,自製的絲線,選料講究,製作精細,曾獲西湖博覽會獎。所設的帽子以未制男式西瓜帽,女式烏絨帽,滿頭套而聞名於市。的經營的貨源主要來自上海,還和上海廠商掛鈎,實行廠店聯合,經銷無敵牌牙粉、牙膏、蝶霜和花露水和福桃牌木紗團、天津羝羊牌毛線,委託該店為浙江省總經理處。為招來顧客,商店每年必舉行一、二次減價展銷,止抗戰前,已成為當時杭州百貨行業中人數最多,營業額最大的杭州第一大百貨商店。解放後,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經營商品改變以日用百貨為主。繼承百年老店的經營之道,把功夫花在“小、全、優、廉”上。

主要商品種類

絲線工場

張允升百貨商店張允升百貨商店

該店自製絲線,選材講究。每到新絲上市季節,便派人到桐鄉長安濮院等地採購制線原料。由於選料講究,製作精細,因此生產出來的絲線、繡花線深得用戶的歡迎。除在門市供應外,還批售於德清、湖州、安吉、孝豐、遞鋪、泗安、長興等地。它的絲線,在西湖博覽會上得到外賓和華僑的喜愛,並獲得博覽會的獎狀。產品遠銷到香港、馬來亞、新加坡等地。外銷的品種主要是繡花絨線的肥口絲線,因為上述地方都是華僑集中點,華僑中大部分人信佛教,他們用肥口絲線串念佛珠。 門市供應的對象除繡花線供應繡花婦女外,主要是當時個體成衣鋪中的裁縫師傅。他們往往拿著所做衣服的零布角料來店配絲線。為了做好這一生意,商店特地備有竹製長旱菸管一支,火盤一隻,先給這些裁縫師傅遞上一管煙,免得他們等著心焦;然後營業員可以按照他們的需要,慢慢地一根根數給他,直到做好這筆生意。絲線的製作,全部都是手工操作。絲原料進來後,先按照絲的質量,分出製作品種,然後發給個體絡絲戶去絡;絡一好後,再發給打線作坊去打線;打好後,分別按照需要的顏色交給染坊去染;染好後交給自己所設工場的理線司務去理別,通過理別,絲線最後完工。

制帽工場

除絲線工場以外,另有一個制帽工場,專制男式西瓜皮帽和女式烏絨包帽、滿頭套女帽。做這一工作的工人,常年為2-3人;但每年從中秋節後要臨時增加3-4人。制帽工人都實行計件制,每到農曆1O月以後,這些制帽工人一般都自動地加夜班,到春節就自動回家,等到次年中秋節後再來工作。製作男式西瓜皮帽的主要原料是貢緞,產於南京;輔料則為紅布、白布、藍布。不管主料和輔料,在製作之前,都要括漿。至於尺寸大小,全憑製作時盔頭為塑。一個工人,一般一天可制6頂。烏絨包帽用手工縫製,滿頭套女帽則用縫紉機製作。它們的主要原料為建絨、京絨、蘇絨。除蘇絨產於蘇州外,京、建兩絨都產於南京。張允升製作的絲線暢銷於杭、嘉、湖一帶。帽子則為金、衢、嚴的消費者所歡迎。張允升帽子聞名於市的主要原因,是用料講究,精工細作。張允升還因為帽的花式眾多為顧客所稱道。它夏有金絲草帽、拿破崙軟木帽、大邊遮陽草帽;冬有呢帽、紫羔土耳其皮帽、水貂皮帽、京建絨平頂帽、手工編織絨線女帽,青年婦女喜愛的法蘭西帽,壓發帽等等;兒童帽子就更多了。真所謂無帽不備,由此贏得了消費者的歡迎。

經營狀況

張允升百貨商店張允升百貨商店

百貨商品,主要來源於上海。因此,該店在上海山東路211號,設有申莊,派有專人採購百貨商品。除此之外,該店還與上海家庭工業社生產的無敵牌牙粉、無敵牌牙膏、無敵牌蝶霜、花露水,及上海英商綿華洋行的福桃牌木紗團,天津東西毛絨紡織廠生產的抵羊牌毛線,實行廠店聯合,作為全浙總經理處。在商店2樓,設有專門辦事處,並派有專人負責市內各店及省內各地推銷業務。為了招徠生意,商店每年都要舉行一、二次大減價。每次大減價,為期10天或半月。在大減價期間,職工不能請假回家,如有違反這一規定,就要開除出店(當時只要同意請假,不扣工資)。在大減價期間,店主孫仲舒總要從上海返回杭州,觀察在大減價期間銷售動態。商店在上海採購商品,都用銀行或錢莊的本票付帳,從來不用支票,以示“靠硬”。所以上海一般廠商都樂意和該店做生意,寧願利薄一點。因為銀行本票靠得住,不會吃枉帳。提起這位店主孫仲舒,頗有一套經營手法,他一人先後身任4職,即:張允升線帽百貨莊的經理,上海興昌人造絲紗線號的經理,英商斯尼亞洋行的華方經理,上海市人造絲行業同業公會的理事長。這是抗日戰爭前的情況。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日機不時空襲杭州。城站、蕭山等地遭到瘋狂轟炸,杭城居民紛紛逃難。商店南遷諸暨、蘭溪、金華等地。張允升也奉上海店主孫仲舒之命,將極大部分商品用人力車拉至西興,再用船搬往孫仲舒的家鄉--紹興陽加龍。不久,杭州淪陷。大約過了半年多時間,一部份張允升職工(大部分是店主的親戚),由於無事可做,坐吃山空。在商得孫仲舒的同意後,借用張允升的一小部份商品,在紹興華舍鎮開設了張允升臨時營業處。當時的華舍鎮雖有小上海之稱。但畢竟是一個小鎮,所以營業不振。店主孫仲舒要求有關人員在紹興城裡尋找營業店房。先在紹興城內水澄橋邊天成綢莊原址開張營業,後因該處房屋遭到敵機轟炸燒毀,又遷到原陶泰生布店原址營業。遷到紹興後,線、帽兩個工場已停止生產,零售的線帽均系杭州搬去的;而百貨,由於當時紹興尚未淪陷,重慶方面需要大量物資,因此從紹興到金華,再從金華運重慶。張允升從上海採購到的商品,從上海運往寧波,再僱船從寧波運回紹興。張允升由於在上海設有申莊的有利條件,因此對上海物價的漲跌,時有電報往來,這樣紹興的百貨市場,基本上掌握在張允升手裡。可惜好景不長,不到兩年紹興也淪陷了。 另一部分,杭州張允升恢復了營業。開始時,只有一、二人將尚未搬出的一些剩餘物品,以設攤營業。後來由於城市人口多起來,一部分逃難人員,也紛紛回來,商店、工廠也大部分恢復,張允升也就正式擴大了營業,制線、制帽兩個工場也相繼恢復,直到抗戰勝利。戰勝利後,張允升由一個店,分為杭、紹兩個店,杭州張允升減少了資金。由於店主孫仲舒病逝,紹興張允升由其次子孫天聲負責管理,杭州張允升由其長子孫潔如負責經營。解放後,紹興張允升併入紹興源興恆百貨店,杭州張允升由於經營不善,包括房子在內,全部資金只有8000多元,到1956年公私合營。 解放後,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經營商品改變以日用百貨為主。繼承百年老店的經營之道,把功夫花在“小、全、優、廉”上。1985年末有職工35人,年銷售額300萬元左右。

買當勞入住

麥當勞入住麥當勞入住

杭州市清河坊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建築是杭州市市級文保建築,在設計初期,麥當勞公司與文保單位保持密切溝通,在裝修方案上也充分考慮原建築風格和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在保證原結構的前提下,通過精心設計,保持原建築風格。
不過,對於一個中國味道十足的景點來說,洋快餐入駐是否會破壞原有的古典意境,有不少市民表示了擔心。在杭州某外貿公司工作的小俞說,拿中國古建築來經營洋快餐雖然很新鮮,但是否意味著中國本土文化將因此而流失?更多的人則善意地提醒有關部門,不僅僅應考慮商業利益,更加要注意不要讓民族的東西被外來文化顛覆了。

特色杭州之百年老字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