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倚方

時倚方,19歲時考中清代最後一屆秀才。後加入同盟會,1913年參加討袁“湖口起義”,失敗後被通緝。因刺殺黎元洪未成而被捕入獄,拒絕利誘,英勇就義。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時倚方 (1885—1915) 又名襲龍,彭澤縣人。幼年家境貧苦,無錢入學,村中塾師見其聰穎,收為弟子,免費教讀。19歲時,考中清代最後一屆秀才。

生平事跡

痛心國事,常慷慨悲歌,藉抒積憤。途經九江,見租界禁止華人進入,憤怒之情油然而生,奮臂呼喊:“這是中國的土地,中國人為何不能進?”隨即闖入租界,被巡捕抓去關押5天。此事為寓居南昌的邑人歐陽霖所聞,讚佩不已,即聘為家庭教師。後結識李烈鈞,結為異姓兄弟。經李介紹,加入同盟會。

1913年,參加討袁“湖口起義”。失敗後,被北洋軍閥列為要犯,懸賞通輯。面對袁世凱、黎元洪兩巨憝,他雖有“長江巡閱使”空銜,實無一兵一卒可資調用,於是往武漢刺殺黎元洪。臨行前,親友認為危險,力阻其行,他借用前人詩句揮毫誓言:“男兒仗劍出鄉關,不斬匈奴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間到處有青山。”後終以事機不密,路徑不熟,所謀未成,被捕入獄。黎元洪親自審訊,他慷慨陳詞,規勸黎元洪放棄危害革命的行經,服從孫中山領導,共救祖國危亡。黎驚服其膽識才學,即軟語溫言誘其歸順。他厲聲說:“我此行是來殺你,為民除害,今不幸落入你手,唯一死以報國,決不向國賊投降!”黎元洪惱羞成怒,下令行刑。他索紙筆寫“彭澤時倚方”5個大字,擲筆於地,步人刑場。逝後,孫中山頒令追贈陸軍少將,恤葬優厚。1917年,彭澤各界人士舉行追悼大會,入祀昭忠祠,輓聯祭幛甚多,其中一聯云:“逐鹿在中原,地利不居,逼死英雄爭漢水;屠龍驚大眾,天時未得,悉看明月墮孤山”。

民國人物(六)

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成立於1912年的民主共和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