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毓瑞

伍毓瑞

伍毓瑞(1885—1972),號肖岩,江西省南昌縣武陽鎮辟邪村人,畢業於江西武備學堂,後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進修,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過辛亥革命、護國戰爭、護法運動、北伐戰爭。1939年赴長沙任湖南省政府顧問,旋迴江西,任江西省臨時參議會議員。新中國成立後,伍毓瑞先後為江西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省、市人民代表大會特邀代表,省政協常務委員,民革中央候補委員,民革江西省委員會常委。1972年病逝。

基本信息

辛亥革命

伍毓瑞於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考入江西武備學堂,與林虎、龔師曾同學。1906年由北京陸軍部派赴日本補習日語,入東京振武學校,畢業後入日本靜崗縣陸軍第三十四聯隊。1911年(宣統三年),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九期步兵科學習,在此期間,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10月,武昌新軍起義,他與龔師曾中斷學業歸國參加義舉,赴江西任都督府學生軍管帶、江西都督府軍務司軍學科科長。後隨李烈鈞赴南京,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整編軍隊,任陸軍七師第二十八團團長,率軍開赴江蘇睢寧、安徽五河一線討伐張勛。

1912年,江西都督馬毓寶為民眾所不滿,江西士紳電請李烈鈞回鄉督贛。李烈鈞將入鄂贛軍編為護衛軍,以歐陽武為司令,伍毓瑞為參謀長,率護衛軍回到江西。

李烈鈞回到江西後,鎮壓了舊軍兵變,整編了贛軍,伍毓瑞任江西陸軍第一師第二旅第三團團長。率軍鎮守九江。

二次革命

1913年年,二次革命爆發,江西都督李烈鈞起兵反袁,7月,伍毓瑞在九江回響,率九江駐軍開赴姑塘與十里舖敵軍作戰。兵敗赴湖口投李烈鈞,湖口失陷,退守吳城,繼而退守南昌,李烈鈞任命他為南昌衛戍司令兼江西混成旅旅長,8日,李烈鈞赴上海,行前委伍代理贛督。伍以四營 之兵與李純的第六師在樵舍連番激戰,力盡而敗,經浙江、上海,流亡日本,赴日本士官學校補習。在日本期間,繼續追隨孫中山,加入了中華革命黨。

護國戰爭

1915年,袁世凱稱帝。雲南都督唐繼堯會同蔡鍔、李烈鈞在雲南發動討袁起義。他聞訊後即返國赴雲南參加起義,任護國軍第二軍(軍長李烈鈞)第二梯團(方聲濤)參謀長。隨軍攻入廣東。

1916年11月,李烈鈞辭去護國第二軍軍長職務,二軍改為駐粵滇軍,第二梯團改為駐粵滇軍第四師,師第方聲濤,朱培德、伍毓瑞分別任第七、八旅旅長,駐防廣州西區。 後任援贛軍第四軍軍長。

1917年,莫擎宇投靠段祺瑞,對護法軍政府作戰,1917 年 12 月 14 日,劉志陸之“平潮軍”和伍毓瑞之滇軍攻克潮安、汕頭。二部留駐潮汕。

1919年秋兼任潮汕警備警司令,在潮汕練兵,準備配合駐防閩西的陳烔明驅逐桂系離粵,事為粵督莫榮新偵知,密令劉志陸夜襲潮州,伍全軍皆潰,隻身赴瀘。

1921年7月,沈鴻英所部桂軍宣布脫離桂系,擁護孫中山,伍毓瑞任沈鴻英部桂軍總參議兼桂軍第二軍軍長。

參加北伐

1922年,孫中山組織北伐,伍毓瑞任北伐軍大本營第五路游擊司令。冬,任大庾防守司令,次年陳炯明在廣州叛變,炮擊總統府,孫中山下令征贛部隊班師回粵討伐陳炯明。伍部退回韶州後對陳作戰失利,撤退時在東昌又遭士軍偷襲,遂脫離部隊赴上海。

1923年,孫中山命劉震寰為西路討賊軍總司令,任伍毓瑞為總司令部參謀長兼西路討賊軍第四師師長,開赴惠州作戰。久攻不克,退回廣州休整。後撤消西路討賊軍,改為駐粵桂軍,伍任駐粵桂軍第四師師長兼第七旅旅長。

1924年7月23日 ,孫中山任命鴻英為建國桂軍總司令,伍任建國桂軍第二軍軍長兼虎門要塞司令,又任桂軍軍官學校副校長。

1925年,廣東國民政府北伐,伍任北伐軍增援軍總指揮,率部北伐。攻占贛州、吉安後,因部分湘軍有變,退回廣州。伍辭去桂軍第二軍軍長職,赴上海。

南昌市長

1926年,再赴長沙,任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朱培德)高級參事,隨朱培德部挺進江西,在新建縣西山擊潰鄧如琢部,進入南昌。後任江西政務委員會委員兼公路處處長,1927年1月,江西省政府成立後任省政府委員。1928年1月,省政府主席朱培德任他為南昌市市長。次年,任江西省懲共委員會委員、禁菸委員會主任委員。1929年11月,辭去南昌市市長職,後任市商辦電纜公司董事長。1933年,任江西協助“剿共”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孤兒所所長。1939年赴長沙任湖南省政府顧問,旋迴江西,任省臨時參議會議員。此後先後任生產建設促進會理事、南昌縣房地產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盲童學校董事、南昌縣銀行董事兼代董事長。

1942年7月,當選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1947年2月15日 ,授中將軍銜並退役。

建國新生

新中國成立後,伍毓瑞先後為省政府參事室參事,省、市人民代表大會特邀代表,省政協常務委員,民革中央候補委員,民革江西省委教育事業員會常委。

教育事業

伍毓瑞重視教育事業。1928年在家鄉創辦緒遠國小,在校學生200餘名,全部免費就讀;1940年,任泰和馬家洲私立緒遠中學校長。抗戰後校址遷回南昌,伍集資200萬元舊幣,修建校舍;還曾慷慨集資為家鄉修建圩堤以防水患。

民國人物(六)

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成立於1912年的民主共和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