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廣岩

方廣岩

方廣岩位於福建省永秦縣葛嶺鄉東北的山腰上,為閩江下游一天然名洞。洞內凌空建築了古色古香的天泉閣、大雄寶殿、觀音等。

基本信息

簡介

方廣岩方廣岩
方廣岩底部懸掛著數十個鐘乳石,形成獨特的岩景,主要有蛟龍入水、猛虎出山、鯉魚騰躍、巨牛練角、黃鶴凌空、百鳥朝鳳、猿猴探首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北宋慶曆年間(1041~1048年),在岩下建佛亭。明中葉,擴建為寺,依岩藏洞,巨石當瓦,構築奇異。萬曆十九年(1591年),增建天泉閣5間,用百餘根杉木縱橫交錯地支架於懸崖峭壁前沿,背依千仞,面臨百丈深谷,宛若空中樓閣。

歷史

方廣岩方廣岩
始建於宋建隆二年(西元961年),以佛經第十部類“方廣”為名。“石室內構三層閣,不載片瓦,雖急風暴雨,不能狂也。”
慶曆三年(西元1043年),邑人黃非熊在山下築室讀書,結合洞內景致作十景詩,使方廣岩名傳遐邇。
明永樂十四年(西元1416年),方廣岩擴建為寺;
萬曆十五年(西元1587年),林應起、陳汝翔、陳伯孺等人重修方廣岩,十九年(西元1591年),增建天泉閣,至此方廣岩的格局基本形成。
現存的方廣岩寺為清代建築。

建築樣式

方廣岩方廣岩
方廣岩位於福建省永秦縣葛嶺鄉東北的山腰上。
宋代的方廣岩“石室內構三層閣,不載片瓦,雖急風暴雨,不能狂也。”
清代重修的方廣岩則“岩鎖兩峽,橫幕其巔如一片瓦。西北扆南,四山環抱,夏涼冬溫,常得中候。由峽承岩以台,高一十五丈,由台至岩檐,高一十一丈。台平如砥,廣三十餘丈,深七丈有奇,可坐數千人。”(乾隆《永福縣誌》)現存建築有天泉閣、大雄寶殿、脫凡樓、觀音樓、香積堂等。
天泉閣面闊三間帶迴廊,上為木質歇山頂,中開間突出小歇山屋頂。屋面坡度平緩,僅有椽板,不施片瓦。閣下用百餘根杉木縱橫交錯地支架於懸崖峭壁前沿,廊柱間圍以木質欄桿。
天泉閣後是大雄寶殿,面寬三間,進深五柱,單琰歇山頂,中開間後部突出小歇山頂,同樣屋面坡度平緩,僅有椽板,不施片瓦。殿內供有南宋時的樟木雕十八羅漢之首賓頭盧尊者,正面掛乾隆年間永泰知縣馮紹立題的“洞天第一”牌匾。殿前有股清泉,叫龍尾泉,亦稱“龍乳”。
大雄寶殿後洞壁上有一“觀音窟”。中秋之夜,月光斜照岩壁之上,便現出“童子拜觀音”的幻影。旁邊有夢亭、僧寮、香積堂等,均不用片瓦,蔽於復岩之下。
方廣岩大門有聯:石室雲開,見大地山河三千世界;水簾風卷,露半天樓閣十二欄乾。為元學士林泉生題。

獨特景觀

別有洞天

方廣岩方廣岩
仰視方廣岩,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方廣岩在永泰葛嶺鎮,方廣山腰方廣岩,方廣岩下方廣洞,方廣洞中方廣寺。方廣岩的奇就在“一片瓦”下別有洞天,外觀仰角高180多米,寬約百米,深50多米。核心景點可容納上千人。洞中建五座樓閣如大雄寶殿、脫凡樓、觀音樓、天泉閣、香積堂等;尚有許多客廳、樓道、台階等通行空間。方廣寺始建宋建隆二年,寺以佛經第十部類“方廣”名之。既體現方廣洞天福地的自然面貌,又符合佛教聖地命名規則,歷經千百年被保存下來。

一片瓦

方廣洞中建寺錯落其中,巧妙實現立體空間構圖布局。又因藉助洞頂廣大岩壁俗稱“一片瓦”避風雨,無需再添蓋寺頂瓦片,既省工,又輕巧。洞口為西南方向,懸寺木構乾燥不腐。現存寺閣凌空架構,巨木頂托,天泉閣幾乎懸空,方廣水簾直落深谷,霧氣騰空,回聲山洞,俯看斷崖壁立千尺,仰望洞寺凌空飛懸,無論哪個角度都是驚險奇觀。方廣山海拔760米,方廣寺海拔300米,因方廣洞天仰角大,給人以奇妙的印象。寺右側鑿通的石棧道通羚羊洞,上頂尋源,登峰迴寺都可通行,不必走回頭路。

洞壁景觀奇絕

方廣岩洞壁景觀奇絕。如“鴻山月照”水痕字跡;“石乳滴泉”三滴戲言;尤其每年八月十五“月照觀音”令人稱奇。為此美景善男信女年年如約而至。細看洞中景,方知眼界廣。除方廣洞天108景外,還有羅漢岩、聽泉崖、誦經岩、飛涌崖、九天岩、一線岩、應真岩、小方廣、一指石等都自成小景。“石室雲開見大地山河三千世界,水簾風卷露半天樓閣十二欄桿”歷代名句佳聯不少。“寺憑松作徑,天設石為門”。沿古道石階一千四百多級一小時可抵方廣岩,沿途古松146棵,曲折盤鏇,俯視如青龍臥于山中。歷代摩崖石刻很多,其中不乏書法珍品,側身門一幅漢滿文字題刻至今無人翻譯。方廣岩距福州50分鐘車程,方圓10.5平方公里,以桃花洲為中心突出三島水域沙洲叢林特徵;以方廣洞、風動石一線布局以奇洞,險岩、怪石、古松、古蹟為特色。方廣岩是一條宗教朝聖精品線路。古松、奇洞、懸寺、水簾為方廣四絕。尤其方廣寺奇妙選址,可謂天下奇絕。倚洞構思,倚岩立寺,倚壁飛檐別具匠心。十幾根木柱支撐;一半在空中,一半在岩洞,似虛而實,似危而安,危中見俏。那真是“懸空寺,寺懸空,腳踩木走廊,心吊半空中”。上方廣寺別忘了品一碗方廣素麵,那可是福氣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佛教聖地的僧人象習慣念經一樣習慣佛寺環境。寺前墾竹,廟後長筍,方廣岩周邊現有毛竹、簍竹、甜竹、羅漢竹、四方竹及水竹等品種。不久前,從小方廣修了一條新的登山石道,上下方廣岩可以下走回頭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