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峽鎮

星星峽鎮

星星峽鎮隸屬哈密市,地處新疆最東部,有新疆東大門之稱,與甘肅省的安西縣、敦煌市接壤,距哈密市200公里,轄區面積2726平方公里,有三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3268人,鎮民人均收入已達6000元。

基本信息

簡介

星星峽鎮星星峽鎮

星星峽鎮隸屬哈密市,地處新疆最東部,有新疆東大門之稱,與甘肅省安西縣敦煌市接壤,距哈密市200公里,轄區面積2726平方公里,有三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3268人,鎮民人均收入已達6000元。

星星峽曾於1956年設鎮,1959年撤鎮,又於1996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恢復建鎮,本屆政府為恢復建鎮後的第二屆政府、黨委,政府、人大、紀檢、武裝部機構齊全,人員編制到位,駐鎮單位14個,個體業主56戶,主要是採礦業、餐飲業、服務業、汽車修理業等。

星星峽具有良好的地理、交通、通訊優勢,蘭新鐵路、312國道、亞歐光纜橫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距蘭新鐵路直線60公里,距敦煌火車站80公里,312國道穿鎮而過,往東經敦煌、酒泉、玉門、嘉峪關幅射全國,往西經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連線天山南北。

優勢資源

星星峽鎮星星峽鎮

星星峽鎮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礦產76種,主要有、銅、鐵、鎳、錳、鎢、石材等,石材的主要品種有星星蘭,天山蘭雙井紅、白芝麻、黑冰花紫星雲等。石材質量普遍優於內地石材,色澤美觀,儲量大,是建築飾面的最佳石料。豐富的礦產資源為星星峽鎮經濟的發展奠定的堅實的基礎。

星星峽光熱資源充沛,年日照量3575小時/年,又稱“日光峽”,由於光照充沛,吸引日本國投資1100萬元的光伏電站已交付使用,政府投資50萬元興建的星星峽供水廠為過往的旅客源源不斷地提供生活飲用的淨化水。 

特色旅遊資源

星星峽星星峽

星星峽鎮座落在絲綢之路名城敦煌、吐魯番中間,它像鑲嵌在群山環抱中的一顆明珠,這裡有古驛站、關帝廟蓋斯墓遺址、碉堡,有陳雲代表黨中央到星星峽迎接李先念率領紅西路軍進疆會合地紀念碑,在西部大開發的熱潮中,越來越多的遊客來這裡參觀、考察,中央電視台、浙江電視台、新疆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多次前來拍攝、採訪,這裡已經成為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開發“紅色旅遊”資源勢在必行,我們計畫投資200萬元修建紅西路軍進疆紀念館,此項目地區發改委已立項上報,我們歡迎有識之士與我們攜手合作,共同加盟開發“紅色旅遊”。

名字來源

星星峽鎮星星峽鎮

星星峽在唐代稱為(石責)口,清代的《康熙輿圖》里稱為喀拉嶺。據說這裡出產水晶石,每當夜晚明月當空,水晶石在月亮照耀下閃爍如同星星,因此得名。“應該是這些有雲母的石頭,被太陽或者月亮照得閃閃爍爍,叫星星峽也在情理之中。”我們沒有看到水晶石,同行者這樣的猜測也許有一定的合理性。

歷史沿革

星星峽星星峽

現在的星星峽,是上個世紀的90年代年哈密市設定的一個鎮。鎮區前後不足千米,沒有專門修建的街道,圍繞“312”國道兩邊的建築物,雖然其貌不揚,但卻聲名遐邇。早在南北朝時期,輝煌一時的敦煌至高昌的絲綢之路逐漸衰敗,商旅之路即取道伊吾(哈密)路,這就是史書上記載的絲綢之路的“新北道”。自從絲綢之路被“新北道”代替後,星星峽就成了 “新北道”在新疆境內的第一個驛站,隨著絲路北道的逐日興盛,在這片峽谷中,星星峽開始繁忙起來了,用她的冬溫夏清,甘之如飴地迎、送著無數個東來西去的、絡繹不絕的中外使節、帝王將相、儒家名士、商客和僧侶,漢籍史書對此地“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胡商販客,相望於道”的記載,便是對星星峽古時後來居上方興未艾的寫照。

歷史故事

星星峽鎮星星峽鎮

歷史在這個留下了太多的記憶。有多少故事都發生在這天山的起點。唐,先知穆罕默德派遣使者來華傳教,其中一人病逝於星星峽。哈密王曾為其在星星峽修墓。林公、林則徐遭貶由此入疆。左公、左宗棠懷揣當年林則徐繪製的新疆地圖,率6萬湖湘子弟,由此如疆並栽下了“引得春風度玉關”的左公柳。1937年3月西路軍左支隊進入新疆的星星峽,在這裡,西路軍完成了歷史使命。後人為紀念西路軍入疆而在此豎紀念碑。1949年10月王震率部,由此凱歌進新疆。旌旗獵獵、西風漫捲,清悠的駝鈴隨風遠逝。

星星峽在1968年前還有一段悲壯的歷史。1937年5月1日,一路浴血奮戰、九死一生的紅軍西路軍左支隊400餘指戰員在李先念的率領下,與前來接應的中共中央代表陳雲在此會合,星星峽因此成就了中國革命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話。

地理環境

星星峽星星峽

穿越河西走廊,古絲綢之路行至甘肅與新疆交匯處便分出南道、中道和北道3條線路。南道翻越險峻的阿爾金山、中道穿越羅布泊無人區、北道是從敦煌經哈密入東疆。
星星峽並非峽谷,而是隘口。它是由河西走廊入東疆的必經之處。素有新疆東大門“第一咽喉重鎮”之稱。它不僅是新疆和甘肅的分界線,同時也是兩種不同文化風格的分水嶺。對於新疆人而言星星峽就是一堵院牆,過了院牆就算是出疆了。
嘉峪關門出城,城外就是古人所說的西域了。在內地人的眼中西域永遠是一片荒蠻之地。自古以來,從內地走出的漢人習慣了儒家文化文雅恭謙的氛圍。他們走出隴西高原,進入河西走廊,當滿目的荒涼進入視野,便會感懷各種去國離鄉的愁緒。“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就連西北人自己也能深深體會到這片土地的蒼涼。西北民間流傳著一首民謠“出了嘉峪關,兩眼淚不乾、向前看戈壁灘、向後看鬼門關”。
312國道從繁華現代的都市千里迢迢跋涉而來,延伸到這裡已是一片荒蕪。空曠的天地間,一個只有二十多米長的小鎮沿國道邊排開,朗朗天際,無垠的曠野、星星峽孤零零的佇立在風中。

交通

星星峽鎮星星峽鎮

如今的星星峽,真是“貨暢其流,人便於行”,以312國道為主幹線的平安大道穿鎮而過,橫貫東西,從飛機上俯瞰312國道宛如一條黑色巨龍,向東經敦煌、酒泉、嘉峪關,可達內地各省區(市);往西經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不僅連線天山南北,而且可達中亞、西亞和歐洲各國。方便快捷的公路交通,貨車、客車、越野車、轎車川流不息,車流、客流、物流一路通達,早已把昔日“百里人跡斷,千里水草絕”的嘆息留給了歷史。順暢的國道,吸引著各方有識之士,載著人們的富足之夢,奔向東方,奔向西方,奔向遠方。

亞歐光纜橫貫全境,中國電信、移動、聯通、網通都在星星峽建有各自的基站,縮短了星星峽人與世界各地聯繫的時間與空間,拉近了星星峽人與外部世界的距離。

新疆哈密地區的鄉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