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造影

支氣管造影是直接觀察支氣管病變的檢查方法,診斷效果好,但患者有一定痛苦。支氣管造影是胸部疾病的重要檢查方法之一,對支氣管疾病有肯定的診斷價值。它能確定病變的部位、範圍及病變的性質,為臨床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法提供依據。

正常值

正常造影表現:各葉段支氣管分支由粗變細,分級清楚,分布正常,管壁光滑,充盈均勻並容易充盈至遠端。兩側支氣管陰影對稱。

臨床意義

支氣管造影的適用症範圍有:(1) 先天或後天性支氣管和肺的疾患,如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和肺部腫瘤、機化性肺炎、慢性肺膿腫以及肺不張等。(2) 原因不明的長期咳嗽或咯血。(3) 反覆發作的肺炎,尤其是反覆發生在同一部位的肺炎。(4) 單側肺門增大、性質不能肯定者。(5) 慢性空洞或囊腫的鑑別診斷。(6) 局限性肺氣腫或肺不張。檢查結果分析:(1) 若支氣管充盈後粗細不均且有局部下周或擴張,支氣管固定僵硬、聚攏扭曲,造影劑排空延遲,常見於支氣管擴張。(2) 若有局部支氣管狹窄或阻塞或有管腔的壓迫變形,多見於腫瘤、外傷、異物、結核或炎症。(3) 管壁不規則,造影劑突出管壁,可能是支氣管胸膜瘺、食管瘺。

注意事項

(1) 禁忌症:① 周身情況衰竭,年齡過大,心肺肝功能不良者。② 支氣管、肺部急性感染,浸潤性肺結核患者。③ 2周內發生大咯血者。④ 甲狀腺功能亢進或對碘過敏者。(2) 術前向患者詳細說明造影的目的、方法和可能出現的痛苦,以便取得患者的配合。(3) 造影前4h及造影后2h應禁食。(4) 痰量多時,術前應做體位引流。(5) 造影劑的配製應稀稠適當,以免造影劑進入肺泡;注入造影劑時變換體位,使造影劑分布均勻。(6) 麻醉應充分,防止咳嗽劇烈影響造影效果。(7) 術後進行體位引流,促進造影劑儘快排出。

相關疾病

鼻旁竇支氣管綜合徵,Kartagener綜合徵,小兒先天性肺囊腫,小兒原發性纖毛運動障礙,小兒單側肺異常透亮綜合徵,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氣管支氣管異物,喘息樣支氣管炎,小兒支氣管擴張,小兒縱隔壓迫綜合徵

相關症狀

喘證,痰鳴氣促,唿吸短促,纖毛清除功能障礙,纖毛結構缺陷,支氣管狹窄,喘息,動脈造影異常,氣管移位,平臥呼吸困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