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縣[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

懷遠縣[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

懷遠縣位於安徽省北部,蚌埠市西部,淮河中游,始建於1291年,素有“淮上明珠”美譽。地理坐標為東經116°45′-117°09′、北緯32°43′-33°19′。總面積2212平方公里,總人口127萬。全縣轄18個鄉鎮、361個村(居),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農業產業化示範區。地處淮北平原南部,荊山海拔259米,塗山339米,夾淮對峙,蔚為壯觀。淮河流貫縣境東南,渦河、芡河在此入淮。北淝河、珪河流經北部,茨淮新河橫貫南部。年降水量912.2毫米,年均氣溫16.1℃。國家商品糧基地。特產武昌魚、懷遠石榴。

基本信息

歷史

據《名勝志》:宋置懷遠軍,取宋理宗趙昀“荊山為城,義在懷遠”一語為軍名。
夏、商兩代,全國分為九州,懷遠屬徐州地。西周時徐州併入青州,這裡分屬青、揚二州地。春秋戰國時,東周王朝名存實亡,諸侯各自為政,互相兼併,天下大亂,連年戰爭,這裡歸屬無定,先後屬吳、楚之境。
秦代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以淮水為界,淮北為泗水郡,淮南為九江郡。
西漢時,仍以淮水為界,這裡設四個侯國,兩個縣。在淮水南設當塗、曲陽兩侯國,屬九江郡;在淮水北設平阿、義成兩侯國和龍亢、向縣兩縣屬沛郡。王莽新朝時,當塗曾改名山聚,曲陽改名延平亭,平阿改名平寧。東漢時,當塗國復改為縣,沛郡改為沛國,原設之縣未動,僅平阿、義成縣改屬九江郡。
三國時,地屬魏境,龍亢改屬汝陰郡,義成、平阿、曲陽三縣屬淮南郡。當塗、向縣撤廢。
西晉太康九年(公元288年),龍亢改屬譙國,復設當塗,與義成、曲陽、平阿三縣,同屬淮南郡。東晉南遷,將當塗僑置於江南(即今之當塗縣境)。後改置馬頭郡。
南北朝時,爭奪劇烈,先屬南朝宋地,郡治未變,新設零縣。龍亢並人蘄縣。齊時,淮北地區盡失,屬北朝魏地,設已吾縣,屬馬頭郡。以後南朝梁又占領,除龍亢屬下蔡郡,已吾屬沛郡,義成屬臨淮郡外,又設葛山縣。其後復被北朝北齊占據,設荊山郡改原當塗為馬頭縣。已吾、義成並為臨淮縣,曲陽併入定遠。
北宋仍因唐舊制。南宋時,淮北一度淪人金國之地,在這裡改設荊山鎮。金亡後,南宋收復,復設荊山縣。寶佑
2懷遠縣
五年(公元1257年)於此設“懷遠軍”,轄荊山縣,地跨淮河兩岸。“懷遠”名稱亦自此開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2月懷遠軍投降元軍。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正月撤廢懷遠軍,與荊山縣合併,改稱懷遠縣,屬濠州,隸於安豐路。
辛亥革命後成立民國,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1914年~1928年),屬安徽省壽縣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縣。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屬安徽省阜陽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懷遠屬壽縣第十行政專區轄縣,直到懷遠縣解放。
抗日戰爭時期,懷遠縣部分淪入敵手。在共產黨領導下,建立了宿(縣)懷(遠)縣抗日民主政府。同時國民黨懷遠縣政府逃避到龍亢區的褚韓湖,懷遠縣城內則有偽懷遠縣政府盤踞。
解放戰爭期間,在縣境內渦河南北建立懷遠、宿懷兩縣人民民主政權。1949年1月懷遠全境解放,3月懷遠縣工農民主政府成立。全縣共轄城關、胡疃、河溜、包集、雙橋五個區,57個鄉。
懷遠縣1949年屬宿縣專署轄縣,1956年屬蚌埠專署轄縣,1961年恢復宿縣專署,仍為屬縣,1983年7月改屬蚌埠市轄縣。

地理

位置
懷遠縣位於安徽省北部,東經116°45′~117°9′,北緯32°43′~33°19′。距省會合肥市119
5懷遠縣
公里,東與蚌埠市固鎮縣、鳳陽縣相接,西與蒙城縣、鳳台縣毗鄰,南界淮南市,北與濉溪縣、宿縣接界。南北長62.25公里,東西最寬38.41公里。縣境總面積為2391.02平方公里。
氣候
懷遠縣地處北亞熱帶至暖溫帶的過渡帶,兼有南北方氣候特點,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農業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適中,降水量年際變化較大,年內分配不均。旱年平均氣溫15.3℃,平均最高氣溫為20.2℃;極端最高氣溫達41℃(出現於1959年8月24日);年平均最低氣溫為11.3℃,極端最低氣溫為-19.4℃(出現於1969年2月5日)。最熱月為7月,月均28.0℃;最冷為1月,月均1.5℃。旬平均氣溫以7月下旬最高,達29.2℃,1月中旬最低1.4℃。旬平均氣溫高於28℃的多出現在7月中、下旬或8月上旬;低於3℃的出現在1月上、中、下旬或2月上旬和12月的下旬。

資源

懷遠縣盛產優質糯稻、小麥、蔬菜、畜禽、水產品等,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水產品生產基地。年產優質糯稻40萬噸,有市場定價影響力;泥鰍苗種年繁殖量達8億尾,繁殖量居全國前列;“懷遠石榴”遠近聞名,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區劃

截至2013年,全縣轄18個鄉鎮(城關鎮、包集鎮、龍亢鎮、河溜鎮、雙橋集鎮、魏莊鎮、萬福鎮、唐集鎮、淝南鄉、淝河鄉、褚集鄉、陳集鄉、古城鄉、徐圩鄉、蘭橋鄉、荊芡鄉、找郢鄉、龍亢農場、新城區、工業園區、)、361個村(居),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懷遠經濟開發區和懷遠龍亢經濟開發區(籌))1個省級農業產業化示範區。[2]

人口

建國後,進入和平時期,生產恢復,生活安定,醫療改善,人口增長率上升很快。1949年全縣109485戶,5289986人,至1958年增至138245戶,591848人,淨增28760戶,62862人,9年中平均每年增長1.2%;1959年~1961年三年困難時期,人口出生率劇減,1961年全縣人口減至137961戶,541241人。1964年後生產恢復,人口再次增長。1966~1973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婚、育無人過問,全縣人口猛增至166527戶,803754人,年均增長2.6%,1974年,省革命委員會“提倡晚婚晚育”的通知下達後,縣革命委員會加強婚齡管理與計畫生育,全縣人口增長方得控制。1975年~1985年,年均增長率降為1.6%。1985年底全縣總人口為198313戶,965503人。截至2012年,全縣總人口127萬。

經濟

綜述
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6億元,增長11%;一、二、三產增加值分別達到59.5億元、89億元、47.5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由2012年的30.9:44.5:24.6調整為29.8:46:24.2;財政收入20億元,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160億元,增長13.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1億元,增長14.5%;農民人均純收入8836元,增長14.5%。
農業
全年糧食總產達到114萬噸,實現“十連增”,有望連續8年成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蔬菜、肉類、水產品產量穩步增長,分別達到74.5萬噸、10.2萬噸、4萬噸。新增流轉農村土地18.6萬畝,新建設施蔬菜基地2700畝,創建國家級養殖小區1個,新認定家庭農場41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5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913個。完成縣鄉道路升級改造50公里,改造農村危橋32座,實施村級“一事一議”項目379個,16萬畝基本農田整理重大工程通過驗收,芡河大橋建設進展順利,再獲全省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江淮杯”金獎。以龍亢農場為核心的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申報成功,白蓮坡食品科技產業園升級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古城鄉成為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
工業
201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60億元,增長2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9億元,增長19.5%;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9家。農副食品加工業實現產值超100億元,機械電子和不鏽鋼產業產值均超50億元。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69.5億元,增長35%,新增戰略性新興企業6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62億元,增長47.6%,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1家。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8.7%。認真落實關於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政策措施,累計為企業減免稅費1.6億元。支持企業通過多種方式融資,企業融資累計近20億元。

交通

懷遠縣城緊鄰蚌埠市區,荊塗二山座落城中,渦淮之水城中交匯,渦河四座橋樑和荊塗淮河大橋的建成,使新老城區相連,渦河、淮河、荊山、塗山形成“雙山雙水繞雙城”的城市格局。206國道、307、225省道穿境而過,京台高速、寧洛高速在縣城交匯,沿途設有三個出口,懷遠經濟開發區、龍亢試驗區等園區都規劃在高速公路出口處;境內有9條河流,其中淮河、渦河、茨淮新河常年通航,區位優勢明顯。

特產

懷遠石榴歷史悠久,據傳說自唐代起已有栽植,有獨特之處。皮薄、粒大(百粒重最大達71.4克)、含糖量高(高達17%)、含酸量低(低到0.4%)。其玉石籽、瑪瑙籽,核軟可食。懷遠石榴盛譽久駐。清代時已蜚聲南北,據1960年懷遠縣誌初稿記載,懷遠石榴曾遠銷到東南亞、歐洲等地。其中,1958年在英國倫敦市場頗受歡迎。蘇聯、捷克、保加利亞等國也慕名引種。懷遠石榴興盛於清代,主產區在荊、塗二山山麓,陰坡最多,東西坡次之,陽坡最少。品種繁多,初步統計有13個,分白花和紅花兩大類群。[3]

名人

大禹:上古時代懷遠人。五帝之一,因治水有功,被提拔為領袖。留下了“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佳話。
啟:大禹之子。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
卞和:春秋戰國時人,曾帶著玉石在卞和洞躲藏。
桓榮:東漢時期大臣、名儒、經學大師。
桓溫:東晉懷遠人。政治家。文學家。
常遇春(1329~1369)元濠州懷遠縣(今屬蚌埠市)永平崗人。明代開國元勛。歷任統軍元帥。封鄂國公。
宋玉琳:懷遠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程良:懷遠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史玉柱:懷遠人。巨人投資董事長。2004年新財富富豪榜34名。
童懷偉:現任安徽省政協副主席、宣城市委書記。
田祖恆:懷遠人。上海電影製片總公司導演。導演影片《南島風雲》《大橋下面》《秋天裡的春天》等。
馬文波:懷遠人。原國家外交部副部長。
楊明:懷遠人。現繫上海空軍政治學院政工教研室正師級主任、副教授。
張本仁:懷遠人。1998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化學家。
潘成稷,懷遠人,筆名:蒼山牧雲。著名辭賦家、散文家,詩人。
劉玉珠:懷遠人,文化部產業司司長。
田萬良:懷遠人,知名文化策劃人。
崔海容:懷遠人,任國家預防腐敗局局長。
唐啟鶴:唐灣人,中國科技大學數學博士,現任教於美國愛荷華大學。

安徽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