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木魚

恩平木魚

恩平木魚是恩平人生產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種文化表達方式,唱腔有十多種。

基本信息

簡介

木魚歌,是明清時期開始在恩平地區流行的相結合的一種自由說唱體,距今有500多年的歷史。人們效法僧尼敲木魚念經的行腔唱詞,便稱為木魚腔,成為基調。恩平木魚是獨立體系的演唱文學,其作品口語化,樸實淺白,語句押韻,形象鮮明,易唱易記,從用途分類可分為敘事性的和情感性兩大類。

種類

恩平木魚的唱腔有金腔、龍舟腔、龍頭鳳尾腔、庚子腔、東風腔、三級浪、洪流腔、春雷腔、憶苦腔、新腔等十多種。庚子腔是由聖堂歇馬村的失明藝人梁庚子所創造,自成一派,與其他行腔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善於利用節奏的變化來敘述情感、事情緩急等的變化,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特色

恩平木魚是恩平人生產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種文化表達方式,更是凝集民心、聯繫鄉音、維繫僑情、調動華僑同胞參與家鄉建設熱情的有效載體,是恩平人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支柱。

江門非遺目錄

展現江門地區民族民間文化創造力的突出價值;鮮明的地方特色;出色地運用傳統工藝和技能、見證江門市區各民族民間活的文化傳統的獨特價值;具有促進江門地區的文化認同、增強社會凝聚力、增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