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島鄉

微山島鄉

微山島鄉位於山東微山(縣)湖中,四面環水,總面積9平方公里,最高海拔91.6米。轄14個行政村,14370人,總地地面積7500畝,其中林果面積3000畝,森木覆蓋率30%以上,環島水域20萬畝,人均13.9畝。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微山島鄉微山島鄉
微山島古屬留國,周時屬宋國,微子為始祖。秦漢至隋屬留縣,唐宋屬沛縣,明清歸滕縣。民國初年屬滕縣八區、後屬臨城八區。抗日戰爭時期隸屬滕縣八區,設有楊村鄉、謝樓鄉。1948年10月,微山島解放,隸屬臨城第四聯防微山湖區工作委員會。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隸屬臨城第九區。1953年建縣後屬微山縣第三區,區委機關駐楊村。隸屬微山縣微湖區,設有楊村鄉、謝樓鄉。1956年8月撤區並鄉,建立微湖鄉,隸屬微山縣微湖鄉。1958年建立微山島人民公社。1960年合併核算單位,成立微山島人民公社一級核算單位,隸屬微山縣。1967年2月,成立微山島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建立微山島鄉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至今建立微山島鄉人民政府;1985年,設立微山島鄉人民代表大會聯絡辦公室。

1985年,省委,省政府召開南四湖開發現場辦公會,把微山島列為開發建設的重點,鐵塔跨湖輸電工程、電信跨湖通信工程、環島公路、穿山公路、沿湖公路、碼頭、景區、景點等基礎建設工程相繼完成。

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微山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微山島被列為重點旅遊區,旅遊業得到突飛猛進地發展。先後修復興建了微子墓景區、目夷園景區、微山湖文化園、張良祠、普渡寺、微山湖抗日英烈紀念園暨鐵道游擊隊紀念碑等。現在的微山島已經成為具有較高文化品味,集自然風光、歷史勝跡、革命紀念地以及林、漁、農生態旅遊為一體的島嶼遊覽區與度假修閒地。

行政區劃

尚莊村、楊村、呂蒙村、姚村、墓前村、萬莊村、溝南村、溝北村、謝樓村、李莊村、田莊村、呂莊村、小官村大官村

基本介紹

微山島鄉微山島鄉
微山島地理位置獨特,南靠古城答謝,東臨棗莊萬畝榴園,北孔孟聖地貫穿,西通荷澤牡丹景觀,京滬鐵路、104國道,京杭大運河傍島而過,具有東西結合、南北貫通的優勢,十分有利於對外交流和區域經濟的聯動發展。島地勢西高東低,土質優良,氣候宜人,通訊、水陸交通十分便捷。微山島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內陸島,以優美的自然風光聞名中外,不僅融入人文景觀、秀麗風光於一體,而且集山水歷史名勝大觀於一身,被譽為魯南一顆璀璨的明珠。島綠水環繞,十萬畝荷花接天簇擁,是絕好的旅遊度假勝地,投資開發佳境。

修通了環島公路,穿山公路,環湖觀景路和三條聯繫路,鋪築了柏油路面,總長35公里,形成了二縱三橫的公路網路。

微山島人文景觀獨樹一幟,不僅有三千年古老歷史,留存眾多文物古蹟;而且有燦爛的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自聞名遐邇的“三賢墓”(殷商微子墓,漢代張良墓、春秋目夷君墓),有名揚中外的鐵道游擊隊紀念碑(園)。保存下大量碑碣、漢墓、漢畫像石、青銅器,古陶等文物,有湖區特色的民俗、名吃、民間文藝等,體現了古老豐富的商周、秦漢文化和大運河文化。

微山島鄉微山島鄉
微山島水域遼闊,資源豐富,素享“日出斗金”之盛名。僅魚類就有十目五十科五十屬七十二種,以鯉、鯽、鳥、鰱、紅白鱔魚等為大索。貝類常見的有中國圓田螺,中華圓田螺。圓田螺肉銷往日本等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褶紋冠蚌可做培育珍珠的母體,也有名氣。蝦類主要有青蝦、白米蝦、中華新米蝦(草蝦)、中華小食臂蝦(花腰蝦)等。另外還有銀魚、毛刀魚、甲魚、螃蟹等。水生植物約有七十餘種,按生態類型可分為四大部分:沉水植物、浮葉植物、挺水植物、漂水植物。另外,還有一些季節性候鳥,象野鴨、大雁、天鵝、獐雞子等水禽。開發建設以來,微山島實施了“旅遊強鄉、漁果富民”的發展戰略,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都有了很大發展,進一步增強了“旅遊興島、旅遊強鄉”意識,確立旅遊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支持地位,廣開旅遊資源,改善旅遊環境,帶動了其它各業的迅猛發展。

經濟發展

微山島鄉鐵道游擊隊紀念碑
旅遊業

累計投資達2200餘萬元,已建成古墓陵園遊覽區、果樹種植觀賞區,淡水養殖垂釣區、休閒度假遊樂區等10多個旅遊小區,修復古典門樓、殿宇、陳列室、塑像、碑亭等古蹟基礎建設,建成了鐵道游擊隊紀念碑暨微山湖抗日英烈紀念園。碑名由已故國家副主席王震題寫,現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完善了服務體系,開展“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服務,每年來島遊客達20餘萬人,產值超千萬元。

農林業

加大了農林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突出抓了特色產業的規模化,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集觀賞型、娛樂型、效益型於一體,完成了1500畝老齡果樹的更新換代,引進大油桃、石榴、冬棗柿子、銀杏等優良品種,形成了以優質蘋果為龍頭、高價值乾果作補充的新格局。

微山島鄉河蟹
漁湖業

大力調整漁業養殖結構,建起萬畝以河蟹島鱧為主的“名優”產品養殖基地。通過橫向聯合,引進南京、蘇州、揚州等地獎金和技術、發展養殖業。2000年養蟹面積1.7萬畝,水產品總產量860噸,總產值1300餘萬元。

畜牧業

重點培養專業大戶,規模化飼養,形成了以鴨、鵝、雞為主,羊、兔、豬等為補充的畜牧產業結構,養殖總量達到14萬隻(頭),總產值400餘萬元。

個體私營經濟

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在游業的帶動下,發展以林果種植、淡水養殖、農漁牧產品加工、造船、水陸運輸、商貿、餐館為主體的民營經濟。培植了一批種植、養殖、運輸、加工、製造、行銷大戶。個體私營經濟褓發展到30餘家,年產值達2500餘萬元,實現利稅300餘萬元。

風土人情

微山島鄉放鷹
島內的習俗同島外基本相同,一年要過多個節日,包括春節,燈節,清明節,端午節,六月六,七月七,中秋節,臘八節等,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獨特的湖上生產作業的方式:

1.放鷹:大都集體作業,所用的船三條,甚至十條,八條不等,被分為,“帶船”“打船”“子”幾種。“帶船”是放鷹的指揮機關,“帶船頭”就是指揮員,“打船”緊跟著“帶船”,“帶船頭”的一切命令批示著先通過他傳達落實,“子”是這隻隊伍最基層單位,主要擔任驅趕魚鷹捉魚和從他們嘴上取下獵物的任務。

2.打大網:網大、七八條船,幾十號人輪流作業,作業時間在秋風起頭之後。

3.湖上採擷:微山湖水生植物極為豐富、蓮、菱、芡(雞頭)每年達百萬噸計,小船在湖中穿梭,採擷情趣很多。

4.牧鴨:微山湖養鴨歷史悠久,牧鴨主要靠鴨子自己在水中覓食,鴨子成群放出去,自己則撐著小船,跟在鴨群後面悠悠蕩去,每當太陽快落,牧鴨人便收鴨歸圈。

產業特色

微山島鄉微山島鄉
全鄉廣大幹部民眾立足本鄉實際,大力實施“漁果富民,旅遊強鄉”的戰略,重點抓好了漁湖業、林果業,特別是把旅遊興島和建設林、牧、漁三大產業基地放到突出位置來抓,建成了萬畝養蟹基地,林果生產專業村,引進了小尾寒羊,優良兔種。大力開展了環境整治,旅遊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為確保微山湖水質不受污染,微山島鄉不僅關掉了所有工業項目,並在縣裡的支持下承諾,今後全鄉只發展旅遊、水運業,不上任何工業項目,把微山島建設成為“紅色漁鄉,生態綠島”。

自南水北調工程確定後,微山島鄉的發展面臨了巨大的挑戰,島內所有排水要無條件地控制在COD濃度20毫克/升以下。經過縣鄉兩級黨委政府的全面分析研究,決定堅決服從大局,放棄所有工業發展項目,以發展林業、旅遊業為主導,把微山島建設成為一個無任何工業污染的生態綠島,並關閉了島上所有工業項目。為達到不上工業項目的目標,微山縣每年為其轉移支付資金194萬元。

為打造綠色島嶼,該鄉確立了“紅色漁鄉,生態綠島”的整體發展思路,在原有綠化的基礎上,作了在環湖路、旅遊幹道兩側以及坡度在25度以下的平原地栽植速生楊1500畝,在島嶼的中西部丘陵山地栽植核桃、石榴、冬棗等名優雜果4000畝的規劃。該島已經先後完成了島上的旅遊道路30多公里,建成了萬莊、謝樓、溝南、李莊等觀光林業基地。為了促進全島生態建設,微山縣在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中,安排專項資金連續5年給予農戶補助,免費為民眾提供苗木。該鄉已經實施退耕還林5000多畝,全島林木覆蓋率達到60%,被稱為天然綠色氧吧鄉鎮。

教育發展

微山島鄉微山島鄉
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加大推進素質教育的理論深度和實踐力度,引導學生提高文明素質,推崇科學精神,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和諧發展、全面發展,微山島教辦大力開展了人文教育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重視傳輸人文知識。微山島教辦利用鄉土文化資源,引導廣大學生獲取人文知識,全方位豐富學生的人文底蘊。努力探求“三賢文化(微子、張良、目夷)”、紅色文化(鐵道游擊隊、微湖大隊、運河支隊)、運河文化、孔孟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內涵,以學生所見所聞所感為主要內容,塑造學生人格。並引導廣大教師結合學科教學向學生傳輸人文知識,讓學生受到優秀的傳統文化薰陶

二是注重提高人文素養。鄉教辦以各門學科教學為載體,充分挖掘蘊含在學科中的精神內涵,融入人文教育,張揚人文精神。通過人文教育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廣大學生自覺成為人文精神的承載者與實踐者。

三是精心塑造人文品行。鄉教辦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給學生充分展示和鍛鍊的舞台。在學校的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等方面充分滲透人文精神的實質內涵,使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努力使學生親身實踐,將教材中提倡和學科教學闡釋的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見諸行動,體現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通過人文教育,全鄉師生的人文意識增強了,人文素養得到了提高,形成了自覺、獨立和文明的品質,養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行。同時在提高教育質量、提升辦學品位的基礎上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