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塔鄉

彭塔鄉

彭塔鄉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隱賢鎮西部,在縣境東部,距縣城31公里。面積91平方公里,人口4.3萬。有簡易公路接羅(崗)花(園)公路。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安徽省霍邱縣 彭塔鄉位於霍邱縣東南邊陲,東隔淠河與壽縣隱賢鎮隔河而望,南與六安裕安區單王鄉相鄰,西部、北部與本縣花園鎮、馮瓴鄉相接。一條左(左王)單(單王)公路從全鄉南北穿境而過,系大淠河中游西岸,地勢東低西高,崗、畈、灣三區並存。

歷史沿革

1950年建彭塔鄉,1958年成立紅升公社,1983年復改彭塔鄉,1992年撤區並鄉時西隱賢鄉併入。全鄉轄西隱賢、隱北、趙圩、隱南、東灘、松台、梁店、高樓、彭塔、梁堂、順河、汪店、戴台、金古堆、陡神店、劉郢、陳樓17個行政村、2個街道,面積91平方公里,人口4.6萬餘人,耕地面積4.9萬餘畝,

交通便利

彭塔鄉超市 彭塔鄉超市

彭塔鄉距六安市城區僅50公里,距商景高速入口處僅45公里,距縣城65公里。“村村通”工程收益良多,彭塔鄉村村通在GPS範圍內31.6公里。在縣村村通辦公室大力支持下,2006年完成村村通工程24公里,07年完成村村通工程22.9公里的招標任務,已交付使用16.5公里,正在施工6.4公里。08年完成村村通工程8.3公里的招標任務,現正在施工,合計三年將完成33.6公里村村通水泥路,提前兩年完成村村通,並超額完成村村通2公里。07年,鄉還完成縣發改委以工代賑7.2公里水泥路,街道改造1.5公里水泥路。扶貧辦整村推進6.2公里的砂石路,交通狀況有了較大的改善。同時代台、西隱賢、金古堆等三個村民眾在全鄉大修村村通水泥路的帶動下,還自發捐資近90萬元,在村內鋪路31.8公里的砂石路,三個村實現了組組通,到目前為止彭塔鄉已有5個村實現了組組通,全鄉已經實現了大循環。

資源豐富

彭塔鄉轄區大淠河內蘊藏著豐富的高品位鐵砂和優質黃砂資源,素稱遠近聞名的隱賢集灣區青砂淤地,土地肥沃,盛產綠色蔬菜、楊木、黑瓜子、小麥、花生、玉米,畈區水利條件優越,盛產優質水稻、油菜和小麥,崗區的千畝板栗園和冬棗林地連片,已形成規模,產量逐年上升。

特色農業

彭塔鄉冬棗開發碩果滿枝 彭塔鄉冬棗開發碩果滿枝

霍邱縣彭塔鄉立足鄉情,因地制宜,在丘崗貧脊的土地上規模栽植冬棗,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金古堆村300畝冬棗開發,汪店村400畝板栗,梁堂村500畝仙桃,高樓村柿園庭院,經濟產業鏈不斷向千家萬戶延伸,一村一品初具規模。該鄉於2003年春,鄉財政先後投資30餘萬元從山東引進霑化雪棗、冬棗樹苗3萬多株,分別在陳樓、金古堆、高樓等村的崗坡地上規模栽植400餘畝,在縣扶貧辦、農委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撥出專款多次從山東和安農大請進技術人員和高級農藝師現場培訓和技術指導,以共產黨員、縣級人大代表王敬文和李構保等10戶農民為代表的近300畝棗樹見到了效益,現更名叫“阿翠”的果棗在他們的果林里都搭起了竹桿架子。按照技術要求,在崗畈8個村掀起了冬棗開發熱潮。使全鄉林果開發面積由過去的1000畝迅速發展到2000畝,為了保證缺棵補苗,這個鄉還在金古堆村示範基地育苗60畝。

彭塔鄉林果開發示範基地

該基地始建於2000年,以金古堆、陳樓村為中心,連片開發面積達1000畝,品種有冬棗、梨棗、蘋果等,共投入建設資金25萬元,其中鄉政府投入15萬元,縣拔專項資金4萬元,民眾自籌資金6萬元。基地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模式、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技術培訓和服務,黨員幹部示範帶頭,民眾分戶承包經營。採取果糧、果經、果草間作的種植模式,在棗園中間種脫毒山芋、瓜菜、花生、牧草等作物,由22戶黨員戶和178戶民眾戶進行承包經營。棗樹長勢良好,其中2000年栽植的100畝已進入盛果期,畝收鮮果130公斤。2005年全部進入盛果期,每年可創收100萬元。

經濟建設

冬棗 冬棗

霍邱縣彭塔鄉地處霍邱縣的東南部,與六安的單王、隱賢鎮相交,瀕臨淠訶,是個水旱災害多發的地方,當地的經濟主要是以農業為主,沒有突出的工業項目,社會經濟發展還較為落後。彭塔鄉地處淠河西岸,地勢低洼,洪澇災害頻繁。

彭塔鄉黨委政府立足鄉情,多措並舉,積極引導和組織民眾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穩定這一主題,在全鄉全面掀起了農業產業結構新高潮。彭塔鄉以高效、高科枝含量為指揮棒,大力發展灣區大棚蔬菜,優質糧油,按照“壓糧擴經擴飼、壓常規擴優質”的原則,積極發展間作套種,據統計,2002年度全鄉發展大棚蔬菜2000畝,普及強筋小麥9023品種1.27萬畝,推廣皖油14、華雜四號等優良品種1.9萬畝,發展種草1000畝,為發展家畜家禽生產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飼料資源。

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工程,該鄉以灣區小沙圩、灘涂、淠河圩堤、平台、崗區塘壩等為重點實現3400畝的基礎上又在崗區大面積地進行荒造,全鄉以汪店、良高路兩片為重點,現已新挖樹宕4500畝,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土地撂荒問題。

彭塔鄉以“塔牌”小靡麻油為龍頭,進一步鞏固和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個私經濟,為了把企業做大做強做活,彭塔鄉投入5萬元對麻油廠實施技改,投入4萬元用於純色芝麻基地建設,初步實現了“公廠+基地+農戶”產供一體化,形成了農業產業化鍵條,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全鄉有6000多戶農民得到了實惠。5000多畝可養水面得到了充分利用。霍邱縣彭塔鄉小磨麻油廠始建於一九九三年五月,同年七月投產,年產“塔牌”麻油20萬公斤。目前擁有固定資產150萬元,流動資金280萬元。產品除供應本省,本地市場外,大部分銷往京、浙、蘇、滬等市場。由於產品質量把關嚴格,98年度被農業部質檢單位認定為一級小磨麻油,屬國際先進水平,國內領先水平。榮獲99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中國名牌產品證書。

《霍邱縣以工代賑“十一五”建設規劃》已將彭塔鄉列入沿淠河項目區範圍內,作為全縣“十一五”期間以工代賑重點建設的鄉鎮之一。要想富,先修路。橋是路的紐帶,農村公路是農業和農村經濟賴以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在彭塔鄉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個私經濟

個體私營企業發展迅猛,產品以紅磚、麻油、飼料為主。綠色食品“塔牌”小磨麻油廠榮獲“99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是當地馳名品牌。代台村第一、二輪窯廠、順河輪窯廠、梁店輪窯廠生產的紅磚,由於質量過硬,得到廣大用戶的一致好評。個體私營經濟“成龍客運公司”、“皖西精米廠”、“李國麵粉廠”年產值均上百萬元,年利稅數十萬元,為繁榮經濟、方便人民生活、消化農村剩餘勞動力作出了重大貢獻。

招商引資

彭塔鄉黨委、政府把招商引資作為工作的重點,於2003年12月11日與“湖北九州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為期八年、投資總額超千萬元的開發鐵砂資源契約,共同開發本地豐富的鐵礦資源。

社會服務

彭塔中心學校 彭塔中心學校

彭塔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抓大事,辦實事,為全鄉教育事業傾心盡力,營造了濃厚的尊師重教的氛圍,校園和諧,教學管理秩序井然,教育質量逐年攀升。彭塔鄉的教育事業,在鄉黨委政府和縣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下,正在健康持續地向前發展。

彭塔鄉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仍在每年的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教育專項資金。2007年,就統籌安排4萬餘元用於發展教育事業,其中出資1.5萬元,為中心校修建了214米沙石路;出資0.5萬元,為慈佛國小修建了50米沙石路出資0.5萬元,幫助汪店國小建造了農遠機房和垃圾池。又出資0.5萬元,維修東灘國小因雪災受損的廁所。為配合學校做好控流工作,鄉黨委政府還發動鄉村領導,積極參與到中國小的“控輟保學”工作中來。

鄉黨委政府在不遺餘力、加大對教育投入的同時,還積極引導該鄉在外創業有成人員,積極捐款支持家鄉教育事業,改善辦學條件。共為全鄉中國小校引進資金達6.3萬元:中心學校本部修水泥籃球場2.5萬元;隱北黑沙場公司向隱北國小捐贈價值1萬元的體育設施;福祉學校向明德捐贈價值達0.6萬元的辦公桌椅、向隱賢國小捐贈達0.6萬元的電腦等辦公設備、向梁塘國小捐贈價值達0.6萬元的音響等辦公設備、向吳祠國小捐贈價值達1萬元的體育設施。

社會發展

通過彭塔人民的共同努力,彭塔鄉教育、農業、文化、城建、電力通訊、計生、交通、民政等工作都明顯上了台階。全鄉整體經濟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行政轄村

西隱賢村 隱北村 趙圩村 隱南村 東灘村 松台村 梁店村 高樓村 彭塔村 梁堂村 順河村 汪店村 慈佛寺村 金古堆村 陡神廟村 劉郢村 陳樓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35211
18941
16270
家庭戶戶數 9108
家庭戶總人口(總) 35100
家庭戶男 18849
家庭戶女 16251
0-14歲(總) 9468
0-14歲男 5203
0-14歲女 4265
15-64歲(總) 23267
15-64歲男 12459
15-64歲女 10808
65歲及以上(總) 2476
65歲及以上男 1279
65歲及以上女 119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35103

六安鄉鎮(三)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