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集鎮

長集鎮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長集鎮位於310省道與105國道及阜六高速、阜六鐵路交匯處,阜六鐵路霍邱站位於長集鎮,是阜六鐵路途中唯一客運站,霍眾路、長河路、長花路、穿境交織,交通十分便捷。集鎮框架“三縱四橫”,鎮區面積達到8平方公里。長集鎮是安徽省中心建制鎮,被譽為蓼中明珠。2014年7月2日霍邱火車站通車,火車站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長集鎮許崗村,距離霍邱縣城約30公里,是阜六鐵路沿線唯一的客運站,2013年12月28日隨著阜六鐵路的通車運營而投入使用,2014年7月2日開通客運.,將吸引周邊的潁上、固始、葉集等多個縣區的客流。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長集農產品加工產業園 長集農產品加工產業園

長集鎮轄17個行政村,4個街道,82個村民組,1個街道居委會,36個單位,面積75.4平方公里。全鎮3.9萬畝耕地,人口3.5萬人,農業人口2.8萬人,人均純收入3246元,集體經濟純收入達3萬元以上15個村。全鎮共有1個黨委,2個黨總支,48個黨支部,黨員1518名,農村外出黨員89名。鎮機關行政人員31人,離退休幹部25人,鎮直事業單位人員44人(含計生辦14人),村幹部82人,村民組長82人。全鎮共有企業406個,勞動者3439人,500規模性企業6個,如:中國五百強雨潤食品、天隆飼料公司、龍華食品廠、吉祥米廠,皖西麻黃雞禽業公司,皖糧儲備庫,縣農產品加工園坐落在我鎮。2014年1—10月總產值14億元,企業總收入31.1億元,利潤2.1億元,稅金8059萬元,增加值31265萬元,勞動者報酬3001萬元。110變電所昂首鎮北;自來水塔、微波塔、築路工人塑像等標誌性建築物矗立鎮中,2014年人均收入達到1.2萬元,在新一輪的總體規劃中定位為縣域經濟副中心。

下轄村莊

長集村 磚橋村 大墩村 汪井村 三墩村 壕墩村 五四村 錢店村 禹橋村 小園村 劉莊村 七里村 幸福村 柿園村 許崗村 張橋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8981
15401
13580
家庭戶戶數 7898
家庭戶總人口(總) 28087
家庭戶男 14754
家庭戶女 13333
0-14歲(總) 7525
0-14歲男 4189
0-14歲女 3336
15-64歲(總) 19829
15-64歲男 10409
15-64歲女 9420
65歲及以上(總) 1627
65歲及以上男 803
65歲及以上女 82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8214

發展思路

G35濟廣高速長集收費站 G35濟廣高速長集收費站

長集鎮共有黨支部(總支)42個,黨員1489名,農村外出黨員72名。鎮機關行政人員36人,離退休幹部25人,鎮直事業單位人員44人(含計生辦14人),村幹部80人,村民組長82人。2014年,鎮計生繳庫180萬元,財政撥款700萬元,實際支出568萬元。全鎮共有企業439個,勞動者6872人,規模性企業8個,如:雨潤食品、新農飼料公司、龍華食品廠、吉祥米廠等,改革開放後,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建立優質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3萬畝,安徽龍華食品公司生產的龍蝦貢丸、魚肉貢丸等綠色食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夏時農機廠夏時牌4L-0.8型稻麥聯合收割機機型輕巧、靈活、使用方便,獲得兩項國家專利證書,填補了安徽省一項空白,產品遠銷山東、河南、湖北等地並出口越南、印度等國家。通過活市場、興商業、有效地增加了農民收入。

集鎮建設

長集企業 長集企業

長集鎮農村用電、家用電器全面普及,村村通電話,家家有電視,村村通了水泥路。鄉鎮企業發展迅速,全鎮鄉鎮企業擁有固定資產32億餘元,在六安地區躍入鄉鎮企業前5強。畜牧業湧現出珠輝塘科技立體種養殖模式。農田基本建設方面完成了九千餘畝中低產田的治理改造及配套工程。在教育上投入一千萬元,實現了“兩基”工作的圓滿達標。總投入了4100餘萬元啟動集鎮建設,集鎮面貌煥然一新。

經濟發展

長集地處霍邱縣中部,區位及交通優勢明顯,基礎設施齊全,基礎較好,是招商引資的亮點。為此,鎮黨委、政府一班人主動出擊,多方招商,創造有利條件,主攻優勢項目,定出調子,明確招商重點和目標,凡入駐的外資企業,均明確一名班子成員駐點服務,與投資客商結成對子,主要負責同與投資金額較大的客商結成對子,協商處理相關事宜,有力的推進了長集的招商引資的快速發展。

長集鎮圍繞重點產業,行業開展專業招商,不斷營造良好的環境,為招商引資搭建載體和平台,先後引進了3家有前景、有市場的項目進駐長集鎮,建成路塘煙花炮竹中轉站大型倉儲投資800萬元。錦江酒店、黃山大酒店、等一些十幾家大型娛樂休閒ktv賓館一體的場所,上海聯都超市連鎖公司在長集鎮投資連鎖超市(新華書店大型超市),通過最佳化環境,正在實施中。通過多種舉措,靈活方式,不但引進了外資,而且盤活閒置資產。夏時農機公司,新增投資200萬元,對農機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龍華冷凍廠,在冷凍產品的生產和外銷上都供不應求,並準備遷址六安高速入口處投入資金320萬元,重新建立一新型的現代化的冷凍食品路線,駐有五百強雨潤控股集團,雨潤集團的子公司(獨立法人),現有資產63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22000萬元,流動資金41000萬元。公司占地120畝,總建築面積42630㎡,建築密度48.4%,綠化面積24000㎡,綠化率達30%。

長集中學 長集中學

按照“工業立鎮、項目強鎮、開放活鎮、環境興鎮”的戰略部署,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打造“全縣經濟強鎮”。長集現代農業園區位於鎮區東北方,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其中農產品加工產業園12.3平方公里,特色農業科技示範園12.7平方公里。在園區落戶的項目有4個:雨潤集團投資3億元建設的年2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項目建設完成,於2011年9月建成投產;皖西禽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麻黃雞系列加工項目一期工程的孵化設備投產運營,全年可孵化仔雞2000多萬隻;皖糧公司的糧食儲備中心項目一期3.6萬噸的倉儲設施建成投入使用;安徽禾粒源食品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的米乳蛋白加工項目正在加緊安裝調試。2012年以來,除落戶農產品加工產業園企業以外,另落戶長集企業6家(安徽天禾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諾鑫玻璃生產有限公司、家家樂生活超市、泰天隆牧業、遠鑫嘉苑商貿中心、六安華茂金屬製品有限公司),2013年新簽約一家富貴年代大酒店(四星級),在談項目兩個(安徽魯班林工有限公司年產15萬方人造林生產項目和新發地農產品交易項目)。

勞動輸出是富民的一篇大文章,長集鎮勞務輸出提出質量,突出特色,重視專業技能人員輸出。提高外出務工人員專業技能,採用鎮裡重點培訓,在外學習一部分,自學一部分。使全鎮從事專業技能的務工人員由以前20%上升到60%,受到用工單位好評和歡迎。輸出人員文化層次高,人員素質高,2013年度全鎮外出務工人員1.2萬人,其中國中文化程度以上有3361人,高中以上有8639人,共占農村勞動力2/3,全鎮勞務收入18000萬,高於全鎮全年種植業全部產值。回鄉創業形勢好,全鎮“鳳還巢”的達120人,其中在長集鎮經商辦企業的362人,較大規模的19人,務工人員致富後回到家鄉投資經商謀發展,成為長集鎮經濟的一大亮點。

長集企業

長集有天隆飼料、禾粒源食品、勁宇食品、雨潤集團、沃野生態和皖西麻黃雞等大型小型企業近百家。

基礎建設

長集鎮位於霍邱縣縣城南部33公里,全鎮轄17個行政村,4個街道,人口3.2萬人,國土面積7174.2公頃,現有耕地5.7萬畝。改建的公路是連通長集鎮與河口鎮的重要道路,是一條脫貧致富民心路。該路的建設可促進長集、河口兩鎮的經濟發展,同時可提高沿線民眾的生活質量,取得一舉多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項目建成後可解決6個行政村,1.2萬人交通問題。 稅費改革取消兩工後,農村水利興修缺乏固定渠道,霍邱縣長集鎮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用足用活每個勞力10個義務工和“一事一議”政策,探索了一條以政府為主導,採取多種形式籌資的水利興修投入新機制。在民眾同意的基礎上,長集鎮將農業灌溉、水面養殖、塘埂植樹等多種經營化為一體,面向社會公開招標,讓效益最大化,實現民眾與投資人“雙贏”。該鎮通過“四個一”的辦法,共籌措資金80萬元,整修了“六路五渠”,開挖了“八塘一庫”,全鎮5條農渠長40公里清淤加固已經完成,6條村級道路長50公里已全部補修,8口當家塘、1座病危水庫正在開挖整治。

民風民俗

長集中心衛生院住院部 長集中心衛生院住院部

皮影戲又叫做“影戲”、“燈影戲”、“土影戲”,是集造型藝術、表演藝術、音響藝術於一體的戲劇形式。皮影戲始於西漢,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明清兩代,皮影戲已遍布全國。就連清代的王府和官衙中,也辦起了影戲班。 霍邱長集鎮的“皮影戲”開始於清代,現仍在民間流傳。65歲的任其安是現今當地“皮影戲”的領軍人物。舞台上的人物、布景和道具都是用驢皮和牛皮刻制的,霍邱的皮影道具最長的時間已經有三百多年,堪稱文物了。“皮影戲”的整個布景現場,有殿閣、樓台、庭院、山水、樹石;道具中,有桌、椅、車、劍、刀槍,戲劇中的人物形像都是通過正側面的影像活動展開情節。僅存的皮影劇團屈指可數,而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較為貧乏的山區及農村。隨著老藝人的離去,加入的新人稀少,長集鎮的皮影戲漸漸沉默了。

基層黨建

2010年,長集鎮黨委嚴格執行幹部選拔任用制度。選派了兩位同志到村任職。在新經濟組織中,建立了一個非公企業黨支部,即安徽天隆飼料有限公司黨支部。以村級區劃調整為平台,加強村班子建設。在調整過程中,嚴格程式,依法辦事,充分尊重廣大幹群意願,根據村民居住、人口規模等情況,遵循水系、交通等特點,原1 8個村街撤併為9個村。按照好中選優,優中選強的原則,配齊配強新村臨時黨支部和籌備組人員。村班子結構進一步合理,配備進一步最佳化,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得到了加強。 2010年,發展黨員24名,其中農村發展能手21人,培養村級後備幹部1 9人,把黨員培養為發展能手11 2人,32人領辦農組示範基地,帶動400多戶脫貧致富 。

計畫生育

截止2010年,長集鎮計生達標率1 00%,完成四術1 52例,二女扎30例,上環509例,補救1 07例。政策符合率80%,完成兩非案件4件,性別比1:20。

六安鄉鎮(三)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