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渡鎮

黑石渡鎮

黑石渡鎮位於安徽省霍山縣西北部,交通便利,省道318線穿境而過,距縣城8公里。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山嶺連綿,水源豐富,山青水秀,空氣清新,“黑石待渡”、“六萬晴霞”等歷史傳說為這裡的山水增添了迷人的色彩,而“美人酣睡”的芳姿則昭示了這片土地上的寧靜和祥和。

基本信息


鄉鎮介紹

黑石渡鎮村村通水泥路
黑石渡鎮地處安徽省霍山縣西北部、東淠河西岸,距縣城8公里,轄9個行政村、1個街道,人口2.5萬,總面積111.1平方公里,是一座風光如畫、經濟發展的新興城鎮。
黑石渡鎮是一個農業大鎮,主要以糧、茶、桑、栗、竹、綠色蔬菜等為支柱產業, 農林、牧漁綜合開發,萬畝生態示範園的建成和培育,名優茶製作、方格簇製作、中藥材種植、特色農業的推廣,進一步鞏固了黑石渡鎮的科技示範鎮的地位。
黑石渡鎮是一個工業新鎮,堅持“工業富鎮”的發展戰略,大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建設生態工業園區,構築投資平台,出台優惠政策,優質服務引資,招商引資碩果纍纍,個私企業蓬勃發展,鎮域經濟逐步增強。
黑石渡鎮也是一個生態強鎮,通過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旅遊,實施生態家園工程,生態意識已深入人心,生態創建步入良性發展軌道,連續兩年被縣委政府評為“生態建設”先進單位,先後多次接待國家、省、市、縣參觀考察。

這裡是山清水秀的自然風景區。境內有六萬寨、獅山睡美人等著名旅遊景點。六萬寨相傳南宋遺臣曹平章輔宋王孫南下潛霍,“拆古城修六萬”,抗元十餘年,故而得名;山寨依山傍水,山中有谷,谷中有山,並以其古、奇、秀、險之特色而極具自然魅力,特別是久陰轉晴時所出現的“六萬晴霞”景觀更是著名的霍山八景之一。獅山睡美人也是大自然的絕妙佳作,堪稱“神州一絕”。

黑石渡鎮有著豐富的物產資源。這裡的六萬寨是“軟黃金”霍山石斛的唯一野生原產地;有機茶以其香純味濃、外形美觀而聞名,並獲得國家環保總局頒發的有機茶轉換證書;蠶繭產量占全縣的1/3強;另外,這裡的板栗毛竹、木耳、香菇、野生葛粉、野生薇菜茶油高山蔬菜等特色農副產品也遠銷國內外。

歷史文化

黑石渡位於城西8公里,是淠河小渡口。光緒《霍山縣誌》記載;“天久晴欲雨,久雨欲晴,登高眺望,有黑石如牛如豕,數百成群,浮沒於上下”。曾有渡口記勝詩云:“一水淵淵兩岸平,遠通楚蜀近通英,無邊雲樹蒼茫里,不斷行歌矣乃聲。”皆是描述“黑石待渡”之景。傳說古時有外藩封王謀反,上遣將軍征討,其時王妃有孕,乘夜出逃,行至黑石渡口,無船可渡,後有追兵將至,王妃急登黑石上,忽石動將王妃送渡對岸,因名“黑石待渡”,“黑石渡”因此得名。1965年,修築霍英公路,河面架起大橋,可觀“長虹橫波”之新景。
1999年,縣委、政府為開發旅遊,在大橋南側建一亭台,登亭回首可觀西邊“睡美人”之態,此亭名曰“回眸亭”。

經濟發展

黑石渡鎮霍山石斛
黑石渡鎮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結合自身特點,努力加快工農業發展和集鎮建設,社會經濟和各項事業均取得了長足進展。在農業上,重點調整最佳化農業結構,把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有機食品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推進農業產業化,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現已建成了萬畝生態農業示範片,分為蠶桑、無公害糧油、綠肥、有機茶、茶栗間作、種草養畜、經濟林果等八個生態型農業區域,有力推動了生態立體農業的快速發展。在工業上,樹立了“抓招商引資就是抓機遇、抓關鍵、抓發展”的觀念,重視並狠抓招商引資,大力興辦民營企業,通過科學確立項目庫和搞好園區建設為廣大投資者搭建良好的發展平台,從而促進了工業企業的蓬勃發展和工業經濟快速增長。

黑石渡鎮大力發展優勢產業,桑園的面積更是占霍山縣1/3強,一定要使優勢更優、亮點更亮。有機茶生產,主打“六萬寨”有機茶品牌,在全鎮範圍內推廣有機茶開發。毛竹生產,堅持生產和加工並重,發展竹製品加工,擴大加工增值比重。板栗生產,要發揮低丘陵、野生資源豐富的優勢,做到一步成園,當年見效。積極培育和開發桑枝袋科食用菌、斛、油茶等新型生態農業。黑石渡鎮加大勞務輸出力度,大力發展個體工商戶,引導有能力、條件成熟的農民進城、進鎮經商、落戶,壯大集鎮規模。

黑石渡鎮堅持把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有機食品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同時抓住生態鎮創建的契機,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對六萬寨、睡美人等風景區加大保護力度,努力把黑石渡鎮建設成為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的環境優美的鄉鎮。

黑石渡鎮堅持“工業富鎮”戰略,加快工業集中區建設,著力打造招商引資平台,推動了全鎮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集中區由合肥工業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2005年開始建設,占地500畝,現集中區內有企業11家,已初步形成建材、鑄造、竹木加工、石料加工、綜合養殖、種植業為重點的集中區基地。在工業集中區建設過程中,黑石渡鎮建立政府推動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開發機制,鼓勵外來投資者對工業集中區進行總體開發,引入民營資本和外來資本進區辦實業,形成多元化投資的良好格局。黑石渡鎮集中區企業實現總產值1800萬元,利稅150多萬元。華慶鑄業有限公司、天勤物資回收有限公司、金江建材有限公司、應流集團源原資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等四家招商企業先後落戶集中區,總投資280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達632萬元。

生態示範園

黑石渡鎮黑石渡鎮生態示範園
黑石渡萬畝生態農業綜合示範片地處黑石渡鎮境內,距城關10公里,省道318線穿境而過,屬典型低山丘陵區,同時也是淠河的主要水土保持區之一,境內沒有重大工業企業,無直接的“三廢”污染,水土流失也得到較好控制。示範片總面積為11600畝,覆蓋黑石渡鎮的黃家畈、戴家河、黑石渡三個行政村37個居民組將近5000人口。
在示範片內現已建成涉及到糧、栗、茶、果、經、飼、畜、林等領域的十個生態型農業區域。即:桑園基地、無公害糧油生產基地、綠肥基地、有機茶轉換基地、矮生密植板栗基地、栗茶間作基地、種草養畜(牛、羊、鵝)基地、密棗、核桃基地、沼氣節能小區、改水改廁小區。
示範片內的茶葉基地已獲國家環保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頒發的有機茶轉換證書;並已在示範區內安裝了24盞頻振式殺蟲燈;水田節本增效技術(即水稻旱育拋秧)在示範片的水稻生產上普及率已達100%。
大力推廣化肥、農藥的減量化使用,積極推廣秸桿還田和有機肥使用;同時加大改水改廁和沼氣節能項目的普及力度,加強示範區內的公益林建設和退耕還林力度,使示範片內現有自然環境和生態體系得到較好的全面保護,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並成為霍山縣初具規模的生態農業示範亮點。
特色農業生態作物
黑石渡鎮的六萬寨是“霍山石斛”的唯一野生原產地,所產的霍山石斛系藥用石斛中的極品,素有“軟黃金”之稱;“六萬寨”牌有機茶以在2002-2005年度黃芽茶評比中連續四年榮獲金獎,得到國家環保局頒發的有機茶轉換證書;黑石渡是一個蠶桑大鎮,產繭總量占全縣的1/3強,用優質蠶繭加工成的“蠶絲睡寶”以其柔軟舒適、透氣保暖而倍受廣大消費者青睞蠶桑、茶葉、板栗、毛竹、木耳、香菇、野生葛粉、野生薇菜、茶油、高山蔬菜等特色資源十分豐富。

六安鄉鎮(三)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