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泉鄉

彌泉鄉

彌泉鄉位於常寧市西南邊陲,東郫羅橋、廟前兩鎮,西鄰塔山,北靠板橋鎮,南與桂陽縣的光明鄉、白水鄉、楊柳鄉接壤,總面積58平方公里,水田、旱土較少,森林面積83900畝。境內地處南嶺余嶺,以山地為主,地勢東 南高西北低,最高處為天堂山,海拔1254米,為潭水和宜水的發源地。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彌泉鄉彌泉鄉牧業

彌泉鄉位於常寧市西南邊陲,東郫羅橋、廟前兩鎮,西鄰塔山,北靠板橋鎮,南與桂陽縣的光明鄉、白水鄉、楊柳鄉接壤,總面積58平方公里,水田、旱土較少,森林面積83900畝。境內地處南嶺余嶺,以山地為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最高處為天堂山,海拔1254米,為潭水和宜水的發源地。為潭水一級支流石盤水和市內主要河流宜水及祁陽縣白水三條河流的分水嶺。 境內設方家橋、周家排、銅鐘嶺等3個國有林場營林管理區和立新、更生、農林、雙河等4個行政村及2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820人。其中鄉村人口1605人,林場職工215人,成年女性占人口總數的 25 %。鄉村人口中有瑤族62戶,260人,余皆為漢族。境內經濟歷來以林業為主。近些年來,竹木、山貨加工業,發展迅速,工農業總產值逐年遞增,人均純收入亦連年增加。今年本鄉的一名鄉婦聯主席因身體和年齡的關係退休,一時沒有合適的人選,目前婦聯主席由彌泉林場擁有最高學歷的女幹部張春容兼任。彌泉鄉四個行政村,各配有村婦代會主任一名,占彌泉鄉村幹部總數的30%。

行政區劃

1995年5月全縣撤區並鄉,將原國營彌泉林場和銅鐘嶺林場合併,統稱國營彌泉林場,並且設立彌泉鄉人民政府,實行場鄉合一管理體制。下設方家橋、周家排銅鐘嶺、天堂山等四個國有林場營林管理區,代管立新、更生、雙河、農林等四個行政村,共3000餘人,其中職工557人。鄉村人口中瑤族65戶,195人,余皆為漢族。現有機關工作人員40人(含林場管理幹部),其中黨政負責人11人。
彌泉鄉下設方家橋、周家排、銅鐘嶺、天堂山等四個國有林場營林管理區,代管立新、更生、雙河、農林等四個行政村,共3000餘人,其中職工557人。鄉村人口中瑤族65戶,195人,余皆為漢族。現有機關工作人員40人(含林場管理幹部),其中黨政負責人11人。

農業情況

彌泉鄉彌泉鄉
彌泉以林業為主,林業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2.8%,森林蓄積13萬立方米。彌泉鄉共培植了杉 木、楠竹、藥材、茶葉、高山水果等五大產業基地,發展了竹木加工業。羊、牛、雞等養殖業發展迅速。小水電產業異常突起,實現梯級開發,共擁有小水電站6座,產值4000萬元,工業總產值逐年遞增,人均收入亦連年增加。境內動植物種類繁多,有植物168科、580種,其中珍貴樹種有銀杏、三尖杉、金葉白蘭花、搖錢樹、鵝掌秋、野人參、紅豆杉、花櫚木等。野生動物有18類、143種。

動植物資源

境內動植物種類繁多,有植物168科、580種,其中珍貴樹種有銀杏、三尖杉、金葉白蘭花、搖錢樹、鵝掌秋、野人參、紅豆杉、花櫚木等。野生動物有18類、143種。

氣候條件

彌泉常年雲霧繚繞,流水飛濺,空氣終年清新,氣候夏季涼爽宜人,是避暑觀光勝地,市內有“寧肯去彌泉,不去武陵源”之說。1996年4月,彌泉林場被衡陽市人民政府批准為“衡陽市天塘山森林公園”,其中名山有天塘山、銅鐘嶺、和尚腦觀音台等,寺廟有公主廟、能仁寺、廣閒寺等。積極創造條件,申報省級森林公園。現已完成了省級森林公園的可行性分析和規劃設計。省專家通過實地考察,將鄉劃分為彌泉和九龍塔兩個景區,集休閒、觀光、娛樂於一身。

發展情況

彌泉鄉彌泉鄉領導視察
一踏進常寧市彌泉鄉,一幅巧摘“夜明珠”的畫圖便映入眼前:但見青山綠水之間,一座座攔河大壩巍然屹立,一台台發電機組在歡快地歌唱,一條條銀線翻山越嶺直奔山區農家。而正在興修的三個小水電站不時傳來勞動者陣陣的歡笑聲。山區小水電就像夜明珠一樣,照亮了彌泉鄉2000多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彌泉鄉地處常寧市與祁陽、桂陽交界的邊遠山區。這裡山巒迭嶂,森林茂密,溪河縱橫,且水流落差大,水利資源極其豐富。近年來,彌泉鄉黨委、鄉政府從這一實際出發,率領山區人民因地制宜,大力開發水電資源,提出了“大力招商引資,舞活水電‘龍頭’,實行綜合開發,做好山水文章”的鄉域經濟發展思路,發動民眾大辦小水電,去年5月,鄉里第一座投資300萬元、發電量為500千瓦的小水電站正式投入使用。一年多來,彌泉鄉共引進外資1600多萬元,分別在立新村的粗石崗、南江園、張家灣,農林村的酸棗窩、農塘國小及河村等六處共興建了裝機容量4000餘千瓦的6個小水電站,給山區經濟提供了強大的能源助推器
小水電的迅猛發展給山區農民帶來了光明,也促進了加工業的發展。彌泉鄉小加工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先後建起了12個筷子廠、竹簾加工廠、木材加工廠,年創利稅100多萬元,使山區的竹木實現了加工增值,僅小水電和竹木加工兩項,彌泉鄉農民就人均增收700多元。同時有效保護了綠水青山的生態環境,使彌泉鄉經濟駛入了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鄉鎮建設

彌泉鄉彌泉鄉工作會議
彌泉鄉四個村的婦代會主任都是各村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的帶頭人。彌泉鄉政府有意要樹立她們的典型形象,切實發揮雙培作用,把女能手培養成婦代會幹部,把婦代會幹部培養成致富帶頭人,實現婦代會幹部專業化、能人化,使其真正鍛鍊成為引領婦女參與新農村建設的一支中堅力量。山里人一直有靠山吃山的傳統思想,彌泉鄉沒有外出務工的習慣,家裡的男人一般是在山上開山伐木,女人就靠山裡的茶葉竹筍弄幾個錢。但是這幾個婦女主任個個都想著怎樣把經濟搞得更活。
在彌泉鄉政府的領導和指導下,立生村的婦代會主任周細花搞起了竹木加工,以前成捆成捆賤價出賣的楠竹被加工成具有不同用途的竹製品,價格也翻了好幾番,每年收入可達五六千元。雙河村的鄧月桃承包了學校食堂,日子也過的有聲有色。最有商業意識的是更新村的賀冬秀,以前也是靠山族的一分子。由於受到一些新理念的影響,購進一批索道專門用於山上伐木用。因為效率高,又安全可靠,她家的索道成為最受歡迎的伐木用具,使得她賺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接下來,她和丈夫包了幾個林場,一邊做木材生意一邊搞木材加工,去年,賀冬秀在羅橋鎮投資90萬元興建了一個大型的紅磚廠,占地面積24畝,現有員工20餘人。現已建成投產,馬上就可以見到效益了。彌泉鄉的婦女們從這幾個姐妹身上看到致富的新門路,紛紛更新觀念,有的登門請教,有的到外地取經,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婦女人均年收入達到3000元。
為鼓勵婦女幹部在新農村建設中起到的積極作用,彌泉鄉政府把村婦代會主任的工資調至與村支書平級。並且婦代會主任退休時也正式行文,並發給其50元/月的退休金。彌泉鄉政府領導對婦女幹部的重視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她們的工作熱忱,真正起到了“領頭雁”的作用。

文化活動

彌泉鄉婦代會在婦女中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活動,特別宣傳學習《婦女權益保障法》,使彌泉鄉婦女的法律意識不斷強化,法律素質不斷提高,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不斷增強。鼓勵婦女關心村級事務管理,正確行使自己的各項權利,合理表達利益訴求,積極參與基層民主和基層組織建設,推動“平安家庭” 、“零家庭暴力村莊”創建活動。組織婦女骨幹,堅持以做好調節工作為重點,化解矛盾,解決糾紛,把一些社會不穩定因素都解決在了萌芽狀態,從而彌泉鄉四個村都形成了人心思進、文明禮貌、團結和睦的良好社會風氣,彌泉鄉和諧穩定。從沒有上訪告狀、打架鬥毆、鄰里糾紛、不孝順老人等現象發生,創造了安定祥和、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鄉政府和村婦代會還非常關注女孩的受教育問題。更新村的瑤族同胞盤石文的女兒盤關秀考上了重點高中常寧二中,家中因無錢交學費而準備讓關秀輟學,鄉長了解情況後,趕到盤家,掏出1500元錢讓關秀先去交了學費,並馬上召開募捐會議,每個鄉政府幹部捐獻了100元。鄉領導還親自到二中聯繫學校結合關秀的家庭情況,申請了一些幫扶政策。現在盤關秀在學校安心的上學,成績還相當的優秀。在宣傳和帶動下,女孩受教育的比例連連上升。

鄉鎮旅遊

彌泉鄉景點
1996年4月,彌泉林場被衡陽市人民政府批准為“衡陽市天塘山森林公園”,其中名山有天塘山、銅鐘嶺、和尚腦、觀音台等,寺廟有公主廟、能仁寺、廣閒寺等。近年來,積極創造條件,申報省級森林公園。現已完成了省級森林公園的可行性分析和規劃設計。省專家通過實地考察,將鄉劃分為彌泉和九龍塔兩個景區,集休閒、觀光、娛樂於一身。

相關詞條

酃湖鄉 岳屏鎮湘江鄉松木鄉 角山鄉

呆鷹嶺鎮 長湖鄉雨母山鄉南嶽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