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戰平

張戰平

張戰平,大校,解放軍南京炮兵學院自行火炮教研室教授,被總參謀部授予“全軍十佳優秀教員”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一等傷殘軍人,全國殘聯委員。在科研和教學中先後七次負傷,被爆炸奪去左眼、右腿和右手食指,他堅持重登講壇,獨腿駕駛戰車,被譽為“軍中保爾”。 1969年3月入伍,成為一名普通的坦克駕駛員。後兩次上軍校,陸續擔任過技術員、副連長、技術處副處長、團副參謀長、集團軍器材處處長等職。1993年,調入南京炮兵學院(現炮兵學院南京分院)新開設自行火炮專業擔當教員。張戰平是國內唯一一名獲得“特級坦克駕駛員”稱號的殘疾軍人。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張戰平出身軍人世家,父親曾是蘭州軍區某集團軍政委。1969年3月,張戰平入伍來到北京軍區某坦克師,成為一名普通的坦克駕駛員。以後又二次上軍校,陸續擔任過技術員、副連長、技術處副處長、團副參謀長、集團軍器材處處長等職。

意外事故

1993年,當張戰平得知南京炮兵學院新開設自行火炮專業急需教員時,對戰車的那份特殊情愫,讓他毅然放棄了處長崗位,調入學院新成立的自行火炮教研室,當了一名普通的教書匠,在自行火炮這塊處女地開始了辛勤耕耘。

就在張戰平的夢想之旅剛剛起步之時,一場意外險些把他生命的翅膀折斷。

1995年的一天,張戰平正在自行火炮專業教室做實驗,突如其來的意外爆炸讓他倒在了血泊之中。聽到響聲最先趕到教室的十中隊學員,面對滿地的鮮血和血肉模糊的他,全愣在了那裡。“快,快給我止血!”醒來躺在地上的他鎮靜地對學員們說。“怎么止?”“撕衣服,扎大腿。”張戰平大聲提醒學員。大家趕緊脫下背心,撕成布條,扎住了他的大腿動脈。接著,他又強忍疼痛,指揮學員向院總值班室報告、打電話叫救護車……此時的他,仿佛不是生命垂危的傷員,而是戰場上千軍萬馬中的將軍,在指揮一場突然打響的戰鬥。也正是這超人的鎮定,使他在生死抉擇間為自己贏得了寶貴的搶救時間。

先後7次大手術,住院治療100多天,張戰平永遠地失去了右腿、左眼、右手食指,雙鼓膜破損,嗅覺完全喪失,被評為一等傷殘革命軍人。

重返講台

重返講台上第一堂課,學員們特意為張戰平準備了一張凳子,請他坐著講。但他堅決不同意:“我既然登上了講台,就絕不能坐著講課。這不僅是對你們的尊重,也是一名軍校教員的本色。”

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張戰平,對三尺講台的眷戀和執著依然如故。在病床上,他悄悄地在日記里寫道:“雖然只有一條腿,也要臨風而立,笑對人生。只要精神不垮,定能譜寫生命的華彩樂章!”

生命的華彩樂章,張戰平是用一個個具體的音符奏響的。殘端傷口剛癒合,他就採用拍打、擠壓甚至用繃帶纏的方法,讓殘端處的肌肉萎縮下來,安上了簡易假肢,開始練習用假肢站立。冰冷堅硬的假肢擠壓著右腿殘端,汗水和血水像鋒利的鋼針不斷扎在傷口上,張戰平一步一步地挪動,一遍一遍地練習,從雙拐到單拐,從單拐到脫拐,冬去春來,家門口的那塊草地硬生生地被他踏出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他也終於可以脫拐走上一至兩公里,站立兩小時。

受傷10個月後,張戰平終於在他受傷時的那間教室重新登上了講台。50分鐘的一堂課,還沒有完全康復的張戰平始終用一條腿站立著,汗珠布滿了額頭,血水浸透了襯褲,而台下的學員卻如痴如醉地沉浸在他所描繪的自行火炮世界裡。

每次野外實踐教學,張戰平都堅持和其他教員一樣,風裡來雨里去,山上山下跑,車上車下爬,假肢經常把殘腿磨得血淋淋的。磨得實在厲害時,他就趁課間休息時自己沾點隨身帶的藥水擦一擦。

重返講台以來,張戰平磨壞了3條假肢,卻帶出3000餘名學員。“重上講台對我來說雖然苦點累點,但看到我軍自行火炮事業人才輩出,我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

重駕戰車

張戰平 張戰平

“成功了!”當張戰平微笑著走下自行火炮時,全場人員都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同教學組的韓曉東副教授更是高興地把他抱了起來,連轉了三個圈:“戰平,你一定要牢牢記住這個日子:1997年10月29日。在你受傷兩年零四個月後,你又重新駕駛了戰車。”

戰車,是張戰平生命中的摯愛。雖然為戰車而傷、為戰車而殘,但他依然無法割捨對戰車的那份特殊感情。每當身邊戰車轟鳴的時候,他總是情不自禁地走近它,感受戰車溫熱的呼吸,觸摸戰車跳動的脈搏。

然而,重駕戰車,對於只有一條腿、一隻眼的一等傷殘軍人來說,無疑是“天方夜譚”。但張戰平決心把這個“神話”變成現實。一條腿,再也無法做出“三步登車、兩步下車”的標準動作了,他就先坐到車上,再把腿一點點挪上去。右腿假肢踩油門不如正常腳有感覺,他就憑著自己的駕駛經驗,靠辨別發動機的不同聲音來控制油門。假肢沒有正常腳靈活,不能迅速實現油門與制動間的轉換,他摸索著練習用左腳踩制動。少了一隻眼,對距離的判定缺少了對比度,他就練習對照地面的一些參照物來掌握車距。

1997年10月29日,張戰平終於迎來了重駕戰車的這一天。發動、起車、加速、換擋、轉向,一切都很順手,看似龐然大物的鐵傢伙在他的熟練操縱下,發出陣陣轟鳴,歡快地向前衝去。

有了此次成功的駕駛經歷,張戰平更是一發不可收。通過練習,他又陸續恢復了指揮車、偵察車等多種戰車的駕駛技能。

作品榮譽

張戰平先後有2項成果獲國家專利,2項成果獲國家和軍隊教學成果獎,8項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獎,制定國家軍用標準2部,出版專著2部,編寫教程教材8部。

張姓名人盤點(一)

盤點張姓當中一些在各行各業有著突出成績的人物,包括教師,研究員,科研人員以及機關幹部等名人。
張續揚
張永俐
張永禮
張雪吾
張學莊
張作忠
張作武
張左王番
張尊中
張祖望
張祖廉
張緒良
張永煥
張永鴻
張宗九
張永弘
張永高
張自劭
張學雲
張自恆
張自國
張性雄
張永春
張子章
張子有
張子恭
張灼中
張燭今
張永成
張仲倫
張永昶
張忠山
張穎俊
張英漢
張中營
張稚楓
張智仁
張英昌
張智博
張致君
張應山
張治洮
張應年
張志興
張應端
張志賢
張學瀛
張翼伸
張志升
張益發
張益彬
張志美
張易謙
張懌慈
張志呈
張修社
張議經
張之奎
張之凡
張正儒
張義先
張正林
張義綱
張鎮波
張以鍾
張以茀
張一先
張秀太
張一斌
張振錄
張振堃
張業華
張振峰
張振純
張貞林
張肇濂
張肇誠
張兆銀
張兆森
張兆鈞
張戰平
張占勝
張業成
張耀亭
張展洪
張增傑
張曾譻
張澤清
張耀然
張運剛
張允武
張允什
張允平
張允漢
張勻華
張云然
張雲華
張雲貴
張雲方
張越林
張月清
張月娥
張苑岳
張遠慧
張源茂
張元林
張元初
張豫生
張毓海
張鈺鳴
張學妨
張學方
張玉乾
張玉琦
張玉民
張堯道
張玉姣
張鍚清
張雁鵬
張星蒲
張宇彰
張瑜芳
張佑清
張有山
張有明
張有均
張友三
張尤恩
張用夏
張彥福
張永照
張永鑫
張延廷
張自東
張子忠
張振亞
張振慶
張雨田
張宗珍
張志南
張秀玉
張學勇
張英俊[京劇文武老生]
張玉峰[京劇演員]
張植榮
張玉成
張正權
張學勤
張秀榮
張永明
張永奎
張耀光
張永江
張智敏
張質良
張志中
張秀敏
張運祥
張修德
張玉書
張一凡[電影剪輯師]
張玉海
張選群
張宗堯
張鎮九
張永田
張振權
張振民
張永康
張一鳴
張忠林
張忠厚
張雅林
張玉璽
張志偉
張志強
張隱西
張燕玲[作家]
張秀英[教師]
張宗禮
張永福
張永德
張自強
張仲寅
張鍾華
張亦春
張志文
張耀林
張志國
張雁鳴
張振聲
張振傑
張學忠
張學明
張玉麟
張緒光
張展霞
張宗成
張志新
張永智
張宗祜
張志和[唐代詩人]
張占倉
張直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