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方

張雲方

張雲方,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制壺師)、中國宜興紫砂收藏專業委員會(理事)。作品風格多樣且獨特、大氣圓潤、靈巧秀逸、一氣呵成。其作品秉承傳統,基本功紮實,造型樸素大方。筋囊器作品亦是凝重含蓄,精工細作與奔放處,苛求規整,作品蘊含了中華文化之精髓。大朴若拙,藏而不露。型古而不拘泥,在器形上巧加變化,在用泥上獨創一系,其原礦調沙泥質地純淨、砂質均勻,色澤潤目怡人,青砂泥溫潤細膩、不艷不媚如小家碧玉。 在講究形器的得體、做工的精良之外,結合國人品茗習俗,作品以體現實用性、易用性,大都把持舒適,出水流暢。張雲方作品集工藝性、觀賞性、實用性為一體。深受紫砂愛好者青睞。 作品入編《當代中國紫砂圖典》 、《陶苑掇英》、《陶魂》、《宜陶人》、《壺魂》、北京《今日信息報》等各種書刊、雜誌。所製作品深受海內外眾多收藏愛好家的珍愛和收藏,並多次獲獎。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張雲方 張雲方

張雲方 ,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制壺師)、中國宜興紫砂收藏專業委員會(理事)。作品風格多樣且獨特、大氣圓潤、靈巧秀逸、一氣呵成。其作品秉承傳統,基本功紮實,造型樸素大方。筋囊器作品亦是凝重含蓄,精工細作與奔放處,苛求規整,作品蘊含了中華文化之精髓。大朴若拙,藏而不露。型古而不拘泥,在器形上巧加變化,在用泥上獨創一系,其原礦調沙泥質地純淨、砂質均勻,色澤潤目怡人,青砂泥溫潤細膩、不艷不媚如小家碧玉。

在講究形器的得體、做工的精良之外,結合國人品茗習俗,作品以體現實用性、易用性,大都把持舒適,出水流暢。張雲方作品集工藝性、觀賞性、實用性為一體。深受紫砂愛好者青睞。

作品入編《當代中國紫砂圖典》、《陶苑掇英》、《陶魂》、《宜陶人》、《壺魂》、北京《今日信息報》等各種書刊、雜誌。所製作品深受海內外眾多收藏愛好家的珍愛和收藏,並多次獲獎。

個人榮譽

《西施》 2001年12月,獲中國工藝美術銅獎。

《洋桶》 2002年8月,榮獲中國工藝美術“華藝杯”優秀獎。

作品 作品

2005年7月,贈於無錫市博物館妥善保管,永久收藏。

2010年6月,在迎世博紫砂藝術大展中,榮獲本屆大賽優秀獎。

《石瓢》 2002年11月,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榮獲銀獎。

《大彬六方》 2002年11月,第四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榮獲銅獎。

《高八方》 2003年10月,贈於南京市博物館妥善保管,永久收藏。

《矮四方》 2003年11月,獲中國工藝美術銀獎。

《矮石瓢》 2004年5月,贈於宜興市慈善會。

2009年五月,被中國宜興紫砂博物館永久收藏。

《雪華壺》 2005年5月,贈於丁山國小舉行的《陶娃學紫砂》課程。

《魚化龍》 2005年9月,在第三屆中國無錫太湖博覽會,榮獲銅獎。

《亞明四方》 2005年11月,獲中國工藝美術創新藝術金獎。

2008年,榮獲《2008和諧中華迎奧運》全國美術、書法、 攝影大展金獎。

2009年,被中華民族藝術珍品館、中華民族藝術珍品文化節組委會收藏。

《葵仿古》 2006年5月,榮獲“最受消費者喜愛產品”的稱號。

2011年10月,參加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活動,被香港大公報永久珍藏。

2011年12月,被台灣國立國父紀念館永久收藏。

《牛蓋蓮子》 2007年11月,在中國第九屆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榮獲金獎。

2008年5月,在中國第四屆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榮獲金獎。

《漢君壺》 2008年元月,贈於江蘇省發展體育基金會,用與資助江蘇省體育公益事業。

2010年6月,在迎世博紫砂藝術大展中,榮獲本屆大展優秀獎。

2010年8月,被中共內蒙古自治區美術館永久收藏。

《掇球》 2008年4月,在《2008和諧中華迎奧運》全國美術大展中,榮獲金獎。

《匏樽》 2008年11月,在第十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榮獲金獎。

2010年9月,被西柏坡紫砂書畫藝術館永久收藏。

《菱花燈壺》 2010年2月,被中國宜興紫砂博物館永久收藏。

《漢方》 2010年3月8日,在女陶藝家創新作品展評中,被評為優秀獎。

2011年5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授予外觀設計專利證書。

《報春》2010年7月, 在首屆廣州紫砂陶藝文化節大賽中,榮獲銀獎。

2010年12月,在第七屆中國十大紫砂茗壺評選中,榮獲銀獎。

《抽角石瓢》 2011年8月,在第二屆廣州紫砂陶瓷藝術文化節“紫陶杯”大賽中,榮獲金獎。

2011年12月,在第八屆中國十大紫砂茗壺評選中,榮獲銅獎。

《升方》 2011年8月,在第二屆廣州紫砂陶瓷藝術文化節“紫陶杯”大賽中,榮獲優秀獎。

《六方掇只》2011年8月,在第六屆中國(長春)民間藝術博覽會中,榮獲金獎。

2012年4月 《天香壺》在中國濰坊第五屆文化藝術展示交易會評比中榮獲金獎

2012年5月 《桑寶壺》在2012中國民間工藝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2012年7月《友泉菱花》在2012江蘇省“海龍杯”工藝美術精品大獎賽中榮獲金獎。

2012年11月 《方菱花》在第十四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榮獲金獎。

2013年元月 《菱花周盤》在中國宜興陶藝五朵金花上海展中榮獲金獎。

任免信息

是中華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徐福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中國徐福研究會副會長,日本AMR協會名譽委員等職。1986年,一紙調令,張雲方離開他辛勤耕耘,一往情深的《人民日報》,來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出任辦公廳副主任、外事辦公室負責人和國務院中日經驗交流會事務局長(秘書長)。

理由很簡單,谷牧副總理1980年親自創建的中日經驗交流會需要一個管家。

張姓名人盤點(一)

盤點張姓當中一些在各行各業有著突出成績的人物,包括教師,研究員,科研人員以及機關幹部等名人。
張續揚
張永俐
張永禮
張雪吾
張學莊
張作忠
張作武
張左王番
張尊中
張祖望
張祖廉
張緒良
張永煥
張永鴻
張宗九
張永弘
張永高
張自劭
張學雲
張自恆
張自國
張性雄
張永春
張子章
張子有
張子恭
張灼中
張燭今
張永成
張仲倫
張永昶
張忠山
張穎俊
張英漢
張中營
張稚楓
張智仁
張英昌
張智博
張致君
張應山
張治洮
張應年
張志興
張應端
張志賢
張學瀛
張翼伸
張志升
張益發
張益彬
張志美
張易謙
張懌慈
張志呈
張修社
張議經
張之奎
張之凡
張正儒
張義先
張正林
張義綱
張鎮波
張以鍾
張以茀
張一先
張秀太
張一斌
張振錄
張振堃
張業華
張振峰
張振純
張貞林
張肇濂
張肇誠
張兆銀
張兆森
張兆鈞
張戰平
張占勝
張業成
張耀亭
張展洪
張增傑
張曾譻
張澤清
張耀然
張運剛
張允武
張允什
張允平
張允漢
張勻華
張云然
張雲華
張雲貴
張雲方
張越林
張月清
張月娥
張苑岳
張遠慧
張源茂
張元林
張元初
張豫生
張毓海
張鈺鳴
張學妨
張學方
張玉乾
張玉琦
張玉民
張堯道
張玉姣
張鍚清
張雁鵬
張星蒲
張宇彰
張瑜芳
張佑清
張有山
張有明
張有均
張友三
張尤恩
張用夏
張彥福
張永照
張永鑫
張延廷
張自東
張子忠
張振亞
張振慶
張雨田
張宗珍
張志南
張秀玉
張學勇
張英俊[京劇文武老生]
張玉峰[京劇演員]
張植榮
張玉成
張正權
張學勤
張秀榮
張永明
張永奎
張耀光
張永江
張智敏
張質良
張志中
張秀敏
張運祥
張修德
張玉書
張一凡[電影剪輯師]
張玉海
張選群
張宗堯
張鎮九
張永田
張振權
張振民
張永康
張一鳴
張忠林
張忠厚
張雅林
張玉璽
張志偉
張志強
張隱西
張燕玲[作家]
張秀英[教師]
張宗禮
張永福
張永德
張自強
張仲寅
張鍾華
張亦春
張志文
張耀林
張志國
張雁鳴
張振聲
張振傑
張學忠
張學明
張玉麟
張緒光
張展霞
張宗成
張志新
張永智
張宗祜
張志和[唐代詩人]
張占倉
張直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