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經濟開發區

張家港經濟開發區

江蘇省張家港經濟開發區於1993年11月11日被批准為省級開發區,批准面積為4.62平方公里。後省政府分別於2001年5月和2003年1月批准設立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與江蘇揚子江國際冶金工業園,這兩個園區均為張家港經濟開發區的特色產業園。2003年3月,張家港經濟開發區與張家港歐洲工業園合併,園區規劃總面積擴大至35平方公里。2006年10月,張家港市委、市政府對張家港經濟開發區的管理體制進行調整,南延北擴,綜合開發,規劃面積調整為57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榮譽

省級榮譽

2001年度先進開發區

2003年度業務總收入單項獎

2005年度全省開發區信息工作先進集體

2006年度全省開發區信息工作先進集體

檔案二級證書

江蘇張家港現代裝備製造產業園

張家港經濟開發區張家港經濟開發區
市級榮譽

1999年度文明機關

2002年度文明機關

2002年度文明機關榮譽稱號

2003年度文明機關榮譽稱號

2003年度文明機關榮譽稱號

所在城市介紹

張家港市地處北緯31°43′12″~32°02′,東經120°21′57″~120°52′,位於長江下游南岸,江蘇省東南部,北濱長江,與南通市如皋市靖江市相望;南近太湖,與無錫市蘇州市相鄰;東連常熟市太倉市,距上海市98公里;西接江陰、常州,距南京200公里,是沿海和長江兩大經濟開發帶交匯處的新興港口工業城市。張家港市歷史久遠,擁有10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2500年至8000年,其中南沙東山村遺址是長江下游最早的古文化遺址。商末屬勾吳之地,晉代設暨陽縣。1962年,由常熟和江陰各劃出部分地區建立沙洲縣,1986年9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沙洲縣,設立張家港市,現下轄8個鎮和常陰沙管理區。全市總面積998.48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785.55平方公里。西北部有江中小島雙山沙,面積18平方公里。境內有沿江岸線71.78公里,其中不凍不淤的深水岸線33.7公里。依託優越的沿江岸線,建有國際貿易商港張家港港及全國惟一的內河港型保稅區—江蘇省張家港保稅區。至2007年末,戶籍總人口88.8萬人,外來暫住人口60萬人。地方特產有並譽為“長江三鮮”的鰣魚、刀魚、河豚;始於清鹹豐年間鳳凰高莊豆腐乾;曾被列為貢品、馳名大江南北的鹿苑雞以及鳳凰水蜜桃高峰鹿液茶、弄里芹菜拖爐餅等。

交通

公路運輸:沿江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距上海98公里,行車時間在1小時左右。與南京—上海(滬寧)高速公路、蘇(蘇州)虞(常熟)張(張家港)高等級公路、204國道(煙臺—上海)、江陰長江大橋相連,距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揚州等地的車程在一小時以內。張楊公路、沙錫公路、金港大道為全市交通主幹道,各鎮村均有黑色路面通達。

海洋運輸:張家港港為國際一級港口,目前已開闢至日本香港東南亞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歐洲等23條航線,每月有42個定期航班,同世界上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0多個港口有貨運往來。

水路運輸:水網發達,水運約占總運量的60%,內河航道能通行300-500噸船舶。

鐵路運輸:貫通境內的鐵路正在設計,不久即可開工建設。目前主要利用滬寧線,沿途經過上海、崑山、蘇州、無錫、常州、南京等城市。

航空運輸上海虹橋機場(1小時車程)、浦東機場(1.5小時車程)、南京祿口機場(2小時車程)、蘇州光福機場無錫碩放機場常州奔牛機場南通興東機場

港口碼頭:現有貨櫃、件雜貨、鋼鐵、煤炭、木材、化工等萬噸級泊位33個,可停靠5萬噸級貨輪,年吞吐能力超8000萬噸,2004年貨物吞吐量7000萬噸,是我國木材、植物油鋼材和化工產品的主要集散港,是海外與中國中西部沿江省份之間的重要貨物轉運港。

化工碼頭:現有化工碼頭靠泊能力為5萬噸,年吞吐能力為1000萬噸。罐群總儲量100萬立方米。企業可以根據需要,長期或短期租用罐群。

基礎設施

1、給水
市30萬噸水廠已在區內建立管網體系,全區日供水能力超過4.5萬噸。
2、污水處理
區內建有日處理3.5萬噸污水處理處廠,最終日處理能力達10萬噸。
3、供電
區內電力來自國家華東電網,供電能力超過250萬千伏安。有各種變電站4座。
4、蒸汽
全區擁有熱電廠兩座,日供氣超過7000噸,出口壓力為0.8Mpa,溫度為175-180攝氏度。
5、天然氣
天然氣來自西氣東輸工程,日供能力達100萬立方米,壓力為0.4Mpa。
6、通訊
區內電信網路發達,光纖、數據專線、局域綱、ADSLInternet高速接入方式普遍套用。
7、道路
全區已形成完整的道路框架,且有城市主幹道和高速公路貫穿全區。
8、港口
園區距離港口僅15分鐘車程。張家港港現有貨櫃、件雜貨、鋼鐵、煤炭、木材、化工等萬噸級泊位33個,可停靠5萬噸級貨輪,年吞吐能力超8000萬噸,;現有化工碼頭靠泊能力為5萬噸,年吞吐能力為1000萬噸,罐群總儲量100萬立方米。

自然狀況

張家港經濟開發區張家港經濟開發區
風況:年常風向南南東及東南東,強風向東南東及東南,年平均風速3.8米/秒,最大風速20米/秒,強風影響作業年平均為8.4天。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雨水集中在4~9月,7月份降水最多,約占全年降水量的15%。霧況:年平均霧日28.7天,但霧氣較淡,持續時間較短,一般在上午9時消失。

氣溫:年平均氣溫15.2℃,歷史最高氣溫41.2℃,歷史最低氣溫-5℃。冰況:港口地處溫帶,(低於0度時)冬季有浮冰(不包括張家港港)。

潮汐:張家港港位於感潮河段內,屬非正規半日潮,最高潮位6.69米,最低潮位0.74米,平均潮差3.19米。

潮流:流態為往複流,但在洪水季節有時為單向流,流向均與岸線走向基本一致,無回流等現象。大潮平均流速0.32米/秒,落潮平均流速0.48米/秒。航道吃水限制:13-14米,受銅沙金淺灘影響,船舶吃水在淡水9.5米以下可乘潮而進。

投資產業嚮導

1、紡織
張家港市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全國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棉毛紡專業生產基地,依託現有規模型紡織企業產品的縱向延伸,形成比較完善的產業鏈;通過紡織行業相關產業的縱向發展,形成關聯度高的企業集群,從而促進棉紡、毛紡、針織、服裝、面料、化纖、絲綢、色織、染整、紡織機械、服裝輔料等相關產業基地的形成,全市現有紡織企業700多家,紗錠總量達400萬錠。去年被中國紡織工業總會授予“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稱號。
紡織行業是張家港市的支柱產業之一。各企業科技含量高,擁有各種紡織生產的先進設備和技術,擁有精良的檢測設備和測試手段,產品包括精梳毛條,高檔平絨,棉紗,毛紗,高檔西服面料,駝絨,人造纖維等。產品市場覆蓋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產品批量出口美國、加拿大、香港、台灣、韓國、日本瑞典和其他歐洲國家。張家港市培養了一支集科研開發設計為一體的高精尖技術隊伍和大批熟練的技術工人,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紡織廠家的需求。
張家港市擁有一大批國內一流的紡織企業。華芳集團是國內最大的紡織生產基地,200萬錠棉紡總錠規模全國第一,2003年銷售收入超60億元。澳洋實業集團現有10多家相關紡織企業,主要產品從毛條、毛紗、粘膠、粗紡呢絨、精紡呢絨到服裝,形成配套產業鏈。新投產的港資企業——互益染整實現了電腦分析和染色。東渡服裝集團是國內流行款式服裝的主要生產商。2003年,全市銷售收入超億元的紡織企業有24家,占全市億元企業的36.4%。一條產供銷的完整的產業鏈已悄然形成。
張家港的紡織行業生產規模大,技術含量高。2003年,各類紡織企業生產羊毛衫2.1億件,服裝8000萬件,襪子5000萬雙。全市去年生產各類棉紗線35萬噸,布1.2億米,印染布2.5億米,帘子布1.7萬噸,化學纖維35噸,呢絨3500萬米,絲織品750萬米。全市紡織企業裝備基本達到上世紀國際90年代水平,全市12000檯布機中,無梭織機占35%。又如羊毛衫加工企業中,自動電腦橫機700多台,微電腦針織機3000多台。
張家港市已把紡織產業作為今後重點鼓勵發展的行業之一,通過政策扶持、產業引導等方式,推動紡織產業的擴展。同時,張家港積極引進外資,採取優惠政策鼓勵海外紡織企業到本地投資。現在,已有多家跨國公司前來投資興業,其中屬全球著名的德國南方毛業公司總投資額達到1.2億美元的張家港揚子紡紗有限公司,年產高質量毛紗1.2萬噸;法國霞日集團投資2950萬美元的張家港揚子精梳毛條有限公司,年產優質毛條9000噸;德國格瑪斯公司投資2500萬美元的格瑪斯特種織物(張家港)有限公司,年產高檔平絨350萬米;德國維弗拉士公司投資1000萬美元建立的維弗拉士(張家港)紡織有限公司,年產高檔織物面料170萬米等,外資項目總投資額達3億美元。他們不僅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而且帶動原有產業的良性發展,而且在此基礎上形成全國最大的紡織業生產基地。
在張家港市投資建辦生產工廠,原材料採購及產品外銷極其方便,勞動力資源豐富(目前紡織業從業人員超過十萬人),生產成本較低。在張家港市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本地紡織行業完善的配套能力支持下,外商投資的紡織公司必將迅速在國際國內市場上展露優勢,擴大全球市場的份額,從而創造更高更好的業績。
2、化工
張家港市經江蘇省人民政府蘇政復[2001]82號文批准設立的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是張家港市化工企業的生產基地,是江蘇省化工企業的聚集區,經過近幾年開發建設,已成為長江流域最大的精細化工和石化產品集散地。去年張家港口岸液體化工進口量為140萬噸,位居全國第一。
目前亞洲最大、國際一流的上海化學工業區正在抓緊建設,必將對長江流域區域石化工業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也為我市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進一步開拓國內外石化市場提供了新的機遇。園區緊靠的張家港保稅區是全國唯一的內河港型保稅區,也是江蘇唯一的保稅區。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作為保稅區的配套開發區,可享受保稅區的部分優惠政策,是世界化工企業理想的投資福地。園區現有100萬立方米儲存能力的罐區。現有碳鋼罐、不鏽鋼罐180個,單個儲罐容量從500M—5000M3不等。
園區目前已建成投產以及正在建設的項目主要有:①東海糧油工業公司,總投資2.4億美元,占地50公頃;②美國雪佛龍菲利普斯聚苯乙烯生產廠一期工程,規劃總投資3億美元,占地20.2公頃;③東華優尼科能源有限公司,總投資5500萬美元,占地40公頃;④美國陶氏化工基地,規劃總投資6億美元,占地150公頃;⑤永旺鋼鐵工業有限公司,總投資3000萬美元,占地31公頃;⑥美國杜邦—旭化成POM項目,總投資6900萬美元;⑦大日本油墨基地項目,總投資1億美元;⑧日本觸媒項目,總投資4600萬美元。
3、機械
機械製造業是張家港市六大支柱產業之一,是張家港市重點鼓勵發展的行業之一。張家港市有多項機械製造業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前茅。江蘇海獅機械集團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洗滌機械企業,主要產品有:全自動乾洗、水洗、烘乾、熨平、整形、半自動洗滌等六大系列、十六個品種、三十六種規格的多品種格局。國內行銷市場占有率達50%以上。江蘇海陸鍋爐有限公司為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聯營企業,並被國家計委和機械工業部確定為“特定振興企業”。公司持有國家勞動部、機械工業部頒發的工業鍋爐和壓力容器製造許可證及設計資格證,持有中國船舶檢驗局和中國船級社(CCS)頒發的工廠認可證書。江蘇宏寶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家出口商品生產基地,中國最大五金工具企業之一。江蘇金鹿集團公司中國醫療器械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中國長江潤發集團公司中國500家最大規模鄉鎮企業。
4、汽配
張家港市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各種汽配的專業生產基地,擁有汽車生產相關企業130多家,其中整車生產廠家3家,汽配生產企業120多家,汽車維修企業3家,汽車交易市場2家。
汽車行業是張家港市的支柱產業之一,目前我市已經形成了汽配、整車製造、汽車維修、汽車銷售的一條龍加工的產業群,年銷售產值呈逐年穩步上升趨勢。擁有各種汽配生產的先進設備和技術,擁有精良的檢測設備和測試手段,產品包括汽車儀表、汽車電器開關、離合器、三濾、內飾件、保險槓、車燈、電動搖窗機、座椅、減震器等。產品市場覆蓋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產品批量出口台灣、韓國、日本、瑞典和其他歐洲國家。張家港市培養了一支年輕的集科研開發設計為一體的高精尖技術隊伍,可以滿足不同層次汽車廠家的需求。
張家港市已把汽車產業作為今後重點鼓勵發展的行業之一,通過政策扶持、產業引導等方式,推動汽車產業的擴展,形成從零配件的生產及科研開發—整車製造—汽車維修—汽車交易市場的產業鏈,從而不僅帶動原有產業的良性發展,而且在此基礎上形成華東乃至全國最大的汽配生產基地。
5、冶金
在張家港市投資建辦冶金行業,主要在鋼鐵和有色金屬()有一定的市場優勢。隨著鋼結構技術的推廣、發展,鋼結構在我國的套用範圍將越來越廣。目前國內鋼結構領域正處於方興未艾的狀態,估計未來數年,在電力、石化、海洋、橋樑、機場、民用建築、物流基地等方面將是鋼材大展身手的重要領域,這將大大增大國內鋼材的需求量,因此我國鋼材市場的前景非常廣闊。
6、食品加工

張家港經濟開發區張家港經濟開發區
張家港市是全國食品工業強市(縣),2003年,全市工業銷售收入1000億元,實現財政收入66.98億元,食品工業占全市工業經濟總量的比重約為11.3%,主要產品有:精煉食用油食用油脂乳製品調味品系列、胺基酸系列、酒類、大米麵粉澱粉、飼料、豆粕等。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積極實施規模經濟和龍頭企業帶動戰略,食品工業取得跨越式的發展。全市擁有銷售收入超70億元的食品企業1家,超5億元的2家,超億元的1家,超5000萬元的3家。“亞洲最大糧油加工基地”——東海糧油工業(張家港)有限公司江蘇菊花味素集團公司江蘇梁豐食品集團公司等企業的產、銷規模均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前茅。東海糧油連續5年躋身於中國最大的100家外商投資企業行列,2001~2002年度名列第70位。在2003年度“中國企業500強”中,東海糧油名列第264位。
食品工業企業在不斷壯大規模的同時,十分重視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積極開發新品,注重質量管理,各類產品屢獲殊榮:“菊花”牌味素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菊花”味素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福臨門”精煉食用油、“福臨門”麵粉榮獲中國技術質量監督局頒發的全國免檢產品;“梁豐”牌系列食品、“沙洲”優黃獲江蘇省名牌產品稱號;“四海”飼料商標由省工商局認定為江蘇省著名商標。
糧油食品產業是張家港市的六大支柱產業之一,且是我市今後重點鼓勵發展的行業之一。通過張家港市政府的政策扶持、產業引導等方式,推動了糧油食品行業的擴展。在張家港市投資建辦生產工廠,原材料採購及產品外銷極其方便,勞動力資源豐富,生產成本較低。相信外商投資的食品企業必將在國際國內市場上會創造驕人的業績。

推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對策及思路

綜合看,開發區要真正把服務外包做成一個大產業乃至支柱產業,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千頭萬緒的工作要做,各開發區需要正確認識自身的優劣勢條件,揚長避短,尤其要關注以下幾方面內容:

1、應加強對全球服務外包發展趨勢的研究,準確把握服務外包的國際發展動向,觀察服務型跨國公司的戰略布局,把握國內主要城市及開發區服務外包發展的動態情況。

2、應加強對已進入我國的重點服務外包企業運行情況進行跟蹤和分析,在“拿來主義”中積累經驗。

3、應梳理、比較現有的法律、法規,充分利用已有的政策資源,構建和完善服務外包政策體系。

4、應加強對區內實力、規模企業的引導,鼓勵其發展外包業務。

5、應加強企業與高校的人才培養合作,支持企業與高校聯合培養適應市場需要的專業人才。

6、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與服務業企業和服務業行業協會的聯繫,制定並完善科學、規範、可行的服務外包統計方法。

張家港經濟開發區張家港經濟開發區
7、政府應積極構建服務外包資料庫,為企業提供服務外包政策諮詢、信息服務和業務指導工作,使企業能把握服務外包國際市場動向和發展趨勢,強化品牌建設,在發展中少走彎路。

當前,開發區應著力採取的措施包括:

1、加強對服務外包緊缺人才培訓及引進,構築服務外包人才高地。一是與重點高校建立協調合作機制,互通信息,提供就業指導,人力職員需求目錄,課題調整或增加建議,擴大人才儲備和供給。二是加快培養服務外包專業人才。開發區可依託市政府力量,整合大中專院校資源,以學科共建或定單式培養方式開設外語+計算機+智慧型、外語+計算機+媒體、外語+計算機+設計、外語+計算機+信息、外語+計算機+建模、外語+計算機基礎等複合型專業,建議政府每年可選出一定比例的合作院校,考核其培訓業績及人才使用情況,對優秀院校給予資助和獎勵。同時,引導各級各類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設定相關專業和課程,開展多層次、多類型的服務外包專業教育。還可與外包基礎好的城市進行“外包人才基地共建”的嘗試。三是鼓勵境內外培訓機構參與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引進國外培訓機構,特別是發包方所在國的培訓機構,以此更好地了解發包方國家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四是積極引進,對服務外包高級人才給予政策傾斜,對經認定的外包企業可採取保護和引導的方式加以扶持。如採用人才社會保險基數限額交納方法來降低企業用人成本等。

2、制訂完善的產業規劃和促進政策。除國家已制定的有關政策外,地方政府的扶持對促成外包發展至關重要。因此,開發區需依託當地政府,制訂和完善促進外包產業發展的產業規劃和政策,在地方財稅補貼、辦公樓租賃、園區建設、企業認定、培訓費用補貼等方面給予有吸引力的支持。

3、改善城市交通和生活條件。針對服務外包對交通通達性要求高,從業人員注重生活質量和品質的需求,開發區當務之急是加快改善和提升區域交通和生活條件,加強軟環境建設,增強區域承載力,大力發展便捷、舒適、人性化的公共運輸設施,提升區域管理品位及生態宜居度。

4、加大特色化招商力度。出於企業防範風險的需要,加之外包產業求大於供的現實以及產業本身的特點,這些企業可謂是選擇多多,機會無限。面對招商引資政策趨同、瓶頸相似的背景,開發區又有哪些與其他區域錯位的差異化競爭舉措呢?一是應明確國際服務外包的主要發展方向和國別,集中優勢、重點突破。二是要以全球服務外包100強企業為主攻對象,權衡自身力量,爭取開發引進一批國際知名服務外包發包龍頭企業落戶。三是加大對龍頭型、基地型外資大項目的招商力度,努力在吸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研發中心、銷售中心、採購中心、財務中心、地區培訓中心等服務外包項目上有新突破,不斷壯大發包市場。四是積極促進本地接包企業與國內外服務外包領軍企業、行業協會、中介機構的聯繫與溝通,圍繞配套服務需求拓展外包業務,儘快壯大服務外包產業規模。五是堅持大中小並舉,鼓勵本地有發展能力的中小服務外包企業通過兼併、收購、重組、聯營等方式,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儘快做大做強。六是要製造業與服務業互動並進,以產業配套、政策支持、最佳化服務等方式促使製造業外資企業“落地生根”,並使其生產、研發、銷售各環節的本土化,有效構築服務外包關聯產業的連結通道。

張家港旅遊

香山旅遊風景區

張家港經濟開發區張家港經濟開發區
香山旅遊風景區位於張家港市西陲南沙鎮境內,西接錫澄高速公路江陰長江大橋江陰市區,北靠國際貿易商港張家港港和全國唯一的內河港型保稅區張家港保稅區的張楊路,與長江邊的長山、巫山相對,南傍東橫河,與稷山相望。東距張家港市區15公里,交通便捷,全山占地面積4.3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為136.6米。山體呈菱形狀,由大、小香山組成,為全市之冠。北坡險峻,南坡平緩,頂部開闊,素有江南名山之譽。清康熙《江陰縣誌》中贊:“香山突出平壤,高峻磅礴,甲於他山。”

山上長有成片的馬尾松水杉毛竹,山坡栽有果園,品種多樣的野生藥材遍及全山。樹木覆蓋率達87%,山草覆蓋率為100%。香山,因傳說春秋時吳王夫差遣美人上山采香而得名。自然風光秀麗,人文資源豐富,加上撲朔迷離的傳奇故事,歷來吸引文人墨客來此觀光賞游,宋代詩人蘇東坡游香山時曾為梅花堂題匾額;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多次登上香山,為這裡的山、水風光留下了詩詞、賦文,他在《游小香山梅花堂序》中讚嘆曰:“千年跡冷荒丘,一旦香生群玉,不特花香、境香、夢亦香,可謂不負此山矣!”

香山有廣為人知的“十八景”:釣魚台采香徑梅花堂洗硯池石虎門聖過潭觀音殿荷花茶廳圓寂塔聽松吟桃花澗聖清池毗陵井巫山夜雨天台石歸雲洞烽火墩藏軍洞。然歲月流逝,滄桑巨變,傳說中的大部分景點已蕩然無存。

1993年開始經市鎮兩級政府的努力,已有一大批景點建成並對外開放,其中有傲立孤峰,縱覽長江、碼頭、保稅區的望江亭;有怪石叢生、山勢險峻的老虎嘴;有繁花似錦、香草滿坡、相傳吳王夫差偕美人步行上山的采香徑;有徐霞客稱為“九天風雨、三峽波濤、觀斯盡矣”的桃花澗,還有聖過潭、滴血岩、仙牛背、聽松吟等一批天然景區。著名書法家沈鵬、沙曼等20多人為景點題名或書寫詩文。

1995年,投資6000萬元、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的大型寺廟——香山寺建成。該寺坐落在香山主峰,由古樸、典雅、富有氣派的廟宇群組成。寺內塑一尊高1.5米、淨重1.5噸的玉佛及由台北佛佗教育基金會會長徐業鴻贈送的《大藏經》一部計1718卷。1999年10月,香山寺素齋館落成開業,成為全市首家素齋館。

自古以來,香山就是有名的風景旅遊勝地,“香山十八景”名聞遐邇,有大禹王、姜尚;吳王夫差、西施、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元代張士誠、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清代皇帝乾隆等一批極具價值的人文資源,有藏軍洞、烽火台等軍事文化遺址,有佛教、道教、天主教等宗教活動場所。它以悠久的歷史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在蘇南眾山中獨領風騷。尤其登高遠眺,長江美景和張家港全景盡攬眼底,極目天舒,令人進入一番別有風味的意境。南沙還擁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一具有八千年歷史的東山村古遺址,是著名的文學、音樂、教育家劉半農、劉天華、劉北茂的誕生地。

近年來,隨著不斷加大對香山旅遊風景區基礎建設的投入,交通衛生、通訊、電力等設施配套齊全,逐步形成了以香山旅遊風景區為品牌,商貿、旅遊、服務、房地產聯動發展的新格局。隨著全市工業經濟的迅猛發展,加快旅遊景點建設開發已成為全市三產經濟協調發展的迫切需要。目前香山旅遊風景區開發已列入全市旅遊整體規劃重點項目之一。

區內企業

馬尼托瓦克起重設備(中國)有限公司

陶氏化學(張家港)有限公司

陶氏丁苯膠乳(張家港)有限公司

伊薩焊接器材(江蘇)有限公司

杜邦旭化成聚甲醛(張家港)有限公司

斯泰隆石化(張家港)有限公司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