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縣

沙洲縣在江蘇境內,地處江尾海頭,南部屬江南古陸,沙洲縣面積九百九十六平方里,總人口七十七萬,境內方言複雜,隨地而異。

基本信息

 沙洲縣在江蘇境內,東北鄰長江與靖江縣、如皋縣相望,東南與常熟縣、南通縣鄰接,西南與江陰縣相連。境內方言複雜,隨地而異,大致可分十數種,歸納起來有四大派別:江南話、老沙話、常陰沙話和江北話。除江北話以外,其餘都是吳語方言,沙洲縣面積九百九十六平方里,總人口七十七萬。

簡介

沙洲縣地處江尾海頭,南部屬江南古陸,已有八千年歷史;東北部屬沿江新陸,由江中數十個沙洲積漲連線而成,最早的成陸時間距今約800餘年。“沙洲”二字正式作為縣名,始於1941年2月,中國共產黨在沿江地區設沙洲縣,建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縣長蔡悲鴻。3月建沙洲縣委,縣委書記楊明德。縣委、縣政府流動辦公,無固定駐地。縣境範圍,西起江陰城腳鵝鼻嘴,南到定山、砂山、橫套河,東、北臨長江。同年10月初,因日偽“清鄉”,縣委、縣政府人員奉命北撤。

沿革

1944年10月,沙洲縣委、縣政府機構恢復,沙金(陳伊)任書記兼長。1945年11月,縣委、縣政府軍政人員執行國共兩黨《雙十協定》,再度北撤。1949年4月22日,沙洲全境解放,東部屬常熟縣,西部屬江陰縣。

1962年1月,常熟縣劃出三興、樂余、兆豐、合興、東萊、乘航、南豐、塘橋、西張、錦豐、鹿苑、鳳凰、恬莊、妙橋等14個公社和國營常陰沙農場,江陰縣劃出晨陽、中興、大新、德積、後塍、塘市、南沙、泗港、楊舍等9個公社,合計24個公社(場),53萬人口,正式成立沙洲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