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

百色市

百色(壯文:Baksaeg),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右江上游。總面積3.62萬平方公里。全市共轄12個縣(市、區),總人口378萬人,有壯族、漢族、瑤族、苗族、彝族、仡佬族、回族等7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7%,其中壯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0%。百色市官方語言是國語和壯語,境內流行壯語等語言。壯民族布洛陀文化、黑衣壯文化、壯族織錦文化、北路壯劇文化、壯族嘹歌文化等,被列入國務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百色市是西南地區出海出境的大通道,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鐵路、航空、航運、口岸“五位一體”的立體交通格局,成為中國與東協雙向開放的前沿。百色市是以鋁為主的廣西新工業基地、“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同時也是一個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大石山區、貧困地區、水庫移民區“六位一體”的特殊區域。2015年3月25日,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百色市“國家衛生城市”稱號。

基本信息

概況

百色市百色市

百色,是由壯語中的原始村落"博澀寨"的稱名而來的,意思是洗衣服的好地方。百色還被稱之為"鵝城"。清朝在分田州土州設立廳制之後,在雍正七年,也就是公元1729年設定百色廳,這是百色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從1730年建城至今,已有270年的歷史。

百色市地處廣西西部,百色地區中部,總面積3.6252萬平方公里,全地區轄12個縣(區),183個鄉鎮,雲貴高原與南嶺丘陵的過渡地帶,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右江上游,位於東經106°07′-106°56′,北緯23°33′-24°18′之間。西部與雲南相接,北部與貴州毗鄰,東與首府南寧緊連,南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達365公里,是滇、黔、桂三省中心城市,是我國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區出海通道的"黃金走廊",是一片灑滿先烈鮮血的熱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

1997年末全市總人口 315.2萬人,2000年末總人口364.1萬人,2006年末總人口378.8萬人。有壯、瑤、苗、回、彝、仡佬等七個少數民族,其中壯族約占總人口的80%,瑤族、苗族、回族、彝族、仡佬族約占總人口的6%。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百色直隸廳。1913年置百色縣。 1983 年改百色市。 年均降水量 1115 毫米, 年均溫22.1℃,1月均溫 13.3℃,7月均溫 28.6℃。礦產有煤、銻、錳、鐵 、石膏、滑石等 20多種。可開發水能 18.94 萬千瓦。林以松、杉、櫟、竹為主。野生動物有穿山甲、山瑞、果子狸等。有靈芝、黃精、首烏等藥材。物產有八角茴香雲耳芒果扁桃茶葉柑橘龍眼黃皮板栗紅碎茶。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義發生在該市。名勝古蹟有百色起義紀念碑、清風樓、人民公園等。 
百色市政府駐百色鎮,沿公路、水路分別距自治區首府南寧市266公里和410公里,水陸交通便利,是滇、黔、桂三省區邊緣區的交通樞紐,百色地委、行署所在地,為桂西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百色下轄一區十一縣,即平果、田東、田陽、田林、德保、靖西、那坡、凌雲、樂業、隆林、西林,其中有10個被列為國家級特困縣。為了改變百色貧窮、落後的面貌,勤勞、勇敢的百色人奉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兩次視察百色,他諄諄囑咐:"發揚右江革命光榮傳統,發奮圖強,把百色地區建設好。"總書記的話給百色各族人民極大的鼓舞和鞭策。從1997年11月起,在百色3.6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了一場人畜飲水、村村通公路、茅草房改造、村村通電、村村通廣播電視和改善辦學條件的大會戰。歷時三年,取得了輝煌成就,締造了新一代百色精神。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百色市轄1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10個縣:右江區、靖西市、田陽、田東、平果、德保、那坡、凌雲、樂業、田林、隆林、西林。

名稱 面積(平方千米) 人口(萬人) 郵編 政府駐地 行政區劃代碼
右江區 3713 34 533000 百城街道向陽路 451002
靖西市 3331 65 533800 新靖鎮新華街 451081
田陽縣 2395 33 533600 田州鎮解放中路 451021
田東縣 2806 43 531500 平馬鎮人民路 451022
平果縣 2485 50 531400 馬頭鎮教育路 451023
德保縣 2558 35 533700 城關鎮蓮城大街 451024
那坡縣 2230 20 533900 城廂鎮睦邊大道 451026
凌雲縣 2306 17 533100 泗城鎮新秀路 451027
樂業縣 2617 15 533200 同樂鎮興樂路 451028
田林縣 5584 24 533300 樂里鎮新市街 451029
西林縣 2955 12 533500 八達鎮新西路 451030
隆林各族自治縣 3543 40 533400 新州鎮民權路 451031

註:靖西撤縣設市後行政區劃代碼由451025調整為451081。

歷史沿革

百色市歷史百色市歷史

“百色”由“博澀寨”演變而來,系壯語,意為山川塞口地形複雜的地方。一說系壯語“拍洗衣服的地方”之意。據傳在鵝江與澄碧河匯合處,有一無底深潭,岸邊有村莊,村女經常在此洗衣,因而得名。
秦始皇在嶺南置三郡(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今百色屬象郡。
秦末漢初,百色為南越國屬地;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後,今百色屬鬱林郡增食縣地。
三國時,今百色屬吳,仍歸鬱林郡增食縣地。
晉初,增食縣改為增翊縣,今百色屬晉興郡增翊縣地。
南北朝,百色屬晉興郡增翊縣地。
隋朝,百色屬鬱林郡宣化縣地。
唐朝,在今百色地置羈縻添州(屬江南道黔州都督府),歸樂州和武隆縣。
五代十國,今百色先屬楚,後屬南漢,仍稱添州、歸樂州和武隆縣地。
宋朝,除歸樂州不變外,改武隆縣為武龍縣,置古天縣(縣治在今那畢鄉大和村),屬羹州路添州。增置龍川州、唐興州、睢暇州。
元朝,升田州為田州路,今百色仍稱武龍縣,羈縻歸樂州、龍川州、唐興州、睢州、天州(宋古天縣)。屬田州路。
明初,撤銷羈縻龍川州、歸樂州、唐興州、睢暇州以及武龍縣,其地併入田州。
洪武二年(1369年)田州路升為田州土府,嘉靖七年(1528年)田州土府降為田州土州。今百色為田州土州地。
清康熙三年(1664年)田州土州改屬思恩府,府治駐武緣縣(今武鳴縣)。
雍正七年(1729年)分田州土州地設廳制,遷思思府理苗同知駐百色謂百色廳。翌年建城。這是百色得名之始。
光緒元年(1875年)田州改土歸流,升百色廳為百色直隸廳(廳治駐今百色鎮)。統轄恩陽州判(今田陽地)、恩隆縣(今田東縣)、上林土縣(今田東思林鎮)、下旺土司(今平果縣海城地)等地。
同年,劃下田裡(今四塘鄉全境、那畢鄉七塘一帶、百色鎮全境、永樂鄉百練村等地)、武隆縣(今百色百蘭鄉、龍川鄉及田陽坤平鄉之一部)、龍篆里(今巴馬縣西部)、篆里四都(今巴馬縣城、巴料、定馬等中部地區)歸百色廳治所屬。這是百色有屬之始。全境東西長360里,南北寬95里。
民國元年,百色直隸廳改稱百色府,二年廢府設百色縣。原百色直隸廳、百色府所屬的土州、土縣均劃出另置縣,與百色縣同屬田南道(民國2年(1913年)設,道治駐百色)。
民國15年(1926年)廢道。
民國18年(1926年)12月11日,成立百色縣蘇維埃政府,縣下屬的龍篆里一都、二都、三都、四都、武隆、龍川(時屬凌雲縣)等六個區、五十一個鄉分別成立了區、鄉蘇維埃政府。
民國19年(1930年),廣西始建民國制度,百色縣屬百色民團區。
民國23年(1934年)設行政監督區(民國29年改稱行政督察區),百色縣屬之。
民國31年(1942年)至解放前夕(1949年),廣西改劃為7個區和15個區,百色縣屬第五區。區署駐百色。
1949年12月5日百色縣解放,仍稱百色縣,歸百色地區領導(行署駐百色鎮)。
1983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稱百色市(縣級)。
2002年6月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47號)同意撤銷百色地區和縣級百色市,設立地級百色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右江區。百色市設立右江區,以原縣級百色市的行政區域為右江區的行政區域。百色市轄原百色地區的田陽縣、田東縣、平果縣、德保縣、靖西縣、那坡縣、凌雲縣、樂業縣、西林縣、田林縣、隆林各族自治縣和新設立的右江區。6月19日,自治區政府以桂政發[2002]32號轉發國務院批文。
2005年,百色市撤併鄉鎮50個。其中:右江區5個、田陽縣5個、田東縣3個、平果縣5個、德保縣6個、靖西縣5個、凌雲縣2個、隆林各族自治縣5個、西林縣3個。從6月8日起,全市正式啟動實施鄉鎮撤併工作,並在6月底前完成。
2013年8月,經自治區批准,右江區永樂鄉建制變更為鎮建制,百色市一同獲得撤鄉建鎮的還有田陽縣五村鄉、平果縣鳳梧鄉、隆林各族自治縣德峨鄉、西林縣那勞鄉等4個鄉。
2015年8月1日,《民政部關於同意廣西壯族自治區撤銷靖西縣設立縣級靖西市的批覆》(民函〔2015〕247號):撤銷靖西縣,設立縣級靖西市,以原靖西縣的行政區域為靖西市的行政區域,靖西市人民政府駐新靖鎮新華街339號。靖西市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直轄,百色市代管。

民俗風情

由於少數民族聚居,在百色就開形成了絢麗多彩的少數民族風情,象壯族的三神密的黑衣壯月三歌節、對歌擇偶、新郎騎馬迎親、神密夜婚、扁擔舞;瑤族的進寨攔路酒、民族舞蹈,如:龍鳳舞、銅鼓舞、豐收舞等很有特色;苗族的跳坡節,彝族的跳弓節等豐富的民族風情,田陽舞獅、德保矮馬童軍等充滿情趣的民間文化正逐漸向世人展現,充滿無窮魅力。其中位於那坡縣最神秘的黑衣壯,每年都吸引了無數的海內外學者、遊客前來考察、探秘。

地理環境

位置

百色市地貌百色市地貌

百色市總面積3.62萬平方公里,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右江上游。地處東經104°28'-107°54',北緯22°51'-25°07'。西與雲南相接,北與貴州毗鄰,東與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緊連,南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達365公里,是滇、黔、桂三地區的中心城市,是中國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區出海通道的“黃金走廊”。

地形

百色地形東西長320公里,南北寬230公里,地形為南北高中間低,地勢走向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屬於典型的山區,在總面積中,山區占95.4%(石山占30%,土山占65.4%),丘陵、平原僅占4.6%。

氣候

總的氣候特點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充沛,雨熱同季,夏長冬短,作物生長期長,越冬條件好。據多年氣象資料統計,年平均氣溫19.0°C至22.1°C,大於10°C,年積溫6230°C至7855°C,全年無霜期330至363天,太陽輻射總量達到96.9至114.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1405至1889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113至1713毫米。

由於受地型的影響,百色的氣候較具怪異,百色市區四面山峰環抱,是個典型的小盆地城市,具有"小武漢"之稱,而百色市下轄的樂業縣,夏天白天不熱,晚上較冷,不開空調,還須蓋被子呢,是旅遊、避暑的好地方。樂業縣還是百色唯一一個冬天會下雪的地方,平均每年雪期約3~6天左右,具有"小東北"之稱。

自然資源

百色市百色市

百色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土山面積共3500多萬畝,人均10多畝;現有森林面積2728萬畝,木材蓄積量4400多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53.48%;動植物資源有500多種,素有土物產倉庫”和“天然中藥庫”之稱;礦產種類多,儲量大,已發現47個礦種,探明的有31種,已開發利用的24種,其中,鋁土礦、銅礦、水晶、褐煤等儲量居廣西首位,黃金儲量為全國第二個金三角,1998年產黃金1.56噸,國家大型企業平果鋁業公司是我國九大有色金屬基地之一;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有400萬千瓦以上。

百色地處山區,地大物博,礦產資源非常豐富,且礦產種類多,儲量大。截至2001年底,全地區已發現50多個礦種,探明儲量的礦產31種,已開發利用24種。已探明的主要礦產有鋁土礦、銅礦、水晶、褐煤等,位居廣西首位。黃金儲量為廣西第一,成為廣西主要黃金產地之一,全國重點工程國家大型企業平果鋁是我國九大有色金屬基地之一,也是我們亞洲最大鋁廠,更是百色革命老區人民的驕傲。(附礦產資料:1.鋁土礦5.24億噸; 2.水晶礦400噸; 3.無煙煤700萬噸; 4.錳礦3573萬噸; 5.銅礦14.5萬噸; 6.銻礦9.87萬噸; 7. 褐煤5.1億噸; 8.石油1300萬噸; 9.黃金初探量近70噸。)除了豐富的礦產資源之外,百色還擁有豐富的水能資源,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450萬千瓦,可開發利用的有近300萬千瓦,全國重點工程天生橋水電站就達近260 萬千瓦。

百色地區歷史悠久,山川秀麗,人文景觀和民族風情多姿多彩,旅遊資源潛力巨大。象國家級景點——百色起義紀念館;省級風景名勝區--澄碧湖;凌雲的納靈洞、水源洞;靖西的通靈大峽谷;樂業的羅妹洞、布柳河、大石圍天坑等,構成了百色的旅遊品牌線路。歸納起來為兩坑二洞一河一湖,兩坑即為大石圍天坑、穿洞天坑,二洞為納靈洞、水源洞,一河指布柳河,一湖則指澄碧湖了。

百色山區面積大、森林面積大,生物資源豐富,具有種類多、開發價值大的特點。 植物資源有236科、955屬、2775種,素有"土特產倉庫"和"天然中藥庫"之稱,著名土特產品有:芒果、白毫茶、八渡筍、八角、茴油桐油板栗田七、蛤蚧、雲耳、香菇等。

百色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積為喀斯特地貌,蘊藏著巨大的地下水系,這些地下水便是優質的礦泉水,百色澄碧河水庫、靖西渠洋水庫等都是飲用一級水。百色河流縱橫交錯,落差大,水資源豐富。全市地表河流年平均徑流量為172.4億立方米,境外流入境內年平均水量約為40.7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達41億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約為480億立方米,為全國平均降雨量的2倍多。由於百色的西北部為雲貴高原余脈,境內河流落差大,過境的紅水河、右江河流域的水能資源巨大,據初步測算,可開發利用水電資源500萬千瓦以上。

百色具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林副產品。全市林業用地面積214.5萬公頃森林面積199.82公頃,木材蓄積量4400多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4.32%,年生產木材40萬立方米以上,是廣西重要的用材林基地。桐油、茶油、玉桂、八角、茴油、雲耳、八渡筍、白毫茶、烤菸等產量多、品質好,是全國八角、茴油的主產區,林副產品產量居廣西前列。其中凌雲白毫茶1999年以來獲國際國內金獎9次,銀獎5次。百色植物資源有236科955屬2775種,獨特的土質和氣候孕育出大量品質上乘的藥材,素有“土特產倉庫”和“天然中藥庫”之稱。

百色已開發和正在開發利用的水電總裝機容量近450萬千瓦,其中裝機容量252萬千瓦的國家重點工程隆林天生橋一、二級水電站已併網發電;國家西部大開發十大標誌性工程之一、裝機54萬千瓦的百色水利樞紐、裝機40.5萬千瓦的平班水電站、裝機7.2萬千瓦的洞巴水電站將於2005年竣工發電;一批小水電建設也將相繼竣工投產。裝機27萬千瓦的田東火電廠今年竣工發電,裝機27萬千瓦的田陽火電廠已開工建設,隆林火電廠、百色火電廠等正在緊張籌建之中。這些電廠的建成投產將為百色鋁工業的穩步建設和百色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的電力保證。

人口民族

2007年末人口385.9萬,其中市區人口33.7萬。有壯族、瑤族等少數民族335.73萬人。
根據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百色全市總人口為382.63萬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64.08萬人相比,十年間共增加18.55萬人,增長5.09%,年平均增長0.5%。比“四普”到“五普”十年間年平均增長0.52%下降0.02個百分點。
全市2010年11月1日零時的常住人口為346.68萬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41.75萬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93萬人,增長1.44%,年平均增長0.14%。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96.34萬戶,家庭戶人口為335.41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4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9人減少0.42人。
性別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78.22萬人,占51.41%;女性人口為168.46萬人,占48.59%。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8.18下降為105.80。
年齡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74.17萬人,占21.39%;15-59歲人口為225.96萬人,占65.18%;60歲及以上人口為46.55萬人,占13.43%,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32.46萬人,占9.36%。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3.15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上升0.47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68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33個百分點。
民族構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51.84萬人,占14.95%;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94.84萬人,占85.05%。同2000年,漢族人口增加0.63萬人,增長1.23%;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4.29萬人,增長1.48%。

旅遊

百色代表性景點:

百色市通靈大峽谷
樂業天坑群樂業天坑群

通靈大峽谷:位於靖西縣城東南部32公里的湖潤鎮新靈村,古龍山水源林自然保護區的南端,由念八峽、銅靈霞、古勞峽、新靈峽、新橋峽組成,總長10多公里。

念八河從古龍山脈緩蜒而下,依次穿越五個峽谷,流入湖潤台地。每個峽谷內薈萃了舉世罕見的特高瀑布群、洞中瀑布、地下暗河、峽谷溪流、洞穴奇觀、古石壘、古懸葬、原始植被等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

樂業天坑群:天坑群由方圓十多平方公里範圍的數個巨大的天坑狀溶洞組成。

最大的天坑“大石圍”直徑500多米,深400多米,坑底有神奇的地下森林和地下河。其他的天坑,坑與坑之間有溶洞相連,非常罕見,所以被譽為“中華一絕”。

另外還有: 古龍山峽谷漂流風景區 、大石圍天坑、 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軍部舊址、 清風樓(紅七軍政治部舊址)、 紅七軍軍部舊址羅妹蓮花洞、 天生橋 、 通靈大峽谷 、 德天瀑布、 黑水河、 綠島行雲沙屯疊瀑 、 德天歸春河界、 世界最綠最美的通靈大峽谷 、 舊州繡球一條街 、 百色起義紀念館、 百色起義紀念碑 、粵東會館 、仙人橋 、布柳凌雲水源 、百色澄碧湖、田陽布洛陀遺址等景點。

交通狀況

百色是大西南出海和通向東南亞的咽喉和樞紐。公路東接南寧,南通越南,北連貴州、河池,西達雲南,全市各縣(區)均通二級公路;作為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靖西、那坡邊境縣交通便利,沿邊三級公路全線貫通;南寧至昆明高速公路已局部運行,百色至壇洛段目前正在建設之中;南昆鐵路貫穿百色270公里,年運輸能力達1000多萬噸,該鐵路複線建設已列入國家交通部計畫,屆時將大大提高運輸能力;水運通過右江河道從百色城可直航南寧通往廣州以至港澳地區,待百色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百色至廣州可通航1000噸級的船舶;隨著百色軍民兩用機場的建成通航,百色航空、鐵路、公路、水路現代化交通立體網路正式形成。

政治

政治優勢

百色因鄧小平領導和發動的百色起義聞名中外。1929年12月,鄧小平、張雲逸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發動和領導的百色起義,創建了右江革命根據地。老一輩革命家的浴血奮鬥,給百色留下了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和革命遺產。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對百色老區人民十分關心,1990年至今,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等6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視察過百色,老區人民深受鼓舞。近年來,百色連續開展了人畜飲水、村村通公路、茅草房改造、村村通廣播電視等10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並提前兩年完成了“八七”扶貧攻堅任務。特殊的政治優勢讓百色既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又享受國家扶貧優惠政策,還享受少數民族地區和邊境貿易的優惠政策。市委、市政府近年來相繼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定》、《關於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決定》等6個決定和《關於整治投資軟環境二十條規定》以及《關於促進個體私營經濟加快發展的實施辦法》等17個配套檔案,為外來投資者在百色的發展敞開了大門。

現任領導人

中共百色市委員會
書記:彭曉春
副書記:周異決、韋瑞靈
常委:彭曉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百色軍分區黨委第一書記)、周異決(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韋瑞靈(市委副書記)、李政(百色軍分區司令員)、張俊雄(市紀委書記)、楊春庭(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歐波(市委組織部部長)、周武紅(市委政法委書記)、黃建寧(市委宣傳部部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祚標(市委統戰部部長)、王軍(田東縣委書記)、黃瑞瓊(市委秘書長)、朱孔軍(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秘書長:黃瑞瓊

百色市人大常委會
主任:彭曉春
副主任:黃志偉、潘其弟、姚美蘭、譚錫春、闕建林、楊明剛
秘書長:黃衛群

百色市人民政府
市長:周異決
常務副市長:楊春庭
副市長:黃建寧、朱孔軍、李建文、莫泰意、羅試堅、趙桂蘭、陶榮鉛
秘書長:方誌高

政協百色市委員會
主席:周炳群
副主席:李廷榮、曹東方、韋啟良、黃運志、吳俊軍、黃宗道、黃建平、蔡文姬
秘書長:楊明福

經濟

特色農業

立體多樣的農業開發帶。百色為全國特有的農業寶地,由於地形地貌複雜,形成百色獨特的立體氣候,海拔從100米到近2000米都有農業的耕作區,為廣西農業的縮影,具有南方河谷平原、丘陵地帶、石山區、高寒山區等代表性農業開發帶,同時生長著多種熱帶、亞熱帶以及溫帶作物,使百色成為地方特色農產品種類和品種繁多的生產區域。右江河谷平原帶為百色特有的農業寶地。素有“天然溫室”之譽,周圍高山環抱,冷空氣難於入侵,冬季溫暖,春季溫度回升快,全年無霜,不受颱風影響。秋冬菜生產已成為該區域重要的農事活動,蔬菜已經成為廣西最大,全國重要的“南菜北運”基地。經專家論證,右江河谷為最適宜香蕉生長的區域。

部分優勢農產品發展情況

1、茶葉
百色市現有茶園14.5萬畝,占廣西茶葉面積40%多,主要分布在凌雲、西林等8個縣(區),投產面積9萬畝(含試產面積),年產乾茶2500噸,產值5200多萬元。其主要品種凌雲白毫茶為群體品種,主要產品有綠茶和紅茶,同時也可生產白茶、烏龍茶、黃茶、黑茶及花茶,是全國茶葉品種最豐富的地區。茶葉生產已成為我市部分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和當地財政增收的重要經濟支柱之一。2000年以來,百色市茶葉產品先後獲國際名茶評比金獎9個、銀獎6個、認定為中國名牌農產品2個、在日本獲“國際名茶日本大賞”1個,2001年凌雲縣被農業部確定為“第一批(100個)全國創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縣” ,2002年10月12日通過了農業部“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階段檢查,並獲得了自治區“無公害茶葉產品”認證;凌雲縣浪伏茶場和西林縣古障茶場被廣西農業廳定為廣西首批“有機農業”生產示範基地,並於2002年11月27日通過ECOCERT(歐盟國際生態認證中心)認證。成為廣西第一個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
2、優質谷

百色市優質谷

田東香。田東香是田東縣引進並選育的感溫型常規優質水稻品種,全市均有種植。用田東香稻穀加工成的田東香米多次在全區優質米評審鑑定中名列前茅,達到部頒一級米標準。近年來,通過建立田東香品種提純復壯種子繁育專供基地,全市田東香優質稻種植規模迅速擴大,從1999年的1300公頃發展到2002年的7300公頃,占全市優質稻面積的36.5%;田東香優質稻每公頃產量為6-6.7噸,可加工成香米4.2-4.5噸。2002年產品外銷1萬多噸,主銷廣東市場。田東香米作為全區優質米中的一個知名品牌,具有較廣闊的市場開發前景。天保香。天保香是德保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從本地品種中選育出來的常規優質米品種,在2001年全區優質米評比中名列前四。目前全市約1萬畝。靖西大香糯。靖西大香糯種植歷史悠久,馳名中外,曾被列為朝廷貢品,建國後又多次上調中央和自治區招待外賓。靖西大香糯煮熟後米粒柔軟清香、飄香十里八村,是糯米中之極品,2002年該品種在靖西種植面積5萬畝。
3、芒果

分布在右江河谷右江區、田陽、田東三縣(區),其中右江區9萬畝、田陽12萬畝、田東8萬畝,主要品種有農院3、5、10號、象牙22號及少量新優品種金煌芒、台農一號等,其中田陽縣特有的品種“田陽香芒”果香質優。田陽縣1995年被國家特產之鄉組委會命名為第一個“中國芒果之鄉”。1996年右江區、田東二縣(區)又分別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芒果之鄉”稱號。
4、香蕉
分布在右江河谷右江區、田陽、田東、平果四縣(區),其中右江區1萬畝、田陽7萬畝、田東9萬畝、平果1萬畝。主要品種為威 斯、巴西等。
5、蔬菜
分布在右江河谷右江區、田陽、田東、平果四縣(區),其中右江區20萬畝、田陽35萬畝、田東20萬畝、平果15萬畝。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蔬菜品種有:紅寶石蕃茄、櫻桃蕃茄、西葫蘆、辣椒、四季豆、西葫蘆、荷蘭豆、美國甜豆、黃瓜、苦瓜、豆角等品種。右江河谷的蔬菜已經成為廣西最大,全國重要的“南菜北運”基地。
6、“雙低”油菜
高海拔山區光溫條件適宜油菜生長,菜籽上市時間均比區外早15天,歷來民眾都有種植油菜的習慣。而該區域耕地僅種植一季水稻或玉米,空閒長達半年,可供推廣油菜面積4萬公頃以上。近年來,百色市積極引進史力豐、油研八號、花油3號、渝黃1號等“雙低”油菜優良品種,開發山區閒置耕地,目前已成為廣西發展高產、優質油菜的重要產區。
7、八渡筍
八渡筍生長多分布於山溝地帶,由於環境因素生長過程受人為生產活影響較少,是理想的綠色無公害食品。八渡筍生產主要分布在田林、右江區、西林三縣(區),目前三縣(區)八渡筍種植面積已發展到36萬畝,其中田林25萬畝,右江區5萬畝,西林6萬畝。

工業企業

百色市工業百色市工業

近幾年來,百色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 ,依託豐富的資源優勢,堅持走"鋁電結合、林紙結合、煤電結合、礦電結合和農林產品深加工"的特色工業發展路子,全面實施工業產市戰略,重點抓好產業的布局和重大工業項目的實施,工業產業結構得到了調整和最佳化,一批重點項目相繼開工投產,有力的推進了全市工業化進程,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百色市現有工業企業 19720 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9家,從業人員 53421 人。
鋁工業企業:鋁工業是百色市工業的支柱產業,鋁生產主要企業有中鋁廣西分公司、百色銀海鋁業公司、隆林鋁廠、平果鋁型材廠、廣西大華鋁型材廠、平果亞洲鋁業有限公司等企業。
造紙工業企業:百色造紙企業有田陽南華紙業、田林勁達興紙業公司、百色東筍紙廠、田東思林造紙廠等6家,資產總額4.23億元;從業人員3143人,機製紙生產能力7.9萬噸,其中文化紙5.9萬噸,包裝用瓦楞紙2萬噸,商品紙漿0.3萬噸。主要產品有新聞紙、膠版紙、書寫紙、有光紙、牛皮紙、瓦楞紙、圖畫紙、牛皮卡紙、漂白紙漿、蔗油漿等。
製糖工業企業:百色市製糖企業有五家,其中中型4家,小型1家,固定資產原值7.03億元,總資產9.24億元,從業人員3620人。主要產品有白砂糖赤砂糖、原糖和綿白糖。
電力工業企業:百色市電力公司、百色 澄碧河水庫管理局、百色登高集團是百色市主要電力企業。百色電網網架結構以110KV為主,有110KV線路13條,共400km,110KV變電站7座,變電容量28.6萬KVA;35KV線路31條,共630km,110變電站10座,變電容量7.8萬KVA;10KV配電線路1800多km,輸配電資產共2億元。
百色電源發電企業:現有總裝容量10.4萬KW,其中水電8.9萬KW,火電1.5萬KW。已正常發電的國家大型水電站天生橋水電站總裝機220萬千瓦就在百色市內。百色正在建設中的國家一批大型水電站有百色水利樞紐54萬千瓦裝機、隆林平班電站40萬千瓦裝機、田林瓦村40萬千瓦裝機、田東火電廠27萬千瓦裝機等一批骨幹電源生產企業正在建設中崛起生產發電,預計3--5年內百色發電總裝機可達到500至600萬千瓦。百色豐富的水電資源、火電資源將為百色的工業發展特別是鋁工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煤炭工業企業
:百色市煤炭生產 企業主要有右江礦務局、百色礦務局等四家企業,其中右江礦務局為國家大型企業。全市煤炭生產能力已達到180萬噸,產值1.97億元,總資產3.51億元,從業人員7312人。礦區主要分布在右江區、田陽、田東、樂業等縣(區)境內,右江河谷是廣西最大的褐煤生產基地。
建材工業企業:全市建材企業21家,其中水泥製造業16家,磚瓦製造業5家,資產8.56億元,從業人員5391人,主要產品有普通硫酸鹽水泥、粘土空心磚、煤渣磚。水泥年生產能力為177萬噸,完成工業產值2.94億元。骨幹企業百色東泥股份有限公司新建一條日產1200噸熟料新型乾法鏇窯水泥生產線已投產,使公司生產能力由原來的35萬噸提高到75萬噸的生產規模。目前百色市場水泥發展潛力可建設一個日產5000噸熟料新型乾法鏇窯水泥生產線一座招商工作正在進行中。
化學工業企業:百色市化工企業主要有廣西大華化工廠、廣西建華廠、廣西百合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生產產品有:鈦白粉、硫酸、民爆化工84#、85#、86#化工矽等。百色化工行業也是一個很有希望發展的重要行業,特別是鈦白粉、百色鈦礦資源豐富,品質優,發展鈦白粉化工工業有很大優勢,目前廣西大華化工廠、百合股份有限公司都是以鈦白粉產品為龍頭。

社會事業

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34.6億元,增長18%;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7570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4155元,增長20%。

科技

民國時期,百色縣無專業科研機構,科技活動以民間自發開展為主,成效較突出的有八角種植、茴油蒸製、草醫治骨折、生產白糖和棉胎加工等。
解放後,科技活動由各業務部門組織開展。1958年5月成立縣科學技術委員會,領導全縣的科技工作。“文革”初期,科委被撤銷。1973年成立縣科技局,1978年改局設委。1979年6月20日成立縣科學技術協會。1980年成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為科委二層機構,配所長1人,幹部2人,與科委合署辦公,主管科技情報的收集、整理、研究、交流工作。
1982年後,貫徹執行“科學技術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方針,科技普及工作全面開展。至1988年末,市內有專業科研機構(所、站)2個,民眾性科技學術團體協會(含鄉、鎮)、研究所35個,從事科技工作的技術人員4763名,取得地區級以上科技獎的項目104項。

教育

百色市2011年有國小1380所,在校生320415人,入學率為99.64%;國中學校175所,在校生131583人,國中階段入學率為96.96%;特殊教育學校有8所,在校生521人,全市四類殘疾兒童少年適齡人口(7~15周歲)2214人,已入學1823人,入學率為82.32%;高中階段學校52所,在校生94051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62.70%,其中,普通高中25所,在校生52677人,普通高中毛入學率35.12%;中等職業學校27所,在校生41374人,中等職業教育毛入學率27.58%;幼稚園708所,在校生110086人,3-6周歲兒童入園入班率達63.01%。
截至2011年,百色市共有中國小教職工31889人(國小19331人、國中9447人、高中3111人),其中,專任教師29493人(國小18221人、國中8482人、高中2790人)。全市縣城以上普通中國小教師分別為國小3188人、國中3335人、高中2623人。縣城以下農村中國小教職工數量占69.3%。教師學歷情況:研究生51人,本科6101人,專科15431人,中專8576人,高中及以下1730人。
教師職稱情況:教師職稱分國小教師職務系列和中學教師職務系列。均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四類。全市中國小教師職稱結構為:高級職稱640人,中級職稱13870人,助理級職稱15472人,員級職稱1626人。教師年齡情況:30歲以下5966人,31-35歲7091人,36-40歲5760人,41-45歲4689人,46-50歲2902人,51-55歲3389人,55歲以上2092人。
主要高校有:百色學院、右江民族醫學院、百色職業學院、廣西培賢國際職業學院(平果縣)、廣西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平果校區、廣西工程職業學院平果校區

文化

清朝至民國,百色文化事業處於無統一組織領導狀態,只是每值舊曆新年,市民多舞龍舞獅,平時不時有戲劇演出;農村的一些地方,在農閒或節日之時,青年男女互唱山歌,個別村屯自組劇團演出傳統劇目。
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義後,百色縣臨時蘇維埃政府文化委員會組織宣傳隊,深入各鄉向民眾進行形勢宣傳教育,給民眾演白話劇、粵劇、教唱革命歌曲,激發廣大民眾的革命熱情,活躍和豐富文化活動。
1950年人民政府內設文教科,1952年建立縣文化館,組織開展民眾文化活動。1963年7月因文教戰線太長不易管理,而分設文化科負責全縣文化活動。1968年縣革命委員會政工組下設文教小組,為文化、教育的領導機構。1973年9月恢復文化科,後改科為局,至1983年底易稱市文化局。市文化局屬行政單位,1981年以前,只配工作人員2~4人,後逐年增加人員編制。1988年,配備局長1人,副局長2人,幹部4人。由於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專業與民眾相結合的方針,不但基本形成城鄉文化機構網路,而且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文化事業有較大的發展。

城市榮譽

百色榮獲2012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區位優勢

百色市地處珠江水繫上游,是國家確定的南(寧)貴(陽)昆(明)經濟區中心地帶,是滇、黔、桂三省(區)邊緣交通樞紐、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和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咽喉,是中國與東協雙向開放的前沿。百色與越南有360.5公里的邊境線,靖西、那坡兩縣與越南接壤,現有邊境口岸3個,其中龍邦口岸為國家一類口岸,岳圩口岸、平孟口岸為國家二類口岸,另有6個貿易點。各邊境口岸和邊貿點交通便利,是泛珠三角經濟區和中國西南地區與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開展直接貿易或轉口貿易的黃金寶地。
特產
有靖西舊州純手工繡球、德保矮馬名揚天下、德保蛤蚧雄睪酒(神鞭酒)、靖西大果山楂、德保八角茴香(茴油)、凌雲極品白毫茶、田陽芒果田東七里香豬田東香米田東香油田林八渡筍等。

城市典故

百色,也被稱之為“鵝城”,並不是因為百色餵養的鵝多,稱作“鵝城”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為百色的地形圖形狀特別像一隻展翅高飛的天鵝。第二是因為一個流傳很廣的關於兩隻鵝的傳說。說的以前在右江邊上住著一戶人家,只有一對年邁的公婆,無兒無女。兩公婆餵養了兩隻白鵝,餵了兩年多了,不知什麼原因,也不見下蛋。但這兩隻鵝好像通了人性一樣,經常圍在兩公婆身邊,像兩公婆的孩子一樣,為老人排解許多孤獨。所以,日子久了,兩公婆對這兩隻不會下蛋的白鵝也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後來,兩公婆因為大病一場,除了把所有田地賣掉以外,還欠了地主老財一大筆債。病好後,因年邁體弱,又沒了田地,便沒能力償還借債,所以,便遭到地主老財的天天威逼。無奈之下,兩公婆一起跳江自殺。就在兩公婆沉入江底的時候,奇蹟出現了,他們餵養的那兩隻不會下蛋的鵝,把他們救了出來,而且開口說話了:“回家吧,把我們的蛋拿去賣了,安度晚年吧!”。兩公婆半信半疑地回到家,只見鵝窩裡整整齊齊地放著十幾個金光閃閃的金蛋,兩公婆還了債,又收養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女孩作干女兒,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歷史文化

歷史文化早在80萬年前,百色就有人類居住。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在百色盆地先後挖掘了百穀遺址、檀河遺址、楊屋遺址等古人類遺址群,共出土各類標本3萬多件,其中石製品7000多件,經考古學家反覆研究表明,早在80.3萬年前右江河谷就有古人類活動。他們的研究成果,特別是“百色手斧”的發現,打破了長期以來統治學術界把亞洲大陸視為“文化滯後的邊緣地區”的“莫維斯理論”,2000年評為“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新聞”,其中百穀遺址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春秋戰國時期,百色西林已成為古句町國的政治文化中心。經區內外專家學者考證,田陽敢壯山布洛陀文化遺址,是壯族的始祖布洛陀的居住地。另外,百色還有清朝雲貴總督、受封“太子太保”抗法將領岑毓英和四川總督、兩廣總督岑春煊父子故居—西林宮保府遺址;“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遺址等。所有這些,構成了百色豐富而悠久的歷史文化。革命傳統文化百色是鄧小平同志領導百色起義、創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建立右江革命根據地和右江蘇維埃政權的革命老區,擁有一大批珍貴的紅色文化

廣西百色市主要旅遊景點

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南寧市青秀區 | 興寧區 | 西鄉塘區 | 良慶區 | 江南區 | 邕寧區 | 武鳴縣 | 隆安縣 | 馬山縣 | 上林縣 | 賓陽縣 | 橫縣
柳州市城中區 | 魚峰區 | 柳北區 | 柳南區 | 柳江縣 | 柳城縣 | 鹿寨縣 | 融安縣 | 融水苗族自治縣 | 三江侗族自治縣
桂林市象山區 | 秀峰區 | 疊彩區 | 七星區 | 雁山區 | 陽朔縣 | 臨桂縣 | 靈川縣 | 全州縣 | 平樂縣 | 興安縣 | 灌陽縣 | 荔浦縣 | 資源縣 | 永福縣 | 龍勝各族自治縣 | 恭城瑤族自治縣
梧州市萬秀區 | 蝶山區 | 長洲區 | 岑溪市 | 蒼梧縣 | 藤縣 | 蒙山縣
北海市海城區 | 銀海區 | 鐵山港區 | 合浦縣
防城港市港口區 | 防城區 | 東興市 | 上思縣
欽州市欽南區 | 欽北區 | 靈山縣 | 浦北縣
貴港市港北區 | 港南區| 覃塘區 | 桂平市 | 平南縣
玉林市玉州區 | 北流市 | 容縣 | 陸川縣 | 博白縣 | 興業縣
百色市右江區 | 凌雲縣 | 平果縣 | 西林縣 | 樂業縣 | 德保縣 | 田林縣 | 田陽縣 | 靖西縣 | 田東縣 | 那坡縣 | 隆林各族自治縣
賀州市八步區 | 鐘山縣 | 昭平縣 | 富川瑤族自治縣
河池市金城江區 | 宜州市 | 天峨縣 | 鳳山縣 | 南丹縣 | 東蘭縣 | 都安瑤族自治縣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 巴馬瑤族自治縣 | 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 大化瑤族自治縣
來賓市興賓區 | 合山市 | 象州縣 | 武宣縣 | 忻城縣 | 金秀瑤族自治縣
崇左市江州區 | 憑祥市 |寧明縣 | 扶綏縣 | 龍州縣 | 大新縣 | 天等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