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機械研究所

廣東省機械研究所

廣東省機械研究所是廣東機械行業的綜合性科學技術研究單位,“高新技術企業”。

單位簡介

自1960年10月成立以來,經過50年的發展,在先進制造技術研究套用領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改革開放以來,已完成
廣東省機械研究所廣東省機械研究所
重大科研項目160多項,其中60多項獲得省級以上政府部門的獎勵。主要從事機械裝備製作業方面的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服務、產業化生產經營等綜合性業務。
廣東省機械研究所目前擁有一支高素質的科研開發及產業化隊伍。研究所的專業技術方面包括CAD/CAM/CAE技術、壓力容器設計、數控設備、光機電一體化、氣動與液壓、金屬材料熱處理、微電機及微電機生產設備、IT裝備、精密模具、機電產品質量檢測、機械工業標準化、專業雜誌出版及情報信息服務等。

發展歷程

1960年10月廣東省機械科學研究院成立
1962年廣東機械科學研究院與廣東省農機研究院合併
1965年廣東省機械研究設計院;院、所分設
1968年
1971年1月院所恢復重建,改稱“廣東省一機局機械研究所”,“廣東省農機研究所”
1978年6月沿用“廣東省機械研究所”名稱

機構設定

機構設定機構設定

領導簡介

所長但昭學
副所長鄭泰山
副所長吳智恆
副所長楊凡
黨委副書記何劍華

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企業文化

南海分所

南海分所是擁有模具廠、數控設備廠、機械加工廠、熱處理廠、機電設備廠的生產基地,設備先進齊全,配置了美國Cincinnati大型加工中心、瑞士AGIE精密電火花機、美國Brown&Sharpe三坐標測量機等數百台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加工中心、數控銑、數控車、線切割、電火花、三坐標測量儀等生產設備,配置了有日發那科FANUC、日三菱MITSUBISHI、德國西門子SIEMENS以及北京凱恩帝、華中數控、廣州數控、南京華興數控等多種數控系統,擁有Unigraphics、Pro/ENGINEER、Cimatron、ANASYS、ABAQUS等多種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CAD/CAM/CAE軟體。

所部專家

吳智恆副所長教授級高工副編審註冊安全工程師
學歷研究生,華南理工大學MBA工商管理專業碩士,所技術委員會主任,省機械裝備公共實驗室副主任,省現代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先後在模具研究室、工藝研究室、科研產業辦、省機械技術情報站、省機械產品質檢站等部門任職,從事機電產品的研究開發、技術服務和管理以及製造業信息化等工作。社會兼職包括中國機械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理事;全國工業自動化系統與集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金屬切削工具機標委會功能部件分會電主軸工作組組長;省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省製造業信息化分會副理事長、秘書長;省製造業信息化專家組副組長等。曾主持及參加多項省級科研項目,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優秀新產品三等獎1項,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成果獎1項,省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1項。
阮毅科研產業規劃辦主任高級工程師
學歷大學科,畢業於華南工學院機械製造工藝、設備及自動化專業,工學學士。先後在國營企業、外資企業和科研單位從事產品設計、數控加工技術、模具製造技術、數控裝備開發及相關的專業技術工作。是廣東省科技諮詢專家庫、廣州市科技專家庫、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專家信息庫、廣東省政府採購中心專家庫入選專家。曾主持及參加了多項省級科研項目,獲得過中國模具工業協會“優質獎”1項,香港模具協會“設計金獎”1項、“設計銅獎”1項,廣州市青年發明二等獎1項。
敖慕德高級工程師
高級工程師。學歷大學科,畢業於廣東機械學院機械製造專業,工學學士。
彭乃球高級工程師
學歷大學科,畢業於甘肅工業大學液壓與氣壓傳動專業,工學學士。主要從事機電產品的設計、加工、檢測工作,涉及的產品包括金屬切削工具機、加工中心、鍛壓機械、塑膠機械、中小型電機、遊樂設施、木工機械、包裝機械、橋式起重機等。取得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特種設備檢驗師資格證書,並參與廣東省遊藝機操作人員培訓授課工作,實施過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下達的各種機械產品的省級定期監督檢驗任務,承擔過法院委託的產品質量仲裁和質量鑑定的技術工作。同時是廣東省名牌產品推進委員會、廣東省經貿委、廣州市生產力廣東省機械生產力促進中心、惠州市科技局等單位機電類專家庫成員。

賴萍高級工程師
學歷大學科,畢業於同濟大學起重運輸與工程機械專業,工學學士。

張宜剛高級工程師
學歷大學科,畢業於湖南大學電機專業,工學學士。先後從事過機電一體化產品、電子產品和汽車電子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管理工作。精通MCS51單片機軟體、硬體開發和系統設計,精通PLC電路設計、軟體設計和系統設計,熟練掌握TMS320F240DSP控制器硬體設計。曾主持及參加了多項省級科研項目,獲得廣東省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推薦二等獎1項,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湖南省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取得了一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陳陪陽高級工程師
學歷大學科,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鍛壓工藝及設備專業,工學學士。先後從事製藥行業設備技術改造、管理和科技情報信息工作。曾主持製藥車間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設備改造,獲得了國家藥品生產GMP認證。擁有豐富的設備管理經驗,熟悉設備管理制度和技術規程,並能編制相應的設備管理系統套用軟體。

黃柱深高級工程師
學歷大學科,畢業於華南工學院自動化系自動控制專業。主要從事機械產品電氣部分的技術開發工作,特別是粉末靜電噴塗成套設備的產品開發,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行業服務中心

廣東省機械技術情報站

廣東省機械技術廣東省機械技術情報站成立於1979年,隸屬於廣東省機械研究所。
主要負責的工作為:調研、蒐集國內外機械行業的經濟技術情報及與機械行業經營管理、技術發展相關的經濟技術情報;對技術經濟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和綜合等工作;為省機械工業的發展、經濟效益的提高,提供參考及建議。
廣東省機械技術廣東省機械技術情報站下設業務科室:《機電工程技術》雜誌社、廣告部、信息室、綜合室、標準室、情報室、學會辦公室。
主要工作:
信息工作------從事行業內信息資源的綜合建設、開發和利用工作。
•標準工作------從事省機械系統企業標準化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工作,開展企業技術人員標準宣貫和標準培訓;負責省機械企業標準的查詢、採集彙編工作。開展企業質量管理與ISO9000標準認證的諮詢服務。
情報調研、科技查新工作------利用所資源優勢開展全省機電類查新工作。配合省科技廳和省科協作好科研課題的調研工作。配合省經貿委機械行業管理辦公室作好行業管理和情報調研工作,為政府的決策提供參考意見。
學會工作------廣東省製造業信息化分會設在所,負責學會的日常工作,組織召開學術研討會及課題的調研工作,配合科協開展科普宣傳、教育培訓、科技諮詢和對外交流活動。
編輯出版工作------《機電工程技術》雜誌社經過近幾年來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廣東省機械工業標準化站

廣東省機械工業標準化站主要從事省機械工業標準化管理工作,為制訂地方標準和企業產品標準、組織標準審查等提供服務;16年來共組織制訂、修訂機械工業企業產品標準350多條項,其中絕大部分是列入省部級以上新產品(或省經貿委重點產品,試製計畫的新產品)的企業產品標準。

廣東省質量監督機械檢驗站

機械站是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授權批准,獨立、嚴格、公正、科學地從事機械產品質量檢測的檢驗機構。機械站堅持"檢驗程式手段科學、檢驗數據確保準確、檢驗報告結論詳實,各類檢驗公正客觀、執行任務高效履法、服務態度熱情周到"的質量方針,接受委託,依法開展客觀、公正、的第三方檢驗工作,為滿足市場需要,提供社會服務。
機械站近幾年承擔了塑膠注射成型機,中小型電機,簡式數控車床、普通車床、鑽床、數控電火花切割機、鍛壓機械、木工機械、家用水嘴、遊藝機和遊樂設施等產品省級監督檢驗工作;接受各地法院委託並完成數控加工中心、單雙梁起重機、開式壓力機、糯米粉生產線、日光燈型材軋機、陶瓷壓機主活塞、塑膠吹塑中空成型機、木工硬質合金圓鋸片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產品質量鑑定工作;並接受遊樂園(場)委託對廣州、中山、珠海、深圳、東莞、江門、佛山、惠州、韶關、茂名、梅州等10個地區的11大類遊藝機和遊樂設施進行了安全質量檢驗。機械站也可承擔科技成果鑑定、新產品檢驗、保險理賠檢驗、監理檢驗以及其他委託性檢驗的任務。檢驗項目包括:幾何尺寸測量,電氣性能檢測,材料機械性能及無損探傷檢測、硬度和金相分析,塗層附著力測量和鹽霧試驗等。
機械站總面積為300平方米,其中恆溫面積250平方米。儀器設備齊全,擁有三座標測量儀,圓度儀萬能工個顯微鏡,超音波控傷儀,聲級計,靜態應變處理儀,振動測量儀,微機控制攜帶型射線探傷機等國內外先進儀器設備70台(套)。目前有75%的檢驗人員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大多數具有多年從事各種機械產品檢驗工作的經驗,從而能確保檢驗工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廣東省質量監督軸承檢驗站

廣東省軸承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是廣東省內唯一一家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授權從事軸承產品及其零件質量檢測的專業檢驗機構,並於1987年1月31日經廣東省科學技術委員會批准獲得了廣東省科技成果檢測鑑定資格證書,負責軸承產品的檢測鑑定工作。
軸承站是一個具有專業技術素質和嚴格、公正、科學的從事檢驗工作的檢驗機構。建站14年來,在軸承產品質量定期統檢、省級科技成果鑑定檢驗和新產品檢驗、省名牌和省優產品的質量檢驗、產品質量等級評定、法院委託的仲裁檢驗。以及其他委託性檢驗的任務。可檢驗的項目包括:公差、振動、游隙、硬度、金相、殘磁、表面粗糙度、等性能指標。
軸承站設有成品檢驗室、計量室、金相檢驗室等專業實驗室,場地面積為300平方米,其中恆溫面積為250平方米;主要檢測設備63台(套),目前有超過60%的檢驗人員具備中級以上職稱。大多數具有多年從事軸承產品檢驗工作的經驗。從容不迫而能確保檢驗工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廣東省機械裝備公共實驗室

為了貫徹落實《2004-2010年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綱要》和《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科技強省的決定》的精神,解決省製造業轉型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和廣東省機械研究所聯合共建“廣東省機械裝備公共實驗室”項目,旨在開放性、共享性地研究和推廣重點工程裝備製造業急需的關鍵共性技術。並選擇數位化設計與製造技術、數控裝備與技術、大型精密裝備與成套技術、重大裝備關鍵功能部件、檢測技術與信息服務等作為“公共實驗室”的五個主要研究方向,為省裝備製造業和其他製造業的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以及裝備製造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

《機電工程技術》雜誌社

《機電工程技術》雜誌是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會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源刊,中國核心期刊,由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廣東省機械研究所、廣東省機械技術廣東省機械技術情報站主辦。該刊全面分析、報導機電工業領域的行業動態、先進技術、市場趨勢及供求信息,面向中國機電企業高級管理層、企業規劃和生產設計部門技術人員、產品和市場部門經理,為機電工業領域的決策者提供最新的管理經驗與技術。該刊為膠印彩色封面,大16開版,月刊,每月20日發行,全年訂價120.00元,國內外公開發行。歡迎各界訂閱,歡迎在雜誌上刊登廣告。
該刊以全國性、專業性和實用性為特色。讀者面廣,信息量大,深受讀者歡迎。
廣告經營許可證:4400004000315
國內統一刊號:CN44-1522/TH
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9-9492
郵發代號:46-224

產業化基地

熱處理中心

廣東省機械研究所熱處理廠,是廣東省機械研究所所辦科技企業,是科研產業化的重要基地。熱處理廠有近三十年從事金屬熱處理加工及其工藝研究的經驗,擁有雙室油冷真空淬火爐、大型井式電阻爐、計算機可控氣氛滲碳爐等設備,並配有各類先進的檢測設備。
廠力量雄厚,人員結構合理,操作規範,工藝成熟先進,質量保證,已贏得了眾多客戶的信賴,是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著名的熱處理加工中心,是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廣東省熱處理學會理事單位。
廠以廣東省機械研究所的科技優勢為依託,是最早引入真空熱處理技術的單位之一,實現無氧化,變形小的熱處理,長期對冷作模具、熱作模具、塑膠模具進行優質熱處理,深受客戶歡迎。
廠擁有素質、技術攻關能力強的科研人員直接參與生產,承擔重大項目的技術攻關工作,對特殊性能的大型模具採取相應熱處理工藝措施,為生產高質量、長壽命的汽車輪轂模具和鋁合金壓鑄模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凱科微電機

廣東凱科機電有限公司是由廣東省機械研究所和廣東省科技創業投資公司共同投資組建,集科研開發、生產經營、銷售貿易、信息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專門從事微、特電機及其系列化生產設備以及相關機電產品的研發、製造和銷售。
公司以廣東省機械研究所為堅強的科研開發後盾,擁有一批技術全面、經驗豐富,勇於創新,充滿活力的高素質的工程技術及經營管理人才,自一九八六開始微、特電機及其系列化生產設備的研製以來,在充分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與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開發與創新,生產出一系列微、特電機及其系列化生產設備。大部分產品獲得了部和省級科技進步獎及優秀新產品獎。無論在產品的系列化程度、技術的先進性、質量的可靠性及優秀的性能價格比等方面,均居國內領先地位,達到或接近國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
公司的產品已經深入到國內、外兩百多家微、特電機和相關企業。系列化設備已經批量進入日、美、港、台等外資企業,同時出口到美國等國家。深受國內、外用戶的歡迎,享有較高的聲譽。
公司將一如既往,誠信為,科研為,服務為,以更大的熱忱,更高的技術,更優的服務,竭誠為國內、外的新、老用戶服務。

數控設備中心

數控設備車間目前已研製開發並批量生產,數控車床CK6125系列、數控銑床XK712系列、小型高速精密數控產式銑床XK7125、教學型加工中心XK713系列、加工中心JM650/8501060等,多種型號的數控工具機,在省內同類工具機中具有技術領先和性價比高的特點,暢銷省內各大中專院校,社會教育培訓機構和生產企業。

產學研中心

廣東省機械研究所產學研中心是廣東省機械研究所專門面向廣大企業和大中專院校設立的產學研平台,以研究所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先進齊全的設備為依託,充分利用研究所的各種軟硬體資源,為企業提供各種技術培訓和諮詢服務,協助企業解決實際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技術難題,並攜手大中專院校採取"立足行業,依託企業,結合生產,針對崗位,按需施教"的工學結合模式共同為企業培養和輸送各種套用型人才。主要服務包括:
一、面向企業:
1、人才服務:
廣東省機械研究所經過多年的努力,建立了一個豐富的人才庫,涉及新產品開發、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加工、有限元分析、機電一體化、CAD/CAM/CAE、熱處理、注塑、衝壓、工藝、檢測、設備維修、生產管理、質量控制等機械行業多個領域,們可以根據企業的招聘要求甑選、推薦合適人才。同時,們還可以按照企業不同的用人標準定向培養相應人才。多年來,廣東省機械研究所已經為田、豐田、飛利浦、愛普生、佳能、理光、諾基亞、科龍、美的、康佳、TCL、LG、富士康、三星、松下電器、卡西歐、東江模具、龍記模具等國內外上萬家知名企業提供過各種形式的技術培訓和諮詢服務,為企業培養和輸送了大量人才。
2、員工培訓:
廣東省機械研究所技術力量雄厚,現有職工47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290多名(其中高級職稱以上20多名、中級職稱130多名),都具有豐富的實際生產經驗和培訓經驗,並擁有自己的工廠和生產基地,配置了大量的加工中心、數控銑、數控車、線切割、電火花和三坐標測量儀等先進設備,可以根據企業的特殊要求和員工的不同基礎量身定製培訓方案,並可安排資深工程師上門進行培訓、指導。
3、技術攻關:
近五十年來,廣東省機械研究所始終站在行業先進技術發展的最前沿,並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可以協助企業解決實際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技術難題,共同開發、研究各種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
二、面向院校:
1、“N+1”(或“N+0.5”、或“N+0”)聯合辦學:
即院校N年制學生(包括二年制或三年制、四年制)的最後一年(或半年)在廣東省機械研究所完成或由研究所與院校共同完成N年的全部教學和管理,並由廣東省機械研究所協助推薦就業。“N+1”(或“N+0.5”、或“N+0”)不只是一個時間概念,而是由研究所和院校合作採取"立足行業,依託企業,結合生產,針對崗位,按需施教"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共同培養套用型人才,使學生儘可能滿足企業和社會需要。
2)共建產學研中心:
由廣東省機械研究所與院校雙方聯合組建產學研中心,共同申報科研項目,對外開展各種技術培訓和認證考試,並承接產品設計、模具設計、數控加工等相關業務。
3)其他服務:
協助院校完成學生的生產實習(培訓)、畢業設計指導、資格認證、專業課教學、技術講座、職業規劃、就業推薦以及師資培訓、教材編寫等
三、面向個人:
個人定製培訓
職業資格認證
就業推薦

科研成果

•注塑成型模具超精密加工關鍵技術研究
•有限元(FEA)技術在產品自主開發中的套用研究
•24小時產品協同開發
•魚蝦飼料擠出模關鍵技術研究及裝備研製
•模具全球網路化製造示範系統
•反求工程與CAD/CAM/CNC系統集成及套用開發研究
•HDY20/180型電機定子迭片自動壓緊熔焊機
•RDS10/150型雙工位多極定子繞線機
•DHN-10SM型電機轉子換向器逆變式雙脈衝點焊機
•虛擬製造技術在家電產品開發中的套用研究
•CDZ70/200型電機轉子整流子精車機
•成果名稱:RZS10/2500型自動雙飛轉子繞線機
•機械與模具CAD/CAM技術及套用示範
•飼料模加工技術裝備的研究

盤點有關機械研究所

機械原指“巧妙的設計”,作為一般性的機械概念,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主要是為了區別與手工工具。機械是一種人為的實物構件的組合。機械各部分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