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灘鎮[重慶市銅梁區平灘鎮]

平灘鎮[重慶市銅梁區平灘鎮]

平灘鎮地處重慶市銅梁區西部,距城區18公里,北與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寶頂相距10餘公里,南與潼南區接壤,是銅梁區第二大鎮,也是該區西部經濟文化中心。 平灘鎮轄3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幅園面積91平方公里,耕地5.7萬畝,人口5萬人。 平灘鎮是銅梁區優質高效農業重鎮,平灘大米遠銷西南各省,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基本信息

經濟

平灘鎮是銅梁區優質高效農業重鎮,平灘大米遠銷西南各省,72-1錦橙榮獲國家農業部食品博覽會金獎,平灘鯽魚體大肉嫩味美,不愧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近幾年,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抓好農業三個產業。一是以龍章紙業等公司為龍頭,積極推進林漿紙一體化工程。二是以銅梁縣益農禽業發展有限公司為龍頭,建成良種魚鴨模式示範基地。三是以龍寰公司為龍頭,打造萬畝蔬菜基地。龍寰公司與我鎮合作建立“龍寰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該基地規劃五年建成:2006年建成1000畝大棚核心示範區,大棚投入由公司提供900萬元借款,最終達到10000畝。基地運作模式是企業(市場)+種植大戶。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了1000畝核心示範區的規劃、業主引進等工作,來自浙江、榮昌的有生產經營經驗的5個投資業主和五位機關幹部與社(農戶)簽訂土地租賃契約,並已全部支付了農戶2006年土地租賃費,目前,大棚已基本搭建完成,正在育苗階段。另外還有霖林花椒公司、綠碩果樹公司、中才物流公司等帶動我鎮農業發展。

平灘工業初具規模。按照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總體要求,逐步形成“一條工業經濟帶”。帶區工業企業已達6家,帶區聚集優勢正在形成。“登豐為龍頭的製鞋業和食品加工”兩大產業正在形成,今年新引進重慶業主王永鑫投資200多萬元,分別在插臘村、洪太村開辦畜禽肉製品加工廠及野豬養殖場,已引進種豬50頭。建設“一大”基地。重點培育龍寰集團的蔬菜加工廠,支持益農公司禽產品加工廠,佳豐米業加工廠、整合包裝平灘現有糖果加工產業等一批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走精品包裝上市的路子,打出平灘品牌,打造農副產品加工基地。2005年鎮級預算內財政收入完成427萬元,完成年計畫的100%,稅收(不含農業稅)完成12.04萬元;工業增加值完成4700萬元,占年計畫的13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461萬元,占年計畫的158%;實際利用縣外資金12650萬元,占年計畫的142%;農業增加值完成10632萬元,占年計畫的109%。計畫生育率達96.03%,新增農村合作醫療投保4500人,累計投保達32600人,醫保覆蓋率達71%。

內設機構

黨政辦王世芬負責黨的組織建設、紀檢監察、宣傳和精神文明建設、統戰、武裝、機構編制、人事、民宗僑台、工青婦工作、組織起草或審核公文、機關文秘檔案工作、保密、保衛、安全工作、會務、信息上傳下達、機關事業單位、各村工作目標責任書的制訂、考核基礎工作

計生辦吳疆擬定人口發展規劃、制定人口生育和年度計畫、搞好計畫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負責流動人口的管理工作

民政辦熊光菊負責民政工作,社會救濟、殘疾事業、扶貧救濟、優撫、五保、定補

城建辦張光虎負責村鎮建設手續審批,場鎮舊城改造、環保、轄區內工程質量監管等工作

社保所馬慶英負責政策宣傳、社會保險、勞動用工管理就業和再就業、勞務輸出等工作

綜治辦陳多負責安全穩定、信訪、司法、綜治

城鎮管理辦朱 雲負責城鎮建設的規劃及管理

文化服務中心孟定昌負責文化事業建設、文化市場管理、組織開展民眾文化活動、負責民眾體育工作、廣播電視、科技培訓工作、抓好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

經發辦劉光文負責經濟發展總體規劃、項目論證;加強對工商貿企業發展的服務指導;做好企業安全生產,定期開展安全檢查,社會、經濟統計上報工作;工商、稅務、供電、金融、保險等部門協調工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移民辦陶華彬負責貫徹執行三峽移民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轄區移民安置計畫的編制和實施管理工作;安排和管理移民資金,保障移民資金安全、有效使用;編制實施移民安置項目年度工作計畫,並指導計畫的實施;移民宣傳及信訪穩定工作,依法處理移民工作中的突出問題;有關移民對口支援項目的實施

財政所鄭淑蘭負責編制財政收支、預決算、強化財源建設、預算管理、合理安排財政資金、嚴格財經審批制度、做好國資管理與利用、票據管理工作

農業服務中心熊友忠負責指導農業產業結構掉正,推廣種植業技術及示範,農林牧漁業技術指導服務,水利設施的建設、維護、農機推廣,自然災害預報防治工作

領導

謝遠廣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全面工作。主管人大、武裝、“村村通”工程

田 豐黨委副書記、鎮長主持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財稅、金融、安全、“三金”追債、調解工作、人口與計畫生育、新農村建設、負責審批全鎮資金。分管部門:財政所

張繼英人大主席主持人大全面工作。負責工會、計生協工作。分管部門:人大辦

李升泉紀委書記主持紀委全面工作。負責計生、機關後勤管理工作。分管部門:計生辦、計生指導站

周景前黨委委員、政法書記負責政法、安全穩定、處置、信訪。分管部門:安辦、綜治辦、市政管理辦公室

劉德洪黨委委員、副鎮長負責民政、老齡委、政務公開、社會保障和再就業、勞動力轉移、合作醫療工作。分管部門:民政辦、社保所。

萬波黨委委員、副鎮長負責移民、交通和“村村通”工程。分管部門:移民辦

柏斌副鎮長負責城鎮建設與管理、村建、國土、土地整治、戶籍制度改革工作。分管部門:城建辦、國土所。

王永吉副鎮長負責農業農村工作、農村財務管理、蔬菜基地建設工作。 分管部門:蔬菜辦、農業服務中心。

趙中才黨委委員、人武部長主持武裝工作。 分管部門:人武部。

張長林黨委委員負責宣傳、精神文明、文教、衛生、體育、廣播、電視通訊工作,協助蔬菜基地建設工作。分管部門:文化服務中心。

張曉霞黨委委員負責組織、保密、駐村幹部和大學生村官管理、工商貿管理,節能減排、環保、統計、分析、科技工作。分管部門:黨政辦、經發辦

汪傑黨委委員負責招商引資、統戰、宗教、關工委、聯繫政協工作。分管部門:團委、婦聯。

社會事業

平灘文化獨具特色。近年來,平灘鎮文教衛生事業發展迅速,碩果纍纍。現建有10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綜合樓;建有門球、籃球、羽毛球、桌球台、單雙槓等體育設施,各類文體設備已達380套件,總值5萬餘元;文化經營得到鞏固和發展,開辦了茶園、錄像、電子遊樂、餐飲等7個“以文補文”項目,年純收入2萬餘元;有8支較穩定的文藝骨幹隊伍經常開展活動,組織編排的況技龍、無柄龍、旱冰龍、扁擔龍舞節目在市縣屢次獲獎,基本建成網路健全、布局合理、層次豐富、活動普及並具一定特色文化的發展格局。先後獲得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和縣“文化先進鎮”,“特色文化鎮”等殊榮,文化體育服務中心被縣命名為“文明單位”、“衛生單位”,已連續16年被縣評為先進集體。國家文化部、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焦點訪談”欄目和重慶電視台等媒體先後對平灘文化工作成果進行過宣傳報導。

教育工作成效顯著

平灘鎮的教育工作 平灘鎮的教育工作

平灘教育工作成效顯著,全鎮現有初級中學1所,鎮級國小3所,國中班40個,國小班118個,在校中學生2363人,小學生4418人,教職工289人,全鎮各中國小堅持了“兩全方針”,鞏固了“兩基”、“普實”建設成果,近年來,以推進素質教育為重點,以強化管理為手段,深化改革動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努力奮進,使教育事業穩步發展,成績顯著,多年中考居全縣同級同類學校第一名。

平灘衛生事業向前邁進,平灘中心衛生院已建設成為國家一組甲等醫院,占地面積達9212平方米,醫療業務用房5357平方米,開設病床50張,擁有固定資產429萬元,技術力量雄厚,現在在職職工67人,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人數的93%,開設有急診科、內科、兒科、骨傷科、普外科、婦產科、中西醫結合科、口腔科、理療室等臨床科室,能及時準確診治常見病,多發病和及時搶救轉送危重症,醫療設備功能齊全,有45個品種138個台件的基礎設備能滿足傷病員的各種診療需求。醫院還與縣中心血庫聯繫開展了輸血及成份輸血業務,病房內裝有空調、彩電,環境整潔衛生,做到了“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是病員保健、康復和治療的好去處。

交通

平灘鎮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捷,通訊網路發達,一條17公里的水泥路直達縣城,一個小時可達重慶火車站、朝天門碼頭,50分鐘可達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是正在崛起的西部衛星集鎮。村村實現了電話村,村村通有線電視,社社通公路,80%的農戶建起了樓房,結合正在開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建設,全鎮人民在新世紀的征途上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社會邁進。

行政區劃

龍潭社區惠風村萬橋村洋海村華光村新華村插臘村青槓村珠玉村
高平村四方村太安村紅河村立燈村金竹村洪太村玉龍村團寶村

地理環境

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7.6~18.2C,年均降雨量970~1115.4米,年均無霜期325天,地貌屬丘陵帶壩,90%在海拔300米以下,鎮內山清水秀。

歷史文化

1940年建平灘鎮,以境內平灘河得名。

滑冰龍、扁擔龍、荷花龍在縣級文藝匯演中屢獲殊榮。現藏於平灘人民倉庫的近千塊明清時代的牌匾堪稱中華一絕,又稱中華第一匾廊。

重慶鄉鎮(二)

主要是詳細介紹重慶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