蔭平鎮

蔭平鎮

蔭平鎮屬於重慶市梁平縣,蔭平鎮於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時,蔭平、太平兩鄉21個行政村168個村民小組合併而成。現轄10個村82個村民小組。2004年,全鎮地區總產值9897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960元,是典型的農業鎮鄉。

基本信息

城鎮概況

蔭平鎮蔭平鎮
城鎮:蔭平鎮場鎮建設日新月異,從一個大院發展到目前占地近2平方公里,場鎮功能比較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基本完成綠化、亮化、硬化、美化。場鎮現有國中,國小各1所,在校學生2500人。

人口:蔭平鎮總人口為25138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8人,漢族25130人。人口分布狀況為:蔭平村4221人,新拱橋村2027人,雙寨村2493人,三壩村2645人,七斗村1658人,樂英村2788人,太平村2645人,大坪村1446人,群樂村2002人,光華村2376人,柚香街479人,柳蔭街358人。

轄區位置:蔭平鎮位於梁平縣城西南,距縣城29公里,離渝宜高速公路雲龍出口7公里,與318國道相隔9公里。東與屏錦和林鎮交界,南與雲龍鎮接壤,西依墊江縣普順鎮,北鄰回龍鎮

電話區號:023;郵編:405223。距梁平縣城29公里在,距重慶160公里。

歷史沿革

蔭平鎮梁平縣蔭平鎮
蔭平鎮早在清嘉慶年間,場以麻柳樹多而得名麻柳場。民國8年即1919年,柳蔭鄉與太平鄉合併而更名為蔭平鄉。民國24年(1935年)隸屬於梁山縣第二指導區屏山鄉,1950年隸屬於梁山縣第四區雲龍區,1953年隸屬於梁平縣第四區雲龍鄉,1959年蔭平、太平人民公社隸屬於屏錦區,1962年兩公社隸屬於雲龍區,1966年,兩公社分別更名為火炬、朝陽公社,1985年隸屬於雲龍區,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時蔭平、太平兩鄉合建為蔭平鎮,所轄21個村168個村民小組。

村組建制

蔭平鎮蔭平鎮
2002年11月並村時,將原來的21個村民小組合併為10個村82個小組,其中:蔭平村由原蔭平、群合、六合三村合併而成,轄13個村民小組;

拱橋村由原重陽村月壩村兩村合併而成,以月壩新拱橋而冠名,轄7個村民小組;雙寨村由原雙寨、雷廟兩村合併為一,轄8個村民小組;三壩村由原三壩、雙朝兩合併為一,轄9村民小組;七斗村由原七斗、九嶺兩村合併為一,轄8個村民小組;

樂英村由原樂英、施茶合併而成,轄8個村民小組;太平村原太平、金墉兩村合併而成,轄9個村民小組;群樂村由群樂、長樂兩村合併為一,轄7個村民小組;大坪村由大坪、大岩兩村合併為一,轄6村民小組;光華村由原光華、明光兩村合併而成,以四川工農紅軍第三路游擊隊總指揮李光華烈士故鄉光華村而冠名,轄7個村小組。

地理特徵

蔭平鎮地處亞熱帶區,海拔420—700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屬平壩淺丘地區。七澗河龍溪河貫穿全鎮7個村,境內七斗寨風光秀麗,山巒峰疊,東境北洋寺,山雄水高,巍峨壯觀。中部新拱橋、蔭平、光華、太平四村地勢平坦,溪水潺潺,具有較豐富的旅遊資源。

蔭平鎮除有較豐富的天然資源外,其他資源較為匱乏,地下無寶藏,但屬於天然氣籮斗鍋系列。水源較為豐富,擁有兩條河流,4條山澗小溪,三座小型水庫,50餘口山坪塘,以及2000畝風景秀麗的天子墳等地,可供旅遊開發。

經濟概況

蔭平鎮蔭平鎮
農業:蔭平鎮屬典型農業鎮鄉,擁有耕地1.9萬餘畝,盛產水稻玉米小麥油菜水果花生、豆類作物和少許茶葉。2004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4258噸,梁山柚蠶桑油菜鴨子生豬成為農民增收的骨幹項目。2004年,全鎮農業總值3500萬元。農業基礎設施較好,擁有水庫、山坪塘和光華、群樂、新拱橋三座抽水排灌站。

工業:蔭平鎮工業因區位劣勢和資源缺乏等因素的制約,起步較晚。主要以煙花爆竹生產為主,占全鎮工業總量的大半壁河山。目前,煙花爆竹生產有很容量。發展較差,企業少,規模小,經濟總小,2004年全鎮有各類企業22個,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2個,工業總產值3900萬元。

商貿金融:蔭平鎮現有兩個街道,場鎮規模小,以鎮政治所在地蔭平場鎮規模較大,占地近2平方公里,集貿經濟比較繁榮,是蔭平、屏錦、雲龍三鎮民眾進行商品交易的重要場所。

特色經濟

蔭平鎮蔭平鎮
農業開發獨具特色,柚子、蠶子、鴨子、油菜籽“四子”工程已具規模,正在向區域化、專業化、產業化發展,勞務經濟汗馬功勞,奇唈亮麗。

(一)柚子:全鎮擁有梁平柚樹124萬株,占全縣500餘萬株的五分之一,有“第一大鎮”和“萬畝大果園”的美譽。4000餘戶果農年產量600萬個,年收入400萬元。主要分布在樂英、雙寨、三壩、蔭平等村。培育販運大戶40餘戶,雙寨張澤君、七斗陳儒學年販運量均達到20萬個以上。

(二)蠶子:全鎮擁有桑樹1200萬株,桑園面積4000餘畝,年養蠶量1200餘張,年產值7.2萬元,現有蠶桑專業村3個,年養蠶5張以上專業大戶100餘戶。目前,蔭平鎮蠶桑生產集約化經營已開始起步,為實現恢復性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鴨子:全鎮現有養鴨重點村有光華、三壩、太平等村年養殖1000隻以上80戶,年養鴨量達到20萬隻。依託龍頭企業成功實現了“公司+農戶”的養鴨經營模式。

(四)油菜籽:蔭平鎮因地勢土質等原因,農民素有種植油菜的習慣,年種植油菜6000餘畝,近年來,推廣優質渝黃1號品種5200餘畝。年產量達到780噸,年創產值近160萬元。

(五)勞務經濟:蔭平鎮現有勞動力14000餘個,其中外出務工人員8000餘人,占全鎮勞動力的60%以上,樂英村有志青年葉貽軍北京創辦了聖華建築勞務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人數近萬名,18個工程處,年創產值1.2億元。去年,我鎮勞務收入5000餘萬元,其中100萬元以上的資產近50餘人。勞務收入已成為蔭平鎮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

招商引資:蔭平鎮採取一系列優惠政策,千方百計最佳化投資環境,2003年以來,已招商引資近1000萬元,興辦了虎城火炮廠蔭平車間2個,興辦紙製品廠1個,梁平縣雙桂乳膠漆廠1個。完成“天子墳”2000畝土地開發和整治,目前,黨政正著力於農業開發,招商引資,已引資250萬元,創辦500畝金銀花種苗生產基地。

交通電訊

交通:全鎮10個村82個組,村村組組通公路,交通網路發達,鄉村公路總長公里,蔭平、樂英、太平、光華、群樂等村公路實現了水泥硬化。境內縣道公路14.5公里,渝宜高速公路貫穿我鎮5.3公里。同時4.1公里天然氣管道貫通新拱橋、雙寨、蔭平三村

電訊:蔭平鎮10個村82個村民小組都完成了農網改造,電力充足,七里灘水電站座落在境內太平村。全鎮已安裝閉路電視3900餘戶,其網路已覆蓋全鎮。鎮內有移動聯通通信號塔各2個,通訊信號輻射54平方公里的各個角落。

社會事業

蔭平鎮蔭平鎮
文教科技:文教科技事業蓬勃發展,呈現出日新月異的圖景。鎮內有國中、中心校、完小各1所,在校學生5000餘人。加大學校硬體設施投入,三所學校分別完成遠程教育配套設施建設;改造中、國小危房3500平方米,鎮中綜合樓建設現已啟動,學生公寓已投入使用。全鎮教育教學質量名列全縣前列。

體育衛生:蔭平鎮現有中心衛生院1所,太平分院1所,村級衛生服務室10個,生殖健康服務站1個,擁有各類醫務人員近50人。近年來。硬體設施煥然一新,鎮中心衛生院業務水平和創收能力位居全縣同級衛生院前列。

內設機構人員情況:蔭平鎮嚴格控制機構設定和編制人員使用,做到機構設定規範,崗位設定科學,內設機構及事業站站所設定了黨政辦、(綜治辦信訪辦)、經濟發展辦、社會事務和社會保障辦(民政辦)、人口與計生辦安監辦財政所國土村建所文體廣播站農業服務站林業站生殖健康服務站共11個辦、所、站。批准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編制共55個編制。

黨政機關編制29名(其中行政編制27名,機關後勤編制2名)、財政所4名、國土村建所4名、文體廣播站3名、農業服務站5名、林業站2名,生殖健康服務站2名、農機站1名、畜牧站5名,編制使用執行情況,黨政機關編制29名(其中行政編制27名,機關後勤編制2名)、財政所4名、國土村建所4名、文體廣播站3名、農業服務站5名、林業站2名,生殖健康服務站2名,使用黨政機關編制29名,事業單位為所編制20名,總計49名。

相關詞條

相關資料

[1]、http://lp.cq.gov.cn/info/show.asp?id=32&class=000100010001
[2]、http://www.lp023.com/Town/

重慶市行政區縣

重慶市幅員面積8.24萬平方公里,下轄40個行政區縣(自治縣),有19個區、21個縣(自治縣),構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機結合的組團式、網路化的現代城市群,是中國目前行政轄區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單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