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鄉

小林鄉

小林鄉地處重慶市銅梁縣西部,與銅梁縣平灘鎮、雙山鄉相連,與大足縣化龍鎮、國梁鎮接壤,距縣城25公里,距大足石刻9.2公里;全鄉幅員面積30.67平方公里,轄10個村81個村民小組、1個居委會;有農業人口12300人、城鎮人口500人;有耕地19477.8畝,其中水田11628畝;森林覆蓋率達36.8%。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小林鄉小林鄉
全鄉海拔在269.5米—450米之間,小部分為中高丘窄谷地貌,大部分為淺丘寬谷地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7.2℃-18.8℃,最高溫度可達40℃,年均降雨量1003.6毫米。

小林鄉交通方便,全鄉有公路60公里,10個村、79個村民小組都通公路;有連線本縣平灘鎮、雙山鄉和大足縣國梁鎮、大足石刻的4條出境公路。

小林鄉通訊發達,全鄉程控電話達800餘部,有線電視入戶率達80%;移動公司和聯通公司在轄區內建有3個機站,手機信號處處暢通。

小林鄉水利資源豐富,平灘河在小林段達9公里,境內平灘河兩條支流共6公里,河流流經9個村46個村民小組;境內小Ⅰ型水庫同福水庫面積達170畝、蓄水量達105萬立方米,其距小林場鎮3.5公里,與大足石刻只有一山之隔,水庫中間有一座4500平方米的島嶼。

小林鄉是該縣有名的魚米之鄉。全鄉水稻種植面積10500畝,每年蓄留再生稻9000畝,是我縣有名的再生稻生產基地。全鄉60%以上農戶養魚,有2個養魚專業社。全鄉養魚面積達4000餘畝,其中淨養魚面積1000餘畝,每年產魚400餘噸。

小林鄉是個農業鄉,2008年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全鄉已實施退耕還林3000餘畝,其中筍竹兩用林1000畝,花椒1000畝,目前已全部投產,農民已見效益。2005年,全鄉水禽養殖量達42.8萬隻,常年存欄量達16萬隻,有養鴨專業社7個。在同福水庫建成了水禽生態養殖場,養有SM3優質種鴨8000餘只,年產種蛋208萬枚。

經濟建設

小林鄉小林鄉
“白露”前夕,重慶銅梁縣有養魚第一村稱號的小林鄉魚龍村,只見不少的村民忙著在采割地里的牧草。村民們告知,這些牧草全部用於養魚,種植面積有300多畝。而今的小林鄉,利用沼液、農作物稿稈、牧草已成為小林鄉農民生態養魚的主要餌料,這種飼養方式不僅保護了水源,而且也提高了魚的品質。

小林鄉是銅梁縣的農業鄉,瀨溪河環繞多數村子。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村民就開始利用豐富的水資源發展稻田養魚,幾年時間全鄉養魚面積達到7000畝,其中稻田養魚4800畝,池塘養魚1000畝,魚塘2200畝,年產量在1500噸左右,成為全縣漁業大鄉。但過去,村民們多沿襲傳統的肥水養殖方式,雖然產量較高,但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水源,魚的品質也不理想。

2008年來,小林鄉在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中,把生態魚養殖提上了議事日程,並採取切實措施轉變農民的養殖觀念,推行生態養殖方式。

首先,鄉里在引導農民禁用化肥養魚的基礎上,將畜禽糞水和農作物稿稈通過沼氣池發酵,用發酵後的沼液沼渣養魚,並組織農民種植優質牧草1000餘畝,從而避免了水質污染,而且降低了養殖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生態魚的推廣也贏得了市場的青睞,儘管每公斤鮮魚高出市價1元,仍供不應求,倍受魚販和垂釣者的追捧。

農業建設

小林鄉小林鄉
小林鄉在確立農業園區建設項目時,瞄準市場找項目,經過艱苦細緻的工作引進了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重慶嘉頓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重慶綠宇林業發展有限公司來鄉建立香料原料基地,採用“政府+公司+農戶”的運作方式,由政府負責組織協調,公司提供種苗和技術服務並建設加工廠,實現企業與農戶的雙贏。

據悉,天然香料產業化工程是重慶市的“十個”農業產業化百萬工程項目之一。發展直桿藍桉,不僅可以直接出口創匯,而且可以合成香料日化產品。預計3000畝基地於2007年建成投產後,年總產值將達到1500多萬元,並將輻射和帶動周邊地區發展,讓更多農民致富。

為確保園區建設順利進行,小林鄉成立了由鄉主要領導掛帥的園區建設領導小組和園區管理辦公室,經過科學規劃,選定小林、同福等6個村為香料原料種植村。2008年5月,通過精心組織,已指導園區農民栽植樹苗50餘萬株。

1000畝花椒、1000畝筍竹兩面用林、2000畝香料作物直桿藍桉、1000畝優質糧魚鴨高產示範田,覆蓋了小林鄉8個村35個社。3至5年後,小林鄉森林覆蓋率將達到46%,成為名符其實的生態農業之鄉。

小林鄉糧、豬、魚等農業傳統業發展較好,但多處於粗放型經營階段,缺乏規模和品牌效應。鄉黨委政府決心通過實施“五大工程”、大栽經濟林木,建設綠色農業園區來實現“生態之鄉”的奮鬥目標。2004年,小林鄉實施退耕還林3352畝,已栽植花椒1000畝、竹筍1000畝。今年小林鄉又引進香料作物直桿藍桉33成株栽到了同福、長生等村的2000畝土地里。與此同時,小林鄉還抓緊實施糧魚鴨高產示範工程和蛋禽基地工程,力爭形成香料基地、花椒基地、竹筍基地、蛋禽基地、優質糧魚鴨高產示範基地,帶動全鄉的農業產業化格局。“五大基地”計畫2005年底建成,目前,小林鄉已成功引進了5家業主進場開發。

黨風建設

小林鄉小林鄉
1、監督機制不健全。對鄉鎮的監督,是上級難以監督,本級不好監督,下級監督不了。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和鄉鎮七站八所的單位負責人,人事任免權均在上級黨委和部門,對權力難監督;對個人行為監督難,由於共同上班時間短,而且每個人的學歷不同、思想狀況、對黨性修養能力的差異導致監督難;各單位、部門沒有健全監督制度,一些單位領導幹部貪贓枉法、為所欲為,導致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成果難以鞏固和提高,而且還損壞了當地的黨風、社會風氣。

2、機構改革後,鄉鎮編制不夠配套。如山區鎮,人員定編一般在30—40人以下,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上級配備在10—12人之間,除領導外,其他政府內設機構,如民政、計生、武裝、工會、婦聯、共青團、人大、宣傳、人事、教育、財經、綜治等都要有人乾,但鄉鎮的正式人員不夠就得兼職或另聘人員,有的辦公室人員要兼職2—4項,兼職過多,工作就難以開展,工作做是不好,上級就不滿意,民眾辦事不樂意,造成民眾對政府沒有好形象。這樣一來,兼職過多工作時出差錯,不乾工作就相安無事,導致一種社會分工不公和經濟利益的分配不公,從而損失了黨的利益,民眾的信賴,社會的進步。

3、各部門之間不夠協調。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是全社會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密切配合,而現在一些部門只顧自己的工作,互不通報,各求利益,如工商部門查出黨員幹部能參與出售假冒偽劣產品,但工商部門只對其吊銷營業執照和罰款,不向紀檢監察機關反映;如鎮會計代理中心負責村帳鎮管,但中心只負責農村財務的審計,不管經費的發放,財政所管財政轉移支付的發放而不管審計,這樣一來,導致用管分離,各自為虎,難以對村帳進行管理。從而對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打擊不力,最終難以遏制。

4、競爭意識不強烈。機構改革後,一些鄉鎮幹部有“鐵飯碗”的思想,存在著能幹的不能進,不能幹的不能出,乾的不如看的。鄉鎮基層單位,不怕沒事幹,無人競爭上崗,認為自己已經穩定,不用愁下崗,思想不思進取,工作敷衍塞責,效益低下,只要工齡達到某段職級工資就會升,服務意識差,工作水平低,老爺作風常常有,從而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5、鄉鎮基層紀檢幹部專業性不夠強。從調查和實際來看,鄉鎮基層幹部較少,大多鄉鎮紀委幹部要兼職多項工作,對抓黨風廉政建設存在著時間和精力不足的問題,而且大多鄉鎮紀檢幹部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和業務培訓,對其工作業務一知半解,這樣一來,對查辦案件就有一定的難度,與此同時,由於經驗不足,許多大的案件和民眾舉報的信訪案件線索一查就是否,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民眾對上訪舉報腐敗和不正之風的整治失去了信心。

民心工程

小林鄉小林鄉
小林鄉黨委政府在對照2005年各項目標認真查漏補缺,確保全面完成2005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的同時,進一步鼓足幹勁,制定並明確了發展思路

2005年以來,小林鄉黨委政府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標,全面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重點扶持和發展了水禽和漁業,並取得顯著成效。今年,小林鄉水禽累計飼養量達30.8萬隻,其中累計出欄19.06萬,並利用同福水庫的有利條件,建成了小林鄉萬隻優質種鴨基地。同時,充分利用高效農田、塘堰和囤水田發展養魚業,使全鄉養魚面積達到4000畝。

根據縣委、縣府的要求,小林鄉在對照2005年各項目標認真進行查漏補缺,增添措施,確保今年目標任務全面完成的同時,要求全體機關幹部要進一步鼓足幹勁,提前對2005年的發展思路和各項工作進行明確。

一是認真落實農村貧困戶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做到應保盡保,全鄉有54戶,169人享受低保。二是完成了小林至雙山的砼路面改造工作。三是華壽村、慶雲村300畝的土地整治工程及慶雲村200畝優質稻基地建設工程已正式啟動。四是全面完成原堰溝村、華嚴村的農村電網改造,實現城鄉同網同價。五是全面完成了500口生態沼氣池的國債建設項目。六是落實倒房戶重建工作,實施了14戶生態移民。七是繼續實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達87%。八是實施原堰溝村、慶雲村、永勝村光纜傳輸工程,提高了電視收視率及收視質量。九是成功舉辦了小林鄉第四屆運動會,鞏固了市第四批“億萬農民健身運動先進鄉”創建成果。

重慶鄉鎮(二)

主要是詳細介紹重慶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